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我家徒儿总想弑师

时间:2024-09-26 22:00:18  状态:完结  作者:乌兮子

  装的倒是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可眼睛里的失落在沈长清面前是掩不住的。

  沈长清走过颜华池身边,微微点头,颜华池细微地勾了唇角,跟在他身后。

  颜平在外面候着,见两人出来,晃了晃手里的灯,“本王送二位出宫。”

  沈长清从宫女手里也接过一盏,平和道,“有劳了。”

  天边没有星,也没有月,但明日晨起,乌云会散开,阳光会将皇城连绵三月的灰蒙雾气一扫而空,百姓推开门的时候,会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太阳公公舍得出门了”。

  至于那之后是奔走相告喊邻里起来晒被子,亦或是妇女们结伴到护城河边捣衣,就不是颜平会担心的事了。

  颜平走在沈长清左侧,余光瞥见沈长清那总是带着淡淡愁绪的眉眼,他想,传言不虚,他家的这位老祖宗啊,真就长了副悲天悯人的慈悲相,生来就合该成仙的。

  若用丫鬟们的水粉胭脂往那眉心点上一个小红点,可不就活脱脱一个观音大士下凡!

  走到宫门前,颜平就站住脚不走了,他眼中闪着精明的光,脸上带着笑容,春风得意却又不忘带点谦卑,声音不高不低道,“老祖宗,不送了!”

  沈长清的手放在颜华池背后,前行的步伐没有停顿,那身后的声音略轻,却叫微凉的风带到沈长清耳边,刚好听个分明。

  “再见面时,您可要当心了,雨虽停,路还湿,东方未白,夜色正浓。您慢点走,万一不慎摔了跤,恐怕要万劫不复!”

  “平亲王有这个闲心,不如先想想明日上朝,如何稳住丞相。”

  沈长清二人渐渐消失在黑咕隆咚的夜色里。

  颜平收敛了笑意,冷冷看着宫门前的锦衣卫统领,“卫卿是识时务的人,该做什么,想必不用寡人过多提醒。”

  卫开霁持刀抱拳,单膝下跪,高声道,“臣领旨谢恩,即刻去办!”

  卫开霁从胸前衣襟取出藏了许久的圣旨,圣旨上染着血迹,照应着写字人的凄惨。

  “只是国师那边……”

  “照去不误,沈长清毕竟也是朝臣中的一员,他在京城有国师府,这些年来颜家一直替他看顾打理着,他今夜多半就在那里下榻,你去宣读圣旨的时候放尊重点,别让人传出什么不好的风声。”

  这一夜,朝野上下动荡不安,无数大人从睡梦中被管家唤醒,接见了这位特殊的宣旨人后,在马夫和家丁的簇拥下乘着车马往皇宫赶去。匆忙间还闹出来个笑话,御史大夫长孙璞瑜出来接旨时连鞋袜都跑掉了!

  国师府较远,卫开霁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

  他给门夫递了拜贴,门夫是个精瘦干练的老汉,验了验没有问题,便让家丁开门,拱手一礼道,“老爷特意嘱咐,若是宫里来人,不必通报,直接放行,大人请进。”

  “卫大人请随小的来”,一个机灵的小厮上前,恭敬引路。

  在国师府,卫开霁可不敢摆架子让沈长清亲自来接,他跟着那小厮走在偌大的外院里,七弯八绕绕过几座华亭,穿过几处弧形拱门才到沈长清的书房。

  “少爷早些时候已经在东厢房睡下了,老爷吩咐一切从简不要闹出太大动静,招待不周还请卫大人见谅,小人这就先告退了。”

