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是和炒锅一起交给两个儿媳妇的。 洗得时候废了好些力,最后还是无法洗掉那层油亮。 可奇怪的是,艾弛把砂锅端上灶台之后,接触到火焰的地方竟变成了红褐色。 油光褪去,又变成了个很普通的石锅。 这一顿饭,直到天完全黑透,一家子才吃上。 好饭不怕晚。 很是贴切地描写出了此刻艾家人的心情。 满满当当两桌子菜,就算烛光昏黄,也依旧阻挡不住五颜六色的美。 更何况各种香气环绕,仿佛置身于县城最豪华的酒楼后厨之中。 孩子们心中……县城酒楼就是最高档的存在。 “这是啥菜?” 香味在众菜中最为出挑,坐得最靠近这道菜的艾柱尤为觉着折磨人。 “把子肉。”艾弛回。 “也是你跟酒楼老厨子学的?” 艾柱提筷,其他人这才跟着拿起筷子。 灯泉县人爱吃辣,但对辣的处理却很单调。 新鲜辣椒晒干磨成粉,炒菜煮汤时加上一勺子,往往做出来的菜除了辣再无其他味型。 油辣椒不舍得油。 辣椒酱舍不得盐。 最后就只有生辣椒粉和糊辣椒面比较常用。 家里油不多,宴尘便没做他最喜欢的辣菜。 不过光是这道把子肉就已经让大家震撼,每个人第一筷子夹得都是那道菜。 艾弛轻轻点头,将功劳送给那位早已过世的老厨子。 “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你浪费这些油……嗯……” 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香味非常浓郁而且新奇,肥肉软糯,瘦肉略有嚼劲。 口感层次分明,但又在统一的味道下逐渐合二为一,口中余香缭绕。 教导弟弟不要浪费粮食的话哽在喉中,只于嘴角一汪油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除了肉,其他都是家里孩子寻的,没花多少钱。” 艾弛让兄长放心,又夹了筷子鱼肉到他碗里。 鲤鱼是大嫂让艾俞提来的菜,泥鳅是两个孩子抓来,剩下的菜都出自自家地里。 之所以让大家产生阔气的错觉,都是因为烹饪方式和摆盘。 “爷,爷爷。” 桌下跌跌撞撞闯来个艾冬梅。 有了早上的肉包子在先,小姑娘心里认定只要在爷爷身边就有好吃的。 “来。” 艾弛弯腰,把人抱到腿上坐好。 艾柱侧目。 “爷,你做饭比我娘好吃,比师娘也好。”艾彬吃得满嘴油光,塞满的嘴都没能阻止他继续作死。 柳氏心中腹诽。 若是她也像公爹那般舍得放油,饭菜滋味又怎会没滋没味。 想是如此想,但心底又隐隐觉着今夜的饭菜确实好吃。 “吃还堵不住你的嘴。”艾轩很识时务的加了筷子豆腐塞进弟弟嘴里。 烫得艾彬哇哇大叫。 “大哥,你说我这手艺去当个厨子如何?” “啥?” 艾柱一口汤差点喷出来。 “你就说我这手艺如何,能不能开个小饭馆。” “手艺是没问题,可开馆子的钱哪来?难道……你又打算卖田。” 开饭馆不反对,可要卖地的话艾柱坚决不同意。 田地是活下去的根本,万一饭馆干不下去一大家子吃啥喝啥。 艾弛微微一怔。 他能开饭馆,但还真没想过资金问题。 艾弛是个穷人,比下山村许多人家都要穷。 贸然拿出银子换钱,光是外人非议都难以应对,更何论知根知底的家里人。 脑中各种想法一闪而过,又道:“我先去酒楼当几年厨子,攒些钱再开饭馆。” 要找拿钱出来的由头,那便找…… 既是赚钱的好事又不用动家里田地,艾柱哪还有反对的道理。 “要去就去,家里的事有我照应着。” 一口酒配上鲜香鱼肉,艾柱摆手随艾弛去了。 “二爷爷。” 艾俞突然从艾柱魁梧的身躯侧伸出脑袋。 “我们书院近日在寻书院后厨,月钱足有二两银子。”着重伸出两根手指。 寻常酒楼厨子一两银子都已是高薪,这二两银子开得如此高还没人去,其中有猫腻是必然的。 “若真是那么好干,县城里的厨子还不得挤破头?”艾柱马上点出。 问题是有,可艾俞觉着对艾弛来说反倒是好事。 灯泉县百年前曾出过个书圣,加之距离就郡城很近,不少学子闻声而来此地读书。 久而久之,县城里文风盛行,书院林立。 而其中艾俞所读的飞虹书院规模最大,其中还有南苑和北苑之分。 南苑普通书生通过考试,交少许银钱即可入读。 北苑则不同,全是世家大族嫡系子弟……打发时间的。 府中嫡系,却不为长,府中长辈多会为幺子幺孙们寻些另外出路。 寻有名书院有个好名声也是条路。 平日里南苑书生在膳堂吃饭,北苑少爷们去外边酒楼,两边互不打扰也算相安无事。 可自从飞虹书院山长去了趟宫里回来就勒令北苑学生日后只得在书院用饭。 “我听同窗说,是圣上敲打王公大臣,提倡书院自有书院规矩。” 规矩从国子监做起,逐渐蔓延到各大书院。 不能出去吃饭,少爷们自然就迁怒到了书院的厨子。 厨子做得是大锅饭,岂能做出酒楼味道,被刁难后很快就主动请辞离开了。 “招一个被赶走一个,膳堂前两日刚招那位在修沐前也请辞了。” 