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个小团子说话清晰,刘长生问下去:“所以是你们队的知青让你们来这里的?” 周盼来摇头,告诉刘长生:“是我带着大伙儿来这里的!” 刘长生不信,但还是顺着周盼来的话,继续问:“你才多大呀?家住在哪?你能这么厉害?让这么多小朋友配合?” 小手拍着胸脯,周盼来做自我介绍:“我叫周盼来,家住在林化生产队。听我妈说,我就在这里出生的!我的大名是县长跟县书记取的!来到这里,我也要感谢领导们当年为我接生,给我取名。” 刘长生露出惊讶的表情,林书记也诧异了。 周盼来觉得自己都做自我介绍了,便问起刘长生:“我已经介绍完自己了。同志,您要不要也介绍一下自己?” 刘长生被逗笑了,摸着周盼来的头说道:“我就是当年给你取名的人。” 林书记咳了咳。突显存在感。 刘长生指着林书记,跟周盼来说:“当年就是我跟这位林书记一起给你取名的。一转眼,你都会走路了。还挺能说!” 周盼来突然跳下椅子,小身子站得直直的,对他们敬礼:“谢谢领导取名!” 刘长生笑出声,觉得小团子太可爱了,没忍住摸了摸周盼来的脸。 林书记看周盼来的眼神也变得和善许多。开口问周盼来:“是哪位知青让你们来的?” 他笃定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周盼来认真地回答:“是我让大伙儿来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学习,将来当干部,当技术员!” 林书记见撬不开周盼来的嘴,只能改口问其他孩子。最先问的就是周小军:“你是周盼来的哥哥,知不知道他跟哪位知青接触过?” 周小军张嘴就说:“我小弟爱到处串门,他认识的人可多了!小弟跟谁都能聊得来!” 林书记心道这些孩子嘴巴挺严啊! 注意到周大妮脸色紧张,林书记问她:“你是周盼来的姐姐,为什么不看好弟弟,任由弟弟来这里胡闹?” 周大妮慌了,眼睛都急红了,一副要哭的模样,结巴的回答:“我、我拦过了,他、他不听话!小弟最不老实了!大哥总让我们看好他!我不许他来县里,他、他说我是坏分子……” 虽然周盼来没有明说,但是周大妮觉得就是这个意思!尤其是她开口劝阻的时候,大家都会用看坏分子的眼神瞪着她! 林书记不信周盼来人小鬼大,不到两岁的孩子,若是没人教,能闹腾起来吗? 突破口还是在周盼来身上,林书记只能问周盼来:“周盼来小同志,你为什么不听姐姐的话?不听话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 周盼来能认下吗?他可是根正苗红的好孩子!当然得为自己辩解! “我要学习知识,是为了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是为了祖国之强大而奋斗!大姐阻挠我进步,就是阻挠民族崛起,阻挠祖国发展!” 周大妮瞪大眼睛,又来了!小弟又在说她不好! 偏偏周大妮说不过周盼来,只能急得瞪眼。 嘿!这张小嘴还挺能说! 刘长生笑着问周盼来:“读书是为了祖国,这是谁教你的?” “没人教,我自个儿聪明!天生就明白这个道理!老周家就我最聪明!我爷爷说,搁以前那我就是状元苗子!”周盼来说得真真的,还拍着胸脯。 若是周福生在这里,一定要晕过去!自家人关起门来吹捧一下得了!这话能在领导面前说吗!不能啊! 周小军也是一副认真的模样,附和道:“对!我小弟最聪明!我爷爷就是这么说的!他还说小弟是老周家的福星!以后老周家就靠小弟了!村里还有人说我小弟是神仙转世!一出生就天降大雨!” 得亏周福生不在现场,否则必定被气死!这两个小子真是嘴巴没把门!啥话都敢跟领导说啊! 刘长生跟林书记听完这两个孩子的吹捧,难得沉默了。 周盼来的出生的确带着传奇色彩。但是神仙转世这种话可没人敢说出来! 过了一会儿,林书记才开口问最老实的周大妮:“你爷爷真的这么说?” 周大妮老实巴交的点头。 林书记又问道:“你爷爷还说了什么?” 周大妮绞尽脑汁,把周福生平时说的话都告诉林书记:“爷爷让我们照顾好小弟。小弟将来发达了,周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看好小弟,不能让小弟跑太远,不能去山里,也不能靠近井坑。小弟要是掉进坑里就死了,到时候家里就没有好日子了。” 为了取水,林化生产队打了很多井,虽然没有见到水,但是大队也没把这些井坑填上。就等着哪天下雨的时候,能用来蓄水。 林书记心道还是女娃诚实啊! 周盼来出声问刘长生:“孩子是人民的一员,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学习知识,政府能不能给我们办学堂,让先生教我们读书?” 刘长生故意逗周盼来:“现在国家最缺的就是粮食,提高粮食产量是第一要务。农村的孩子去读书,以后不种地了?那谁来种地?” 周盼来回答他:“等我们长大当干部当技术员后,就能用科技代替人力,减少农民的辛苦,提高粮食产量!” 