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爷爷,我娘烙了些馅饼,让我带过来。”钱小舟的手里端着个小筐,上面用白布盖着。 韩家祖父对他娘俩的帮助,钱小舟他娘是万分感激的。钱小舟在这做工不仅可以拿到报酬,还能学到一门手艺,她没有什么能回报的,只能做些吃的来表达心意。 钱小舟环顾了一圈,不见韩昭人影,问:“韩昭哥呢。” “难为你娘费心了,韩昭在偏屋做灯笼呢,今天就咱们两个上街去卖去。”韩建德接过筐,放到了厨房的灶台上,又出来整理停放在院子中的小板车。 钱小舟看了看房门紧闭的偏房。没有去打扰,也帮着老爷子一块儿,把花灯装上板车。 今天装的花灯比昨天的还要多,收拾妥当之后,老爷子对着偏房的方向扬了扬下巴:“韩昭,我们走了。” 没有回应。他深知韩昭做灯笼时的专心程度,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也是常有的情况。 “走吧,小伙子。”他托起推车的把手,向钱小舟示意。 钱小舟忙把大门打开,帮着他一块儿推出去。 他们住的地方离东街的灯市大概有二里地的样子。 钱小舟一边帮忙推着车,一边问:“韩大爷,韩昭哥是什么时候开始跟您学做灯笼的呀?他这灯笼做的可真好看。” 韩建德眯了眯眼,像是在回忆什么:“他呀,他八岁才跟我学做灯笼。” 人老了,以前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可是韩昭跟他学灯那年的记忆,他却记得很清楚。 因为那年他八岁的孙子阿福死了。 儿子英年早逝,孙子也未养大成人,接连的亲人去世让韩建德备受打击。 就算得到皇上的金口称赞又有什么用呢?韩家的花灯注定要在他这断代,无法传承下去。 忽然有一天,一个小孩蹲在他的家门口问:“爷爷,灯做的好,真的可以见到皇上吗?我想跟您学做灯。” 那小孩浑身穿的破破烂烂,像乞丐似的,只是一双眼睛却亮的惊人。 看着和阿福差不多大的小孩,韩建德心软了,就把孩子领进来。 只是等那个脏小孩洗干净了手,韩建德就反悔了,因为那是一双女孩子的手。 他冷着脸拒绝了。韩家花灯传男不传女。 小女孩在门外跪了一天一夜,哭着求爷爷教他。哽咽着说:“我以后可以一直当男孩的。” 老人家的心到底不是石头做的。 韩建德最终收养了他当自己的孙子。为了韩家花灯能继承下去。 韩昭聪明,悟性高,学做花灯后很快就上手了。甚至还跟着隔壁的木匠学习了雕工。 看今年他做出来的花灯受欢迎的程度,也许韩家花灯重振荣光指日可待。 “那到现在,也学了八年了。我这才学两年,什么时候才能像韩昭哥那么厉害呢?”钱小舟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起来,他今年十四了,要是学八年就二十了。 老爷子笑起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手艺哪有那么轻松的,没个三年五载,怎么能出师?” 钱小舟不好意思地笑了,默默地卖力干起活来。 越临近元宵节,街上就越热闹,灯笼也卖得越好。 韩昭赶工了好几天,转眼就到了上元节当夜。 今年元宵节的排场比往年还要大,一条街从街头亮到街尾,各种杂耍、活动,看的人眼花缭乱。 韩昭的灯摊前也围满了游玩的人。韩建德和钱小舟抬着灯游走吆喝去了,留他一个人看着摊子。 围着的人或是在猜灯谜,或是在赏灯,韩昭热情地接待买灯的人。 忽然一道阴阳怪气的男声从人群中传出来:“我说是什么稀奇玩意儿呢?就这?” 随着声音的响起,围着的人群被粗鲁的推搡向两边,一个男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第3章 上元佳夜严二闹事 韩昭抬头看清来人后,敛起了脸上的笑意,面无表情地看他做什么妖。 这人是严记掌柜的小儿子。 严记灯笼铺的掌柜叫严守仁。严守仁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严行柏和严行松,人称严大和严二。 这严大继承了父亲的制灯手艺,早早的就跟父亲做起了家里的花灯生意。 这个小儿子严二却学灯没耐心,学生意没脑子。严守仁看他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元宵节这夜,严二在店门口恰好听到两个赏灯的路人在说话。 “街中有个韩记灯铺的灯笼,好像也挺好看的,比这还便宜。” “是吗?那我们快去看看吧。” 两人说笑着就离开了。 严二却变了脸色,心中嗤之以鼻:什么阿猫阿狗做出来的的东西,也敢跟我们家的灯笼比。 当下就找了两个仆人,要来找不痛快。 严二扬着下巴说:“呦,我说是谁呢,原来是你啊。怎么?韩老头子今天没来,不来吹嘘皇上微服私访到你家摊子上的事了?讲的跟说书似的,几十年前的事,谁知道是真是假的?” 说完他恶劣地笑了起来,跟着的仆人也发出夸张的笑声。 韩昭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冷冷地道:“来者是客,严二公子要是来赏灯猜灯谜,在下很欢迎,如果不是,还请别处寻开心去。” 严二“哎哟、哎哟”的怪叫了几声,凑近灯笼铺,扫了一眼:“还真有灯谜啊,只是你这种花灯也就糊弄糊弄小孩子。各位要是真想赏灯,还得去我们严记灯笼铺。” 韩昭不由的感觉到好笑。