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二臣贼子 作者:张参差 简介: 午夜场日更,有事作话请假,么哒。接档文大概是《渡他》(hzc.师父攻),文案在最后,也求收~ 【本文文案】 肺弱咳嗽犯病就半身麻痹受x以下犯上冰块脸撒娇精小狗攻 (关于受的人设,作者没有骂街) ---受视角--- 李爻,十三岁禄入庙堂,八年来兼资文武,辅佐伴读之谊的陛下大鹏乘风,四海成平。 天家倚重,恩赏一枚黑镯,能免死罪。 可惜他连年操劳,心血虚亏,太医束手,说丞相恐怕活不过三十岁。 陛下每每听闻,面露大悲:晏初国之大才,要保重身体。 李爻总是笑着应:微臣以寿数几十换我家国百年盛世,无怨无悔。 辅佐你做一代明君,足矣。 直到李爻亲眼所见先皇留书:李爻二臣贼子,用时当用,国安当弃…… 时至此时,他才明白,什么心血虚亏全是鬼扯——先皇替儿子防着自己,每年年宴恩典毒酒一杯。 自己傻子一样喝了十来年。 陛下早就知情。 御书房内,李爻一口血喷出老远,染了陛下面前满堆的文书。 这之后,南晋的年轻丞相一夕白头,不知所踪。 江南烟雨中,多了个逍遥浪荡、玉面华发的富贵公子,不知何时起,身边还总跟着个半片面具遮脸的少年。 五年后,国内生灾乱,外遇强敌。 江南城郊小院来了不速之客:晏初,都是误会,我亲自来迎你回家。 回家?哪个家……? 李爻苦笑,晃了两晃,被少年稳稳扶住。 少年面具后一双眸子冷淡淡的打量来人:陛下祖传过河拆桥的手艺,又精进了。 他说完,柔声对李爻道:太师叔咱们走,无论你想去哪,我总能为你撑起方寸安宁。 李爻一念想走。 可若国将不国,何来安宁? 身子能苟全,心能吗…… - 这千疮百孔的世道,总要有人去补一补。 ---攻视角--- 江南寒雨深秋,身负血仇的少年突遭横祸、半面疮痍,以为生命要到尽头,力竭失去意识。 神志恢复时,一只微凉的手,正附上额头。 少年冷冷看他的救命恩人:我一无所有,无以为报。 手的主人怔而一笑:我正好手冷,你帮我捂暖,就算报答了。 当年,少年暖了他的手; 后来,少年长大了,暖着他的心。 - 再后来,山河悲泣中,少年得知自家血仇的始末真相,更得知了李爻手上的镯子埋着诛心的算计: 太师叔啊,你效忠之人若是明君,我即便背负不孝骂名,也不去祸害你的心血。 可天家无情,多次负你忠义,咱们何不遂了他的心意! 【说明】 ※1v1,HE,不是换攻文; ※年代架空,胡编乱造,莫考史实; ※有的“口口”加符号也不显示,见段评; ※本人提笔忘字半文盲,文笔不好,抠字眼狂魔,不定期发癫,此自割腿肉之作,诸位看官图个乐,看出问题欢迎指正(但我不一定改,爱你,鞠躬)。 内容标签: 强强 年下 宫廷侯爵 正剧 美强惨 暗恋 主角视角李爻互动贺景平 一句话简介:明月负我意,自有骄阳来。 立意:热血难凉为家国,苍生与你不可负。
第001章 江南 南晋定都的第五个年头,秋风冷得很早,萧瑟的雨星落在信安城郊。 官道上,疾驰的马车里坐着抱孩子的女人。 车厢内壁漆黑发亮,用金粉写着个“信”字,衬得女人肤色惨白。 她回头看来路——隐约可见晃动的火光,映得黑天返了红。 “停车。”她定声道。 驾车的姨婆略一迟疑,车停了:“老妇引开他们,您带着小世子……” “他们见不到我,不会罢休的,闹到最后糟蹋了城里的百姓。” 女人掀开怀里孩子的风帽,在他小脸蛋上亲了亲,毅然把他送进姨婆怀里,从手上退下个白玉扳指,塞在孩子的领口里,“羯人杀手来得蹊跷,你带他走,让他过寻常人的日子,事到如今我只求他平安一辈子。我不自由,但我要他自由……” 女人言罢,怕多看儿子半眼都会动摇,别着脸决然跳下车,迎着愈发逼近的火光往回走。 她是信国公的正妻,有眼界见识,心知对方既然追来,自家郎主怕是凶多吉少。但不要紧,她很快要随他去了。 姨婆见主母背影决绝,也不再多废话,抱着孩子跃入道边的荒草从中。 蒿草在她疾跑之下起了浪,她跑不得多远,听见马蹄声逼至背后,只得蹲下身子,不再动作。 雨下得大了,打着响雷,她怀里高烧的孩子给吵醒了,懵懵懂懂地问:“娘呢?咱们在哪……” 姨婆赶快捂了孩子的嘴,越过荒草间隙,看向大路的方向,自家马车原地不动,被一圈火光围了。 “小世子——”陌生男人喊着话,带着羯人的奇怪腔调。 “你娘身上有点疼,你快来看看她怎么了——” 孩子眼神变了,要扯开姨婆的手。 姨婆抢先:“世子别出声,咱们在玩鬼捉人呢,他们当鬼,骗你出去的。” 她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害怕极了,怕下一刻听到主母被折磨发出惨叫。 