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内,听到自家主上给晋王送了小龙虾后,刚加入盛世阵营的吏部尚书忍不住提议道: “宁公,何不送晋王些美人?” 主上也真是的,哪有用一顿小龙虾,拉拢手握兵权的权臣的? 他这话一出,盛世喝茶的动作立即顿住了,而一旁的邬淳、崔润等人也齐齐看向了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哪里说错了吗? “卑职听说晋王身边还没有枕边人。既然晋王说自己喜欢男子,那我们便可以投其所好,送几个美男子过去。” 拉拢人,不外乎钱、权、色。 钱,咱舍不得花。 晋王手中的权又已经足够大,甚至能反过来构成威胁。 所以色,便成了成本最小的拉拢手段。 吏部尚书觉得自己这个提议一点问题也没有,自古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但现在怎么大家都不表态? 邬淳轻咳一声,岔开话题。 “此事,还是日后再议。” 没想到吏部尚书并不放弃,继续道:“明月馆各种风情的俊俏男子不少,身家清白的也有,想必总有一款会得晋王喜欢。” 他是真的为自家主上考虑。 盛世垂眸,在邬淳要再次拒绝的时候,他眼睫轻颤同意了礼部尚书的提议。 “既如此,此事便交给你去办。” 或许长安对自己只是雏鸟情节,等他多接触其他人,说不定便能改变主意。 第100章 吏部尚书手下的人办事很快, 没多久就将人挑好了,吏部尚书还贴心地将人带到盛世面前,让盛世先过过目, 省得犯了晋王的什么忌讳。 盛世不得不承认他办事还挺讲究,这几人有俊俏, 有可爱,有温文尔雅,也有精壮挺拔,集齐了四种不同风格, 站在一起,还挺养眼。 虽知道自古都有送美人的风俗, 但盛世心里还是有些别扭。他看了两眼, 便挥了挥手让霍意将他们带下去。 “晋王还在外面打仗,这些美人先送到他府邸上就行。” 往前线送美人,那是昏君的做法。 霍意闻言, 当即应下。 等到晋王得胜还朝,这几人也能算是犒赏不是。 战事没那么快结束,盛世事多,很快就将这件事给忘在脑后了。 与此同时,南边的捷报很快传回了京都。 傅临淮被宁成和何炎逼迫得换了北上路线,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们多次商讨觉得绝对没人在此防守的路上早早被人设了伏。 虽仓促应战,最终还是因对方占据地势优势而不低,最终只能带领残部仓皇逃回。 经此一役,傅临淮阵营大伤筋骨。 朝臣听到捷报内容,虽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声高呼陛下圣明宁公算无遗策, 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奇怪。 就连兵部尚书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伏击宜王的这支军队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 而且这个叫石莽的,到底是谁?以前怎么从未听说过?军中还有这号人? 倒是有心思通透的,扫一眼兵部尚书的神情,就想通了里面的关窍。 连兵部都没有记载的兵马,很明显就是人家宁国公的私军啊! 虽说一个不起眼的里正,悄无声息养了那么多私军,实在是胆大妄为不知死字怎么写,但到了如今这个境况,谁又敢追究他豢养私军的事啊? 又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 既然是大捷,小皇帝自然听从李老太师的建议,封赏了全军上下。 盛世趁机为石莽恢复了原名,并给这支由镖师及收服的水匪组成的队伍,取了个名字。 ——兴卢军。 或许别人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但当石莽捧着朝廷送来的旨意时,信奉男儿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也不禁泪流满面。 忍不住抹泪的,还有从一开始就跟随他的那些人。 当年他们随主上下山,寨子里的那些百姓都有了良民的身份分得了田地,但他们这些人一直都背着曾是暴民山匪的骂名,即便下了山,依旧受到朝廷的监管。 当年主上说“堂堂正正活在世间,你们想要的,在下能帮你们做到”,他们真的等到了。 从今以后,他们不再是兴卢山上被招安的山匪,而是堂堂正正为国为民的兴卢军! 有人狠狠用衣袖抹了一下眼泪,破涕为笑对着石莽重重抱拳。 “将军!” 其他人纷纷效仿。 “将军!” “石将军!” “石旗开将军!” 石莽看着下面一张张笑脸,抖着唇忘记了言语。他没想到在他自己都将本名忘记的时候,有一个人还记在心里。 他大手一挥,对着众人道:“今晚加餐!” 京都,朝堂上。 对于兴卢军的首领被封为镇南将军,朝臣们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要知道此前几次捷报传回,宁成和何炎可都升了官。 兴卢军的头若是不封个将军,怕是要被人笑话死。更何况,这明摆着就是宁国公的人。 听到石旗开这个名字后,兵部尚书忍不住看了眼自己的侍郎。 “我怎么听着这名字,有那么一点点耳熟呢。” 他之前只是侍郎,而他现在的侍郎则是从下面刚刚提拔上来的。 兵部侍郎还真的知晓,他小声道:“大人,是当年**营的先锋校尉石旗开。” 石旗开虽然只是校尉,但他当初的事,军中不少人都有所耳闻。 兵部尚书闻言有些诧异,“就是当年救了你的那人?” 兵部侍郎轻轻点头。 当年他跟石旗开都在**营,那次出事分明就是有人故意给错了情报,害得他们所在的部队死伤惨重。