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大军进攻,即使能保住一条命,想来也不剩多少战斗力了。 正因如此,大齐才放弃宣战,改为派遣使臣。 沈永和如此犹豫,是因为这是件可以预见的成功性不高的苦差事。 百越是还没开化的蛮夷之地,固执而排外,识字的人不多,因而很难与他们讲得通道理。换句话说,使臣很可能死在他们手上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们杀人也不讲道理。 更何况路上还有瘴气和毒虫。 沈永和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 萧予辞面色平淡,“让废太子去吧。如果陛下担心他逃走,就告诉他,他要是离开,大齐会不惜一切,通缉荆梁余孽。” 鸿钰公主死后,他们虽然下发了对苏千慕等人的通缉令,但其实抓捕的力度并不大。不然,一个如此强盛的国家,还不至于拿几个人没办法。 颜慎欲言又止。 这是明目张胆的阳谋,而依照沈明烛对苏千慕的维护来看,他中计的可能性很大。 可是…… 用无关之人的性命相威胁,这种手段,未免太不君子。 颜慎问:“为何要选废太子?” 是觉得他能胜任?还是……想让他去送死? 萧予辞仿佛能看懂他的疑问,他摊了摊手,无辜道:“当然是觉得咱们这位废太子殿下深不可测,右相,你不想知道他今日闹了这么一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吗?” 沈永和神色迟疑,他叹了口气:“朕再想想。” 到底血脉同源,他与沈明烛关系虽不算友好,但也难免怕落人口实。 而且他心中还有一点说不出口的顾虑。 ……他怕沈明烛真的活着回来。 他怕沈明烛将这个任务完成得极度漂亮,像宫门前突然现身与苏千慕对峙时那样出乎意料又震撼人心。 假使沈明烛葫芦里卖的真是救世良药,萧予辞和颜慎看清之后,还会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吗? 废太子废太子,这称呼里的“太子”二字,怎么就这么刺耳呢? * 沈明烛没有等到萧予辞送来的帕子扫帚和熏香,等到了可以离开地牢的旨意。 他满意地点点头,挺好,不用纠结要不要越狱了。 沈明烛回了含章宫,沈永和还为他拨了两个伺候的宫人过来。 沈明烛慢吞吞地问:“会种地吗?” 他这宫里没有池子养鱼,但还是能整理出一块可以种菜的地的。 两个小太监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出身贫苦,但很小的时候就被卖进宫了,在宫里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学规矩,不过他们要学的东西里,可不包括种地。 沈明烛见他们久久不答,失望道:“都不会吗?” 两人慌张跪下,“奴该死,殿下恕罪。” “啊?快起来。”沈明烛道:“不就是不会种地吗?我也不会,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越来越怀疑自己失忆前是做什么的,他好像会很多东西,可系统说他喜欢种地和钓鱼,他对这二者却没有半点熟悉感。 难不成这两个词都是代指?其实不是指真实的种地钓鱼,只是一种比喻? 看来他以前是个谜语人。 不管了,草都拔了,先种了再说。 应该也就挖个坑埋点土的事。 沈明烛问:“你们知道哪里能找到种子吗?” 小太监大着胆子直起身:“殿下想要什么种子?” 沈明烛想了想,“好种的,容易活的。” “御膳房有些菜籽,殿下若是不介意,奴去为殿下取些来。” “宫内的地不是什么肥沃的好地,不论皇兄想种什么,大抵都是很难活的。” 含章宫的大门常年关闭,也就方才押送沈明烛回来开了一条细小缝隙,眼下却被人推开,两侧门大敞。 好像突然之间,阳光更甚了三分,天地间亮的晃眼。 两个从前没有面圣资格的小太监连忙跪倒:“参见陛下。” 天子銮驾浩荡,明黄色的宝盖下,沈永和一身华服,两侧跟了足足十数人。 含章宫许久没有这么有人气过了,而这不过是最普通的天子仪仗。 沈永和随意抬手,周围人会意低头躬身一礼,脚步轻微地退了出去,还不忘掩上宫门。 新来的两个小太监心中打鼓,绞尽脑汁回想学过的规矩,思索要不要随同其他宫人一起退出。 可大门已经关上,他们也没胆子当着沈永和的面起身开门离开,只好继续以额触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直视天颜。 沈永和缓慢走近,“沈明烛已被贬为庶人,何来‘殿下’之称?” 他语气不算严厉,可两个小太监还是吓得抖了抖,用力叩首:“奴该死,陛下恕罪,求陛下开恩……” 他们磕得极重,不一会儿地上就见了血。 沈明烛皱了皱眉,一手一个拉住他们的后领,虽然右手有伤,也不妨碍他轻轻松松就把两人提了起来。 沈明烛挡在他们前面,慢吞吞道:“陛下对我有气,何必吓他们?” “呵。”沈永和轻笑,“皇兄说笑了,朕贵为天子,你有什么资格,让朕对你生气?” 他语气平淡,话语中的轻蔑意味却难以掩饰。 然而沈明烛像是没听出来,他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沈明烛认真地看着他,疑惑道:“我做了什么,让你为难了吗?” 