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石一直赖着不走,长安也没再赶走。 他想了下,决定咨询一下已婚人士。 “你说夫,”他想说夫夫,临到嘴边又改了口,“夫妻之间,怎么样才能让妻子不会变心,一心一意依赖着丈夫?” 丁石一口咬掉半个包子,“自然是名利地位喽。丈夫地位越高,妻子越有面子,自然一直敬重自己丈夫。” 但这个答案,明显不是长安想要的。 现在名利地位都在盛世那里,丁石说的明显与他们的境况不同。 于是他又问道:“那如果是妻子呢?他要怎么想办法留住有名利有地位的丈夫,不让对方变心?” 丁石咬包子的手一顿,随即开始嘿嘿笑,他们夫妻间的事自然不能告诉殿下,于是只能简单归纳下。 “自然是让他每一次都觉得很新鲜,永远不觉得腻啊。” 说着丁石凑近长安,“殿下我告诉你啊,我曾在崔润崔先生那里见过不少图册,你不好意思的话,我去跟他要。” 长安有些诧异,没想到崔润居然还有这种爱好。 崔润自然是没有这种爱好的,但是有些东西它确实又存在,而他在听到丁石东拉西扯之后,便知道这东西不是丁石要,而是他的上官晋王要。 而晋王要了做什么呢? 于是崔润直接将图册全数送给了盛世。 盛世看到十几本春宫图,整个人都麻木了,尤其是崔润优哉游哉道: “晋王要的。” 第103章 子时刚过, 街上不时有成队的卫兵经过。 吏部尚书府上灯火通明,吏部尚书董厚坐在厅内一言不发,他的身旁是脸色凝重的尚书夫人, 而另一边则是吵吵闹闹哭哭啼啼的妾室。 屋内正中间,正是此次家宅不宁的始作俑者, 董厚亲手送出去的四个美男子。 那四人此刻也是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当初他们被选中,都以为从今往后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却没想到晋王一回来,直接将他们退了货。 “尚书大人, ”晋王府管家笑得一脸和蔼可亲,但说出来的话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愿意听。 “晋王殿下说, 既然尚书大人对这几人很满意, 不若直接纳进府里为妾。” “对了,”管家说着拍了拍手,侍从们又立即领进来四个样貌丑陋的奴仆。 “这些是晋王殿下送给尚书大人纳男妾的贺礼, 尚书大人也一并收了当个贱妾吧。左右纳一个也是纳,纳八个也是纳。” 董厚脸都黑透了,但面上也只能感谢晋王好意。 管家又道:“大人纳妾也算喜事一件,明日可得好好操办一下,可别让登门的人喝不着喜酒,怠慢了客人。” 董厚:“……” 屋内又是一阵哭天抢地。 - 盛世也是到了第二日上朝,才知道董厚今日要办纳男妾的酒宴。 他侧头看向另一边一身正气,好似董厚的事与他毫无干系的长安,撇了下嘴。 还真是爱记仇。 长安察觉到他的目光,立即转头过来,随即笑了一下,无声说了句“下朝等我”。 他这个笑, 吓得一直偷看他的董厚一个激灵,同时也后知后觉意识到晋王这次为何对自己那么不留情面。 他悄悄看向两人,随即快速低头。 难怪,难怪啊…… 长安昨夜回来,今日自然是要上朝的。 盛世想了下,觉得董尚书那事,他也是有责任的,不能让人家一个人全担了,于是凑近长安小声问能不能小事化了。 长安立即挑了下眉,那神情显而易见。 你觉得这是小事? 盛世哑然。 “他只是第一个提议的,但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 长安如今权倾朝野,想要巴结他的数不胜数,早就有人露了苗头出来。迟迟不动手,不过是在等合适的时机罢了。 此次只要董厚送人成功了,后面变着法塞人的会不计其数。 董厚刚巧就成了那个杀鸡儆猴的鸡。 只是让他纳几个男妾罢了,大凉朝别说纳男妾了,娶男妻的都有,算不得什么大事。 长安心中轻哼,若塞人这事是董厚一个人做的,那就不是纳几个男妾这么简单了。 面对盛世长安依旧温顺,小声道:“我的内宅,轮不到外人插手。” 说完,他又补充:“你不是外人。” “……” 盛世感觉脸都要烧起来了,这人倒是越来越大胆了。 早朝之前,本就是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聊天,他们这个两人圈子自然没人来打扰,因此长安说完后,又偷偷牵了下盛世的手。 好在大家都是宽衣广袖,没人注意到他们不起眼的小动作。 早朝很快开始,长安还没启奏他为何突然回京,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便入了京。 信使一边骑马狂奔,一边高呼“大捷”,一路从西城门策马到宫门口。 百姓们闻此捷报纷纷落下泪来,文人士子们更是高呼痛快要一醉方休。 朝堂上自是一片恭贺声。 关于长安、方瞻和景清辞的嘉奖很快就下来了。 只是这些功绩,长安并不在意,也不为那些嘉奖高兴。唯一让他心情舒畅的,便是终于可以留在京都陪盛世了。 然而两人悄悄牵手的日子,仅仅持续了两日,南边又传来了消息。 傅临淮退回宜城修整,且自称正统自封永兴帝,在西南成立南凉朝廷。