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将军的麾下也试着问过几次,憨厚的钱将军愣是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徐将军一如既往的满脸愁容,底下的人几次想开口,又憋了回去。想去找小徐将军探探口风,却见身高七尺的徐勉苦着一张脸蹲在地上薅草。众人傻了眼,没敢上前,散了散了。 王将军天天拉着儿子王武在城外跑马,整日的见不着人。 军营各处弥漫着不安,直到靳忠归来。 靳忠从寒城到京城,一路上轻装简行,日夜兼程,不知跑死了几匹马。当日他从宣德宫离开后,只休息了一日,便同传旨太监和礼部官员还有一队天元卫赶回寒城。天元卫乃是皇帝的御前侍卫,负责拱卫皇宫,守护天子。 一路上快马加鞭,但是多了这么些人,还有一辆马车装着圣旨,行进的速度势必慢了下来。随行的官员也知紧急,不敢耽误,却也比去时多耗费了些日子。靳忠心里还记挂着王爷的丧事,想着一定要在撤灵堂之前赶回去。 晌午时分,靳忠与礼部官员商议不吃晌午饭了,几人快马加鞭只需一个时辰便可到达寒城。礼部官员一听,便道不妥。迎接圣旨需按礼制提前准备,此处既然距离寒城不远,便应让人先行过去,着手准备。靳忠知道自己疏忽了,对自己的几个护卫低声嘱咐了两句,让他们陪同礼部官员先行前往寒城,其余人简单吃过晌午饭再继续赶路。 守城将士见到有朝廷官员前来,验明身份,打开了城门,立即带着人前往大将军府。 按礼,接圣旨要算吉时,可看着眼前的丧幡,哪里还有吉时可言。这礼部官员是个有脑子的,立即决定不提吉时之事。下马后便有士卒迎上前,待他说明来意,立即进去禀报,很快有人将他带至偏厅等候。他在偏厅饮了口茶,想了一下接旨的流程,挑挑拣拣的定了下来。 不多时,一个身穿斩衰的女子走了进来。斩衰,是男子逝去后,其子女所穿的服制。他当即反应过来是明惠郡主,马上跪地,行大礼,道:“下官刘明,参见明惠郡主殿下。” 顾晨声音沉稳的道:“刘大人请起。” 刘明依言起身,道:“谢殿下。”想到郡主还要为王爷守丧,不宜耽搁,直接道明来意,“殿下,宫里来的圣旨随后便道。下官先行前来是为了安排接旨的事宜。” 顾晨见他如此直接,便也不兜圈子,道:“刘大人有什么需要,但说无妨。” 刘明躬身,道:“下官以为,现在正值王爷的丧期,应一切从简。请殿下摆下香案,面朝东,迎接圣旨即可。” 顾晨多打量了他几眼,心想这人是个聪明的。又一想,担心以后有人拿此事做文章,参她个大不敬之罪。思及此,问道:“这样是否不妥?” “并无不妥。礼法中有注明,可简之。在我朝已有先例可循,请殿下放心。” 顾晨观他举止恭敬,神色谨慎,言辞周全,再想到靳忠的护卫带过来的两个字,“成了”,便切实的放下了心。 “既如此,请刘大人在此稍作休息。” 刘明躬身应下。 按规矩摆好香案,几位将军也到齐了,外面刚好通传,“圣旨到!”
第12章 传旨太监手捧锦盒,先行在前。两个天元卫抬着一个大锦盒,紧随其后。靳忠跟在最后面,风尘仆仆,但眼眸明亮。礼部官员刘明赶了过来,恭敬的站在一旁。 传旨太监也看到了丧幡,见众人已经准备好了,没有寒暄,朗声道:“圣旨到,明惠郡主接旨。” 顾晨跪倒在地,云逍和安生跪在她的身后。 两个天元卫将大锦盒打开,恭敬的取出圣旨,又有两人过来,四个人一起将圣旨展开。 安生偷偷抬眼瞧着,好家伙,这圣旨能有两丈长,九尺宽。这要念到什么时候呀? 开始念了,安生听得是云里雾里。从他做郡主的亲卫开始,郡主就让人教他读书识字,现如今看书写字已经不成问题,可他发现自己的书都白读了,这圣旨他竟然听不懂。每一个字单独听着,他应是认识的,可放到句子里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这一句一句的,跟天书似的。再一想,天子的圣旨,可不就是天书嘛。安生逼着自己用心去听,这可是关系到主子的大事,能听懂一句是一句。 圣旨念了很久,念到后面,传旨太监的声音变得跟破锣似的,安生听着都难受。膝盖跪的生疼,双腿发麻,想动动脚趾却发现没知觉了。就在快念完的时候,他大致明白了圣旨上的意思,郡主袭爵了,还继任了大将军之职!怀疑是自己想错了,可把那些他听懂的句子拼凑起来,确实是这个意思。安生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往脑门上涌,脑子里嗡嗡作响,耳朵一鼓一鼓的。他紧握拳头,恨不得大吼一声,郡主做王爷了!郡主是大将军了! “钦此!” 安生被拉回了神,见郡主伏地叩首,道:“臣,顾晨,领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赶紧也跟着磕头。 传旨太监清了清破锣似的嗓子,道:“瑞王快快请起!”待人起来后,他恭敬的道:“王爷,因时间紧迫,册封之物尚来不及准备周全,只能一切从简。至于印信,也请王爷暂且先用老王爷的,待新的印信和金册铸就完成,会一并送过来。” “陛下思虑周全,臣感激不尽。” 册封已成,秦老将军率先跪下,道:“臣参见瑞王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皆下跪,高呼:“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从这一刻起,顾晨成为了大周第一个女王爷,女大将军,也是这个世界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王爷,女大将军。 