茫然又无辜。 沈永和觉得可笑。 他们俩斗了十几年,彼此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沈明烛何必这样惺惺作态? 沈永和也随他演戏:“朕确实有一件为难的事。” “什么?” “百越。” 沈永和看向他:“皇兄,你替朕出使百越吧。” 沈明烛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百越这个地方,他眨了眨眼,刹那就明白了沈永和的意思:“陛下想要百越的粮食?” “不是想要,是必须要。”沈永和讽刺道:“皇兄向来不关心民生疾苦,自然不知道近些年来民生多艰。” 倘若不是大齐的官员们夙兴夜寐,多次亲往现场赈灾,这天下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模样。 沈永和多次微服出巡,也有这个原因在。 天象越是异状频出越容易导致人祸,人都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是顾不上律法正义的,或许皇权能起到几分微末的稳定人心作用。 都说天灾是上苍对昏君无道降下的惩罚,沈永和自问对大齐问心无愧,只是偶尔也会焦虑恐慌。 沈明烛诧异,他面色惭惭:“我不知道。” 原主被关在含章宫五年,没人跟他说这些事。 沈永和不置可否。 他认定沈明烛仗着身手离开过含章宫许多次,多少会有点听闻。如果确实一无所知,只能说明他着实没有爱民之心。 沈永和平静道:“钦天监观天象,猜测六月之后恐怕会有一场危及全国的大旱灾,若是不能得到足够的粮食补给,会有许多百姓饿死——皇兄,不论你愿不愿意,你必须去。” 他袖子里放了一封画像,那是苏千慕的通缉令,是他接受了萧予辞的主意,为这次谈判准备的筹码。 然而他还没拿出来,就听到沈明烛说:“我去。” 他答应得太干脆,让沈永和有些措手不及。 沈永和面色一沉,试探道:“你知道百越是什么地方吗?” 沈明烛想了想:“一个很适合种地的地方,只那一处土地,可以养活大半个齐朝。” 沈永和冷笑,“是,那里还是一个很容易死的地方。” 沈明烛弯了弯眼睛,“人总是会死的,能够死得其所,也是一大快事。” 沈永和又是一声冷笑。 以前可不见你这样看得开,是在演戏吗?你的目的又是什么? 然而他也不知什么原因,最终也没把通缉令拿出来威胁沈明烛不准逃走。 他转身欲走,离开前,背对沈明烛,平淡地说:“既然如此,那就劳烦皇兄给燕将军去信一封,就说你是自愿去的,免得他以为是朕让你去送死。” “陛下。”沈明烛叫住他。 沈永和不曾回头,看不见沈明烛此刻的神色,只听见那人认认真真地说:“我会把百越带回来,在这之前,辛苦你多撑一会。” 沈永和没说话,他微垂眼睑,提步离开。 ——朕当然会,朕会让天下人知道,朕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第5章 沈明烛离开长安时很低调。 沈永和不曾明文下旨,不曾带领百官送行,只准备了一匹马,一份盘缠,一个年轻的随行太医。 含章宫悄无声息少了一位曾经的太子,除了那两个新来的小太监,没有人知道。 因地方没有收到文书,沈明烛也就没有人接应,一应所需都得自己安排。 前往百越需要经过江南。 江南温婉水乡,来往行人吴侬软语,是有别于长安的繁华。 沈明烛看得津津有味,目不暇接。 “好心的大人,可以赏点吃的吗?”有个小孩儿走到他们脚边,仰着头看他们,目露祈求。 她衣衫褴褛,脸上却很干净,仿佛也是被人精心照顾的。她知道即便如此,一些大人物还是会嫌他们脏,故而不敢靠的太近。 沈明烛蹲下身,揉了揉她的头发:“你爹娘呢?” 他眼神一片煦然,手指白皙,却毫不介意地拿下小姑娘发丝间掺杂的一根野草。 “家里揭不开锅,爹娘要把我卖了,可是来买我的人好凶,会打我,我害怕,就跑了。”小姑娘不过七八岁,说话已经很有条理。 她说起这些时脸色没有波动与伤怀,像是已经习惯。 这些上苍赐予曾经要她生不如死的苦难,如今也可以坦然谈起,还不如沈明烛的温声低语给她来的触动。 沈明烛蹙了蹙眉,对小孩儿说话的语气仍然温柔:“你这样的年纪,该去慈孤院。” 小姑娘问:“什么是慈孤院?” 沈明烛抬眼看向随行太医:“这里没有慈孤院吗?” “不仅这里,长安都没有。” 沈明烛吃惊:“怎么会?” 五年前沈永和就提出过要在大齐国土上兴修慈孤院,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沈永和废了大力气说服先帝拨款,怎么如今他成了皇帝,反而不了了之了? “哪有钱呢?大少爷。”年轻的太医言语讽刺:“在下纵不了解国事,也知连番天灾下,国库已然空虚。” 沈明烛默了默,委实没想到齐朝危急到了这地步。 而天灾如此频繁,居然没有大面积生乱,沈永和和颜慎他们都了不起。 沈明烛再度看向小姑娘,声音轻柔:“你住哪里?可以带我去吗?” 小姑娘陡然警惕了起来:“你要干什么?”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1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