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壹送李婶子走,临出门还给李婶子塞了一小包糖。 李婶子被吓了一跳,赶紧推辞,“你这是干什么?” 苏壹硬把糖塞在李婶子手里,“今天多谢婶子,爹娘一没几个伯叔婶娘容不下我们兄弟二人,几次找麻烦。今天要不是婶子发现从仪不对劲,说不定就真的出事了。” 农户人家日子过得向来紧巴,糖这种金贵东西都是过年过节才舍得买的,李婶子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一包糖。 苏壹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也可能是自己穿过来的原因,后脑勺别说流血了,连个包也没有,简直不科学。 苏壹摇摇头,自己都穿越了,还讲究什么科学呢,他就是最大的不科学。 他转身回家,又把家里的大门插上,从一旁空空的鸡圈里找到被原身扔进去的包袱。 为什么是空空的鸡圈,是因为原本这鸡圈里有五只鸡,之前那一场葬礼办了七天,几个帮忙处理丧事的长辈们,欺负原身和小团子年幼很多事不懂,就把五只鸡全杀了做席吃。 苏壹把包袱提到堂屋里,打开包袱就见里面有一件衣服、一张皮子、一张五十两的银钞、四两银锞子、一吊半铜钱、一对银镯子、还有原身自己的身份证明。 其中的银镯子正是原身养母亲的遗物。 苏壹深吸一口气,再次暗骂原身没良心,他把银镯子放进主房的东次屋,那里是原身父母原本住的房间。 苏壹出来的时候把东次屋的门锁好,拿起刚刚自己放在堂屋桌子上的五十两银钞和皮子,走进西次屋。 小团子还昏睡在西次屋的炕上,苏壹摸了摸小团子的额头,用毛皮子把小团子包住,再往外面包一个小被子,然后抱起小团子抬脚走向外面。 发烧不能耽搁,他要带着小团子去看大夫。 苏壹只是庆幸原身虽然坏,但却足够胆小。 沈家父母能干,自从回村之后,他们不仅过年过节在家中做豆腐卖豆腐,还常年走街串巷的卖货。 春天倒卖布匹针线,夏天秋天倒卖果子、酒水,冬天倒卖木柴、炭火。 两口子一年到头半刻不曾停歇,挣下这在村里还算不错的家业。 原身知道沈家几位叔伯觊觎家里的青砖大瓦房,觊觎家里的田地,甚至觊觎家里的驴车。 几位叔伯在原身父母死讯传来之时就开始以原身和小弟不是沈家人闹事。 但因为死者为大,村里又有里正压着暂时没闹起来。 后面办葬礼的时候,三位伯母婶娘明里暗里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原身窝里横不敢对几位大人怎么样,却敢对着病歪歪的小团子恶语相向。 葬礼最后一天,因为一件小事沈四叔差点把原身打了,原身是真的害怕,他知道自己斗不过几位叔伯,就偷拿了家里的存银打算跑路。 苏壹把小团子在木板车上安顿好,开始驾着驴车往县城走。 【作者有话说】 开文啦,撒花撒花~
第2章 绝世小可怜 他从原身的记忆里得知,从昨天开始小团子就变得蔫蔫的,所以小团子应该是从昨天就开始生病。 他苏壹,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去死。 所以苏壹决定先把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放到一边,带小团子去看病。 而且在没有找到靠谱的监护人时,小团子就先由他养着吧。 苏壹按照原身记忆的赶驴车的方式来赶车,驴车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行驶,远处是矮矮的山坡。 沈家村距离县城远,平时大家伙赶集都会去镇上,但小团子常年病歪歪的,这次又烧的这样严重,苏壹觉得还是去县城给小团子找个大夫瞧瞧比较好。 赶驴车到县城最起码得一个时辰,苏壹抬头看了看天色,说不定今天晚上得在县城住了。 苏壹还发现原身的记忆好像书一样被他储存在记忆深处,若是他想要了解什么就得努力去回想。 苏壹不是一个好奇心很旺盛的人,因此他只会去了解关于这个时代的大致常识和原身生活的环境,而不会去主动翻原身的私密记忆。 驴子经常在县城和沈家村之间往返,对道路很熟悉。 苏壹现在最重要的是,彻底捋清楚如今的情况。 他想要知道,沈家的几位叔伯为什么能那么理直气壮的抢占家财。 难道就因为原身和小团子不是沈大山夫妻亲生的? 但这也不对啊,原身的确没改姓,那一家人借此闹还说的过去,可是小团子是沈大山夫妻放出话来,说要正儿八经当亲孩子养的。 苏壹低头深思,一时间只有驴车行驶在土路上发出的声响。 半晌,苏壹面容复杂的睁开感觉,看向旁边依旧在昏睡的小孩,再次长叹一口气。 这都是什么事啊…… 沈姓在沈家村是大姓,原身的养父沈大山,家里往上数三代都是从地里刨食的农户。 沈大山家中有四个兄弟,沈大山排行老二,年轻时候去县城一家铺子做跑堂,运道好学了做木工活的手艺,还学会了简单算账,后面娶了隔壁镇的王氏做妻子。 王氏是带着做豆腐的手艺嫁来的,婚后王氏在县城经营豆腐摊,沈大山就开始跟着做工队给县城大户人家做盖房子的木工,夫妻二人一年到头能不少赚钱。 