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才收做义子赚大了。 季汐没有直接拒绝,“这么大的事请容在下考虑考虑。” 荀文若是曹孟德阵营里重量级的谋士,成了荀文若的义子后身上就被打上了曹魏的标签。 将来肯定是要给曹孟德打工的,他有点怕。 曹孟德残暴嗜杀,光屠城就不止五次,五次均是正史记载的,结合其他资料,至少有七次之多! 且生性多疑连谋士都砍,许子远和杨德祖就是例子。 许攸,字子远;杨修,字德祖。 荀文若心里着急,外面的谣言都传到主公耳里了,但再着急也没有逼迫季汐,应允道:“行,你尽快考虑。” 他女儿早嫁人了,季汐不当他干儿子也当不成女婿。 季汐身份不明,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长住在他家,若是不肯当他干儿子,也就只能狠心送走了。 他还不想晚节不保,被人说成是断袖。 季汐目送荀文若离开之后心里直犯愁,他不想跟着曹老板干啊,哪怕跟着刘玄德或者孙仲谋都行。 刘备,字玄德;孙权,字仲谋。 在刘玄德和孙仲谋之间,他更偏向于投奔刘玄德。 因为孙仲谋也曾屠过一次城。 刘玄德以仁义著称,担心曹孟德会屠城宁愿自己承担更大的风险也要携民渡江。 一生都没有做出屠城的事情。 季汐真正考虑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和刘玄德或者是孙仲谋的阵营搭上线,护送他平安抵达。 战乱年代不太平,他自己去可能会死在路上。 季汐想了老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够帮助他的人,那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元直。 徐庶,字元直。 徐元直曾是刘玄德手下的重要谋士,若能得他推荐…… 当晚,季汐做了一个美梦,梦见他怀揣着徐元直的推荐信,不光见到了刘玄德,还得到了刘玄德的重用。 第二天天还未亮,季汐就守在了荀文若门外。 他要在荀文若去上班之前托荀文若帮他写一张拜帖,助他见到徐元直。 荀文若一推开房门,就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季汐。 季汐想着自己是有求于人,于是躬身一礼,十分恭敬地唤了一声:“大人。” 他不知道的是,叫大人等于是在叫爸爸。 荀文若误会了季汐的意思,喜形于色:“你答应做我儿子了?” “在下未曾答应。”季汐懵了。 荀文若以为季汐是在闹别扭,笑道:“你刚才都唤我大人了,还说没答应。” 爸爸都叫了,还想不认账。 季汐觉得荀文若肯定是误会了什么,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在称呼上。 不能叫大人,那该叫什么,官老爷?青天大老爷? 他想到这里,脑中一闪而过包拯的黑炭脸,试探着道:“老爷?” 不好意思,叫老爷还是在叫爸爸。 荀文若笑得更欢了,应道:“哎,好儿子,不必换着花样称我爸爸哄我开心。” 季汐:“……” 他好像在自己身上闻到了饭桶的味道。 -------本期杠精------- 网友1:荀彧怎么会随随便便收义子? 回复:看过一组清末的老照片,照片上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现代人生活质量好,肤白貌美大长腿。放到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养的出这样水嫩的孩子。荀彧人美心善不忍看着落难的贵族子弟流落街头? 网友2:错了错了,大人和老爷怎么会是对父亲的称呼。 回复:宝宝虽然在第一章就说了谢绝考据,但宝宝本身就是个考据党,不会闹出太大的笑话,相信我。 网友3:田单是谁? 回复:田单,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大雪天乘车回家时看到路边有一个快要冻僵的老人,连忙下车脱了衣服用自己的体温救人,到家后让家人细心照顾老人,将老人救活了。 网友4:荀彧上厕所抱着香炉? 回复:“荀令留香”是个典故哦。 网友5:看到屠城那里……觉得主角的思路有点奇怪啊,因为曹军凶残屠城频繁,怕不小心领便当,那站曹操那边不是更安全吗?毕竟曹操屠的都是敌方的城啊!如果站队蜀、吴,保不齐哪天被曹军给屠了也未可知…… 回复:主角怕领便当是因为曹操连己方谋士都砍,而非屠城。屠城是主角不喜欢曹操,不愿为曹操效力的原因。主角站队蜀、吴,不是去当平民的,屠城屠不到他。若是像陈宫一样惨败,技不如人被屠没什么好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 给看文的宝宝们解惑,古代最早是叫爸爸的,后来才叫爹,再后来叫耶/爷,后来又叫爹,现在叫爸爸(=^▽^=)
