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刘氏被大家说得发慌,扯了扯韩老太的袖子,悄声问:“娘,咋办啊?” 韩老太心里烦躁,我咋知道,二柱三柱这俩小兔崽子,害死人了,回去再收拾他们。 以前她找韩小文要钱,都是背着人悄悄进行,村里人并不知道实情,现在这么多人看着她,她倒有点骑虎难下了。 村长也不废话,干脆道:“没鸡蛋就掏钱,拿40文出来。”他转过身对旁边的村民道,“谁家有鸡蛋,卖二十个给她。” 给钱?那才是要了韩老太的命了! 她马上摆手:“不用,我挤一挤,挤二十个出来。”她冲着村长道,“我待会就拿过来。” 为了大柱的名声,她豁出去了。 只要以后大柱能考中秀才,咋做她都愿意。 韩子文却直觉这老太婆是在搞拖延术,现在答应得好好的,等人走光了,谁还记得她说了什么,没准就事就算了。 他正要说话,顾云朗已经先开了口:“小文脸色这么不好看,得马上吃鸡蛋补血,要不时间长了,只怕二十个鸡蛋都补不回来,要是有红枣,再拿点红枣。” 韩子文暗暗竖个大拇指,小郎中真是靠谱。 村长听了这话,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韩老太道:“现在就去拿。”说着转头点了刚才向汇报情况的小栓儿,“小栓,你跟你四婶一块去拿,我在这等着你。” 他今天为小文出了头,当然得把这事落实了,要不然有损他的威信。 他要让他的族人知道,韩氏家族最是惜贫怜弱,韩老太这样的事情他绝不能坐视不管。 小栓儿被委以重任,兴奋得很,蹦跳着答应了,就去扯韩老太:“四婶,走,我陪你去。” 旁边看热闹的小孩也围了过来,闹嚷着要跟去。 韩村长又叮嘱小栓儿:“要是你四婶家鸡蛋不够,就去我家拿。” “好嘞!”小栓儿响亮地答应了。 “不用不用,我家的够。” 韩老太哪里敢麻烦村长,韩大柱在私塾读书,每天还雇着村里李老头家的牛车接送,要是二十个鸡蛋都拿不出来,还要找别人帮着凑,说出去太不好听,显得自己太过刻薄他。 “快走吧,四婶。”小栓儿着急完成任务,和那帮孩子一再催促。 催!催命啊!韩老太气得不行,暗骂一声。 韩刘氏还不愿意,跟在后面嘟嘟囔囔,抱怨不休,韩老太一记眼刀甩过来,蠢货,闭嘴! 既然东西给了,面上更要做得好看,得让小傻子感激她。 韩老太临走前关切地叮嘱韩子文:“小文,你快回家歇息,别站在风口上,奶奶去给你拿鸡蛋。” 村长又道:“老四媳妇,儿媳妇还是得管管,跑人家门要撕人孩子的嘴,传出去不好听!” 韩刘氏脚一软,想辩解,韩老太掐她一把,响亮答应了,急急忙忙拽着她走了。 其他村民见事情定下来,没有热闹可看,便也议论着陆续散了。 韩子文对着村长道谢:“三爷爷,谢谢你。” 村长有点诧异,这小子怎么灵醒多了?眼睛都有了神采? 不过他并没有追问,只招呼他们回家去:“谢什么,你养好身体,好好照顾弟弟妹妹,瞧瞧都瘦成啥样了,走吧,我去你家等你奶奶拿了鸡蛋再走。” 要是韩老太不拿来,这事不能算完。 韩子文领着弟妹,和村长回到家里。 这还是韩村长第一次来韩子文家,他进了院子,在屋里转了一圈儿,嗓子眼里直发堵,这家里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四个孩子怎么过下去,午饭又吃什么。 要是自己没来这一趟,搞不好哪天四个孩子全得饿死。 现在没灾没难,去年收成也不错,族里的孩子真饿死了,他这个族长哪里还能当下去,韩氏家族的名声也完了。 韩老三拿命在外面拼,挣的钱全交回家里,他死了,自己的孩子过成这副惨样,只怕他在地下也不会安心。 想到韩老三跑船回来都会提些外面的稀罕物孝敬自己,他越发觉得不能坐视不管。 他捏着那个冰冷的煮土豆对韩小文道。“行了,待会我给你提点儿玉米面来,你们先凑合凑合。” 村长今天帮他的忙,韩子文已经很感谢了,忙推辞:“三爷爷,不用了,我待会儿上山采点儿野菜,加上这两个土豆足够了,明天我去镇上赶集,卖了柴火就有钱买吃食。” 村长正要说话,跟着进来的顾云朗提着背筐道:“韩爷爷,我给小文带了一斤玉米面,他们今天晚上先凑合着吃。” 村长看了看背筐里的玉米面,点点头:“咋好麻烦小郎中?” “没事,以前小文经常帮我采草药,我都没给过钱,这点玉米面不值什么。” 两人正说着,就听院外响起“噼里啪啦”的脚步声,还有孩子们的闹嚷声。 小栓提着一个篮筐。和一帮小孩站在院门口大叫:“三叔,鸡蛋拿来了。” 村里人都说大凤小龙不吉利,他害怕,不敢进院子里,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只站在院门口朝院里张望。 顾云朗出去接过小栓儿的鸡蛋,小栓儿邀功道:“还有一包红枣,我硬让四婶拿出来的。” 顾云朗清清冷冷的脸上有了笑意,夸奖他道:“小栓儿真能干。” 小栓儿脸一下红了,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怪叫一声,带着那群小孩呼啦啦跑了。 顾云朗回头把篮子递给韩子文:“收好,午饭就用鸡蛋煮玉米面糊给小山他们吃过。” 村长见鸡蛋到了,数量也够,便不再停留,起身对韩子文道:“当初分家立了字据,你奶奶那边不能找你们讨要东西,若是他们再敢来,你顶回去就是。我就走了,你好好歇着,有啥难处,只管来找我,我给你做主。” 韩子文感激地送他出门,以后有了这尊大佛护着,韩老太之流的,就别想用孝道压他了。
