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赊欠吗?现在手头紧,年前结账?” 大半天下来,748已经由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变得蔫头耷脑,走路的脚步都没之前轻快了。 这是最后一家店,不过这里已经不能算是在坊市,而是在街外的一条巷子口。虽然店铺位置还算不错,装潢也是崭新,但店里却一个食客都看不到,只有一个伙计没精打采的站在门口,显然生意极差。 见到748进来,伙计勉强挤出了一个笑脸。 “客官是要用点什么?” “我找你们家掌勺师傅。” 伙计闻言就是脸色一变,心虚地撇了后厨一眼,小声道。 “大……大师傅家中有事,您有事儿跟小的说,咱们有话好说,都好说……” 都好说? 748觉得他话里有话。 刚才还问他吃什么,现在又说厨子不在,还有话好说? “那你家东家在吗?” “东家也不在……” 伙计的脸都能挤出苦水了,一边观察748的表情一边陪笑。 “东家……家中也有事儿,店里现在就小的一个!您这样……您跟小的说,您是哪天吃的啥觉得不舒坦?” 啊? 748好像有点明白了。 难怪店里没生意,原来是厨子的手艺有问题,经常被食客打上门啊! “你们东家是不在里面?” 748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抬脚往里走,一边走还一边问。 “还是掌勺师傅在?我看你一直往后厨瞄,后厨是不有人?” “没……没人!” 伙计一边干笑一边扯着嗓子喊。 “后厨没人!后厨能有什么人?谁家后厨放人……” 可他的动作没有748快,没等喊完748人已经进了后厨,眼疾手快地揪住了一个试图逃向后门的年轻人。 “唉唉唉别打!别打!我赔钱!” 那年轻人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熟练地摆出抗打的姿态。 “你是东家?” 748问他。 “也是掌勺师傅……” “你就算你哪又不好了吧?吃了我家的啥?请郎中花了多少银钱?” “我不是你家的食客。” “啊?!” 那年轻人抬起头。 “你不是来上门闹事的?” “不是。” 748摇头。 “我来跟你谈一桩生意。” 他这样说,年轻人苦笑一声。 “谈什么生意啊?我们家的生意你不是都看到了?来上门的都是讨说法的,哪还有正经食客?” “那你想不想食客盈门?” 748问他。 “不是上门闹事这种,而是谁吃谁都夸,门口天天排大队,等多久都不嫌累的那种” 年轻人顺着它的话头畅想了一下,成功流下的羡慕的口水。 想啊,谁能不想啊!他做梦都想啊! 可他……偏偏他……他他他没有做菜的天分啊! 阿耶活着的时候就说他按部就班勉强能守成。结果去年他兄长遭遇横祸,酒楼的二厨趁机卷走了店里的味料方子,果然没到一年,他就砸了家里的招牌。 “所以你不是不会做菜,是你的调味有问题?” 748帮他总结问题。 “你家的调味很复杂吗?只做原味海物难道不成?” 不成,因为他们家是家传的鲁地风味,对烹饪手法和味料都有讲究,食客来也是奔着他家的招牌。 “如果只做普通的海味,食客就会去金纯楼或者海味坊,根本不会来我们这里。” “哦。” 748点了点头。 你看这不是巧了嘛?你要的调味我这里有啊,我这海肠味素就是鲁菜厨子发明的,还是传男不传女的秘方呢! 于是他向对方力荐自己的土法味精。 这…… 年轻人一脸迟疑。 他的确是缺味方没错,但经历了之前惨烈的失败,他已经不敢轻易再更换新的方子,毕竟之前挨打的时候也是真疼。 “你可以先做两道菜试试。” 748提议道。 “要是真的好用,咱们再谈立契的事儿,我免费送你一些试用。” 年轻人可耻的动心了,毕竟他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出路。 那就……试试吧。 于是起锅烧油,洗菜备料,翻炒爆香,并按照748的指点加入它的秘制味粉。 期间,748还很好心地纠正了他操作中的一些失误,并对他的调味提出了一点建议,年轻人全都采纳了。 他是完全按照748的要求进行的操作,最后的成品当然令人惊艳。 “好吃!真好吃!” 伙计用左手竖大拇指,右手抡起筷子飞快往嘴里扒菜,一边吃还一边叨叨。 “打从老掌柜去世,咱店里好久都没这么正经的味了!就算吃完要去找郎中也值了!” 748:……只要你食材新鲜,不乱加一些有的没的,怎么会闹到去瞧郎中,那已经是食品安全事故了吧! 赶紧把那些奇奇怪怪的香料扔掉! “你们先观察两天,要是没问题,就来丰岳县桥东村找我,我姓薛行三,你找薛三郎就成。” 748也不着急谈生意,只把大壮家的地址告诉了主仆二人,就此返程。 它有预感,这条鱼一定会上钩。 等了两天,年轻人带着伙计果然来了,一进门先给748作了个揖。 “上次忘了跟仁兄介绍,在下姓易名不静,乃是易牙后人,我家祖传鲁地风味,重调味,以鲜咸脆嫩味上味。” “早年间,我们这一支为了避祸从彭州迁到海州,开了这家轩福楼,代代都由家中资质最好的子弟掌勺。我不如兄长,这才让轩福楼沦落到如今的境地。我愿出高价求购秘制味粉的配方,不知仁兄意下如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露出憨憨的笑。 “价格好说,只是仁兄不能二卖他人?可行?” 收购配方?这个要求倒是也在748的预料之中。 毕竟海肠味精在后世就是鲁菜厨子的不选之秘,易不静是易牙的后人,又专攻鲁地风味,必须不能错过这个味方。 他倒是不傻,知道买断呢。 “你准备出多少?” 748也不废话,直接入正题。 易不静想了想,比划了个数。 748低头想了想,没说话。 看得出这小子还是识货的,给出的价格虽然没有特别高,但也算公道。 但它也不能马上答应,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给多了,不利于之后双方的二次合作。 是的,748昨天回家之后又修改了计划,决定把易不静的酒楼发展为长期合作伙伴,以后造出来的其他调味料,也要从易不静这里打开局面。 它正琢磨着怎么开口,那边易不静却有点着急了。 经过两日的沉淀,他已经把这种秘制味粉当成重振轩福楼的杀手锏,要真错失了这次机会,以他的能力酒楼迟早要倒闭。 “我……我……我……我再加20两银子,还有轩福楼10%的分红,如何?!”