怎么会有人自降身价,跟他这个小灯摊抢客,这严二不愧是个没脑子的。 他冷笑道:“听说严记灯笼铺的花灯二两银子都难买到一盏,在我这小灯铺上二十文就可以拿走一盏花灯。能和严记相比,真是抬举在下了。” “只是,”他话锋一转,“这上元节的花灯,说到底,只不过是图个吉祥喜庆的物件,无论价格贵贱。能博大家一笑,给大家带来点乐子也就是了。人家爱上哪儿去看,我怎么管得着。严二公子又何必如此动怒呢?” 她四两拨千斤地回怼了严二的挑衅,说的话又谦逊有理,连围观的群众都附和起来。 “是啊,我乐意去哪儿看就去哪儿看。” “连这个都管,闲的吧。” “我就喜欢来这儿看,小哥笑起来好看的呢!” 严二被怼的“你,你,你”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又不甘心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他往人群中扫了一眼,看到一个姑娘手里提的花灯,眼前一亮。 忙上前去问:“小姐,你这花灯是严记的花灯吧?” 那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今年好不容易才买到严记花灯的李小姐。 今日她约了好几个小姐妹,一块逛灯会,见到这儿围了许多人,小姑娘们爱热闹,都凑上来看一看。 李小姐冷不丁的被问到,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微微低下了头,又按捺不住想向小姐妹们炫耀的心,回道:“正是严记的花灯。” 严二忽然高兴起来,大着嗓门说:“各位请看我们严记做的花灯,哪里是这些小灯笼可以比的,也只有这样的花灯。才配得上姑娘你这样的花容月貌。” 李小姐被这直白的恭维夸的不禁羞红了脸,众人的目光也随着严二的声音落在她提的花灯上。 那是一盏造型繁复的六角花灯,花灯的底部还坠着彩色的璎珞。 的确是好看,围着的人嘀嘀咕咕的讨论起来。 “我要是有钱,我也去严记买一盏这样的灯。” “疯了吧,花那么多银子,买一盏不能吃,不能喝的灯。” “小姐,我看李小姐的这盏灯,还没有前几日那小灯匠给您做的那盏灯好看呢。”莺儿在贺兰君耳边小声地打抱不平。 贺兰君闻言,笑了笑,继续*关注场内的发展。 今日她和小姐妹们逛灯会,恰好赶上了这场热闹,全程围观了小灯匠不卑不亢的回击。对小灯匠接下来的回应,她十分好奇。 韩昭只觉严二又烦又蠢,耐着性子问了李小姐:“敢问小姐,您这一盏花灯要多少银子才能买到?” 李小姐扬声道:“不多不少,正好十两。” 韩昭摇摇头,嘴里“啧啧”两声,一副惋惜的样子:“真是有钱啊。只是,这样的花灯,您要是在我这儿买,一两银子可能都用不到。” 严二嗤笑一声,扯起一边的嘴角:“这样的花灯,你做得出来吗?” 韩昭笑着反问:“我做不出来,难道你做得出来?” 莺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围着的众人也跟着轰笑起来,连贺兰君都不由得,弯了弯嘴角。 安宁县谁人不知,严记灯铺的二公子,他做的灯笼呀,风一吹就散架了。 严二涨红了脸,恼羞成怒的瞪着笑着的人群,疾跨两步,一把抓住韩昭的衣领,想给他点教训。 眼看着热闹要闹大。 贺兰君站了出来,朗声喊道:“严二公子。” 一时之间,严二和韩昭都停下了动作,朝她看过来。 韩昭有些意外,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又遇到了贺小姐。 贺兰君道:“严二公子,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您家的花灯富丽堂皇,自然有富贵人家来赏玩,别人家的花灯小巧精致,也有平头百姓来乐上一乐,严老爷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种小买卖生意,他又怎么会介意呢?你说是吧?” 严二倒真的犹豫起来,要真是闹出些什么,传到爹的耳朵里,他少不得又得被训斥一顿。 况且,一个大美人来温声劝解,他不由得心猿意马起来,不想跌了份子,真的就松开了手。 还装模作样的补充了一句:“这次我就放过你了。”转头对着跟过来的两个仆人说:“我们走。” 边走边回头,恋恋不舍地看了两眼贺兰君。 贺兰君眼观鼻鼻观心,连个余光都没有施舍。 韩昭整理整理被搞乱的衣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做了这么多年体力活,要真是打起来,不定谁输谁赢呢。 只是跟个蠢货在大街上扭打,实在是有碍观瞻的。 幸好有人解围。 热闹看完了,围观的人也散了去。一群小姐妹又凑在了一起,准备接着往下逛。 韩昭也不好上前,只遥遥的作了一揖,表示谢意。 贺兰君微微欠了欠身,当做回应。 灯市上的这点热闹很快就传开了,严老爷气的大骂:“不中用的废物,净会给我丢人现眼!” 连韩建德都知道了,匆匆的赶了回来,一脸着急的样子:“他们没为难你吧?” 韩昭笑着回答:“没事儿,爷爷。我多聪明啊,怎么可能被欺负。” 韩建德仍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叹了口气:“以后这样的为难,只怕还是会有,爷爷老了,帮不了你什么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