石旗开拼了命救他们,最后还因为他伤了腿。 最后军中却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了石旗开身上,若不是他们苦苦哀求,石旗开差点就被处决了。后来石旗开被迫归乡,他虽然还留在军中,但也因为这件事,当了数年杂役。 后来他曾派人去石旗开的家乡找他,却没找到人。很多人说,他应当早就死了。 却没想到他居然就是被宁国公带下山的那个人。 兵部尚书回过头叹了口气,小声对兵部侍郎道:“看样子,很快就有人要倒霉了。” 兵部侍郎低头拱手,心里却在冷笑。 快吗? 这可一点都不快。 他和那些死去的兄弟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盛世倒不是特意为石莽报仇,他只是为枉死的将士鸣不平,惩治那群枉顾将士性命的极恶之人罢了。 将士们可以为国捐躯,可以马革裹尸,但绝对不能死在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之下。 人在顺风顺水时,好事是一件接着一件的。当再次拔了一群蛀虫时,长安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长安和方瞻与阿木泰隔河对峙,虽然没有大规模冲突,但试探一直不断。双方各自派出小队骚扰对方,让对方时刻神经紧绷。 你一下我一下,就在阿木泰以为方瞻也不过如此的时候,却没料到方瞻和长安只是在用这些手段吸引他的关注,让他注意不到其他地方的动静。 景清辞虽在关外危险重重,但最终还是顺利绕道赶到了西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占据了至关重要的惠城和榆城。 等到阿木泰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彻底被困在了大凉境内,被人三面夹击。 当戎人意识到自己被包围的时候,瞬间就起了内讧。他们本就不是铁桶一块,是因为足够大的利益才勉强拧在一起的绳子,如今自然四分五裂。 “若不是你非说大凉是块肥肉,我们何至于此?” “哎!早知道我就跟老七一道,逃离京都后,立即返回草原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们还是听大汗的,看怎么突围吧。” “什么狗屁大汗,你要听他的你自己听,反正我不听,我自己突围。” 阿木泰再也没办法压制住这些人,不到半日时间,他们这支队伍便分成了各自为政的五支。 若戎人不自乱阵脚,长安他们想要拿下他们还要不少时间,但没想到他们自己乱成一锅粥,于是半月之后,戎人便死的死、降的降了。 - 方瞻搁下笔,吹了吹战报上的墨迹,起身准备去找长安,看看对方战报写好没。若是写好了,便一道送回京都去,也省得传信兵分几趟跑了。 他刚将战报装好,门帘便被人猛地掀开了。 方瞻还没看清来人,一封信便扔到了他的桌上。再抬头时,长安就剩一个背影了,声音远远地传来:“麻烦方将军将战报一道送回。” “哎?你去哪?” 长安回了下头,方瞻好似从他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至少他最近几个月一次也没见过。 “回京都!” 方瞻闻言一惊,后面还一堆事呢,就算得胜还京,也得先把事情处理完吧? 总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回去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打了败仗呢。 方瞻没喊住人,等他将信都装好,才发现景清辞来了。 “晋王殿下就这么将摊子都丢给你,一个人跑回京都了?”方瞻稳重了这么多年,第一次露出如此不敢置信的表情。 景清辞脸色有些苍白,轻轻咳嗽了两声,点了点头。 “左右这里也没什么大事了,我就随他了。” 方瞻见他这般说,便也没再多说,只感叹道:“还是年轻人身子骨好,两天没睡也能马不停蹄赶回京都去。” 景清辞轻笑,“离京多日,想早点回去也正常。” 方瞻没听出弦外之意,只是有些奇怪。 就算想早点回去,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长安是一刻也待不住了,若不是要打仗,他才不愿意离开京都一步呢。现在事情干完了,自然该快快回去。 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感觉已经几辈子没见到那人了。 想他想得夜里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仿佛每一颗星星都是那个人的样子。 长安一路换了七八匹马才赶到京都,在日落关城门之前入了城。 他没有传信回来,自然没人知道他今日回京。 他本想一路直接去盛世的府上,却在将一个路过的幼童吓哭后,才想起自己现在多么不修边幅。 他摸了摸脸上没时间刮的胡茬,又闻了闻身上的味道,只能按耐下激动的心情,先回府洗漱一下。 他得以最好看的面貌,出现在盛世面前。 晋王府修好后,长安并未待过几日。由于主人不在,王府大门长时间紧闭,平日也不会有人来访。 他敲响大门,门房开门看到他后,立即激动得要高吼通传,被长安抬手给制止了。 他也不需要人服侍,径直去屋里找了套衣服,就着凉水就开始洗澡。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6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