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哦。”此时沈佳茵弯起唇,眼睛对着谢青黎笑。 陈星也牵了牵唇,她知道沈佳茵估计一点都想不起来那个暑假的事情了,她实在被生活保护得太好,本身又出色,所以不识人间疾苦。 她很早就知道和沈佳茵不是一类人,所以并无深交的意思,她相信沈佳茵的想法也是如此,她们不会在同一社交圈。 可是,万万没想到,沈佳茵的社交圈里居然有谢青黎。命运真会开玩笑。 这两个人名在她心里被命运并列排在一起,挺碍眼的。 对面两人坐一起眉来眼去,也挺碍眼的。 如果没有沈佳茵,她倒是想和谢青黎好好地叙叙旧,她们好多年好多年没见了。 “师姐,你后来去了新加坡吗?”陈星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嗯,是的,”谢青黎略顿了顿,“对不起呀,陈星,当时我走得太突然了,都没来得及与你道别。” 陈星愣一下,心内鼓声“咚”一声激起巨响,震得她眼眶发热,下意识低头,一时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轻轻,轻轻地“嗯”了一声。 她感觉到谢青黎正在注视着她,她很想抬头去看看对方是用什么神情看着自己,可她下意识控制住了这冲动。 “哎呀,看起来你们以前的感情很好哦,哈哈哈……”沈佳茵的笑声很会抓时机地响起来,“师姐师妹,好肉酸(肉麻)……” 也许是自己敏感,陈星从这句话里琢磨出一点别样的意味,她没有接这句话。 谢青黎不知道在想什么,也没有接话。 这张小桌子再度安静,店面小,她们吃得也差不多了,有客人进来在找桌子了,也不能久待了。 看气氛,看人,看地方,这都不是一个能够好好叙旧的地方。 沈佳茵适时适地说起:“哎,我们该走了。” “哦对……”陈星也站起来也结账了。 “谢谢表妹呀。” “小事情。” 三人出了小店,站在街道。 “陈星,我们留个联系方式。”谢青黎拿出手机,有点不太确定,“用微信吗?还是□□?” “师姐你是用微信还是□□?” “我都行的。” “你现在还是在新加坡还是回国了?”陈星这才反应过来都没问这关键的信息。 “我现在在新加坡那边上班。” “对哦,小星你也空也去新加坡一起玩啊!”沈佳茵语气很热情。 陈星嗯嗯两声,心里泛起一阵嘀咕的气泡声,很快消失,她翻开手机,其实她也很久没用□□了,她抬眸询问道:“那用微信?” “嗯。”谢青黎的手机是黑色的,裸机,她的手指被黑色衬得纤白细长,“我扫你?” 陈星微信不太熟,点来点去还没点到二维码,还是沈佳茵笑着抢着过来帮她找到了。 陈星神情略窘,很快加好友成功。 随着滴的一声,沈佳茵同时“哎”一声,“我都困了,青黎,要不我们先回酒店吧?明天还是一早的飞机呢。” “你们——明天就回去了吗?”陈星希望自己脸上惋惜的神色不要太重。 “嗯嗯对啊。”沈佳茵快一步回道。 “嗯,是的,这次回融城也是临时决定,我还有些工作的事情要处理。”谢青黎解释道。 “哦,好的……”陈星眨了下眼。 “我们租的车停在哪里了?前面吗?还是那边?哎,我记不住了。” “在那边的店面前。” 沈佳茵很自然地拉住谢青黎的手,后者看了她一眼,有点无奈浅浅地笑了笑。 陈星想到一个字,宠。 也许在老掉牙的言情小说里,“宠”字显得过于那个了,可在谢青黎的眼神让她感觉如此。 “那陈星,我们先走了。” 陈星抿抿唇角,笑了一下:“嗯。” “拜拜表妹。”沈佳茵朝她挥挥手,语气格外轻快。 陈星站在原地看她们牵着手走着,深冬的夜晚漆黑无比,街道一面商店琳琅满目,一面红灯孔簇拥着绿树,她们两同款几乎同色的大衣,长度差不多的秀发,走在一起地格外和谐好看,背影与自己远了,远出了漫漫的人海。
第4章 橘色晚霞 回家洗完澡后,陈星翻开微信。 扫了一眼孟冬的“姐,我到家了”的对话框,再去看谢青黎的。 她的微信名字是Xela,头像是很简单的一幅风景画,是一栋高楼外的天际破晓景,将明微暗处一丝微微泛青。 陈星抿出一丝笑意,可不就是她的中文名字——青黎,英文名字据她了解,以X开头的太少了,Xela应该怎么读呀发Z的音吗?她查了一下没查到。 陈星不自觉地叹息一声,躺到床上去,脑海里浮现了谢青黎现在的模样。 穿着白色羊绒大衣的她,像一株明丽鲜美冷调的花,静静地绽放在白色复古的花瓶中,让人忍不住频频瞩目欣赏。 这是28岁时的她,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她。 13岁的陈星从东港镇考上了融城中学,也就是现在她任教的融城实验高中,那时还有初中部。 她初一的时候就知道谢青黎的存在了。 早上九点半的课间操,阳光覆盖了整个大操场,在大广播的规律的喊声中:“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 陈星是初一(1)班,她的班级分到了操场最靠边的地方,她站在队伍的第二列中央的地方,从她的角度可以看到一角主席台。 15岁读初三的谢青黎,穿着旧旧的校服,站在那里当领操员,她的马尾被早晨的阳光照出一截栗色,比大多数人白皙的肤色以及清冷的眉眼非常吸引眼球。 她是全校的断层第一,年年拿奖学金,是师长们口中的常客,是师弟师妹们的榜样,是天之骄女般的存在,她还长得那么美,不是那种俗气的美,是那种年轻人都能体会到的独特的冷清的气质。 她在学校是风云人物,却是独来独往的,好像没什么朋友。 “谢师姐有点遥不可及吧?好像挺高傲。”低年级的师弟师妹们也在议论她。 “长得美,成绩又好,要我我也骄傲啦。” “那要是我直接眼睛长在头顶哈哈,不过谢师姐好像是走读的,她不常在学校活动的。” …… 初中时候的陈星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女生,成绩在中游游走,也没什么才艺,戴着很便宜款式的全黑框近视眼镜,性格安静内向,与全校话题中心的谢青黎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年同母异父的妹妹孟冬读幼儿园小班,乍然接触孩子多的环境,不太适应总是生病,于茹和她继父除了工作之外的心思都在妹妹身上,自然无瑕关心已经是初中生的她,就算陈星再晚回家,也只是被象征性地说几句而已。 偶尔有一天下午,她值日完,边咬面包边写作业,一抬头,窗外的天出现了瑰丽的光晕,好似橘色的颜稀释倒在浅蓝色的画布上,晚风吹拂着绿荫,她收拾书包下了楼,边欣赏风景边走路,到了校门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回家的那班校车。 她懊恼了一会,忽然记起来听说在融中的后门公交站台有公车到东港镇,她一路飞奔过去,时间已经到了六点,好巧不巧,有路车刚刚到站。 陈星飞快查了下公路车牌,刚好对上,是71路车,于是赶紧爬了上去,刚坐稳,就看到了谢青黎。 这站台是首发站,此刻的公车上只有她们两人,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心跳都暂停了。 谢青黎先是朝*后座这里扫了一眼,目光才落在她的身上,很快便收了回去,她就近在公车中间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很快,公车就开了。 融城中学的校服是蓝白配色,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蓝色是不太一样的,初中部的是天蓝色,而高中部的是灰蓝色。 陈星全程都无暇欣赏车外的景色,她脑子里都是那一瞬间谢清黎的那一眼,微凉的,轻描淡写的,令她的呼吸都轻了。 她坐在那里,看着书,阳光照在她的马尾,仍然是那段熟悉的栗色,裤脚往上缩了一大截,露出一段霜雪白的脚踝。 时间快到不可思议,很快到了东港镇的站台。 她看到谢青黎下车的瞬间,那一颗心简直要跳出来。 原来她也是东港镇的。 陈星升上初二之后,谢青黎升上了高一,初中部和高中部不同教学部楼不同操场,她在校园里看到谢青黎的概率变小了很多。她仍然出色得无法令人忽略,在尖子班就读,早早就被师长们当做清北苗子在培养。 人过于优秀的副作用就是她的私生活也会被拿来讨论。 据说她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交不起住宿的钱所以才走读。 据说她爸爸死了,妈妈跟人跑了,所以她跟奶奶一起生活。 据说她奶奶很重男轻女…… 众说纷纭,也没有百分百确定消息,当然也没有人情商低到去当事人面前求证,就这么八九不离十的消息,让谢青黎美强惨的形象深入人心,让她更加不可接近了。 她从未想过能有一个机会如此“接近”谢青黎。 融城中学是有自己的校车去下面的几个镇的,固定时间,错过就没有了,原来谢青黎从来不搭校车,原来她是搭这班车的。 没几天,陈星就掌握了她的规律。 谢清黎不参加高中的晚自习,她的习惯是下午放学后留下来多学一会,5点50她就会收拾书包,走出校门赶到站台,刚好搭上6点钟的71路车。 从此,陈星再也没有搭过校车。 从此,陈星有了秘密。 她故意每次都提前一点,确保自己先谢黎一步搭上公车,她都会选最后的位置,后排的位置最高,这样,无论谢青黎坐在哪里,自己都能够看到她。 搭这班公车的学生不多,偶有几个本校的学生与她们同车。 陈星在本校几乎没有存在感,自然而然就无人理她,可谢青黎不同,即使不同年级,总有同学上前和她打招呼,她的反应总是冷淡的,很快其他人也很快识趣了。 傍晚的阳光已经褪去了白天的热毒,柔柔地在她灰蓝色的校服镀上一层乳黄的光晕。 她是那么孤独,又是那么好学,是无比遥不可及的存在,她们最近的距离就是同在一辆公车上,即使彼此打过无数次照面,可从来没交谈,哪怕有时车上就只有她们两个人。 直到有一天,陈星比往常晚了一点,上了公车才发现谢青黎坐在了最后,就是她以往坐的位置,专注地看着书。 陈星在原地怔了好几秒,只能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坐惯了后座,换了地方感觉挺不习惯。 隔天她是和谢青黎前后脚到站台的,71路车晚点了。 陈星紧张地揪着自己的书包背带,用眼角余光瞄,往上一点瞄。 她比自己高小半个头,皮肤比自己白好多,睫毛很长,很瘦,下巴略有点尖。 陈星在“要叫她吗?不叫师姐也显得我太没礼貌了吧!可我们搭公车这么久了也没互相打招呼突然叫人会不会很怪”这几个念头跳来蹦去的,还没得出一个决定时,公车就到了。 她顿了顿,谢青黎已经踩上去了。 她忙跟着上车,看到谢青黎朝着最后的座位走去,她再度顿了顿。 车子最后的座位有三个,谢清黎挑着最右边坐下了,陈星迟疑了一下,没爬上去坐那里。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