但好半天,雨声里只有男子越发疯狂: “叫啊!” “叫你儿子出来,老子给你个痛快!” “臭婆娘,你叫啊!小世子,我要割你娘的耳朵咯……” “……” “你娘的右手要没了,快点出来吧……” “……” “小世子!你娘的脚也没了,她快死了,她名节不保,你不来看看吗……” “……” 姨婆紧紧捂着孩子的耳朵。 孩子浑身滚烫又昏睡过去了,她不管孩子能不能听见,自说自话地安慰道:“你听,你娘没在那边……” 她也在安慰自己。 骂声停了,男人爆喝:“给我搜!小崽子顶多四岁,跑不远!” 火光四散开,铺网似的搜索在大雨里进行。 这样下去,再用不得多久就要被发现了。 姨婆横下一条心,转身发足狂奔——或许电闪雷鸣和大雨是她最后的掩护。 “那边!那边的草动得不对!”有人高喝。 她一瞬间就被发现了。 难道就这么完了? 她心慌分神,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眼看一跤狠狠摔出去,突然面前风动,一道暗影倏然破开荒草冲过来,在她肩上一拂,顺势接过她怀里的孩子。 “别怕。”影子低声给她安心,声音还显稚嫩。 打眼看,他身形确实是个半大孩子,一身玄衣,黑巾蒙面。 经刚才一遭,小世子领口的扳指跳出来了,润白的玉臂上有一块幽红的血沁,在暗夜里格外扎眼。 影子忍不住抬手抹了下,又轻柔地把扳指揶回孩子领口里。 与此同时,数十名与他同样打扮的人从他背后冒出来,直冲向越发逼近的杀手。 姨婆眸色亮了:这强援不是官军或国公亲卫。难不成是李家?! 李家在前朝就是世家,而今御前依旧正当红,家主李老将军,在坊间风评却两极分化。当年,他在当今圣上攻打故国城池时,不战而降,这让数十万百姓免于屠戮,也让他自己背上了不忠先主的二臣骂名。 不等姨婆多想,她身后光影已经动了。金石撞响不断,呼喝声、叫骂声揉成一团,被越来越大的雨声湮没。眼前那抱着小世子的半大少年,一双眼睛映着火光,温和又悲悯地看着发生的一切…… 隔天下午,加急文书送至皇宫大内:信国公及国夫人被羯人刺客暗杀身亡,小世子下落不明,羯人刺客不知何因,悉数自戕,尸横荒野。国公府亲卫军全部收编,无暴/乱。 这之后,比都城邺阳还富庶的信安城被南晋皇室纳回囊中,南晋感念信国公旧时恩义,大举伐羯。 同时,在坊间声名两极分化的李家也出了大事——李老将军被一匹骑熟了的老马甩下马背,踏断了腿。 可叹他身经百战也终归难逃迟暮,非但阴沟里翻船,伤势还越发严重,数日下来,闹得要把整条腿截掉保命的地步。 半个月后。 “陛下。”内侍庭总管太监在榻边边轻声叫。 榻上的人身形枯槁,雍容的衣裳在他身上起了皱纹,他咳喘声像西北风灌进破灯笼。 老皇上一辈子东征西讨,燃尽了生命力,费劲翻身,看见老太监手上端着东西:“拿了什么?” 那是个垫着紫缎子的玉盘,中央端正摆着只柔润的圆环,糥白略黄。 “李老将军送来的。说这是献给陛下寿诞的贺礼……”老太监自小跟着主子,四下无旁人,也就不大持礼,“您看,他坠马断腿截肢,是当真上年纪了,还是……察觉到您疑心他派人插手信安的事,想示弱求您……?” 皇上未置是否,捻着圆环往手上套,可哪个手指都不合适:“这什么玩意?” “老将军说,‘摔断腿的将军骨早没了气节,无用之物,送给皇上,当个玩物罢了。’”老太监慢悠悠地道。 皇上手上动作一顿,错愕于掌中之物的材质,随即他又摩挲着圆环笑起来:“李爻……比阿晟小几岁来着?” “回陛下,李小公子比太子殿下幼三岁,听说文武兼备,是难得的好材料。” 皇上随手把圆环扔回盘子里:“拿前朝的免死铁券熔个镯子,把这玩意串上赐给李爻,告诉他,这是随朕南征北战的爱驹的腿骨,他戴这东西一日,朕就一日记得李家忠义,铁券制度已废,朕为他破例一次,只要不是谋逆,什么过错,朕都会原谅。” 老太监垂眼看盘子里的骨头圈圈,心道:帝王心术,正手施恩,负手诛心…… “您不怕李家跟小公子说破这骨头圈是什么来路,反而……?” 皇上咳了几声,蔑笑道:“除非他们想断了这根独苗。这玩意确实是个炮仗,但得在该炸的时候炸,朕……身体越来越差了,社稷还不安稳,朕要把该做的‘恶事’做了,该收的地方收回来,该防备的人……咳咳咳咳……” 这年冬天,南晋的开国皇帝驾崩。 新帝赵晟登位,次年,改年号天瑞。 -- 星霜荏苒,一晃已至天瑞十三年秋。 江南修竹城的落叶飘了满地。 城门附近有家茶楼,百年老字号,战火硝烟里苟延残喘了好些年,近几年国泰民安,那一口吊着的气没断,又缓上来了。 茶楼每天一早开门,后半夜才打烊,白日里是唱书班子登台说故事,待到浓了夜色,则换姑娘们的歌舞上场,兴之所至,客人们带着出夜局是常有的。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