  卫开霁走入书房,沈长清端着一杯茶,坐在桌案后面,左手一下一下轻敲桌面,晃晃荡荡的菩提珠儿撞在桌沿,发出的声音有些沉闷。

  沈长清坐着,卫开霁站着,缓缓摊开手里的圣旨。

  “永安十三年春闱,京中三月阴雨,司天监告朕以祸起,朕感学子进京不易,不愿寒天下举子之心,遂修书扶褚山,恳求国师入宫主事。

  “然,寡人终究眼拙,国师久不入世,朕亦无从辨起,竟遭歹人钻营,假冒国师入宫行刺,以致千年功业付之一炬。朕心哀痛,不可断绝。

  “六宫之中,无人幸免,朕之储君,灰灭无余!朕悔恨矣,为时已晚,今留绝笔,告诸卿知:

  “朕无兄长,只余一弟,是为平王。朕于危难之际,性命攸关之间,满朝文武无一人可救,唯平王救驾,携亲兵与那妖道殊死一决,寡人方得苟延残喘,弥留之际书此诏言,朕殡天以后,平王继位,诸位爱卿当尽心辅佐,鞠躬尽瘁。朕在天之灵,倍感欣慰,必佑我天齐万世太平。

  “永安十三年,丁卯,颜安手书。钦此。”

  卫开霁上前两步,倒转圣旨捧在手心,“请国师过目。”

  见沈长清点头,卫开霁清了清嗓子,又道,“平亲王口谕,请国师明日早朝,商讨新帝年号登基大典及皇陵扩建一干事宜。”

  沈长清不语,盏茶功夫后,他嗤笑,“礼赞官和工部该做的事却找【山人】,是何道理?”

  “回去告诉你的新帝,老祖宗我年纪大了,操不得心,最好别再动那借我正名的心思,明日的早朝我会去,但很遗憾,我是去给新皇陛下添堵的。”

  卫开霁卷起圣旨,恭敬一礼,道,“下官遵命。”

  “退下吧”,沈长清目送人走到门口,忽而轻笑,“别忘了提醒颜平,他需得守灵三日,在灵前继位。永安帝的灵柩可得多派些人把守,最好请几个和尚法师坐镇,否则——”

  “我担心他成为天齐有史以来在位时长最短的皇帝。”

  卫开霁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书房,沈长清不疾不徐的那声“慢走,不送”好似一道催命符,让他先前在宫门口拦路的那股子勇气一泻千里,再支棱不起来,只得落荒而逃。

  卫开霁苦笑,问此世间谁会喜欢当乱臣贼子?可颜平手里捏着他老母和妻儿的命!

  他只好带着底下的兄弟们跟着颜平铤而走险发动事变。看着昔日的弟兄们兵戎相见自相残杀,他又如何不心痛?

  可惜时也命也,形也势也,他劝过那些弟兄,是他们自己不识时务,以致白白命丧黄泉。

  世事往往如此,哪怕再要好的人离世,短暂的悲痛过后,便将一切抛诸脑后,各人只顾自己的前途。

  卫开霁背着月光,踏着青石板路,直达皇宫内殿,那里彻夜灯火通明,没人知道他们在里面商讨着些什么。

  沈长清透过书房的窗格朝院里看去,天正在一点一点亮起来,草叶慢慢从如墨般的黑沉转为浅绿。

  今晨露重,有些微寒凉,沈长清着小厮去取件薄披风添上,老管家大清早就寻了过来,递给他几本账册。

  “账房先生告病,小人代为汇报。府邸一应花销用度都是从国库支取,内院绣娘丫头嬷嬷记在这本黄账子上,那绿册子记的是外院家丁们的开销,剩下的是您从前留下的产业,由布政司代为打理,每年都往这边送了分红,这笔钱不算少。”

  “嗯”,沈长清应了一声,皱眉道,“找个靠谱的大夫好生看看,让他先不用急着做事。这段时日就劳你和华池多费心。”

  “老爷对…华池少爷是怎么打算的?”管家小心翼翼开口,又想到什么补充道,“小人祖上虽然是由皇家指派,但世世代代都是您的家奴,早就脱离了宗室掌控,老爷可以信任小人的。”