若不是亲自品尝过二爷爷手艺,艾俞绝对不敢有如此想法。 费油飞盐在书院都不是事儿。 只要作料齐全,艾俞觉着艾弛做的饭菜还要更加好吃些。 只要艾弛手艺得书院学生认可,说不得还能从那些公子哥手中赚些额外钱财。 当然,其中也有艾俞的一点点私心。 “书院大厨?” 艾弛沉吟,眸光缓缓从若有所思的艾轩和埋头苦吃的艾彬脸上划过,最后缓缓点了点头。 艾奕辰离开书院,自然有余钱送两个孙子进飞虹书院。 反正在哪打工也是打,去书院也能照拂下家里的孩子。 “先去书院看看。” 艾弛一锤定音。 *** 第二天一早,艾俞就背了包袱在门外轻声呼唤艾弛。 艾家的灯早已亮起,艾弛又是从厨房里钻出,怀里抱着个用布包裹好的物件儿。 艾弛应着声往外走。 走到院墙前一看,才发现大哥也背手立在门外。 “大哥,你咋也来了?” 今日艾俞回书院,艾弛和艾逸云去县城接艾奕辰,顺道看看书院的活计可否能做。 看艾柱这身打扮,看着也要往县城去。 “我家艾俞说书院还招后厨打杂的,我也跟着去瞧瞧。”艾柱回得云淡风轻。 艾俞可不敢多话。 爷爷回去翻来覆去想了半夜,第二天天没亮就说也要去县城打杂。 奶奶悄悄和他说是因为担心二爷爷在书院受欺负。 “我又不是小孩儿,你担心我作甚。”艾弛瞧出兄长心思,哭笑不得地推着艾柱肩膀往路边走。 “不行!” 艾柱转身让过,义正言辞地拒绝。 “二爷爷您就让我爷去吧,要不今夜咱家谁都别想睡了。”艾俞劝。 艾柱膝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长子艾启元在家务农,地里活计多是找帮手,地里并没多少事要忙活。 次子艾长峰在郡城布庄当掌柜。 若是不让爷爷满意了,保准晚上将弟弟们吵起来给二叔写信告状。 届时家里谁都别想得安宁。 艾弛无奈,同时又很感动。 也就任由兄长跟着走一趟,全当外出游玩了。 灯泉县距离松林镇大约半个时辰车程,走到镇上驿站专门有马车前往县城。 马车坐满车夫才启程。 艾弛还是头回坐低矮逼仄的马车,不大的车厢里硬生生挤下六个大人四个少年。 各种陈年咸菜味和马粪交杂在一起,没走多久就有人干呕起来。 其中艾弛就在其中 赚了钱一定要买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 好不容易颠簸到城门,日头已升到了门楼上。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灯泉镇的繁华超出想象。
第5章 城门巍峨,灰色城墙上密密麻麻全是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 也有游学至此的书生在墙上作诗。 经历风水日晒后,城墙新旧墨汁相互交叠在一起,形成了副很独特风景。 城门一过,墨香飘散。 灯泉县还有个墨乡之称,城中多得是经营砚台墨锭的商户。 其中也不乏笔墨商人游走于城中。 街上书生与普通人只需通过穿着便能区分开来。 每家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衣衫,如今日艾俞所穿烟青色长衫就是飞虹书院袍子。 艾俞小声跟家人们介绍着书袍里的门门道道。 书铺伙计只凭袍子就能分辨出家境如何,买纸要推哪种等级。 有钱少爷以各种名贵玉簪玉佩为身份象征,农户子弟多以木簪为饰等。 书铺伙计可通过衣袍推销不同价格的笔墨纸砚,其他两方也避免了尴尬亦或是怒气。 艾弛看得眼花缭乱。 苍岚国的工艺发展超乎想象,衣袍颜色五花八门,配饰同样精美繁多。 在一片花团锦簇中,飞虹书院出现。 书院大门气派宏伟,朱红色大门高大厚实,门头之上七彩琉璃流光溢彩。 书院依山而建,蜿蜒石梯掩映于片片茂林之中。 石梯两边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其中甚至还有条飞瀑在雾气中激流而下。 “这就是……就是你读书的书院啊?” 小半辈子没出过镇子的艾逸云惊得结结巴巴,他连做梦都不曾梦到过如此美景。 “看惯了也觉得没甚稀奇。” 艾俞不以为然。 初瞧之人都会被美景所惊,可只有真正生活在其中的人才知有多不方便。 书院中平地甚少,不管去哪都要上下石梯。 南苑学舍就在瀑布旁,水声日夜不断很是烦扰,更何况夏天水边蚊虫多不胜数。 原本北苑学舍在瀑布另一侧,后来北苑学生自己出钱将膳堂与之交换。 膳堂换到瀑布边,又多了老鼠乱窜。 “我们先去找奕辰。” 有艾俞带领,几人才能顺利进入书院。 进了大门就是石梯。 啪—— 没走多远,艾柱就拍死两只蚊虫,手背迅速发红瘙痒起来。 艾俞挥动袖子,一脸习以为常。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