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躺下用被子蒙住自己,计划等明日御医来诊脉时定要问清楚这病需要多久才好。人生地不熟的待在宫里不安全,他得想法子出宫去,先去那个什么长春宫落脚,再想办法回大汉。
第3章 正是夏末,天气依旧闷热,蝉鸣不止,河水湍湍。卫青立在清凉的水中仔细洗刷着一匹高大的青鬃骏马,那马低下头不停用头轻拱轻蹭卫青,时不时喷出响鼻,与卫青互动亲昵。 在离一人一马不远处的岸边,另有一匹浑身火红的乌孙名驹低头啃着地上的草,马尾轻甩,十分悠闲。 两匹名驹都取下了马鞍辔头,不染杂陈的光亮毛色在日光下反射琉璃般的色泽。马虽名贵,但毕竟不是人,一般贵族府中都有专门的骑奴照看马房的马,很少有人像卫青一般亲自上阵。 卫青将青鬃马全身上下洗刷干净,拍了拍马脖子放它上岸去转悠,自己则是将快要落下的衣袍下摆随意一卷塞进腰带别在腰后,去岸边放的包裹里拿出两个水囊,涉水向河中一块大石走去。 那大石椭圆底部常年被河水冲刷变得十分光滑,顶部则能容纳两三人小坐。日头渐斜,阳光已不像正午那样灼热,但依旧烤人。那大石上远远望去竟然还躺了一个人。不过将外氅脱了下来罩住头,既能遮住刺目的光线,还能容人在阳光下小憩。 躺在石上的年轻人睡得正沉,除了衣服包住的地方,露出来的双手都缩在白色外氅下躲阴。作为习武之人,一旦感知有人接近必会全神戒备,便是刚从睡梦中醒来也是如此。可这睡着的年轻人非但没醒,连动都不动一下,呼吸均匀,如一只收敛爪牙的小豹那般憩在大石上,好梦正酣。 卫青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无奈的笑。才一会儿不见就毫无防备睡着了,也不知该说是心大,还是仗着自己武艺好就肆无忌惮。 卫青道:“还未好全就敢在这样的太阳下边睡觉,这是仗着年轻体质好了,看来是药没喝够啊。”语中调侃之意甚浓,却也能听得出浓浓的关爱。 不愧是汉军最高统帅,观察敏锐,轻易就能抓到年轻人的要害。 他虽搞不清楚霍去病怎么突然害怕起喝药来。但对那几天哄外甥喝药比打一场漠南之战还艰难仍是记忆犹新。 李世民下意识浑身一个激灵。秦王殿下十六岁投军勤王,十八岁单骑救父,冲锋在前,撤退在后,骁勇过人。可即是如此,他也有忌惮的事,吃药便是。 幼时体弱,经常吃药,后来习武体质渐好,离药罐越来越远。母亲缠绵病榻时,他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沉闷的药味萦绕整个屋子,开窗透气也散不开的苦郁味道。直到亲眼见母亲在阿耶怀中仙去,方才惊觉那股浓浓苦涩已经深入骨髓,就连滑过唇角的泪也是苦的。 他讨厌药味,只因痛苦的记忆不愿回想。醒来之后,首先闻到的依旧是药味,听到女人的哭声,撕心裂肺的如同跪在娘亲床榻前无助的他那般。 一听「喝药」二字,李世民腾地一下坐起身,骨节分明的手指捏住罩在头上的外氅拽下来,眼睛微眯,神智还未回笼,嘴里已经在说:“不,不喝药。”他连说了两声,往四周一顾,耳畔听到有人轻笑出声,方才回头看向卫青,微愣一下展颜露出一排雪白的牙,唤了一声:“舅舅。” 清朗的嗓音残留着睡醒后的丝丝沙哑,他接过卫青递来的水囊喝了一口塞紧盖子,接着重新侧躺回大石上。 “回去了?” 卫青站在外甥身旁用广袖替他遮着太阳。 年轻人摇摇头,目光落到水面上,忽然叹了口气。 明明是他央着卫青一起来灞河跑马的,最后兴致不高的也是他,跑了几圈就牵马到河边跟着卫青把马浑身打理干净后就随便找了块石头躺上去闭目眼神。 