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月后,已经到了隆冬时节,这天幽州又纷纷扬扬下起了雪,神医堂前前后后的芦苇荡渐渐变成一片雪白。一匹马停在神医堂前,马上之人戴着斗笠,斗笠上也已经全白了。 见有人来,门后弟子立刻迎了上来,说道:“客人若要看病,请往东去,那是大堂。” 马上之人摘下了斗笠,露出了斗笠之下的面容。弟子震惊地看着他,忽然就落下泪来,道:“堂主,你终于回来了!” “为何忽然喊我堂主?”那人奇怪道。那人不是旁人,却是白尧。 白尧被江问鹤赶出归云山庄,不曾想恰好躲过归云山庄之乱,去时因为着急救谢夭性命,只用了六天,回程时没什么紧迫事,又心中烦闷,在路上走了半月,这时才回到神医堂。 见弟子落泪,又喊自己堂主,而不喊代堂主,白尧一颗心已经吊了起来。 那弟子道:“江堂主死了!” 白尧震惊地看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良久才道:“你说什么?谁死了?” 那弟子哭泣道:“江问鹤,江堂主。” 白尧晃着他肩膀,喝问道:“他不是在归云山庄吗?他在归云山庄,他怎么可能死?归云山庄那么安全,他怎么会死!” 那弟子又哭着道:“两仪观攻打归云山庄,归云山庄传来的信件,江堂主和姬莲双双坠崖,搜寻七天七夜一无所获,堂主他……生死不知。” “生死不知……生死不知……”白尧喃喃重复道,“那就是还可能活着,是么?”又忽然想起什么,抓着那弟子急问道:“什么时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那弟子道:“就在半月之前。” 白尧身形一晃,几乎要站不稳了。半月之前,算算日子,恰好是自己离开归云山庄之后一天。江问鹤本来是要离开山庄的,他本来撞不上两仪观攻山,也撞不上姬莲,是自己给他下了药,让他动不了,走不了。 他本来不用死的。 而自己却被他赶走了。 白尧忽然沉沉笑起来,心想:“原来你是故意让我走的。” 那弟子自是不知他在说什么,只觉得他的笑声吓人,止住了哭声,道:“什么?” 白尧并未回答,戴上斗笠转身上马,道:“又没找到尸骨,你们凭什么觉得他死了?” 那弟子悲戚道:“那悬崖高逾百丈,怎么可能生还?” 白尧眸光一沉,阴冷道:“他就算死了,我也要见他尸体。他就算摔碎了,骨头摔成八百瓣,也别想和姬莲葬身崖底,我也要把他拼好了带回来。”更不待那弟子回答,两腿一夹马腹,就要再去归云山庄。 这时又一弟子匆匆从堂中跑来,高声叫道:“白堂主,几位长老要见你!” 白尧勒住缰绳,不耐烦回头道:“什么事!” 那人道:“说是跟江堂主有关。” 白尧一怔,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意递给身边那名弟子,步履匆匆地进了神医堂,一边走一边恶狠狠道:“不要喊我堂主!” 走进堂主,但见四位长老都站在堂中,像是已经等候多时。白尧心中焦急万分,面上却面不改色,该有的礼节一个没少,进去冲四位长老行过礼,开口便道:“长老何事?” 四位长老互相对视一眼,沈长老踏前一步,面对白尧。其余几位长老不动,排成一排,站在沈长老身后。四位长老神情都庄严至极,白尧心中隐隐觉得接下来所说之事非同小可。 沈长老朗声道:“今神医堂众长老见证,奉神医堂第六十七代堂主江问鹤遗命,传位于神医堂第一百三十二代药部弟子白尧,为第六十八代堂主,望其永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领神医堂探于医学精微,恪守人间正道,无愧苍生医堂之名。” 说完,四位长老齐齐朝白尧行礼。 白尧愣在原地,呆了半晌,身形一晃,啪得一声,伸手扶住旁边柱子,踉跄着就要出门,回过头恶声道:“我不接!凭什么他的命令我就要接!” 沈长老叹了一口气,走上前来,道:“堂主,这是前堂主留给你的信件。说是必须要等他死了,你继任之后,再把信件给你。”将一封漆封完好的信递到白尧眼前。 白尧垂眸瞧着那信,并不伸手去接,道:“你们早知道他会死。” 沈长老摇摇头道:“普天之下,谁人不会死呢?” 白尧沉默良久,手指颤着,接过了信件。打开,里面是熟悉的江问鹤的笔迹,却远没平时写药方时那么潦草,一笔一划都像是思索良久,反复斟酌,而后写下。 第一句就让白尧心尖一颤。 江问鹤写:“吾徒白尧。” 白尧心想:“我什么时候成你徒弟了呢?你死了又想要收我了?凭什么呢?”深吸一口气,又继续往下看去。 “吾徒白尧: 为师有愧,你医术并非我亲授,但堂内相处数年,你年年精进,我亦亲见。神医堂交与你手,我很放心。唯一放心不下,只有你而已。 人与人缘分,总有尽时。旧人如新有之,分道扬镳有之,恩断义绝有之,生离死别亦有之。能同行一程,已然有幸,至若其他,你年龄尚轻,待得三年五载,或遇良人,便知种种情愫,实为师徒之间仰慕之情。 为医者,自知生老病死,是为天时,至若灾害劫难,亦为人命,不可强求。我死之后,不必寻我,尸骨化为腐草春泥,你所见之,处处是我。 师江问鹤,于中秋绝笔。”
