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你可愿对王宽死亡一事签字画押?”楚添说着,拿出了早已备好的状纸递给刘锦。 “小人愿意,小人愿意。”刘锦将状纸扫视一遍,便急忙签字画押,颤颤巍巍地递还给楚添。 楚添接过状纸,说道:“刘公子莫急,本官会向赵氏求证,那财物是否是王宽所赠,至于你行贿未遂一事,本官自会向皇上禀明。” 刘锦悬着的心并未放下,他哽咽道:“大人,大人,小人行贿……实属糊涂,求您……” “刘公子放心,圣上自会处理。至于刘公子若还能按时参加明年的春闱,本官倒是可以为你指点一二。”楚添带着秦钰向外走去,嘱咐刘锦道:“刘公子好好歇息。” 而后楚添便带着秦钰离开了,秦钰将今日之事略思索一番,问道:“大人是为何胸有成竹的?” “殿下说笑了,臣并非胸有成竹。”楚添解释道:“那日公堂之后,臣又派人仔细搜查了王宽家正厅,在他椅子腿上找到了剐蹭痕迹和他用的刀,臣这才推断,王宽应该是意外身亡。今日只是从刘锦口中套出真话,若有不妥,还请殿下见谅。” “怪不得人人称赞,说楚大人手下没有冤假错案。”秦钰略低头笑着看楚添,眼底是藏不住的钦慕温柔。 被秦钰如此注视,楚添方才气定神闲的模样顿时消失地无影无踪,一抹红晕悄悄爬上他的耳根,他含糊的嗯了一声,顾左右而言他道:“殿下谬赞了,臣只是尽力而为。倒是殿下今日查出刘锦行贿,出乎臣的意料。” “举手之劳,大人不必放在心上。”秦钰凑近楚添耳畔,声音撩人,他缓缓道:“我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大人少费心,多多休息,大人可不要辜负我啊。” “臣……谢殿下隆恩。”楚添被秦钰的话烫了心坎一般,他尴尬行礼道:“此案多亏了殿下,才能尽快解决,臣……” 秦钰还未等楚添说完,便眨眨眼道:“那不如大人请我吃酒如何?” 楚添想不到秦钰竟然提出这等要求,只得应道:“那臣便在仙居楼设宴,款待殿下。” “仙居楼有什么好的?”秦钰却神神秘秘笑了一下,说道:“大人款待我,不应当表达心意请我去你府上赴宴吗?” 此话一出,一股诡异的寂静在二人之间弥漫。 秦钰并不着急,只是静静看着楚添浓密的睫毛,等着他的答复。 楚添则攥住了衣袖,不禁抿住下唇,心中如寒风肆虐,让他无从着落。 楚添听闻秦钰回京的消息之后,便想象过二人之间无数种相处的可能,或形同陌路,或针锋相对,或虚与委蛇……但从未想到,秦钰会平心静气在此谈论赴宴。 可楚添也明白,他二人之间虽经历种种,他却不想看到秦钰冷漠戒备甚至仇恨的目光,秦钰的温柔,他求之不得。 楚添略抬眸同秦钰对视,轻声道:“殿下若不嫌弃,改日臣在府中设宴,请殿下一聚。” 听到楚添的答复,秦钰面上依旧维持着温和的笑容,私下却偷偷松开了攥紧的拳头。 秦钰明媚一笑,如冬日花开。
第14章 心安 几日后,王宽之死一案尘埃落定,刘锦作证王宽是意外身亡,与赵氏无关,赵氏则无罪释放。刘锦家中搜出的带有官印的财物也被证实是王宽相送,并非偷盗,至于王宽贪污,他人已过世,一时无从考证。 这日,京城郊外,两辆马车停滞在此。 赵氏带着她年仅八岁的女儿一同跪在地上,冲楚添叩首,感谢道:“妾身谢过大人的大恩大德,此生无以为报,此后必日日诵经礼佛,以祈求大人平安。” “不必多礼,快请起吧。”楚添扶起赵氏的小女儿,又塞给她一袋银子。 赵氏忙拿过钱袋便要送还给楚添,推辞道:“大人,这如何使得?” “收下吧。”楚添后退一步,说道:“你母女二人举目无亲,当多带着钱财傍身,只希望这孩子能平安长大,不要再去那烟花之地。” 赵氏收下银子,感激万分道:“大人放心,我……此生再不会踏足那等地方。” 楚添说道:“本以为你们会等到春日再远行,却不想竟走的这般匆忙。” 赵氏抬头望望远处巍峨的城墙,叹息道:“这伤心之地,还是早些离开的好。” 楚添也顺着赵氏的目光向侧面看去,气势磅礴的城墙高耸入云,让人心生畏惧。 楚添点点头,说道:“也好。” 赵氏犹豫的看向楚添,只见冬日里,他身着墨色披风,在天地之间遗世独立,宛若神祇。 赵氏忽然心生愧疚,抱歉道:“只是……大人您替我申冤,此番恐怕污了您的名声,我,我就是万死也难逃罪责了。” “姑娘言重了,楚某在其位谋其政,姑娘并未行凶,我自当替你申冤。天下人之,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姑娘且放心,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楚添摸摸赵氏女儿的头,温和道:“楚某只希望姑娘母女二人,日后一切顺利,多行善事。” “妾身谨记在心。”赵姑娘冲着楚添行了一礼,却并未上马车,而是迟疑片刻后,试探着说道:“大人救我于水火,我……我有一件事,不知当不当讲,还请大人不要怪罪。” 楚添温和地笑笑,说道:“无妨,姑娘请讲吧。” 赵姑娘抬眸看看楚添,看他温润尔雅的侧颜和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仿佛能给人增添无限的温暖与希望,纵是阅人无数的她,也难得愣神。 