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人一见苏壹这样都吓了一跳。 有同姓沈的人赶紧拦苏壹,并且开始劝说沈老太。 当初沈大山和沈老太分家时,闹得很大,那分家书他们这些姓沈的同宗人都是见了的。 既然分了家,那沈大山夫妻留下的房子田地怎么也轮不到沈老太一家拿。 见情况不对,沈老三躲在亲娘后面来了一句。 “苏壹又不姓沈,我们家的事,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姓苏的人掺和。全村谁不知道我二哥两口子没孩子,你才是外人才对。” 苏壹把木门上的锁头打开,转头看向沈老太身后那个尖嘴猴腮的男人。 “你说的这句话就好笑了,仪哥儿是爹娘的孩子,那可是登在朝廷黄册上的,难不成你觉得咱们沈家村的里正,在登记村户人身份的时候是往官府里胡乱上报的吗? 我与仪哥儿合过八字、签写弟契、结了昏礼,我是仪哥儿的童养夫,我就是沈大山的小辈。谁要是不认,就和我一块去县衙评理。” 众人眼见苏壹一副要豁出去的模样都有些惊讶,要知道以前的苏壹脾气可没这么厉害。 可见是沈老太一家把苏壹给逼急了,就像刚刚苏壹说的那样。沈老太一家人要把苏壹和沈从仪赶走,那不就是逼着他们去死吗? 就在这时突然后面不知谁喊了一声。 “里正来了!” 【作者有话说】 古代的结婚仪式被称为“昏礼”。
第6章 闹事 “闹什么呢?这里是闹事的地方吗?” 郭里正来的正好听到苏壹反问沈家老三沈大石登记朝廷黄册的事。 要知道每村的里正往县衙报黄册信息可不是闹着玩的。 “黄册”是大虞朝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主要用于朝廷核实户口和征调赋役。 每年各村的里正征集各户信息,填写并上报给官府,地方官府对信息进行核实,用逐年累计信息材料作为十年朝廷大造黄册的依据。 而且本朝伪造身份户籍是大罪,一经官府查出是要被发配充军的。 郭里正目光严厉的看向沈大石,“沈从仪是沈大山夫妻的儿子,虽说苏壹不姓沈,可他与仪哥儿互结弟契,他就是沈大山夫妻的小辈,这点我可以作证,没有疑问。” 沈大石往后面缩了缩,低头不再吭声。 郭里正能成为沈家村的里正,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归他管,因此他开口说话之后,在场的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沈老太的眼睛朝左右瞟两眼,见周围众人不再说话,她一下坐在地上,一手拍着腿,仰着头,开始不掉眼泪的干嚎。 “我的儿啊,你死的好惨啊。自打你去了之后,你娘我如今想来你以前住的地方看看都不能啊,我的儿啊……” 郭里正看见沈老太这副样子,就知道对方这是要不讲道理的撒泼打滚了,他忍不住皱皱眉,刚想开口就见苏壹向前一步。 苏壹半点不惯着她,直接开口,“您老也别在这里撒泼打滚,这年头谁家不是忙前忙后的,没人有闲工夫盯着您老看。要说什么今天就当着里正的面把事情说开,也省的您隔三差五就来我家闹。” 沈老太听见苏壹这一番话后,顿时跟被掐住脖子的鸡似的,嚎也不是,不嚎也不是。 郭里正转头目光奇异的看向苏壹。 要知道之前葬礼上这一家人就在明里暗里找苏壹和沈从仪的麻烦,郭里正也帮了几次忙。 只不过沈从仪年纪小又病恹恹的,苏壹软弱不顶事,沈从仪年纪小很多事不懂还说得过去,但今年苏壹都十五了。 本朝十五成丁,男子十五岁,或者身高超过一定尺寸,那就要向朝廷交税,还需要服徭役。 若是苏壹本人当不了家,顶不了门户,别人再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 但是今天苏壹变了,在场的沈家村众人看苏壹的目光也和往常有所不同。 苏壹看向郭里正,目光环视周围一圈,最后死死盯住那一家人。 “今天就让里正您做个见证,我爹娘在世的时候已经和他们断了往来,我爹娘去世,他们来帮忙,我以为是他们好心,结果他们却想把我和仪哥儿逼死好夺了爹娘留给我们东西。 昨天就差点把我打死,仪哥儿又发起热来,要不是有里正您和李婶子帮忙,他们一群人早就把我们兄弟二人给弄死了。我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反正我烂命一条,没什么好怕的,以后谁敢动我们兄弟两个,我就找谁拼命,我死也得一块带下去两个,下去到了阎王爷那边,我也有说头。” 哗! 听苏壹说这话,周围群人顿时哗然一片。 昨天沈老太一家人来闹事,但因为时间短,再加上郭里正来的速度快,便没引来多少人的注意,因此也就没几个人知道昨天苏壹被打的事。 一个村子乡里乡亲、沾亲带故的打架拌嘴是常有的事,但要说打死人就不一样了。 “这是真的吗?”人群里一个同为沈姓的人开口。 一旁的李婶子赶紧道:“可不是嘛,昨天苏壹差点被他们打死,还是我家的和里正把苏壹抬进屋里的,后面我见没看见仪哥儿,一进他家西次屋,就见仪哥儿整个人也烧昏在床上。” 众人听李婶子这样说,也都信了,顿时看沈老太一家人的眼神不同了。 