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晔:??? 就是说,这个系统还正经吗? “任务”俩字一出来弄得他感觉不像在学习,更像以玩家身份沉浸式玩游戏。 ——我,即天灾。 继这个大汉不正经之后,本来就不靠谱的系统也开始不正经了是吗? 李世民解释道,“系统说它最近学了不少新经验,顺便更新了培养计划。为了刺激你的积极性,以后我们出现会尽量带个任务。” 随机在附近找,什么任务都有可能。 “学习网游的先进经验?”荀晔额上划下三道黑线,“请问完成任务有奖励吗?” 李二陛下随手挽了个漂亮的枪花,轻飘飘一眼扫过来,“奖励?” 荀晔立刻站好,“义父来回辛苦,孩儿本就亏欠良多,怎敢再讨要奖励?” 李世民:…… 是不敢,而不是不想。 臭小子在这儿玩文字游戏呢。 李二陛下懒得和半大孩子计较,在没有人的地方试了下臭小子的本事,确定他有本事解决那伙贼兵才说道,“去和你爹说一声,然后出发去救人。” 这武力值,啧。 被盯上的村子离他们有一段距离,贼兵杀良冒功会等到祭灶时将村民一网打尽,再磨蹭下去待会儿就只能看到贼兵分赃了。 荀晔迅速行动起来,他要出门很容易,借口进山打猎就行。 和美人爹报备完,带上平时用的短刀和自制的弓箭,然后踏上不存在的七彩祥云直奔被贼兵盯上的村子惩恶扬善。 可惜不能骑马,不然更快。 一人一魂悄悄靠近村子入口,他们来的不晚,那伙等着烧杀抢掠的家伙正在村口处的林子里躲着。 李世民眸光微冷,虽然没法手刃这些名为兵实为匪的家伙,但还是习惯性的握紧了枪杆,“这个时期军中编制分六个级别,伍、什、队、屯、曲、部,五人一伍、二伍为什、五什为队、二队为屯、五屯为曲、二曲为部。等天下彻底乱起来,手上有一千兵马便能找个偏僻的地方据城自守。” 荀晔一边听一边分析情况,系统给的人数没有错,五个人全部配有环首刀,还有一个带着长戟,看身上的装备应该不是中央禁军。 早就听说董卓入京后纵容士兵劫掠,没想到在这儿都能撞上。 连荀彧叔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避祸之地都不能保证一定安全,看来别的地方情况更糟。 李世民眯眯眼睛,“看到对面的长戟了吗?抢过来。” 荀晔心里有点打鼓,刚才只顾得说话,忘了对面五个人都得他来对付。 以他的身手抢长戟不算难,但是让他一打五…… “真让我自己上啊?” “此地离洛阳三百多里,凉州精锐都留在董卓身边,要抢掠也不会跑这么远。这几个士兵大概率是临阵脱逃不敢回营,这才动了歪主意屠杀良民伪装成讨贼来逃脱处罚。”李世民耐着性子解释,“现在让你打精锐肯定不行,但是对付五个只敢对普通百姓下手的软蛋足够。” 荀晔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睛还是有点怂,“干爹,我怕。” 跟人打和跟山里野兽打完全不一样,虽然他会武,但是一下子打五个真的不太行。 这是现实不是游戏,死了没法复活啊干爹。 “你是要上阵打仗的人,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说怕。”李世民活动活动筋骨,周身气势悄然变化,“枪者,百兵之王。所谓月棍年刀久练枪,只要枪术有成,轻松压制其他兵器不在话下。” 大唐的武器五花八门,他以骑射见长,原本常用的兵器是巨阙天弓和长槊。长兵器这种东西一法通万法通,今天不是马战,便随手挑了长枪随身。 荀晔看的两眼晶晶亮,“哇!天策上将!” 虽然陛下很帅,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太行。 比起先夺兵器再一打五,他选择进村喊人五十打五。 义父稍等,孩儿去去就回。
第4章 怒壮怂人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在皇帝老师不能肉身来到到身边的情况下,荀小兵根本不带怕的。 不光不怕,还振振有词。 “空有武力那叫莽夫,有勇有谋才是真英雄。” 李世民嘴角微抽,臭小子乳臭未干还想当真英雄?知道英雄俩字怎么写的吗? 好在李二陛下大人有大量不和小屁孩儿一般计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有自己的想法就按自己的想法做,撞上南墙知道回头就行,不然就算做成了也老是惦记。 荀晔假装没有看到林中异样,背好弓箭光明正大朝村口走去,警惕的同时还不忘分心和李二陛下讲他的计划。 他这不是怂,他是有自己的节奏。 贼兵不可能认识村里的每一个人,看他大大方方的进村肯定会觉得他就是本村的村民。 那几个人按兵不动,他能安然无恙抵达村中和村民报信。 那几个人要是跳出来拦路就更好办了,打不过还能跑不过?当他这几年白练的吗?他一个飞毛腿就跑进村喊救命。 义父莫急,帅气招式可以回去再学,他不在生死之间顿悟也能学到精髓。 等他学成出师,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天策上将。 李世民扛着长枪飘在旁边,对小憨憨的愿景表示鼓励,“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他天生力大无穷,这臭小子的力气也没差哪儿去,只要肯好好学,和他一样入千军万马如无人之境不是梦。 就是胆气不行,还得练。 村口处,垂髫小儿蹦蹦跳跳的玩耍,大人们忙着清扫屋舍搭祭供桌,忽略不远处等着烧杀抢掠的贼兵也算气氛祥和。 