第121章 春又换(一) 褚裕昏了七天才醒, 醒时正是夜晚,他睁开眼,只觉得屋里暖融融的, 触目所及都是油灯温暖的光晕, 屋里满是中药味, 混杂着让人安神的檀香。他略微动了一下,浑身疼得又差点晕过去。 “别动。”一人在这时掀开了门帘, 裹着屋外的霜雪进来。 褚裕抬眼看去。谢夭一身白衣,袖口扎紧, 头发束起来, 腰间佩剑, 谢大谷主的慵懒劲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说不出的侠气和干练, 他脸有倦容,眼下更是挂着浓重的乌青,也不知多久没休息过了。 褚裕一时不敢相认,只凭着他眼下鲜红小痣,认出他是谷主。 谢夭眯了一下眼睛:“脑子也伤了?”走近了,伸手摸了下他脑门。 褚裕觉得他那双手冷的跟冰一样, 但也不躲。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没想到还能醒来,一醒来就见到了谢夭, 差点没忍住就哭出来。到底还是十五岁少年人心性, 拉住谢夭袖子,破天荒地朝他撒了次娇:“谷主, 我好疼。” 谢夭却笑了一声,反手在褚裕手心敲了一下, 啪得一声,下手不重,但声音却极其响亮,道:“这下知道英雄不好当了?” 褚裕手停在半空,瘪瘪嘴道:“我还是要当英雄。” 谢夭看他一会儿,把他手重新塞回被子里,叹口气道:“醒了就好。” 褚裕看他眼下乌青,很想问他发生了什么,那天的事情怎么解决的,还未开口,谢夭又转身道:“等着,我去给你叫个人来。” 褚裕奇怪道:“叫谁来?” 谢夭掀开门帘时回头看他一眼,好笑道:“你说叫谁来?” 褚裕忽然明白了谢夭说的是谁,急叫道:“谷主!”差点就要从床上爬起来,但听得门帘一响,谢夭已经出去了,褚裕又重重摔回床上,仰面望着屋顶,死如死灰道:“随便吧。无非被他笑话两句而已。” 谢夭出门,恰好李长安关子轩两人一起走进院子。这时月明星稀,天气极冷,俩人又刚从崖底上来,身上更是寒气逼人。自江问鹤坠崖之后,李长安谢夭各自带人,分为两队,日夜不停在崖底搜寻,至此已到了第七天。 关子轩见了谢夭,立刻往前急走两步,道:“师伯,他醒了么?” 谢夭点点头道:“你回来的正好,去吧。” 关子轩快走几步,本来打算直奔进房中,不知为何,站在门口时又忽然停住,整了下身上衣服,这才掀开帘子进屋。 谢夭和李长安两人都从关子轩身上收回目光,谢夭看向李长安眼睛,李长安冲他摇了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谢夭偏过头,沉默一会儿,轻声嘲弄道:“呵,我还以为他们这些学医的,都不会死呢。” 崖底被一寸寸掀开地皮地搜了三遍,除了两片衣服碎片,又找到了江问鹤之前随身携带的银针包,包裹上满是污泥血液,因过去时间太久,血液都已发黑。包内银针四散,谢夭在附近找了好久,也缺了两根,始终未曾找全。 这天谢夭和李长安再要下山,询问山下乡民,其实两人都知希望渺茫,但还是这样找了下去。 走到半途,忽见两个樵夫背着柴火,慢慢从另一座山头转下来,其中一樵夫道:“前几天归云山庄大战,你瞧见了么?那叫一个惨烈!” 另一人道:“那有什么不知道的?听说隔壁庄子还从谷底捡了人回来,不知道是从多高地方摔下来的,浑身骨头都断啦!又不知在水里泡了许久,皮肤白得吓人。” 李长安和谢夭浑身一僵,急忙奔去。两个樵夫见两个俊美青年忽然奔来,气度不凡,俨然不是凡夫俗子,又见那玄衣少年腰间佩剑,想必必定是归云山庄人物,还以为是他们乱嚼舌根让人听了去,忙闭口不提,眼观鼻鼻观口就要下山。 谢夭道:“两位老乡,你们方才说的捡了人,那人长什么样子?” 他说话带着三分笑意,语气温和,两个樵夫都是一愣,才知这人并非是过来找麻烦,已然心生好感。一樵夫道:“这位公子,这是隔壁桃胶村的事情,我们哪能知道的那么清楚?” 谢夭听得这个名字,愣了一下,他在这里许久,倒是没听过桃胶村之名,又问道:“桃胶村在哪里?” 两个樵夫手往远处一指,只见山坳之中,藏着一个小小村落,村子被一条溪水贯穿,那溪水从这边的青峰山发源,经过悬崖形成瀑布,再缓缓流进桃胶村中。看那方位,倒是正和江问鹤和姬莲坠崖之地相合。 眼见有了线索,谢夭急问道:“那人还活着么?” 两个樵夫道:“这话说的,哪里还有命在?” 宛如当头一棒,谢夭表情凝固在脸上,良久,轻轻地“啊”了一声:“这样。”两个樵夫摆摆手,早已走远。 李长安呼吸也停了一下,蓦地想起中秋当夜江问鹤许多嘱托,以及那个喝醉了的摇摇晃晃往前走的背影,但见谢夭一动不动地站着,全无反应,捏了捏他手心,随即放开,轻声道:“不一定是江堂主,先过去看看,好不好?” 不等谢夭回答,拉了他往桃胶村方向走去。 两人在村中一阵打听,最后一个孩童把他领到了离村不远的野地上,指着一个地方道:“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人了。”谢夭和李长安转头看去,那是一个荒凉的大土丘,无牌无碑,亦无名姓。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