卫青了解外甥的脾性,外人眼中少言不泄的骠骑将军,在他面前一直都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老爱缠着他,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跟屁虫。现在这爱黏着舅舅的年轻人明明心思沉沉,却偏偏嘴上默然,卫青能想到许是跟外甥的病未好有关,但肯定绝不单纯。 之前看到的一卷霍去病手抄过的书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卫青微微蹙眉。 “有心事?”卫青道。他看到外甥撑住头的右手腕上缠着一圈细布,里面敷了捣碎的透骨草。这还是他亲手给外甥缠上去的,至于原因嘛—— “还在赌气?陛下也是关心则乱……” “陛下的关心就是来探病时两句说不到就先臭骂一顿。然后罚我这个大病未愈的人抄书了?”披着霍去病皮子的李世民嘟囔,十二分的委屈。 他指的是他根本不晓得霍去病之前居然跟未央宫那位同样不好伺候的主大吵特吵了一架,以至于刘彻过府探望时随口问他一句想清楚了要不要娶卫长,李世民直接下意识摇头。 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骠骑将军究竟成婚没有,刘彻的长女卫长公主他是知道的,会下嫁给平阳侯曹襄。不管是出于历史还是出于对霍去病自身,他都必须拒绝。 可这在刘彻眼中就是完全的,呵,这臭小子果然死不悔改。 刘彻本是想看他究竟还记得多少,方才故意提卫长的事。但一看李世民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摇头拒绝。感觉帝王权威再一次被冒犯的独裁霸者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忍不住脾气化身暴龙将眼前这年轻人从上倒下喷了一顿犹不解气,还罚他抄论语孟子董仲舒那些啥啥啥学说各来一遍。 种类繁多,而且厚。 刘彻一向宠霍去病,虽宠,却也知这臭小子被他实在娇惯的厉害,脾气爆的连他也不怕。为了磨霍去病的性子,也为了惩罚,皇帝最常用的手段不是把爱徒叫过来骂个狗血淋头,而是罚他抄书。 霍去病喜动不喜静,叫他坐下来抄书纯属折磨。刘彻还叫身边的宦官王义将霍去病以前抄过的书保存下来时不时拿出来晾晒嘲笑一番,气得年轻人满脑门青筋乱跳。 便是李世民喜好书画,也经不住这种抄法,何况他一心想着怎么才能回去。 以霍去病的性子,绝不会乖乖受罚,定会闹腾一番才罢休。然而这次他什么都不说,默默罚抄,念在他尚在病中,刘彻准了他一月的假。卫青关心霍去病,除了上朝,日常放衙都是早早回府,方便照顾外甥。 李世民初来乍到的陌生不适感就在这大将军舅舅和风细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很快消失。 以前读史,李世民一直以为,像卫青这样的大将军一定只喜欢兵书宝剑骏马,接触后发现这位威名赫赫的大将军一如史书中所载低调谦和,沉着内敛。且他爱好广泛,侍弄府中花草,给马厩里的马喂粮洗澡,时常给孩子们做小玩意儿,最重要的还有吃。 长平侯府中吃的玩意儿特别多,几乎顿顿不带重样。清爽可口的食物,绝佳的品相,加在一起惹得人不禁食指大动。几餐下来,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汉朝而焦虑不已的秦王吃得眉开眼笑,心中那股漂泊无依的焦躁感顿时烟消云散。 而且在他发现自己吃的正餐点心都是卫青亲手所做,惊讶之余更对大将军好感猛增。 多好的舅舅啊,霍将军好福气! 