顾晨沉稳的开口:“请起。” 人都起来后,几位将军又一次跪下,道:“末将参见大将军!” 院内的将士们全都再一次下跪,高呼:“参见大将军!” 安生喊的最起劲,激动得嗓子都喊劈了。 虽说一切都是按照她设想达成的,但听到众人唤她大将军,顾晨心里沉甸甸的。看着跪在脚下的几位将军,终是将那一丝抗拒埋在了心底,一切以攻打北齐为重。她稳了稳心绪,朗声道:“诸位将士请起!” 众人起身,几位将军相互对视,眸中难掩喜色。 云逍见安生笑得嘴都要咧到耳边了,想到今日还在王爷的丧期,瞪了他一眼。安生被瞪得莫名其妙,顺着云逍的目光看到灵堂,立时明白了过来,赶紧低下头整理情绪。 “王爷,此圣旨还望好生保管。” “公公放心,本……本王必会好生保管。” 传旨太监又道:“定北军接旨!” 顾晨及众将士跪地,俯首听旨。 安生又偷偷看了一眼,发现这道圣旨只有不到三尺长,想来不用跪太久。这圣旨听着也容易许多,赞赏他们收复了北境,要论功行赏,但他们要去打北齐,就先不赏了,等打完北齐回了京再一起赏。他心想,要是北齐没有打下来,是不是就不赏了?呸呸呸,怎么会打不下来?有郡主在,不,有王爷在,一定打得赢。 顾晨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 众人起身,王爷薨逝以来的种种苦闷,今日终是得到了些许纾解。但没有人喜形于色,毕竟王爷的灵堂就在旁边,只要稍微偏眼就能看到白幡。 “各位大人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本王理应为大人接风洗尘,然,正值父王丧期。” 刘明立即道:“王爷不必费心,下官等皆是为圣上做事,哪有辛苦可言。王爷,陛下有几句话让下官带给王爷。”见她要下跪,忙拦了下来,道:“王爷不必下跪,只是陛下的几句嘱托,殿下站着听就好。” 闻言,顾晨躬身而立。 “陛下嘱咐,王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切莫忧伤过度伤了身子。战场之上更是要处处小心,不可再受伤。陛下还嘱咐,‘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王爷一切均可自行决断。陛下和皇后娘娘在京城等王爷凯旋而归。” 顾晨甚是感动,道:“臣,谨遵圣命。望大人回京后面禀陛下,臣等必当竭尽所能,攻克北齐,早日还朝。” 众人在旁听着,深感皇上对王爷的爱重之情,亦在心中称赞当今天子为明君。 刘明主动上前,道:“王爷,下官等欲拜祭老王爷,还望殿下准允。” 顾晨应允。 几人行了祭拜大礼后,顾晨还礼。得知几人明日就离开,回京复命,顾晨命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好生照顾。 今日正好是第二十一日,明日瑞王顾光的灵堂就会按制撤掉,但是供桌不撤,依然需要日夜供奉。靳忠再次祭拜了老王爷,稍作休息,当夜被唤到了书房。一进去就见王爷手中拿着烛台,正专注的看着北齐的舆图。云逍也手持烛台,站在旁边照着亮。 靳忠单膝跪地,放轻声音唤道:“王爷。” 顾晨转过身,道:“快起来。坐吧。云逍,上茶。”说着在书案前坐下,见靳忠瘦了一圈,道:“这一路,辛苦你了。” “这都是末将该做的。” “京中一切安好?” 靳忠如实答道:“国公爷一切安好。末将回京后直奔宫中,直到离开京城也未有机会回王府看看。末将打听了下,并未听闻有什么不妥,王府应是一切安好。” “当日朝堂的情况如何?” 靳忠仔细的回道:“当日朝堂之上群臣相争,以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为首的一些文官反对殿下继承之事。龙虎将军杨志率先表示支持殿下,甚至与兵部尚书赵令在朝堂之上发生了争执。右都御史刘监也站出来为王爷说话。后来,国公爷及时出现,再加上魏丞相的支持方成事。皇上面上似是不偏不倚,实则是在帮着王爷。皇上还因为王爷……老王爷薨逝,悲伤不已,晕倒在朝堂之上。” 顾晨急忙问道:“皇上可还好?” “末将见了皇上,看起来并无大碍。” 顾晨思量片刻,问:“当时,丞相是如何言说的?” 靳忠想了一下,将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顾晨听后便明白了,应是外祖在之前就找过丞相,定下了策略,否则事情不会如此巧合,丞相也不会顺着外祖的话在先帝的身上做文章。至于丞相为什么会同意,想来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猜透了陛下的想法,另一方面便是因为八皇子。魏丞相是皇后的父亲,是八皇子的外祖,当然希望八皇子能登上太子之位,将来继承大统。 丞相不愧是丞相,既顺了皇上的意,又卖了个好给自己。不仅是自己,就连外祖都要承他的情。八皇子有了自己和外祖的支持,便有了极大的助力。这人情欠了也无所谓,八皇子是皇上唯一的嫡子,扶持他本也是皇上和父王的意思。况且,清滢是八皇子的嫡姐,冲着小时候的情分,自己也要帮衬一二。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4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