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现代都市

十一时

时间:2025-02-15 04:00:05  状态:完结  作者:vallennox[斯特拉斯堡的乌鸦续篇]
  小说http://www..net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十一时》作者:vallennox

谍战题材 特工x黑客 10.06更新第20章,全文完。


可以看作斯特拉斯堡的乌鸦的续篇,单独阅读亦可XD

《莱昂·克里斯滕又被迫出差》系列【没有这个系列


第1章

  他跑过空无一人的登机通道。

  血淌进眼睛里,但现在没有时间了,他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继续往前跑。声控灯被他的脚步唤醒,一段一段地照亮仿佛没有尽头的走廊。玻璃幕墙外面是空旷的停机坪,一架客机从远处的跑道上起飞,信号灯在夜色中闪烁。凌晨一点,小雪,不影响起降。

  耳机里传来轻微的电流噪音,“蔡斯探员?”

  “这是蔡斯。”

  “‘浮标’在B区,到达大厅。”

  “我在路上。”

  他撞开一扇写着“不得进入”的门,刺耳的警报响了起来,追着他跑过空荡荡的行李转盘和成排的手推车。租车柜台和咖啡店都已经打烊,一小撮疲惫的旅客在那里徘徊,有几个人盯着他沾满血迹的侧脸看,在他走近的时候匆忙躲开。

  他终于看见了“浮标”,一米七六,灰色连帽衫,络腮胡,戴着细方框眼镜,像目击者描述的那样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他正在寻找什么,四下张望,目光落到蔡斯身上,停顿,不够一秒,“浮标”向自动门狂奔而去,蔡斯追了上去,粗暴地推开挡路的人。

  “医生!”他用阿拉伯语叫道,“站住!”

  如果这句话有任何效果的话,那就是对方跑得更快了。一群旅客从自动门里涌进来,“浮标”冲进人群里,消失不见。蔡斯咒骂起来,艰难地挤到门外。他的目标已经跑到黄线标记的候车区了,撞开一个准备登上计程车的人,钻进后排座位。蔡斯狂奔过去,拽开车门,把他拖了出来,按倒在水泥地上。

  “你他妈在干什么?”他质问,把“浮标”的手臂扭到背后,人们驻足观看这场闹剧,“这不是我们说好的,你不能外出,直到——”

  “太迟了。”

  “什么?”

  “你们撒谎了。”蔡斯突然意识到对方在抽泣,像个五岁男孩,整个身体都在发抖,“你们承诺会保护我的家人。”

  “我们兑现了承诺。”

  “我的萨尔玛在他们手上,我的女儿,他们给我寄了照片。”一阵哮喘般的喘气声,“‘你或者她,做个选择’。他们这么跟我说,我不得不这么做,不是我就是她,你明白吗?告诉萨尔玛,告诉她我很抱歉,我不是杀人犯,我从来都不是,我很抱歉。”

  他彻底崩溃了,脸贴着水泥,发出断断续续的呜咽,像只受伤的动物。一种可怕的预感在脑海里浮现,蔡斯拉开背包拉链,露出里面虬结的电线和雷管,无线接收器上的二极管稳定地闪烁着红光。

  蔡斯像被烫到一样跳起来,跑向航站楼,寻找掩护。这就像一个熟悉的噩梦,时间凝固成粘稠的半流质,他怎么跑也不够快。许多双眼睛看着他,带着一模一样的好奇、困惑和惊恐,“跑!”他听见自己大吼,“离开这里!”

  火光和巨响吞没了一切,金属、灰泥和碎玻璃倾泻而下,一场滚烫的、尖锐的暴雨。

  ——

  积水结冰了,薄而脆的一层,西斜的太阳正好令它们泛出湿润的金色光泽,枯枝投下的阴影铺满了荒芜的草地。莱昂移开目光,看向华盛顿冬季干燥的湛蓝天空。他站在一株瘦弱的栗树下,人群边缘,社交礼节所允许的最远距离。从这个角度是看不见墓碑的,但他很清楚上面写着什么,“米切尔·普利斯科特 1919-2006”,稍往下一些是太太的姓名,“莉莉安·普利斯科特 1921-2003”。莱昂把讲稿攥在手里,一小张纸,因为反复折起又展开,已经快要沿着折痕裂开了。他原本在担心悼词的结尾,考虑是不是要作出最后的修改,当一辆挂着弗吉尼亚牌照的黑色汽车驶入禁行区时,这个思绪就被打断了。

  留意到那辆车的似乎只有他一个,其他人都专心致志地看着牧师,至少假装在这么做。两个人从车上下来,一个出示了证件,悄声和警卫说着什么,另一个径直向葬礼队伍走来。绝不是吊唁者,因为她穿着一件印着热气球的T恤,蓬松的棕发草草扎在脑后。年轻人快步跑过草地,拉上皮外套拉链,遮住那件不合时宜的衣服。

  “克里斯滕先生,出了点小问题。”

  “现在不是个好时候,莫娜。”

  “我们在莫斯科的‘浮标’。”提及这个代号的时候,莫娜把声音压得更低了,莱昂不得不侧身靠近她,“打开了一个‘包裹’,就在机场里,二十分钟前。”

  “死了?”

  “考虑到‘包裹’就在他身上,这是个非常合理的推论,先生。”

  “而蔡斯探员?”

  “他在现场。”

  在现场。没有明说是死了还是活着,莱昂看了一眼手表,“媒体知道了吗?”

  “只知道爆炸的部分。”

  “别让他们知道更多,假如有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记者打电话来,就说我们也在留意新闻,礼貌地请他们询问国务院。”

  “俄罗斯大使已经往你的办公室打了三次电话。”

  “哪一个办公室?”

