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朗肚子里墨水倒挺多,随口就能吟诗一首,兴致高了,还能来篇长赋。 不仅用词华丽优美,还不失磅礴的气势,听得韩子文云里雾里,佩服不已。 画画技艺更是了得。 小时候他爹娘曾请名师教授过他,现在画出来还是有模有样,栩栩如生。 对于韩子文的建议顾云朗没有意见。 这些都是他的兴趣爱好,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 不过他并没有欣然答应,而是拧起两道俊眉,揉着太阳穴,面露难色。 “这两天有点累了,得......” 话还没说完,韩子文上来抱着他的脸左右开弓,“叭”“唧”两下。 “行了吧。” 顾云朗笑了:“一下就不累了,知我者,小文也。” 他略一思索,认真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得......” 说着趁韩子文不注意,突然发动袭击,也要给他“叭”“唧”来两下。 韩子文对他平日里清冷沉默,私下无赖调皮的行为早已习惯,敏捷地一闪,躲过了他的袭击,得意洋洋地抬抬下颏。 开玩笑,他的身手敏捷得很,怎么可能让人轻易得手。 两人说笑打闹一阵,最终决定第二天清早启程去西阳山,早早见识山里的美景。 第二天要爬山,两人晚上并没有做运动,只稍稍温存一番,便早早睡觉,养精蓄锐。 当然,顾云朗认为自己不会被影响,只会更加精神饱满,富有活力。 他是体谅韩子文,不忍心他拖着酥软的双腿爬山。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便出发前往西阳山。 因为山路难行,两人骑着马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才到达西阳山山脚下的西阳村。 这个村子规模和青山村相仿,却比青山村还穷。 见村民们个个面带菜色,衣衫褴褛,韩子文实在不太明白,守着这么大一座山,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 两人找了户农家,将马匹寄存在他家里,约定好下山再来取。 这家人憨厚淳朴,韩子文主动提出给寄存费,却被拒绝了。 “就放这几天,不碍事,你们放心去吧,白天拉出去吃点青草就行。” 韩子文到底不好意思,把超市里的米面各提出来一袋,送给他们。 农户又惶恐又欢喜,总觉得自家占了天大的便宜。 韩子文趁机提出心中疑问。 那农户叹口气:“我们这里地太薄,种什么都长得不好,辛苦一年下来,收成交完税收,根本不够吃。” “山上那么多山货,随便采点拿去卖,也能挣点钱。” 农户摇摇头:“最远也就挑去五里外的西阳镇,卖不出好价钱。” “往外走啊,到桂城去卖,能多卖点钱。” 农户继续摇头:“路上太难走,来回一趟划不来。” 韩子文明白,村民们观念太过守旧,只敢缩在山沟,不敢往外拓展。 这是多年形成下来的思维惯性,不可能因为他在这里鼓动几句就能立刻改变。 还是看看能不能在西阳山上做文章。
第224章 见两人要上山,农户善意提醒道:“你们爬到玉皇顶就行了,不要再往上爬,上面有猛兽,容易受伤。” 两人本就是来游玩,以轻松为主,自然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他们在西阳山里一共待了三天。 从山脚到次高峰玉皇顶的山路,对于二人来说不算难行。 山上瀑布山溪,山谷草坪,应有尽有,玉皇顶上能观赏日出日落,格外壮丽。 真称得上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比大青山漂亮得多。 还没有凶猛的野兽出没,若是规划好了,实在是个绝佳的游玩胜地。 下山后,韩子文找到村长,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西阳山如此美景,实在不该埋没。 只是没有打理过的西阳山上树乱草杂,山路难行,要想让人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还有点难度。 最好能打造一番,将西阳山加以修葺,拓宽整平山路,规划出一条景色优美,安全易行的游览线路。 这些并不需要花费银两,只要组织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上山锄草平路就行。 要是能在山上建一座山庄,让游客在山庄歇息,观美景之余还能吃山上新鲜的野物更好。 当然这得是有了收益后再考虑的事。 现任的西阳村村长是刚接任不久的年轻人,也正在想法子,让村里人过得更好,听了韩子文的意见,立刻满口答应。 “还是贵人的脑子灵,我们在这里这么多年,都没想到要把这座山用起来。” 韩子文拿着顾云朗画的地图,一处处解说给他听。 “可以将山脚到玉皇顶这一段规划为旅游线路,沿途有几个景点特别漂亮,你们可以取上名字。” “比如这座潭,就叫仙女池,编点故事,说是仙女在这里泡过澡,这座瀑布取名珍珠瀑,仙女的珍珠链子断了,变成了瀑布流下山崖,这里叫遇仙崖,有人曾在崖边见这位仙女驾云而去。” “每处景点立座碑,把故事编详细点,写上去,最好写点你们村里以前某位英俊帅气的小子和这位仙女爱而不得的故事。” 