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再逛书店倒不怎么关注自己做的书了,要看最近流行什么题材,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装帧…… 现下出来玩,逛当地的书店,谭霏玉想试着回归最原始的读者心态,花原价当冤种买一两本有缘的书。 整个出版行业都是夕阳产业,书店老板在网上吐槽的什么大家只打卡不看书不买书只是实体书没落的其中一个表现而已……但每个人都有不看书不买书的自由,现在娱乐方式那么多,时间那么宝贵,没有人必须抱着一本旧世纪的遗产细细翻阅。 就算还有喜欢看书的人,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喜欢在网上买便宜的打折书,在阅读软件看免费的电子书。 如今能畅销的书,除了学生必须用的教辅资料,很多都算不上书了,而应该称之为收藏品,不管是纯文学还是通俗小说,有明星效应的大作者写上一本,搞些特别的设计再给些签名,粉丝买回去连塑封都不拆,束之高阁,这的确是对作者的一种很好的支持,却不是对书这种载体的支持。 出版社和出版公司为了效益,渐渐不再什么书都做,因为做了也不会有太多人买,于是做来做去都还是教辅资料和当下流行的明星作者新书。 这些都无可指摘,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之下再正确不过的事,甚至是经济和科技发展之下的必然。 但只要还有人在这种环境下坚持,谭霏玉还是想尽自己所能做一点支持给一点鼓励。 所以晚上谭霏玉还是来到了这个藏在夜市一角的独立书店,悠哉游哉地逛了许久……然后抱了一堆书回去。 都是看书名和腰封上的简介凭感觉盲买的,其中有一本的书名叫《带上我走吧》,是一个没听说过的国内作家写的。 谭霏玉坐在房间里捧着这本书,也不拆塑封,正看反看。 他在犹豫要不要把它送给石含章。 因为昨晚听见石含章说想自驾去南方,收集更多感动的瞬间时,他其实满脑子刚好就是书名的这句话——带上我走吧。 第6章 在敦煌的最后一天,谭霏玉还是去了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这里离敦煌市区近两百公里,与传说中的罗布泊相连,又被称为雅丹魔鬼城。 这里贫瘠,荒无人烟,风经过时发出诡谲的呼啸,就像魔鬼的居所。从前不管是旅人还是远处的住民,大概都是不喜欢这种地方的,甚至人们要时刻提防魔鬼开疆扩土侵占人类的耕地和水源,使得人类宜居之处又少一些……可反过来想,这样的地方也许才是最纯净的,它的戈壁上长不出人类需要的粮草,长不出四四方方的房子,只有被风切割得奇形怪状的小山包肆意生长,一切都是没有被人类世界污染过的、最原始的模样。 当然现在不是了,现在修了游客服务中心,修了公路,人们坐上景区的大巴走马观花地远望这些魔鬼的雅丹,在指定的地方下车,做短暂的参观。 说是要保护雅丹地貌,其实这些限制是在保护人类才对。 下车之后,谭霏玉就在被风蚀而成的“西海舰队”旁喂专门来打劫游客的猫,再次感慨自然造物之神奇。 为了在入夜前回去,他没像大多数人一样去追赶雅丹的落日,毕竟这里太远。 晚上照旧回到民宿经过前台和石含章搭上几句话,流程固定得让谭霏玉觉得像在玩游戏做日常,每天都要按时回某个重要NPC这里交任务。 不过重要NPC今天给了他新的奖励,一小瓶杏酱酸奶。 石含章道:“尝一下,本地的李广杏做的,网上没什么人说,但是很好吃……你能吃酸奶吧?” “这么好……谢谢!”谭霏玉也没客气,笑着把酸奶接过来,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一边,两人像相熟的人一样聊天。 实际上,至少对于谭霏玉来说是在装熟,又或者说是在装作很自然。 石含章接着问:“今天去雅丹了?” 谭霏玉点头。 “一般别人都是去完阳关玉门关顺带去雅丹,你还拆成了两趟。”石含章说,“这样也好,不累。” “是啊,就是不想太累。我看大家一般来敦煌都是两三天吧,我待到现在都第五天了,”他撕开酸奶包装,金灿灿的果酱铺在最上一层,小勺子往下挖,摇摇晃晃的膏状酸奶伴着酸酸甜甜还带着些沙质颗粒感的杏酱一起放进嘴里,果香和奶香谐和地融为一体,谭霏玉眯起了眼,“天呢这个也太好吃了吧……我来的时候去吃饭,喝了杏皮水,没想到杏子还能就酸奶。” 石含章神色也放松下来。 本来正在小院子里和围墙上的狸花对视的黑白狗,不知道是听到了撕包装的声音还是闻见味了,立刻冲了进来,坐到谭霏玉边上,咧着嘴伸长了舌头,期待地望着谭霏玉手里的酸奶。 谭霏玉并不护食,问:“它能吃吗?” 石含章:“它看见别人吃什么都这样,别理它,它吃不了。” “好吧,真可怜。”谭霏玉又挖了一勺,给黑白狗看看,然后自己吃了。 黑白狗急得尾巴拍出残影,见人类实在没有要喂它一口的意思,又气急败坏地跑了。 石含章又问:“那明天去东线吗?去完就回家了?我看你明晚没续住了。” 谭霏玉想了想,说:“东线不去了,听说夏天去瓜州比较有意思,能吃到应季的瓜……也还没有要回家,可能想接着去周边继续逛逛吧。” 