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奶奶多数时候都不说话,其实就是没听进去劝,只有秦锋,这个老两口的大孙子说话的时候,秦奶奶会听听。 但是这回也不好使了。 任秦锋怎么说,秦奶奶都要守着她和秦爷爷的老房子。 “小锋,我梦见你爷爷了,他还在这儿,他不让我走哩。” 秦奶奶不搬了,秦锋二叔秦宝山也同意。 “让你奶在这儿吧,没有不跟着儿子过倒让孙子养的道理。” “往后在那边儿和柳柏好好过你们的日子。” 秦锋心里头发沉,他有一种直觉,直觉好像又要失去一个亲人。 新房子不盖三间了,临时改成两间。 这么一改,不到两天,新房子落成。 落成那天,秦锋扯了盘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鞭炮的烟糊了秦锋的眼睛。 他带着礼去请媒婆,让媒婆找人改了嫁娶日子。 日升日落,眨眼过了三天。 三天后,礼乐回荡在黑山村晴朗的天空。 这天,秦家秦锋和柳家柳柏成婚了。
第14章 黑山村很久没有这么热闹的婚礼了。 天还没亮,几个汉子就将拴着红纸的木棒从村中间的新房撒到村东头的秦二叔家。 秦锋从秦二叔家出发,被村里一群半大的孩子拥着,伴着礼乐吹吹打打到新房接人。 一早就有两个婶子帮着柳柏梳妆穿嫁衣。 清粉覆面、红纸染唇,散落在肩头的长发被盘起,一尘不染的铜镜里,柳柏眉眼弯弯的看着自己。 黑山村有习俗。 小哥儿成婚持喜扇,姑娘则盖红布。 柳柏的喜扇是陶竹帮他做的,上面走线讲究,绣着一双栩栩如生的鸳鸯,柳柏喜爱的不行。 嫁衣是秦锋从大麦乡买的,一水正红的好布,按照柳柏的尺寸裁剪,将人衬托的更加标致。 上午的阳光不凉不燥,应着好景打进院子里,柳柏一出门,好像自动成了焦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包括秦锋。 直到人走到面前了,喜婆提醒,秦锋才回过神,朝柳柏伸出手。 同村嫁娶,新郎将新夫郎背回家即可。 柳柏将手搭上去,随即一声惊呼,秦锋将他打横抱起,一阵眩晕后,他听见周围嬉笑吵闹的声音,面上薄红像扑了胭脂一般。 从新房到秦二叔家约莫两里路,往常,这两里路须得走上一时半刻。 今日,却是奇怪的,恍惚中只感觉片刻间就走完了。 秦奶奶和秦二叔,以及秦锋其他的叔叔姑姑已经在堂屋等待。 秦锋将柳柏在院门前放下。 两人相携迈过门槛,一起走到秦家的长辈面前。 操持成婚礼仪的是村长的儿子赵成,看到新人在堂屋站定,开始按着习俗宣喊: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 黑山村接亲时间早,一般上午将新人接过来,紧接着就开始摆席,客人吃到下午三四点便可归家,此后的时间都留给新婚蜜意的年轻人。 这其实也是因为农家里闲不住,一般吃完婚席还能再打理打理田地或者进趟山,路远的也好回家。 秦锋将柳柏送到以前他和秦小满住的屋子,简单交代了两句就出去忙了。 先得招呼着已经过来的人入座,若是有年纪大的长辈没到,还得着人去催。 厨房这个时候最忙。 秦二叔家就一个灶台,秦锋又借了邻居家的锅,两个锅一起架火。 有一些凉菜和半成菜是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热一热就能上桌。 不过上菜不能太快,太快人到不齐,也没有寒暄唠嗑的时间。但太慢则会让人心焦,毕竟大家只吃过早饭,都饿着肚子,所以这时间得控制着,最好半个时辰为宜。 厨房这边的事,秦锋先前都和柳柏商量过。 他们商量好一共做十六道菜,摆八大桌。 一道红烧鱼,一盘清蒸鲜虾,这都是秦锋和秦小满自己在黑河里捞的。 另外还有一道小鸡炖蘑菇、一道卤鸭杂、一道梅菜扣肉。这样鸡鸭鱼肉四道硬菜就齐全了。 剩下的十道菜,都是家里常见的,像是炒豆角、拌土豆丝、麻婆豆腐什么的。 请来做菜的几个婶子都有经验,这几道菜不论怎样都出不了错。 最后一个是鲜蔬鸡蛋汤。鸡蛋也是荤腥,这汤的规格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 这样十六道菜,道道扎实舍得放料,量也足,直叫大家吃了个痛快。 一开席,基本没什么人说话,全是碗筷杯盘碰撞的声音,黑山村已经有好几年没办过这样有诚意的席面了。 柳柏正安静在屋子里坐着。等散了席,他要跟秦锋回新院子,两个人一起住在新屋子...... “笃笃笃” 屋外响起敲门声。 柳柏感觉今天的时间格外快,他好像才刚坐下,秦小满已经推开门来送饭了。 “哥夫,前院开席了,大哥让我给你拿过来一些,你简单吃一口。”秦小满边说边将筐里的东西往桌子上放。 小鸡炖蘑菇、卤鸭杂、梅菜扣肉、红烧鱼、清炒小菜...... 最后是一份汤和一碗面。 整整十六道菜,秦锋把前头席面上的都给他拿了一份。 