  “我非信不过你,只是现在府里情况不明,京中暗流汹涌,你们言行举止都需谨慎,不该问的就烂在肚子里”,沈长清接过小厮递来的披风,加在肩上系好带子,“对于华池我自有安排,他目前的情况不宜过多接触外界,我出门之后,你派人时刻盯着东厢房那边的动静,必要时候,允许动手。”

  “是,小人记住了。老爷,小人送您到门口。”


第6章 糖葫芦杀人案

  “不必了,去做你的事吧”,沈长清摆摆手,推开书房大门。

  管家应了声是就退下了,沈长清独自走到府门前。

  马夫已经备好了车,早早就侯着了,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提着马鞭,呵着晨雾,冲沈长清腼腆一笑。

  “老爷请,仪仗队已经安排过了,前引后扈等同帝制,您看看可还有什么不妥?”

  沈长清浅略扫了一眼,车舆、旗仗、兵仗、乐器等次序严格,排列整齐,轻轻点了点头,“并无不妥,你和管家用过心了,这月除了月俸,还可找账房支取二两赏银。”

  马夫大喜,当即谢恩,请沈长清上车。

  “驾——”随着一声马嘶,国师府门前的长队缓缓朝皇宫方向移动。

  沈长清撩开车帘朝外望去,清晨的街道有些寂静,偶有下人站在各家的府邸前往台阶下洒水。

  一路之上没有碰见其他同僚,沈长清靠在车壁上,阖眸浅寐。

  行至宫门口,早有十六人抬着轻步龙头辇来接,沈长清扶着马夫的小臂,移步坐上龙辇,旁边立刻有人接替了马夫的位置,打着扇子和伞盖。

  一位面生的公公在前边引路,其身上的袍子很新,但他对一应事宜却相当老练,仿佛从小生活在宫里一般。

  到太和殿前,那公公高喝一声,“国师到——”,沈长清把手搭在旁边小太监的腕上,跟着那公公一步一步走上台阶。

  还没进殿门,就听见里面躁动不安,平亲王装作焦急的样子,迎上前来,“老祖宗可算来了,昨夜本王与诸位大臣喋喋不休争吵了一夜也没得出个结果,如今可好,总算有人主事了!”

  两边排列整齐的朝臣纷纷行礼,“见过国师。”

  沈长清略一点头回礼,穿过一众朝臣,走到最前边,龙椅之下还设了坐席,是留给他的,他从容落座,一时之间满朝鸦雀无声,都在等着他开口。

  但沈长清只是笑了笑,闲聊起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平亲王果然能力出众,远超常人。”

  “想必在场的诸位都是猝不及防之下得知先帝驾崩一事,昨夜圣旨说宫里死了好些人,不过几个时辰平亲王就把一切安排地有条不紊,就连缺的人事也都补全了,简直——

  “像是未卜先知,早有预谋一般。”

  丞相紧随其后出列,沈长清本以为他会告发平亲王偷养私兵一事,谁知这老狐狸却道,“平亲王未雨绸缪,实有国君之资,先帝与王爷本就交好,或许王爷早就预感到祸事,劝过先帝,然先帝不知是何原因没有听取,平亲王无奈,只得暗地准备。”

  头发花白的丞相面朝平亲王,一撩衣摆跪下,纳头便拜,“老臣先前对王爷……不,对陛下多有误会,请陛下恕罪!”

  “相国言重了,如今皇兄还未入陵,不宜称陛下,还是等登基大典之后再改口罢。”

  沈长清饶有兴味地看了丞相一眼,这老狐狸果然是个精明的,就是不知如果让其偶然知晓前朝太子尚活于世,平亲王并非唯一的选择,他会选择如何站队呢?

  整个早朝再没有商讨出其他任何有用的东西,无非是礼部坚持祭天,然后工部大肆哭穷,户部以国库空虚为由不肯拨款,堂堂六部尚书如同小贩般各执一词推诿扯皮,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比闹市还不如。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