从广州出发时他就只凭一腔冲动,攻略可以说做得很随便,小红书刷到什么就去哪,敦煌玩完之后也没想好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他反过来问石含章:“那你呢?你之前说要去上海搬砖来着,什么时候出发?” 石含章说的搬砖,谭霏玉后来在搜他的资料时才知道说的应该是去上海录音演出之类的,这人在一支用日文单词命名的中文乐队里打鼓。 并且他很惊讶地发现,虽然他几乎不关注什么摇滚乐队,但这支叫夜这星的乐队的歌他听过不少。 石含章说:“其实随时都可以走了。” 谭霏玉觉得这个回答颇为微妙,随时都可以走,那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他没问出口,而是问:“打算经过哪些地方啊?” “暂时还没太详细的规划,我时间也比较宽松,”石含章打开地图APP,滑拉几下后大致说了几个要途径的点,“逆着人家张骞出西域的路线走吧,先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上挺多地方想看看的。再到陕西,河南,安徽,最后去上海。” 自西向东,由北到南。 “还挺长的一段路,”谭霏玉问,“以前待在老家都没去甘肃其他地方玩过吗?” “很少,也就对家附近几个城市稍微熟悉点。一心想着出去,想看大海。而且人总是这样,觉得自己在这儿,这些东西也不会跑,总有一天会去看的,其实这个‘总有一天’基本就约等于‘没有这么一天’了。” 谭霏玉咬了咬勺子,表示赞同:“就像我在广州待那么久都没上去过广州塔。” 石含章:“……我上过。” 谭霏玉:“哈哈哈哈哈,什么感觉?” 石含章:“想跳下去。” 谭霏玉:“……” 谭霏玉:“算了你别说了,我回去自己感受一下这个身边的风景吧。” 石含章笑了笑:“好。” 谭霏玉继续问:“后来怎么就想回来了?” 石含章说:“在外面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家里人说你要不回来,我说好,回来也没回到家里,脑子一热就跑敦煌来了……敦煌离我家也有差不多八百公里。” “脑子一热?” 石含章微微眯起眼似在回想,给谭霏玉讲了一些。 大致就是那时候他在搞乐队——说到这里谭霏玉还要装作惊讶的样子说哇你还搞过乐队啊——后来乐队散了,他感到无处可去,某天下饭看的纪录片正好在讲莫高窟怎样怎样,他看得也想去凿个洞窟度过余生。 当然现代社会不可能让他真去开凿什么洞窟在里面坐地成佛,但他还是来了敦煌,从别人手里接过这家民宿,重新装修之后当作一个落脚点。 刚开始来敦煌的时候,每个月都去一次莫高窟,220窟看了好几次,因为很喜欢壁画上的乐舞,去到后来讲解员自己说自己的,他就在西方净土变那面墙前盯着画看。 谭霏玉疑惑:“为什么专看这一幅……?” “我觉得莫高窟像一面镜子,你想看到什么都能在上面找到答案。” 这点谭霏玉也很认同,只是不知道为何石含章突然说出这样的结论。 石含章问:“220窟你有看吗?” “看啦。” “你去看的时候,讲解员会跟你说,西方的阿弥陀佛在莲池中间,周围的菩萨悉心聆听其教诲之类的,最后会讲那些乐器不鼓自鸣……下面也画了在奏乐的乐手。” 谭霏玉对此窟印象也颇深,佛说的极乐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乐音没有痛苦的世界。 “因为我是个乐手,所以我就只能看到这些,我看的时候想的是,天上的神佛也要听音乐,音乐可以消弭众生的痛苦,那我继续敲鼓,可能比敲木鱼还功德无量。”石含章说,“所以就算我们乐队暂时散了,我后来还是一直找地方打,自己打着玩。” 谭霏玉恍然。 之前谭霏玉想问的问题,石含章在闲聊中一并说了,大概这就是那天石含章为什么会说,没有什么绝对做不了的事。 “好自由。”谭霏玉评价道。看了纪录片想找到一些答案就来了敦煌,想打鼓就继续打了,现在想出发,就把店关了。 听完石含章说的这些,谭霏玉手里那盒酸奶也吃完了。从昨晚一直萦绕在他脑海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他抿了抿嘴唇,坐了一会儿,下定决心似的从随身背的邮差包里翻出昨天买的那本书,他带在身上增加负重一整天了。 这也像一块悬在他心上的石头似的,如今他把书取出来,站起身,快速塞到石含章手里。 “这是……?”石含章问。 谭霏玉似很随意道:“这几天承蒙你照顾……这是回礼。” 石含章捧着书,也不拆塑封,同样正着看又反过来看,最后目光久久停在书名上。 谭霏玉感觉如芒在背,想说“那我先回去了”,话未出口,先听见石含章说:“我有这个荣幸吗?” “什么?” “我有这个荣幸吗?”石含章重复了一遍,“不是带上你走,是想邀请你跟我一起走。” 谭霏玉先是一愣,随后感到一阵轻飘飘的眩晕——不是因为石含章说带上他走而开心,而是因为对方这样轻而易举地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甚至不用多说任何一句多余的话。 谭霏玉弯了弯眼睛,他的眼尾略上挑,眯眼笑起来的时候被人说过有点像狐狸。此刻他的笑也的确带了些狡黠:“不是说我们互为过客吗?”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