还有长寿面...... “大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你们既是成了婚,还是哥夫你的生辰。” “生辰要吃长寿面,这是奶奶下厨擀的呢,你快吃。” 柳柏看着,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仿佛心被包裹住的感觉。 * 前院开始热闹起来,这是开始喝酒了。 酒过三巡,太阳西斜,申时(下午三点多)陆陆续续有人打招呼回家。 辈分高的走了,年轻人也开始离席,很快就剩秦锋本家的一些亲戚,他们得帮着把东西收拾了再走。 不过他们也不急,反而催着秦锋:“快去看看新夫郎吧,等半天了,坐这么久也累呢。” “是啊,没事儿你就带着柏哥儿回新房,这里别操心了。” 秦锋很想去找柳柏回新家,但他也做不到把长辈和吃完的席面都抛在这儿的事儿。 最后是秦宝山出来叫秦锋:“你奶奶叫你和新夫郎进屋里说说话。” 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不必等到新人进门后第二天晨起奉茶。基本是跨进院门的那一刻起,新人就自动转换成媳妇哥夫的身份,成为这个家里的一员,开始为这个家操劳了。 柳柏在屋子里看见秦锋进来的时候还很惊讶:“怎么这么早?” “没,奶奶叫我俩过去,许是有什么交代。” “这个时候......” 秦锋没多说,点了点头。 柳柏明白了,从秦锋突然改了成婚日子开始,他就知道,秦奶奶怕是不好了。他没多问,起身跟着秦锋过去。 秦奶奶今天穿的是身新衣裳。这是秦爷爷六十岁的时候,儿女给一对老人置办的。都是靛青色的面料,不过在衣领袖口绣着福禄寿喜的花纹字样。 秦奶奶盘腿坐在炕上,看见柳柏进屋,眯着眼看了许久:“记住了,记住了。” “奶,记住啥?” “小锋娶了个好夫郎,我们放心了。” “这是我和你爷给你攒的,你拿着,往后好好过日子。” 秦奶奶递给秦锋一个布包,一打开,里面是只分量很足的银镯子。 “奶,这个您自己收着,柏哥儿的首饰往后我赚钱给他买。” “那能一样嘛,说什么傻话?”秦奶奶面色突然严肃:“让你拿着就拿着。” 转而对着柳柏面色又柔和起来:“柏哥儿,你过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柳柏依言听话的走过去,距离一拉进,他更清楚的看到这个老人眼里慈爱的目光。 看了一会儿,秦奶奶许是累了,摆摆手:“你们走吧,我睡一会儿。” 其实这个时候,从秦锋和柳柏的视角来看,秦奶奶的面色已经有些灰败了。 秦宝山和秦青山以及秦锋其他姑姑都进了屋,沉默的站在炕前。 秦奶奶一个个看过去,点了点头,知道人都在这儿,她放心了。 她叹了口气,目光不知落在哪里,屋里没人说话。 许是有一炷香的功夫,她慢慢地闭上了眼。 她该休息了。
第15章 白日成亲,夜半发丧,红白喜事在一天里发生。 这其中的大起大落,恐怕只有秦锋体会的最深刻了。 * 今天是个大晴天,是个让人一看就觉得心里暖和的日子。 距离秦奶奶出殡已经过去七天了。 柳柏站在新院子里眯眼看着太阳,时间好像又回到新婚的那天晚上。 他记得秦奶奶走的体面安详。 孙男弟女都在,丧事操办的顺顺当当,他和秦锋因为是新人,没怎么参与,多数时候,就是在秦奶奶的灵前跪着,守一守。 说是灵前,其实就是一方草席盖上白布。 秦奶奶没有棺材,她没给自己预备也不让儿女操心。 她说:“等我死了,和你们爹葬在一块儿,也给土地爷省个地方。” 几个儿女听她的,按照村里的习俗将人入了土。 黄土盖上秦爷爷和秦奶奶的棺材那天,秦锋在新家里的炕上抱着柳柏:“我们成亲了,往后我还有你和小满。” “嗯,你还有我们呢。” 再多安慰的话说不出口,柳柏只觉得心口揪着发疼,抱着他的这个男人,至亲至爱之人都过早的离了世,上天薄待他。 太阳升的越来越高,温暖明亮的光线驱散心头沉重的思绪。 日子还在慢慢过,人总要朝前看。 “哥夫,大哥呢?” 一道声音唤回柳柏的思绪。 秦小满趿拉着鞋,揉着眼睛从屋子里出来。他在秦锋成婚那天帮着大人打杂,完事儿还替秦锋披麻戴孝,属实是累着了。最近几天都是太阳晒屁股了才起来。 柳柏给他留着早饭。 “你哥挑水去了,应该很快回来。” “嗯.....”“哥夫,今天早饭吃啥呀?好饿。” “趁着大哥不在,我想吃点儿好吃的。” 不知怎么的,听了这话,柳柏的心头忽然就松快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走,给你去做糖水蛋吃。” “好耶”秦小满欢欢喜喜的跟着。 小孩子就是这点好,悲伤来得快去得也快,永远开开心心的期待着明天。 不一会儿,秦锋推开院门进来,仿佛也不见几天前沉默的影子,他扬声道:“陈阿嬷的水我挑了,约莫能用三五天。” 柳柏在厨房回了声好。 秦小满捧着碗出来看了秦锋一眼。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