  “‘矿井’,先生。”

  “他说的是‘我要和克里斯滕谈谈’,还是‘你最好立刻让克里斯滕接起电话’?”

  “后者。”

  “那我们最好不要让大使等着。”莱昂大步走向停在草坪边缘的汽车,把讲稿揉成一团,塞进衣袋里,“看在上帝份上,我从不擅长这玩意。”

  ——

  莱昂·克里斯滕理论上的办公室在六楼,一个采光充足的舒适角落,摆着形同虚设的电话和一盏老式台灯。他实际的办公地点在地下二十公尺,普通地铁线路的深度。要到达这个地方,首先要找到一家开在僻静街道上的二手书店,玻璃橱窗里陈列着落满灰尘的诗集和贴着折价标签的建筑史教材。歪斜的木书架似乎随时会倒塌,一个面容疲惫的实习生守着柜台,因为没有生意,一天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上玩在线纸牌游戏,不停地吃放在宽口碗里的薄荷糖。柜台后面的小门上层层叠叠地贴着音乐会和讲座的海报,门后面是狭窄的楼梯,在底部分岔,右边平台通往仓库,左边通往一扇没有标记的门,安装着和这家书店不太相称的生物识别电子锁,先在这里扫描虹膜和指纹,到电梯里再输入一个8位密码,这个棺材大小的铁箱才会运转,把访客送下“矿井”。

  就如它的代号所暗示的那样,“矿井”是个乏善可陈的密闭空间,墙壁没有处理过,都是光秃秃的水泥,通风系统一刻不停地发出噪音。裸露的承重钢柱被用作公告板,粘满了花花绿绿的便利贴。东侧墙边的工作台属于他们的数据矿工,两年前结束在“农场”(*01)的训练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只有莱昂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其他人都简单地称呼他“伯尼”,伯尼面前有六七个屏幕,调到不同的新闻台,此刻都在播送一模一样的内容: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

  “水温怎么样?”

  “像熔岩一样烫,酋长。”伯尼摘下耳机,把它挂在脖子上,“恐怕我们彻底和蔡斯失联了,我在监控入院记录,但目前留医的二十三个伤者里还没有符合描述的。他最后的已知坐标在爆炸现场。”

  莱昂交抱起手臂,看着屏幕上从不同角度拍摄的航站楼,莫娜站在他身后,像个影子,“没有监控录像?”

  伯尼摇摇头,“暂时拿不到,至少没办法在俄国人不察觉的情况下这么做。”

  左上方的屏幕在重播爆炸过后的狼藉,那种晃动不停的手机录像,灯光昏暗,瓦砾里的血迹看起来是黑色的。莱昂注视着荧屏,看不出有什么表情。伯尼推了推眼镜,等待着。

  “召回‘海钓’项目的人。”

  莫娜和伯尼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前者首先开口,“全部吗,先生?”

  “全部,外勤,分析员,工程师,所有人。”

  伯尼踢了一下桌子,滑到工作台另一端,转椅的轮子在水泥地上喀啦作响,他戴上耳机,重新开始敲键盘。莱昂走进他的私人办公室,锁上门,放下百叶窗,拿起电话。这间隔音室是“矿井”的心脏,三个文件柜里塞满了“海钓”项目的档案,莱昂坚持这么做,拒绝电子化这些资料,不管在项目委员会里受到怎样的嘲弄也不为所动。墙上挂着一张镶在木框里的苏联征兵海报,那是他九十年代中离开捷克时使馆雇员们送给他的,乱糟糟地签着十二三个名字,附带简短的祝福语;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现在变成了时代遗物。拨号音响起的时候他就盯着这张海报,思忖着自己上一次和俄罗斯外交人员接触是什么时候。

  轻微的咔嗒声,电话接通。莱昂揉了揉鼻梁,收回目光,看着自己的手背。“大使阁下!”他用俄语说,换上了一种连他自己也十分厌恶的欢快口吻,“这是克里斯滕,我能占用你几分钟吗?”

  ——

  蔡斯缓慢地恢复知觉。

  警笛持续不断地鸣叫,有人在哭喊着什么,也许是一个名字。无线电对讲机发出沙沙的杂音,空气闻起来像烟尘和燃烧的塑料。他只剩下两个感觉,冷和疼痛,光线在他眼前跳动,混成模糊的一团。脚步声,碎玻璃被踩得喀喀作响,一双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检查了他的脉搏,笔形电筒照进他的眼睛里,左边,右边,除了眩目的白光,他什么也看不见。

  蔡斯试图爬起来,但没有一块肌肉愿意响应。两双手把他抬上了担架,接下来的一段路漆黑而漫长,他只记得雪粒落在脸上,冷风刮来柴油和松树的气味,自始至终没有人交谈,好像他们都约好了绝不在他面前说话似的。担架震动了一下,他被抬上一辆车,也许是救护车,也许是漆成白色以便掩人耳目的厢式货车,联邦安全局和中情局一样喜欢用这种车进行绑架;这时候他才第一次听见这些人开口说话,用的是俄语,他不会俄语。氧气面罩盖到他脸上,蔡斯挣扎起来,在车里引起了一阵慌乱,好几双手按住他,针头刺进他的手臂里。

  蔡斯在车厢门关上之前就失去了意识。

  ——

  莱昂打开门。

  他的两个下属停止交谈,转过头来看着他,伯尼神经质地推了推事实上并没有下滑的眼镜,莫娜在军队里养成的习惯又出现了,挺直背,双手放到腰后。两人背后那一排屏幕不再显示新闻,换成了地图和时钟。

  “和东欧站保持联系,确保我们的人安全回来。”他对伯尼说,然后转向莫娜,“留在这里,等我的指令,也许你需要到兰利去一趟,也许不需要,让我们祈祷不需要。”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