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和上官钧直起身,一同仰头望去。 明媚的阳光里,能清晰地看到无数细细的雨丝,在空中反射出点点微芒。 小雨落在脸上,如同轻柔的抚触。 上官钧低声道:“晴雨是吉兆。” 姬安嘴角高扬:“我们果然是天作之合。” 两人一同将香插进香炉之中,在和风细雨里相视而笑。
第243章 婚礼 天子和大司马祭天后出现晴雨吉兆——这条消息在第二天就飞快地传遍了全京城。 当时不仅南郊的圜丘下了太阳雨,京里也下起太阳雨。许多百姓都特地走出屋,沐浴这难得一见的吉兆甘露。第二天再一听说是祭祀后下起来的,更是期待马上到来的婚礼。 三月三十休沐日,齐万生、师晟、高勉、徐小七、章实、燕似山又聚了一回。他们六人将在姬安和上官钧的婚礼上充当傧相,随着婚礼临近,六人都是又紧张又高兴。 燕似山给章实敬酒:“章兄,后日我妻儿就拜托尊夫人照顾了,我的亲兵会护好她们。” 章实笑着和他饮了一杯:“内子还会带上我一个同乡好友一家——是个姓赵的举人,夫妻俩带个小女儿。几个月前圣上和我聊天,听说他特别擅长给孩子开蒙,就召他进京来,正好赶上这次喜事。” 燕似山自然是说:“人多更热闹,我亲兵有五十人呢,护得住。” 后日两人要跟着姬安和上官钧,章实的妻子对京里熟,燕似山就将妻儿托付给对方,一同上街看热闹。 燕似山喝完酒,忍不住感慨:“去年圣上就让我安排妻儿在四月前进京,那时我可做梦都没想到,竟然是叫她们来凑婚礼的热闹。” 师晟给他添酒,笑道:“别说你了,我们在京里也想不到这事啊。” 齐万生也叹道:“圣上和大司马当真有胆魄。” 徐小七看了一圈,嘴巴动动,却还是没出声。 高勉自然注意到了,代他开口说:“还有更让人想不到的。” 众人一愣,目光都集中过来。 高勉看一眼包间门,确认关严了,就轻轻拍下徐小七肩膀。 徐小七见他已经点破,这才压低声音说:“圣上准备将男子与男子成婚写进大盛律中。” 燕似山和章实都是一阵惊诧,齐万生和师晟则惊喜地对视一眼。 高勉笑着小声接道:“我和小七已经决定,待圣上下了诏令,便到启阳府去办婚书,再择吉日办婚礼。只可惜到时燕兄大概不在京中了。” 众人连忙向他们道贺,燕似山和章实又去看师齐两人。 师晟握住齐万生的手,喜气洋洋:“我们当然也会办。” 自然又是一番道贺。 高勉再问徐小七:“朱内侍和鲁兄弟呢?” 徐小七:“办啊。” 高勉就对师齐两人道:“我是想着,最好我们把日子都错开,方便圣上和大司马凑热闹。” 齐万生点头笑道:“大司马估计无所谓,但圣上必会想凑这份热闹。” 众人不由得一同笑起来。 * 这个时候,姬安和上官钧没待在宫里,而是在禁军护送下去了北郊方丘,正在准备祭地。 与冬至祭天相对,天子每年夏至祭地。 不过祭地比祭天更亲民。祭天只有天子或天子委派之人能祭,祭地就没有这个限制,百姓们也能自行祭祀。 姬安和上官钧出来祭地就没有带官员,只自己带着祭品便来了。 方丘上还在摆祭品,马车里姬安正听上官钧念祭文标注音。 祭文由上官钧写,由姬安念,再一同烧了,便当是两人同祭。 父天母地,祭天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地求五谷丰登、家宅兴旺。 是以,这篇祭文的内容围绕的是姬安和上官钧两人。 姬安虽然只听得懂个大意,却也明白上官钧写的是两人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相守,就越听脸越红。 终于把注音都标好,姬安揉揉滚烫的耳垂,忍不住嘀咕:“你怎么写这么详细……” 上官钧淡定地将祭文收好,嘴角却是一直扬着:“拜天地,自是如此才心诚。” 这些事,姬安从来说不过上官钧。 幸好祭文华丽,祭祀之时姬安只要对照着标注版,鹦鹉学舌地一一念出,总还不至于因为内容而不好意思到舌头打结。 待两人烧完祭文、上完香,刚双双起身,便听见头顶传来鸟啼。 抬头一看,一对不知何时飞来的黄鹂正在上空盘旋,富有韵律感的鸣叫声婉转清亮,悦耳动听。 不止如此,四周还不断有鸟雀聚拢过来,大的如喜鹊,小的如百灵,还有许多姬安不认得的。 一片鸟雀在方丘上方环绕,叽叽喳喳地叫了好一会儿,才各自散去。 还引得守卫的禁军都忍不住往空中瞟了好几眼。姬安祭地这么些年,这还是头一回出现异象。 姬安被上官钧扶着往方丘下走,一边低声打趣他:“那些鸟儿莫不是来拜你这凤的。” 上官钧丝毫不在意,并且心情非常好:“拜过天地,我与四郎成婚所缺的,也就补完了。” 姬安心里也高兴,不过还是提醒他:“明日还有拜高堂。” 上官钧:“岁除祭祖之时,我们就已告知两边高堂。至今三月过去,宅中都未见异样,说明两边都是同意的。” 