第5章 你就说好吃不好吃吧 啥?还能给分红? 748又开始摸下巴。 这个易不静虽然厨艺不咋地,但做生意还是很有脑子的嘛。 现在轩福楼根本没生意,10%的分红约等于无,许诺出去也没什么损失。 但有分红吊着,双方合作肯定要更上心,这样一来轩福楼不就有救了? 748迅速盘算了一下,觉得这笔生意有点搞头。 它现在也看出来了,想在海州城推广新调味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海味街上那几家酒楼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它就算捧着东西上门也没人接受。 相比之下,与轩福楼合作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轩福楼有传承有名气,只是因为易不静的稀烂厨艺而处于低谷期,稍微有点起色就能炒一波噱头。 “两成分红,”748举起两根手指。 “要是同意,以后有新的味料也优先你用,如何?” “成交。” 易不静马上答应。 一成也好两成也好,酒楼没生意现在都是空话。 之前试用秘方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个少年很有些本事,说不定也是哪家的后人,比他肯定强了不少。 要是他愿意出手相助,谁还计较那一成半成的分红?重振轩福楼是正事! 于是两人愉快地达成了合作,去官府立了契书,748也把海肠味精的制作方法交给了易不静。 易不静当然是喜不自胜,当场就张罗着去码头收海肠子。他见748跟着一起往外走,便热情地问他要不要去海州城逛一逛,结果被婉言谢绝了。 “把我捎到县里就成,我去集市买些材料。” 材料? 易不静眼前一亮。 “兄台可是又要制作味方?” 闻言748却是摇了摇头。 “买些蒜瓣,准备种菽。” 啊?! 易不静掏了掏耳朵,有点反应不过来这两件事有什么关联。 但他也没心思细问,现在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制作海肠味精,一分一刻都等不得! 748在岔路口下了易家的驴车,沿着官道溜溜达达往市集里走。 海肠味精配方的售价比他预想的要低了一些,但附赠了轩福楼的分成,所以里外里还是多赚了一丢丢。 不过既然得了轩福楼这个渠道,那就要好好的利用一番。于是748改了之前一锤子买卖的计划,决定放长线钓大鱼,争取借着轩福楼在海州城站稳脚跟。 “蒜多少钱一担?多买能便宜吗?” 卖蒜的小贩乐的见牙不见眼。 这是哪来的大户人家?买蒜都论担子的! 有有有,要多少有多少,多买便宜! 748雇了一辆驴车,先搬了3担大蒜上去,又补充了一些生活用品,剩下的空位都用来堆大豆。 它又去木匠铺定制了一批工具,说好了三天后来取。开元初年的物价还算实在,这样折腾一圈下来,卖味精的银钱竟然还有结余。 748又带着满满当当一大驴车的货回桥东村了,立刻引来村口一群妇人的密切关注。 今天早上易不静带着果礼上门拜访,村里就有不少人看到。现在748又这样高调出现,村口河边的情报站都要炸锅了。 嫂子婶娘们都追着薛二嫂问。 “你们家小三子这是发财了啊?光是蒜头就买了三担!” “我还看见了一只羊腿哩!前天不是刚割了半斤肉吗?啥家底啊这样吃!” “早上给他送礼的那个小郎君是谁呀?穿得正经体面呢,是你家的亲戚吗?” 一堆问题,薛二嫂一个都回答不了。 她就知道薛小三怂恿过她家大奎一起做酱发财,大奎没敢答应。 但那都是好几天之前的事儿了,难不成大奎没干有人干了?那得多傻个人啊!?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6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