但是二人成亲五年没孩子,看大夫吃药、求香拜佛都没用。 这时候沈老三和沈老四都还没讨媳妇,而沈老大的妻子前面生了个姐儿,眼下媳妇再次怀孕。 于是沈家老太太就发话,不管大儿媳这胎是男孩女孩,生下之后都过继给沈大山夫妻。 但是孩子也不能白白过继不是?沈大山夫妻二人在县城赚的钱得往家里寄。 看着钱份上,大儿子和大儿媳也都点头同意。 沈大山夫妻自然也是高兴的,于是就开始在县城拼命赚钱,赚来的钱一部分交到家里。 几个月后,孩子出生,是个男孩,沈大山夫妻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夫妻二人刚想接孩子到自己身边,就被沈老太以这是家里的长孙,日后要送去念书识字,你们二人得好好赚钱为由,把孩子养在沈老太身边,让沈大山夫妻继续出去赚钱。 沈大山夫妻一想日后如果要送孩子去学堂,的确得花很多钱,而且是老太太养孙子,又不是大哥大嫂养,如今孩子还小不记事,他们夫妻二人只要多多往家里寄钱,孩子长大再接到身边,还是会同他们亲近,于是便点头同意了。 但是要知道,沈老太虽然说要养大孙子,但沈老太和几个儿子媳妇都是住一个院里的。 于是,沈大山夫妻二人起早贪黑的在县城干了七八年,前前后后往家里交了不少钱。 等夫妻二人觉得孩子大了能接到自己身边养的时候,大哥和大嫂竟然说如今孩子认他们,等后面有了其他孩子再过继。 沈大山夫妻二人当场就傻了,就连沈老太也板着脸说沈大山夫妻不懂事,还说什么都是一家人不能计较太多,这些年你大哥大嫂养孩子都养出感情了等等。 沈大山夫妻二人这下可算是看清了家人的嘴脸。 搞了这么些年,原来亲娘和亲大哥,竟然把他们两口子当长工使唤。 沈大山夫妻彻底和家中决裂,没多久就在雪地里捡到了个小孩。 也不知道小孩是在雪地里时间太长冻坏了,还是怎么着,小孩身子很是孱弱。 看见这么可怜的孩子,沈大山的妻子王氏当即就懂了恻隐之心,把孩子送去县城医馆。 后面夫妻二人发现小孩不是周边人家的小孩之后,立即决定收养小孩。 因为家里发生的事,王氏心憋着一股气,所以王氏决定这孩子她不仅要养,她还要让婆母和大哥大嫂看看,他们养的孩子比他们的大孙子还要好。 这些年沈大山夫妻虽然是把赚钱的钱不少都寄回了家里,但是他们两口子也不傻,手里到底还是有不少存钱。 于是就在村里另起了一处青砖大瓦房,并花钱请人给小孩取名沈从仪。 县城的豆腐摊子也不做了,开始在村里做起了货郎,夫妻二人就要在母亲和大哥大嫂面前晃悠,气死他们。 这边沈家人的确傻眼了,沈老太想着老二家这些年老实巴交的往家里交钱,这次肯定闹腾不了几天。 再说了,她又没说以后再也不给老二家过继孩子。 等听到老二夫妻俩要捡个病歪歪的小孩当亲生的养,全家人都慌了。 要知道前些年,沈大山夫妻每年至少能往家里寄三两银子呢。 随后沈老太一哭二闹三上吊,愣是没用,反而更让沈大山对亲娘离心。 小团子的身体不好,索性沈大山夫妻二人能赚钱,硬是把小团子养的半点不像村里孩子,永远都是白白净净的。 就连村里人都知道,沈大山夫妻捡来的孩子得吃人参养身子,普通农户家里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人参这玩意。 于是,那一家人就恨上了沈从仪。 他们认为要是沈从仪没被沈大山夫妻二人捡到,现在沈大山两口子还继续给家里寄钱呢,沈从仪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他们家的钱。 三年前的冬天沈从仪突然重病,那一家人高兴跟什么似的,沈老太又开始劝沈大山夫妻放弃沈从仪,重新过继老三家的小子。 结果第二年开春沈大山夫妻就从外面“换”了个“女孩”也就是原身。 夫妻二人给小团子沈从仪娶媳妇冲喜,也不过继老三家里的小子。 然后原身到了沈家村,小团子突然病好,那一家人就把原身也记恨上了。 苏壹:…… 小团子身子弱,但是原身健康啊,再加上原身当时已经周岁十二虚岁十三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平时在大人面前讨好卖乖,长此以往沈大山夫妻就开始慢慢偏心起了原身。 从今年开春,小团子就一直有些咳,家里的止咳的药早就吃完了也没有再买。 八天前,沈大山夫妻遭遇意外身亡,消息传回来之后原身当时就懵了,小团子伤心之下再次病恹恹的,原身也不管。 直到沈家亲戚开始朝原身发难,原身这才反应过来。 这些日子几位叔伯婶娘频繁明里暗里找麻烦,原身就决定丢下小团子,自己拿走家里全部的钱跑路,就连路引都借口开好了。 苏壹再次无语,他看着身边小团子的脸,心里升起一股同情。 这是什么绝世小可怜啊? 此时沈从仪突然开始咳嗽,苏壹连忙把他抱在怀里给他拍背。 小团子明明有八岁了,但是看着还不如六岁的小孩壮实,小小一只,浑身上下也没几两肉。 小白团子突然开始哼唧哼唧的哭,闭着眼睛哑哑的小嗓音,叫着“爹娘”。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