姬安好笑:“还能这样算的?” 上官钧:“自然。” 两人说说笑笑地回到车上,进京回宫。 * 四月初一。 大朝会之后,姬安将政事堂众宰相召集过来,安排一下他和上官钧休婚假期间的工作。 众宰相有些麻木。 婚假……的确是有的,三日。但姬安和上官钧这些年出过好几次京,都是一走就一两个月,现在补办个婚礼,还要休上十日婚假,实在是让众宰相……好生羡慕。 大盛的官员除了法定节假日,还能请到的长假只有一种——探亲假。探亲假的长短还是依家乡远近而定,并且,若是请了假却被发现没回乡探亲,基本上这身官服就保不住了。 官员想到别处游玩,那得被外派,闲时可在治下之地走一走,还得注意不能出辖区。京官就别想了,探亲路上碰上点意外,说不定都赶不上假期内回来。 众宰相里除了刘叔圭,都许多年没有离京了。而刘叔圭出京,也是次次都有重任在身。 羡慕啊…… 姬安和上官钧就在宰相们羡慕的目光中,手拉手离开政事堂,一同去了太庙。 开太庙拜姬家先祖,再到大司马府开家祠拜上官家先祖。 便是两人拜过高堂。 这天晚上,姬安和上官钧就歇在了大司马府主院。 洗漱好进到卧房中,姬安见屋里挂着红绸、贴着喜字、点着红烛,只有床上枕被不是红的。 他回想了一下,但想不起来,就直接问上官钧:“这枕被是我来的那日你用的?” 上官钧:“四郎果然猜出来了。” 又拉着姬安到床尾的衣架前:“还有这个。” 一件大红锦袍撑开在衣架上。 姬安看乐了:“是我当年穿的那件?” 上官钧:“特意让黄义从春和院找出来的。” 姬安打量一下那件喜袍——式样是广袖圆领袍,绸缎料子,吉祥纹案,普普通通。 他感叹:“当初那么赶,也亏王晦能从宫里翻出这么一件喜袍来。” 上官钧不禁一笑:“他从礼部拿的,这是三鼎甲穿来游街的袍子。” 姬安一愣,又哈哈笑道:“我就说看着总感觉眼熟呢!不过,成亲就是小登科,倒也合适。” 两人聊过几句,吹烛上了床。 姬安却是兴奋得一直没有睡意,拉着上官钧天南海北地聊。 最后还是被上官钧亲得说不出话,才慢慢睡着了。 ○● 四月初二。 姬安饱饱地睡到天全亮了,这才醒过来。 上午的活动是宫中给京里挨家挨户发喜糖,姬安和上官钧要吃过午饭才出门,时间还算比较充裕。 上官钧拉过响铃,穿着红衣的内侍小厮们捧着洗漱用具,跟着王晦鱼贯而入。 王晦乐呵呵地先道:“恭喜陛下、恭喜二郎。” 接着后头一人一句吉祥话,人人都是眉开眼笑。 姬安抱着用红色小荷包装的喜钱,挨个叫人过来领。 王晦、郑永、黄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朱顺、洪大福、关忠、何万利、汤开泰、徐小七。 姬安笑道:“小七就来了。” 徐小七也笑得喜气洋洋:“奴来给陛下梳头!” 黄义在旁接话:“傧相们都到了,在外头候着。” 上官钧吩咐:“招待好,午饭让厨房做他们喜欢的。” 黄义笑着应:“二郎放心,傧相们都是在府里住过的,厨子们清楚。” 姬安和上官钧刷过牙洗过脸,再去焚香沐浴,烘好头发也就该吃午饭了。 饭后,两人进屋中梳头更衣。 姬安坐在镜前,目光却是落在已经更换上喜袍的两副衣架上。 两套喜袍几乎一模一样,两件外袍的绣图如同对称的镜像。腾龙飞凤栩栩如生,红色锦缎也是流光异彩,偶有微风吹过,衣摆轻扬,那龙凤就真像要飞腾而出一般。 待梳好头,两人换上喜袍,内侍小厮们更是夸奖不停。 姬安看上官钧看得有点入神——虽然试穿之时已经见过,但再看还是会被上官钧帅得恍惚。 上官钧迎着姬安的目光抬眼,便是一笑,过来拉姬安到穿衣镜前,在姬安耳畔低声道:“四郎该看看自己有俊美,我都要不舍得让你出门了。” 姬安不由耳根一热——他刚才也闪过这样的念头。 镜中的两人,姬安身上是龙,上官钧身上是凤,但两边手臂上亦有凤羽和龙身。若是从两人身后看去,便是姬安身上是凤,上官钧身上是龙,另一有番味道。 郑永捧着托盘过来:“陛下、大司马,都是早上从元德殿剪的,送来就用水一直养着。” 盘上是四朵红艳艳的芍药。 上官钧取了两朵,先给姬安别到冠上,姬安也为他别上两朵。 两人相视一笑,手牵着手出门去。 白马和黑马停在院中,胸前、额上都被绑上了大朵的红绸花。两匹马像是觉得有趣,你拱一下我的花,我蹭一下你的花,弄得牵马的羽林卫时不时就要调整下。 姬安向来疼它们,惯例给马儿们都喂过糖,这才洗净手上马。 两人走到前院,见到都穿着暗红袍子、头簪小朵红花的傧相们。 徐小七先来了这边,此时又跟着高勉、齐万生、师晟、燕似山、章实一同上前道贺。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5 首页 上一页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