第8章 “小文,来看看,这个背筐是你的吧?里面东西有没有少?”村长走后,顾云朗提起装玉米面的背筐问。 韩子文这才发现,原来小郎中提来的贝筐居然是小文的,看来小郎中上山去帮他把背筐捡回来了。 “是我的。” 他接过来一看,里面有十几根柴火,一堆野菜,还有一把柴刀。 野菜和柴火少了点,可能是他摔下山的时候掉出来了,最值钱的柴刀还在。 “没有少,谢谢你,小郎中。” 顾云朗诧异地看了看他,嘴张了张,却什么也没问题,只道:“没有就好,吃了午饭就好好歇着,我走了,明天早上再来给你换药。” 韩子文忙拦住他:“不用了,我明天打算去镇上赶集。” 顾云朗不赞同地道:“去镇上干嘛?我看你也没有打到多少柴火。”他猛地醒悟过来,“你该不会是想再上山吧?” 韩子文也不隐瞒,老实道:“家里啥都没有,我看看能不能打两只野物明天提去卖。” “你还伤着,不能上山,明天我再提点玉米面来。”顾云朗态度很坚决。 韩子文一愣,这小郎中板起脸来,还有点严厉呢。 他摸着额头道:“我觉得好多了,已经不疼了,伤口发痒,可能在长新肉。” “痒?别是感染了,我看看。” 顾云朗中不由分说把韩子文往堂屋拉,他的手指修长有力,略有些粗糙,却很温暖,竟让韩子文无法拒绝。 顾云朗把他按在凳子上坐下,站在他面前,小心将他额头上的白布一圈圈解开。 他的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苦苦的药草味儿,有点好闻,莫名地让人感觉到安心。 “咦!”顾云朗轻呼一声,“你的伤口在结痂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恢复得这么快? 他记得很清楚,早上给小文包扎伤口时,那可是一个大洞,还在往外汩汩流血,这么大的伤口,按道理说至少要十天半月才可能结痂,可这才不到半天,竟然就快好了,小文复原能力也太强了。 “是你的药好。”韩子文拍了记马屁,又去摸伤口,“我就说没问题,不用再绑这布条了。” 额头上绑着根布带子,不舒服。 顾云朗把他的手拿下来:“还没有完全结痂,别乱摸,布条还是得绑上。” 说着又手脚麻利地把伤口重新包好。 他垂下手,看了眼正跟着阿黄在院子玩耍的小山兄妹,小声问:“小文,你是不是吃了清神果?变机灵了。” 今天的小文说话条理特别清晰,眼睛也有神采,和平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刚才面对韩老太婆媳,更是针锋相对,一点没有退让,这在以前完全不敢想象。 他没有想到小文的芯子换了人,只猜测是不是小文吃了清神果真的变得聪明。 顾云朗人很好,以前帮了韩家三房很多忙,要不是他,韩三嫂只怕早就撑不下去,而且他一点不嫌弃小文傻,还教他认草药,两人跟亲兄弟差不多。 韩子文来到这里,也是被他所救,很自然对他有好感,愿意和他亲近,也想交这个朋友,所以并不想瞒他,打算告诉他实情。 “我觉得是因为摔那一跤,以前我脑袋糊糊涂涂,就像装了浆糊,脑袋撞这一下,倒变得清醒,好像浆糊给撞没了,想东西快得很。” 顾云朗挑挑眉,看看他的伤口,思量半晌,才缓缓点头道:“也有这个可能,摔开窍了。” 韩子文又压低声音,不好意思地道:“不过我确实摘到了清神果,一共有五颗,三颗给了小山,两颗给了大凤小龙。他们又分了一点给我,我吃了觉得脑子更清楚,可能伤口好得快也是这个原因。” 顾云朗笑起来:“我就说嘛,你小子今天跟变了个人一样,不像以前,有好东西,你家那老太婆一叫,你就给他,拦都拦不住。” 对于韩老太一家的贪婪无情他也很看不惯,刚才小文的反应简直令他刮目相看。 他倒没觉得韩小文该把果子拿去卖了换钱,他们这样的家庭,拿着那么多钱在手上,说不定会引来祸事,自己吃了,那才是一辈子的实惠。 “行,你清醒了就好,有这把子力气,日子就好过了,你要上山就去吧,小心着点。” 他知道韩子文肩上的担子很重,便不再劝他。 再说了,男子汉大丈夫,吃点苦不算什么。 顾云朗叮嘱韩子文量力而行,不要逞强,打算走了:“就这么着吧,我回去吃饭了,明天等你回来,我再看看你伤口。” 韩子文把提篮拿过来,让他拿几个鸡蛋回去。 顾云朗家不是什么富贵之家,鸡蛋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东西,而他超市里鸡蛋多得很,不稀奇。 顾云朗不肯:“不用,留着给小山他们吃,瞧瘦成啥样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