他感慨着,心里泛起一股酸意,撇嘴笑了笑,唾弃自己的同时思念起隔着几百年的亲人。 阿耶……还有娘亲。 李世民眼眶一热,连忙撇头飞速眨着眼将眼眶湿意生生逼回去。 阿娘早逝,阿耶对他一向亲厚,可自从他的战功日渐显赫之后……兄弟与他逐渐离心。 他从长春宫兼程赶回长安,前往两仪殿途中先是遇到大哥和元吉,大哥尚且劝慰两句,肱股之臣下狱,他表现得无关痛痒,元吉眼中的幸灾乐祸就差写在脸上。 如今占据的这具身体的脊背宽阔光滑,紧实的肌肉每一丝纹理都饱含着力量。但李渊巴掌的力道打在脊背上的痛楚刻在灵魂之中般犹存,随他跨越数百年的光阴来到此处。父亲毫不留情的厉声斥责,那声失望叫李世民悲从中来。 眼见外甥神情愈发低落,卫青心下一痛,霍去病在他面前贯是神采飞扬,何曾这样愁眉不展。将心中那抹疑虑暂时抛之脑后,他从怀中掏出手帕替外甥擦去额上细汗,温声道:“要不再待一会儿,等回去舅舅给你做藕糖糕?” 卫青对霍去病爱胜亲子的关心让李世民心中酸楚难当。 他的母亲还在世时也会时不时为丈夫孩子洗手作羹汤。但毕竟是贵族家的女儿,手法生疏,味道也着实令人「终生难忘」。即使是他,每次到了品尝母亲做菜时也会想办法中途开溜。 世事无常,后来窦夫人离世,席间再无孩儿古灵精怪只想逃过母亲的特别加餐,也再无女子娇嗔,男子哭笑不得的讨饶。 李世民低低笑了一声,一缕发丝从额头垂下将他从甜蜜悲苦交加的回忆中抽离。他翻过身来双臂后置半撑起身仰头看向卫青,逆着光虽然看不太真切,不过都说外甥像舅,不说性情,单说外貌,霍去病与这位大将军的长相确有几分相似。 同样是额头饱满,下巴圆润,侧脸精致,棱角分明。不同之处在于卫青双眉走势趋平,给人一种温润平和之感。眼角微挑,本有一种自来的骄傲,但他眼神清澈沉静,包容如水,与他对视时无不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而霍去病则是一道上扬浓黑剑眉,一双璀璨丹凤星目。许是素来表情不多,又身为军旅中人。故而俊脸微微含煞,中和圆润的下颌与两颊梨涡所带的稚气,整个人如同一柄藏锋于鞘的利剑。 卫青苦日子出生,身上的棱棱角角早已被世故磨平,余在外面的只有温润和煦。 霍去病生于富贵,在刘彻和卫青的无尽宠溺下长大,养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故而虽然长得像卫青,性格却更像刘彻。 而这像刘彻的小霸王此刻怔怔盯着卫青瞧了半晌,忽然开口道:“舅舅,你待我真好。” 卫青听后哭笑不得,忍不住揉揉外甥的头,“你是我的外甥,我不待你好,我待谁好?” “不是……”他的外甥扯住他的衣袖,漆黑星目中泛着点点的光。 李世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我是说你待霍将军真好,哪像我,一回到长安那个金色宛如鸟笼的家里,面对的是兄弟的闲言猜忌,父亲的不信疏离。
第4章 武德二年三月,定杨可汗刘武周接受宋金刚的建议,联合突厥入侵山西。在刘文静被判处谋逆处死后不久,由齐王李元吉负责镇守的并州抵挡不住刘武周所部的进攻已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李渊先后派遣将领救援并州皆不理想,朝中将军不少,真正能征善战可力挽狂澜的却没几人。 如今唯一有办法解决并州危机的只有秦王李世民,可他才因替刘文静求情触怒了李渊,又气疾复发病情反反复复,一直留在西宫养病不出。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