赵氏说道:“妾身在遇见大人之前,也曾听闻过大人的名字。” 楚添看着赵姑娘的表情,读懂了她话中之意,他坦然笑笑,说道:“楚某名声不佳,姑娘恐怕也有所耳闻。” 赵姑娘却缓缓摇摇头,说道:“旁人如何说并不重要,当日大人救我于水火,又帮我洗清冤屈,我便坚信,大人绝非他人口中那般。” 她坚定地望着楚添,说道:“我信大人,大人乃我平生所见最为风光霁月之人,我希望,天下人也能如我一般,钦佩您,仰慕您。妾身一个出身青楼的人,大人都竭尽全力帮我,足以证明您的品格。我这般低贱的人,大人都愿意替我申冤,那大人为何不替自己正名?” 听了赵姑娘一番话,楚添不禁诧异,他沉默片刻,释然一般笑了笑,说道:“姑娘的话,楚某在此谢过了。” “是妾身唐突了,大人恕罪,但我真心希望,日后再次听闻大人,是您被人人称颂之时。”说罢,赵姑娘便不再停留,带着她年幼的女儿上了马车。 马车在朝阳的余晖里前行,渐渐远了。 楚添久久地站在原地,望着远处与群山相接的天穹,蓦然地,觉得鼻腔酸涩。 沈平见楚添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禁上前道:“主子,赵姑娘走远了,咱们回去吧。” “你还是觉得,我今日不该来送她?”楚添略侧头看向沈平。 沈平顿了一下,嗫嚅道:“属下不敢,但赵姑娘毕竟出身青楼,身上颇多是非,属下觉得,您为她洗清冤屈已经是仁至义尽,何苦做到这种地步。” “我并非为她洗清冤屈,这是我的责任,无论是谁涉案,我都有责任查明真相。”楚添裹紧披风,转身向马车走去,边走边说道:“我来送她,与这无关,我送她,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子。” 楚添忽然想起了那日,赵姑娘恐惧却不屈的目光,她恐惧王家势力庞大,委身王宽,却为了自己的孩子挺身而出,不顾一切。 或许,每个人有了想保护的人,都会变得勇敢无畏,坚不可摧。 楚添恍惚想起这段时日与秦钰相处的点点滴滴。在他面前,秦钰风度翩翩,谈笑自若,而他自己则畏畏缩缩,躲闪不定。如皓月与萤火,称得他卑微如尘埃。 楚添上了马车,朝阳的光辉打在他的发梢,他忽然攥住车帘,看着巍峨的城墙,喃喃道:“而我是一个懦夫。” 沈平心中咯噔一下,他长长叹了口气,便驾着马车驶回城内,驶向皇宫。 御书房内,楚添恭敬站立,等待着皇帝的吩咐。 皇帝将楚添递上的奏折翻看一遍,却并未问及相关之事,而是开口道:“钰儿在刑部,可还规矩?” 楚添恭敬回道:“回皇上,六殿下勤勉平易,才识过人。” “规矩就好,他刚刚回京,朕还怕他惹出什么乱子。”皇帝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王宽的案子,他参与了?” 楚添说道:“回皇上,六殿下回京时日虽短,却见解独到,时时提点着臣,臣受益颇多。” “你也不必夸他,朕的儿子,朕还是了解的。”皇帝谈及秦钰,无可奈何却又慈爱地笑笑,说道:“他自己要去刑部,朕便看看,他能做出些什么成绩。” 话音未落,楚添便如遭晴空霹雳一般,震惊地愣在原地,他看着皇帝一张一合的说着什么,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他本以为是皇帝想要秦钰来刑部,毕竟刑部相较于水深的吏部、户部,算的一片清静之地,更适合初回京城,根基未稳的秦钰。 楚添以为一切都是皇帝的安排,却不想,竟是秦钰自己要求…… 秦钰明明知道自己在刑部,明明知道来了这里,他二人便要朝夕相处,为何还要如此? 难道……楚添不敢去想,他一口咬住自己的舌尖。 是啊,秦钰是恨他的。 楚添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不去多想,他躬身向皇帝请示道:“启禀陛下,臣还有一事不明,请陛下定夺。” 皇帝看出了楚添的心思,问道:“爱卿指的是刘锦行贿?” 楚添答道:“此事涉及科举,臣怕处理不当,寒了天下学子的心,所以不敢妄下定论。” “就罚他六年之内不得参加科举。”皇帝又翻开另一本奏折,扫视之后说道:“王宽贪污一事,你可有猜测?” 楚添看着皇帝意味深长的神态,思量后答道:“回陛下,王宽人已死,许多事无处考证,臣不敢揣测。” 皇帝点点头,说道:“既如此,此事便交由你去查,但修缮太庙在即,你可明白?” 楚添忙接旨道:“请陛下放心,臣暗中调查,必将此事查清。” “嗯。”皇帝赞许的点点头。而后,君臣二人又谈了些律法之事,只到午时方才结束。 楚添走出宫门,迎面便看见了正要入宫的秦钰。 秦钰一袭绛色衣衫,墨色的玉带称得他宽肩窄腰,俊美非凡。 秦钰远远地看见了楚添,向着他的方向跑了过来。 楚添看着越来越近地身影,不安的心忽然平静下来,他眉眼弯弯地注视着秦钰,仿佛这世间美好皆汇聚于此。 许多年后,楚添再回忆起此刻,依然会心脏震颤,后来他才渐渐明白,这种感觉,叫心安。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3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