临近年关,每天都有要忙活的事情都很多。 灶王爷升天是汇报工作,百姓送灶神会特意选又甜又黏的食物当贡品,希望能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到天上别说坏话,如此来祈求来年能过上好日子。 虽然糖和粮食都很珍贵,但是祭祀和别的事情不一样,而且仪式过后贡品还能收回来分着吃,所以很少有人在这上头省。 对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填饱肚子的百姓而言,祭灶祈福非常重要,一万个上心也不为过。 村口玩耍的小娃娃们看到生人都一脸警惕,其中一个腾腾腾跑回村里,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布衣荆钗的瘦小妇人跑出来将孩子们全部带走。 荀晔伸出尔康手,一个字都没来得及说,村口便只剩下他自己在风中凌乱。 李世民笑的促狭,“过来报信?” 得亏离那伙贼兵有一段距离,不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对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世道那么乱,我又背着弓箭,小娃娃们有警惕心是好事。”某人嘴硬不服软,没理也能辩三分,“刚才是没来得及开口,等我找到乡老里正和他们解释清楚,他们肯定夸我英雄出少年。” 李世民不置可否,让他赶紧进村找主事人好听人家夸“少年英雄从天而降拯救全村,不得了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荀晔:…… 找就找! 他在颍川时经常和村里打交道,世上就没有他交涉不了的里正。 少年郎气鼓鼓的进村,看到里头的房宅门都虚掩着赶紧调整好表情。只要他表现的足够清澈,就能让村人对他放松警惕。 咚、咚、咚。 简陋的木门被敲响,院中妇人听到动静以为是邻居来借东西,抬头看到门后露出一张唇红齿白的少年脸庞着实愣了一下,“你是?” 虽然没有直接让他进去,但是好歹没和村口几位那样直接变脸关门。 荀晔靠刷脸得到说话的机会,当即表示有紧急之事想见里正,“您别紧张,我住在西山里,不是坏人。” 妇人知道西山最近多了不少别处逃来避难的人家,以为山里生活不便来借东西,于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他去找里正,“今日祭灶,小郎怎么孤身出门?” 山路难走,就算男丁少也得给这小郎君找个伴儿,路上出现意外怎么办? 荀晔笑的软和,不着痕迹的朝旁边飘着的李二陛下眨眨眼睛,然后指着身上的弓箭回道,“我带着武器,山里的野兽伤不到我。” “还是得小心些。”妇人叹了口气,没有再多说。 里正家离的不远,几句话的时间就到了,妇人帮忙引荐完就走了,留少年郎自己和里正交涉。 村里的里正干干瘦瘦的看不出具体年纪,但是看那满脸的沧桑也能看出年岁不小。 贼兵随时可能进村,事不宜迟,荀晔简单说了下他打哪儿来,然后便把有几个兵丁打扮的人守在村口的事情告诉里正。 他住在西边鸡洛山,今天本是出门打猎,不料路上遇到几个兵丁鬼鬼祟祟,一路暗中跟随才发现他们可能要进村做坏事。 “这、这可如何是好?”里正脸色大变,原地转了两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小郎,村口当真只有五人?” 这年头兵贼不分家,村口那几个家伙没进村还可以心存侥幸觉得他们在歇脚,等他们进村开始烧杀抢掠再防备就晚了。 荀晔点头,“只有五人,都配有环首刀,其中一人带着长戟。” “小郎大恩,某代村民在此谢过。”里正行了一礼便匆匆回屋,很快,屋里三个妇人和两个五六岁的小娃娃都跑了出去,“村口有人,敲锣恐会打草惊蛇,只能出此下策。” 先让家人去通知各家,老人孩子躲屋里关好门,劳力带上趁手武器出来,不拘是钉耙、锄头还是棍子,手边有什么就拿什么。 近些年兵丁屠村的事情屡见不鲜,他是里正,不至于天真到觉得有士兵在村口守着会是歇脚。 五个士兵看着不多,但是五人都有兵器,依旧能对村子造成巨大的威胁。 他们村子只有六十多户人家,青壮都被朝廷募去当兵,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妇孺。 就像他家,两个儿子在外生死不知,只有他和老妻带着儿媳孙儿生活。 荀晔看着里正匆忙召集村民,以为马上就能带着村中男丁大杀四方,然而等人到齐就傻眼了。 想象中的壮劳力一个没有,只有二十多个拿着锄头钉耙、和里正一样瘦的皮包骨头的妇人,连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郎都没有,除了妇人就只剩下个头还不到他腰间的小孩儿。 别说出去和披坚执锐的兵丁打了,就是风大一点他都担心把人吹倒。 李世民幽幽开口,“到处都在打仗,官府豪强招募不到足够的兵丁就会掠捕百姓,百姓当兵是强制还是自愿全看运气。” 很不幸,这个村子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老话说的好:贼来如梳,兵来如篦。 对百姓而言遇见兵比遇见贼更可怕。 经常有将领打完仗纵容士兵劫掠,一来是发泄情绪,二来是补充物资。更有甚者,招兵的之后直接讲好条件,当兵没有饷银,能抢多少就拿多少。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