沈老头在世的时候,沈老太一家在村里日子过的不错,可惜沈老头早早就没了。 这沈老太素来是个尖酸刻薄的,几个儿子也都好吃懒做,也就二小子沈大山还不错,为人正性,又勤快,结果后面还被逼着分家了。 如今沈老太一家人住的还是沈老头在世时修缮的八间老房。 那房子还没沈大山家盖的宽敞,如今三个儿子、儿媳和各自的孩子都挤在一个院子里住,每天吵吵闹闹。 如今这一家人是瞧着沈大山夫妻二人死了,只留了两个小辈,就觉得两个小辈好欺负趁机抢占房子。 “这太心狠了,沈大山好歹也是亲生的,怎么能这样呢?” “刚刚苏壹不是说了吗,沈大石几个还昧下买黄纸的钱,这种事谁敢想啊,他们就连亲兄弟下葬烧火的黄纸钱都敢昧下。” “唉,下葬的黄纸不够,这沈大山夫妻走的不安宁啊。” “这沈大山夫妻本就死的冤枉……” “……” 老三沈大石听着周围人说自己二哥死的冤枉,走的也不安宁时,正好一阵冷风吹过他的后脖颈,让他忍不住往自己大哥身后缩了缩。 苏壹看向郭里正,“里正,我这就去拿我爹当年分家时的分家书,我们一家早就和他们家没关系了,他们下次要是再敢来闹事,我就直接把他们打出去。” 沈老太眼睛一瞪,“你敢!” 苏壹冷笑一声,“你看我敢不敢,我早就是死过一次了人了,如今什么都不怕。我不仅要拿棍子赶你们,我还要动刀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咱们上真家伙好好干一场,谁活就算谁赢。” 沈老太一家人见苏壹这副要拼命的样子,又听着周围人议论的话,最后灰溜溜的走了。 周围人见这一家人走了,渐渐散了。 郭里正和苏壹说了几句话,也就离开了。 苏壹低头,看见沈从仪不知何时站在了自己身边,他抬着头,睁着葡萄似的大眼睛看着自己。 苏壹看着乖巧可爱的小孩,突然心里生出一丝伤感。 小小年纪就经历这么多事,也不知道小孩会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于是在沈从仪诧异的目光中,苏壹握住了小孩的手,半蹲下,目光坚定的道。 “别怕,有哥哥在,那些人再不敢欺负你。” 沈从仪看着苏壹,此刻他突然有些搞不懂苏壹到底想干什么了。 “壹哥儿,仪哥儿不烧了吗?” 苏壹转头就看见李婶子站在后面。 苏壹站起来笑着道:“仪哥儿已经不烧了,昨天往县城走的时候就有些晚,天黑后没赶回来就在县城住下了。” 李婶子看向一旁的沈从仪,“阿弥陀佛,幸好没事了。” 说着李婶子就把手里的筛子递给苏壹,“壹哥儿给,这个我用好了,原本昨天就想还你的。” 李婶子递给苏壹竹篾编织的筛子。 苏壹接过筛子,“婶子和我爹娘一样叫我小壹就行。” 这里人说本地话时的声调有些不太分,“壹”和“仪”听起来差不多。 李婶子又和苏壹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告别李婶,苏壹把家里的大门打开,又把驴车赶紧去,重新关上大门。 小院是土地的地面,正对面三间房,院子的两侧各两间,大门开在院子的西南角,门旁边是个鸡圈,驴棚在东南角的茅厕旁边。 青砖的房子,屋顶是黑色的简约瓦片,全木制的窗户,没有窗纱和窗纸。 但这样在苏壹看来简陋至极的房子,在沈家村算是数一数二的好房子了。 苏壹轻叹一口气,这样的生活他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努力赚钱,不赚钱就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他看向沈从仪,“仪哥儿你先去屋里休息,我来收拾,中午咱们吃豆粥好不好?” 所谓豆粥,就是将豆子和米一起熬的汤。 沈从仪在屋里,透过窗户缝隙观察在院子里忙碌的苏壹。 沈从仪小小的脑子里冒出大大的疑惑。 这真的是苏壹? 明明长着同一张脸,可是却哪里都不一样。 不对,其实脸也不太一样,沈从仪觉得现在的苏壹眼睛更清亮,更漂亮一些。 就在苏壹要烧火做饭的时候,小孩突然走进灶房。 小小的身影乖巧的蹲在灶膛面前,“我来烧火。” ‘真乖啊。’苏壹在心里想。 之前原身竟然连这么乖的小孩都不喜欢,一定是原身的问题。 一顿饭苏壹吃的很满足,以前他拍视频的时候也经常烧火做饭,所以这种事他做的很熟练。 一个短短十五分钟视频的背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直到为观众们呈现出最真实、最流畅、最自然的视频。 柴火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吃,苏壹直接喝了一大碗粥,沈从仪也喝了半碗多。 吃完饭后,苏壹开始收拾起了其他的东西。 先把买来的药放好,然后苏壹特意翻出来一个小瓦罐来泡燕窝。 因为苏壹买的药多,回春堂的小伙计还搭了一点药用的百合,正好百合和燕窝可以一块给小孩炖了。 燕窝加百合,止咳化痰又清肺。 泡上之后,苏壹便开始继续观察每个房间中的东西。 然后,苏壹就在一个屋子里,发现了石磨和一些做豆腐的工具,旁边靠墙的地方还垒着将近十麻袋的豆子。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