还真能答上来!刘长生惊讶。再次与林书记对视。 林书记也觉得玄乎,开口给周盼来出题:“谁告诉你读书就能当干部当技术员的?你没看到那些下乡插队的知青吗?他们先前在城里读书。读完书,还不是要下乡种地?” 这题金旺会回答,把搪瓷水杯放下,抢着出声说话:“因为他们读书不是最厉害的,来到乡下种地也不会!我爷爷说这些知青中看不中用!” 林书记的目光落在金旺身上,问他:“你爷爷不喜欢知青?” 金旺点头,告诉林书记:“我爷爷说这些知青不好好干活,屁事一大堆!芝麻大小的事也闹来闹去!还文化人呢!读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平日里金大队长要干活,还要管整个大队,对那些插队的知青负责。 本来每天干活就累,各家各户粮食紧张,每个人一天就吃早午两顿饭。干了一天活回到家里为了省粮食直接倒下睡觉。 那些知青干活不出力就算了,一点小事就跑来他这里闹嚷嚷。让金大队长不得不爬起来饿着肚子跑去处理这些事情。 每次知青点吵闹,金大队长处理完矛盾回到家里都要骂骂咧咧。金旺说的都是金大队长平时在家骂知青的话。 林书记沉默。这个回答太诚实了,让他无法怀疑。 刘长生顺着林书记的话,问周盼来:“你们觉得那些下乡的知青没本事,那你们读书后就一定能比他们有本事吗?” “当然!”别管有没有尝试过,周盼来就是这么自信的回答刘长生。 金旺也挺直腰板,大声说道:“前有娃娃兵抗日救国!今有我辈求学强国!” “哟!这话从哪听来的?”刘长生挑眉。是个好口号! 有好事那当然得往老周家身上揽!周小军积极地告诉刘长生:“我小弟说的!” 刘长生看周盼来的眼神都带着笑意,问周盼来:“读书后就得天天待在学校里学习,不能到处乱跑。你能做到吗?” 周小军愣住了。 金旺也是一脸诧异。 周大妮眼睛亮了!读书好啊!让小弟赶紧去读书!以后就不能到处乱跑了! “手捧笔墨为家国!祖国明日看我辈!”周盼来张嘴就念,小小的人气势很足。 刘长生跟林书记愕然。 玄乎!太玄乎了!这孩子随口吐文,还真不一般! 结合周盼来出生那一天的异象,刘长生跟林书记再次沉默。 第7章 林书记看到秘书小彭站在窗外,对刘长生使了个眼色,让对方留在这里看着这几个孩子,出去了解情况。 小彭告诉林书记:“书记,这些孩子说是周盼来带他们来的。” 林书记微皱眉头,没有说话。 思量片刻,林书记回到屋里。 刘长生跟周盼来正在讨论科技代替人力农耕的事情。 他是从首都调到西云县的。很关注时政,首都那边的朋友也会定期给他寄信讨论新闻热点。 刘长生知道有些地方运用机械农耕,粮食产量翻了几十倍。这也是他急于让县里办厂挣钱的原因。 先解决县里的财政,让账上有钱后,西云县才能购买机械分给下面的公社。让机械参与农耕,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刘长生就科技代替人力与周盼来展开讨论,说出了现在县里的难题——没钱! 周盼来顺着他的话,询问:“政府的钱从哪儿来?” 刘长生告诉周盼来:“各工厂上交的盈利,还有国家的扶持。” 县里的收入主要是各国营门店厂子上交的盈利。全国各地都难,国家更不容易,哪能指望着国家的扶持。 周盼来点头,掰着手指头认真地分析:“这就跟种地一样!多几个人劳动,家里就多挣几个工分,就能多几口吃的,粮食产量也能提高。一家厂子挣一个工分,两家厂子挣两个工分!多几家厂子,县里就能多挣点钱!” 林书记进门前听到这话,停下脚步没有立马推门进去。 周盼来表达的意思跟刘长生的想法不谋而合。刘长生想要办厂,何尝不是为了让县里多挣点钱? 林书记现在已经打消了对周盼来的怀疑。心里重新考虑办厂这件事的难度与可行性。 “可是办厂要钱,县里没有那么多钱办新厂!” 屋里边,刘长生目光如炬地盯着周盼来,如同找到知己般,激动地握着这只小小的手。这份柔软让刘长生又松开了手,生怕自己弄疼孩子。 明明是个孩子,周盼来正经地摇了摇头,就像旧学堂里的教书先生,慢悠悠地说话:“我大哥十三岁。他开始挣工分了,每天都要去修水库。虽然大哥每天干活只能挣三个工分,但是家里都很高兴。我爷爷说,大哥现在能挣三个工分,以后就能挣十个工分!” 刘长生面色欣喜,听明白了周盼来的意思。高兴地说道:“好!那就先挣三个工分!以后一定能挣十个工分!” 办不了厂子,那就先办个小店!只要将西云县的特色食品做出来,卖到外面,积少成多,将来小店终会发展成厂子! 听了周盼来的话,林书记心里惊叹:古有神童封王拜相,今有神童指点江山! 林书记轻轻推开屋门走进来。秘书小彭默默地跟在后面进屋。 刘长生欣喜地告诉林书记:“刚才周盼来小同志跟我说了一段话,让我醍醐灌顶!先挣三个工分,以后一定能挣十个工分!” “林书记,县里可以先办个国营小店,把商品生产出来销售出去。挣钱后再考虑开厂。如此以来,县里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91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