顾云朗没想到走一遭韩子文竟然有了这么多想法,看向他的眼里满是柔情。 别看小文写诗写赋不行,编话本子倒是有一套。 村长完全听了进去,不住问:“还有呢?还有什么法子?” “从镇上到村子的山路,你走一遍,特别难走的地方,想办法平一平,还有你们的西阳菌,也可以做为特色,晒点干货,有客人来了,做成菜肴给他们吃,再把干货卖给他们。” “有钱了,村里也修几处客栈,不愿在山上住的,可以住在山脚。” “你们先整治西阳山,我们写的这些游记,等出版后,肯定会有成效。” 村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我这就去办,秋收完了,家里都没事,正好把村里人叫上去干活。” 和村长商量好后,两人回到桂城,韩子文将顾云朗写的游记,画的美景整理出来,和他写的游玩攻略装订在一起,在城里找到那间书局,请他们出版后放在书局售卖。 又寄了一份回京城,交给韩老三,让他也找家书局出版。 两人继续留在桂城,探索周边的地理情况,完善地图描绘。 这种附带游玩攻略的游记还从来没有过,一经上市反响很好,不久便售卖一空。 桂城的书局老板加印了几版仍供不应求,为西阳山带来大量周边游客,桂城因此变得繁荣。 西阳山还没有修葺完善,便迎来了第一波前来山中寻幽探秘的风雅文人。 他们为西阳山的美景所陶醉,被西阳山的动人传说感动,顿时文思泉涌 ,不断有佳句名篇流出,西阳山名气大震,渐渐成了这一带的名山。 在品尝过“西阳菌”的美味后,游客们离开时都会购买西阳菌,为西阳村又增加一笔收入。 随着前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西阳村陆续修建了客栈,村民们的荷包鼓了,脸上笑容多了,更加卖力地招徕游客。 西阳山的旅游前景一片光明。 桂城一带的地图绘制完毕后,两人继续前行,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一边收集当地的轶闻趣事和风土人情,全都写进一本本的游记里。 因为描写详尽,用词风趣,攻略实用,文章中充满了幸福浪漫的气息,让人一读便心生向往,出版后仍然受到追捧,为一座座无人知晓的小山村带来了无数游客。 连带令其所在县城小镇经济变得繁荣。 这让不少贫困县城的官员心动不已,派人寻找两人的足迹,邀请他们前去,并提供衣食住行一条龙服务。 顾云朗没有拒绝,反正是绘制全国地图,去哪都行。 他和韩子文商量后,首先选择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前往。 这些地区虽然贫困,却都有如画的美景和独特物产,两人不止绘地图,写游记,还会根据当地的特点提建议,找寻生财之道,令当地人非常感激。 一时间顾云朗名声大噪,成了西南地区颇有名气的旅行家,名声甚至传到了当今皇上的耳朵里。 他深深佩服自己的英明决断,给大周找到了财神爷,省了他多少钱多少事啊! 高兴之余,他决定册封顾云朗为“才俊侯”,并计划等他回京后举行册封仪式。 杜丞相却是后悔不已。 当初他答应了顾云朗和韩子文在一起,却没有再提让顾云朗回杜家。 顾云朗也像是忘了这事,似乎很满意现在身份。 眼下顾云朗名声越来越大,很有载入史册的架势,可这跟杜家一点关系都没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年后,黄姑娘的芳心终于被韩老三打动,答应嫁给他。 顾云朗和韩子文回到京城参加完他的婚礼,受了皇上的册封,继续出发。 接下来两人踏遍了大周朝的山山水水,绘制出了详尽的大周地图,写了无数的游记诗歌,数百幅的山水画册,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地质资料和文化财富。 顾云朗的名字如杜丞相所预料的那般,留在了青史上,被誉为了杰出的地图学家,文学家,山水画家。 韩子文名头没有他的多,不过也被冠予了著名旅行家的称号。 在韩子文穿越到大周的第十个年头,他与顾云朗沿着大运河,经过寒江,府州,一路南下,来到了大周朝的最南边,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前。 两人双双伫立在海边,任由海风吹拂面颊,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 韩子文握着顾云朗的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 在这个异世之国,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找到了相伴终生的人,过着最想要的生活,未来还会越来越好! 就在这时,他的超市奏响了礼炮,那道机械男声平静地宣布。 “恭喜,超市所有商品的自动补货功能全部解锁成功。” “继续开启新的地图,将解锁即时补货功能......”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135 136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