不认小皇帝的同时,与大凉朝廷彻底决裂。 他的这番做派,自然遭到众人的唾骂。 如今南边除了傅临淮的南梁朝廷外,其他地区的叛乱,俱都被宁成、何炎和石旗开扫平。 现在如何对付“南凉”的问题,便摆在了朝堂上。 有人提议让方瞻去,有人提议让宁成、何炎他们去,而盛世则看向了一直没吭声的长安。 长安不想报前世的仇吗? 长安自然是想要报仇的,但他才回来两三日,若是领兵南下,少说得半年见不到人。 他不想走。 他的沉默,他的不舍,在盛世眼里全都变成了对战事的思考和谨慎。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可能会有人还想着花前月下?此刻最要紧的,必然是搞事业! 于是他以己度人给与保证,“后勤补给方面,你不用担心。” 长安:“……” 这人就这么希望他走? 其他人自然也想到了长安,但就晋王殿下那个脾气,他们可不敢在朝堂上给他随意派活。 但不敢是刚刚,现在宁国公都说话了,他们自然就敢开口。 于是众人在那说着什么“晋王英勇”“晋王才是平叛最好的人选”等等,越说长安的脸越黑,尤其是盛世还不停点头,觉得那些人说得很有道理。 那眼神,像是要他立刻带兵出城。 长安:…… “你想我去?” 盛世疑惑,“你不想去?” 不能吧? 长安不是一直对傅临淮有很大的敌意吗? “你若是不想去,那就不去。” 盛世也不是非要长安去,他只是觉得长安可能想去。 长安要是不想去,那就让石莽打头阵,后面方瞻当主帅跟上就行。反正方瞻要快要回京了。 盛世这句话听在长安耳朵里,就是盛世在偏袒他,是宠他的表现。于是他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又改变主意了。 等收拾完了傅临淮,就再也没人能破坏他们了。 长安点兵出发之前,广武那边军器坊的新兵器刚好送到。 在长安出发之后,景清辞与方瞻兵分两路出了关,西陉关那边宋宣也点兵出了关。 他们三路此次的目标,便是趁着戎人元气大伤,将整个草原全部纳入版图。 十月底,长安列阵于南凉划定的边界,与傅临淮的大军仅仅只隔了一座山。 此战直到年关依旧未能结束,倒不是长安这边能力兵力的问题,而是他们以火器攻城时,傅临淮那边的将领,便将普通百姓推上了城头,使得长安投鼠忌器。 南凉的将领还是受了此前戎人围攻晋阳时的启发,知道盛世在意百姓,那傅长安必然不可能为了攻城便伤害无辜百姓。 营地里,将士们抱着烤熟的土豆啃着。 “别说这东西还挺顶饿。” “是啊是啊,比以前喝稀饭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你这话说的,以前能跟现在比?” 说话的人抖了抖铠甲下的崭新棉衣,“以前的军服又硬又不暖和,冬天取暖全靠抖。” 他一说完,其他人俱是哈哈大笑。 另一处,长安站在高处,望着远处看不清的城池沉默。 身后的石莽气得狠狠拍了下腰间的剑柄,“若是其他城有样学样,我们还怎么打?” 这些人也太不讲究了! 长安摇头,表情冷峻,“不会。” “这城的守将以前就嗜杀,名声很不好。能用百姓威胁我们的,只有他。傅临淮做着皇帝梦,就算他最终败了,也绝对不想名声彻底臭了,被人口诛笔伐。” 石莽闻言了然,“所以他们只要拿下这座城,后面的就好办了?” 长安点头。 两月间,他们收复了好几座城,如今加上眼前的这座,仅剩三城了。 在长安与盛世坦白上一世事的时候,盛世也说了在晋阳遇到林戈的事。 所以在长安看来,给守城将领出以百姓为质这个主意的肯定是林戈,毕竟他可参与了晋阳的攻城战,然而实际上出这个主意的,却另有其人。 南凉的小朝廷里,庄宿沾沾自喜,向众人炫耀自己的计策。 “看到了吧,傅长安果然不敢再用火器攻城了!” 在场的其他人闻言,俱都皱了眉。他们不认可这个计策,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因此也不敢反驳,只能在心里生闷气。 傅临淮没说话,既没夸赞也没呵斥。 其实他不说话,已经表明了立场,毕竟庄宿这个提议,肯定是得了他点头,才能施行的。 林戈作为一个文书,坐在角落里无声冷笑。他特意改了字迹,不让傅临淮轻易认出来。他想看看傅临淮曾经说深爱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发现那个“庄宿”是个假的。 傅临淮真的了解自己吗?他觉得自己会出这种馊主意? 林戈为了回大凉引戎人入凉,从而害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他也不是个纯恶之人。 - 城外,营地。 “传令下去,明日攻城!” 石莽一惊,“城上的百姓们怎么办?火器不长眼,肯定会伤到人。” 长安瞥他一眼,“我们又不是只能用火器。” 石莽一愣,才想起来自己被各式新装备养叼了嘴。是啊,火器勇猛,但也不是离了火器,他们什么都干不了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6 首页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