第4章 荀文若即刻召集家里的亲眷和仆从,要将认干儿子的事情广而告之。 季汐着急地道:“不是,在下真没答应,你误会了。” 荀文若沉了脸,佯怒道:“你连叫了我两声爸爸,可不能反悔不认啊。” 季汐秒怂。 两次称呼荀文若都是在喊爸爸,认爹的事情就这样阴差阳错下尘埃落定了。 他还挺有阿Q精神的,想着这事其实也并不算是很糟糕。 诸葛谨,字子瑜;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子瑜和诸葛孔明是亲兄弟,尚可以投孙、刘两家,他和荀文若别说不是亲父子,就算是亲父子也同样可以各事其主。 志不同,道不合,他理想中的主公是爱民如子的刘玄德,而非视人命如草芥的曹孟德。 不多时,荀文若的儿子们全来了。 最年长的二十二岁,娶了曹孟德的女儿为妻;最小的只有两岁。 季汐认了个脸熟。 荀文若认了个干儿子,班也不想上了直接去和曹老板请假。 当然这事季汐并不知道,还以为新任爸爸是去上班了不到下午不会回来。 他现在的身份是荀文若的干儿子,不怕见不到徐元直。 昨天他也没有闲着,已经打听清楚了徐元直的住址,就住在隔壁那条街。 荀文若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带着王二去找徐元直了。 徐元直自入曹营起就一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直到曹丕篡汉之后才有所作为,这会儿天才蒙蒙亮肯定在家。 无利不起早,没见过哪个不用上班没事还早早出门的。 如他所料,徐元直果然在家。因着荀文若干儿子的身份,季汐很顺利地进入了徐元直的府邸。 徐元直虽不明季汐的来意,但还是很热情地邀请季汐上床。 桌椅板凳还没有推广,有客人来都是请到床上坐的。 季汐看了眼硬梆梆的木板床,苦笑道:“徐叔叔不用客气,晚辈站着就好。” 他不敢再乱叫大人了,看年纪叫叔叔肯定是没错的。 徐元直见季汐不肯坐也不勉强,问起了季汐的来意:“季贤侄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前日在大街上,他亲眼看到荀令君抱着季汐回府。 没想到这才几天荀令君就认了季汐当干儿子,可见对季汐是十分喜爱的。 换做是他,也喜欢长的这么漂亮又识礼的孩子。 让他不解的是季汐跑他府上来做什么?他和荀令君没什么交情啊。 季汐是来讨要推荐信的,当然这话不能明着说。 他和徐元直素昧平生,相互之间都不了解也不信任,不可能一上来就谈论投靠刘玄德的事情。 更何况荀文若府上的仆人王二还在这里。 季汐一脸崇拜地道:“在下听闻徐叔叔对儒家的典籍非常精通,此来是为借书。” “借书?”徐元直并不相信季汐是特意来借书的。 荀文若的才华有目共睹,世间少有人能及。季汐身为荀文若的干儿子,何必舍近求远来向他借书。 他反问道:“怎么?荀令君府上的书不够你看?” 季汐早已经准备好了说辞:“在下慕名前来,想看看徐叔叔对儒家典籍的独特见解。” 看见解是假,看字迹是真。 前日他蹲坑的时候发现书简的留白处有批注,字迹和正文一样。 问过王二后得知,批注是荀令君写的。 这个时代没有印刷术,书籍只能靠手抄。季汐眼前一亮,心中有了计划。 伪造推荐信。 他初来乍到没有名气,想让徐元直将他举荐给刘备几乎不可能,那就只能造假了。 徐元直身在曹营,不可能跑去刘备那里揭穿他。 关键是要让徐元直同意借书。 “家中的书我时常要看,怕是不能借给你。”徐元直这么说,拒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自己辛辛苦苦抄的书写的批注,凭啥借给一个小孩子? 乱涂乱画或弄丢了怎么办? 季汐此来是早有准备,说道:“徐叔叔先别忙着拒绝,在下有礼物奉上。” 他示意王二将背上背着的袋子打开。 徐元直瞄了一眼王二背着的长条形布袋,以为里面装的是琴,摆手道:“我不弹琴,你拿回去吧。” 等到袋子打开,他愣住了。 这东西通体都由木头制成,上面有数道划痕,他从未见过,不知道是什么。 季汐解释道:“这个叫搓衣板……” 徐元直虽然被曹孟德奉为上宾,但是因为他不干活收入低,衣服还是要靠老婆手洗。 这个时候可没有搓衣板,洗衣服多累啊。 徐元直听季汐说完搓衣板的妙用,经不起诱惑,直接就将一大堆书简送给了季汐。 用一堆书,换一块搓衣板。 季汐本来是想用算盘换的,结果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时代就已经有算盘了,只好改成搓衣板。 幸好王二认识算盘,昨日看到草图时就认了出来。 算盘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还能开方程,比笔算快得多。 也就只比计算器差点而已。 季汐小时候跟爷爷学过用珠算乘除,这才没有在珠算上落后于古人。 徐元直十分大方地给了季汐十卷书简,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见季汐丝毫没有要告辞的意思,抓紧了手中的搓衣板,生怕季汐反悔。 季汐看到了徐元直的小动作,心里憋着笑。 徐元直能用一堆书简换一块搓衣板,可见是十分疼爱老婆的,相信搓衣板的另一个妙用很快就能被徐元直老婆开发出来。 自求多福吧。 季汐请徐元直在每卷书简上写上“徐庶赠季汐”才告辞离开。 他这么做别有深意。 一来,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他和徐元直关系好;二来,是因为他和徐元直的名字在书里不好找,这样省事。 离开徐府的时候,季汐感叹:徐元直真是个实诚人。 搓衣板并不难做,仿制起来非常容易。徐元直大可不必用一堆书简来换,可他却这么做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