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天早晨起床就会打开电视,一边听晨间新闻,一边和母亲一起做早餐,再喊他起床。 后来智能手机逐渐代替了电视,但父亲这个习惯一直没有变。 虽然现在父亲还没有苏醒,但于洲还是想为他保留这个习惯,叮嘱护工每天上午打开电视,让父亲听会儿新闻。 护工是个忠厚老实的中年男人,见他们来了,将电视声音调低了一些。 于洲问他:“我爸今天怎么样?” 护工:“早上医生来做了常规检查,没什么异常,就是体重可能又下降了一点。” 于洲怔了下,才发现到父亲的脸颊都开始凹陷了。 印象中父亲个子高,骨架也大,是那种很结实有劲的身材,轻而易举就能将小时候的他举起来。 于洲长大后的身高虽然超过了父亲,但情感上依旧觉得父亲高大伟岸,难以和眼前这个消瘦憔悴的男人对上号。 老太太看着心疼,偏过头偷偷抹泪。 人没醒,不吃不喝,只能用葡萄糖吊着,怎么可能不瘦? 于洲拍拍奶奶的肩,安慰道:“您给爸带的花还没插好呢。” 老太太笑了下,打起精神去插花。 她今天似乎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絮絮叨叨地讲了许多事。讲从前,也讲现在。 于洲让护工帮忙定了两份饭,吃完饭,见老太太有些犯困了才提出回家。 老太太在车上眯了一会儿,半路醒过来,说要去镇上买点东西。 于洲说:“要买什么您告诉我就行,我先送您回家休息。” “不碍事,我不困。”奶奶说,“我要去买点菜种或菜苗,你不会挑。” 于洲顿了顿,他确实不会挑。不过他还是劝:“那您别买太多,我们家院子基本都种满了,再多您也忙不过来,别累着自己。” 奶奶却笑着对他说:“忙不过来我就使唤你,你干不干?” 于洲当然是投降:“干,当然干。”又补充:“那要种点我爱吃的。” 奶奶爽快答应:“没问题。” 镇上的集市上午就结束了,祖孙俩没找到卖菜苗的农户,只能去农用物资销售店买菜种。 “晓梅婶来啦!”农资店老板也是明溪村人,和于洲父亲同辈,以前就住在于家附近,后来才到镇上开了这个农资店。 奶奶和对方寒暄,让于洲叫人伯伯。 老板乐呵呵地应,又道:“是叫于洲吧?越长越帅了!” 于洲笑笑,静静地听奶奶和对方说话。 奶奶让老板拿了自己想要的菜种,转头问于洲:“不是说要种点你爱吃的,想种什么?” 于洲想了想,问:“有没有甜瓜种子?” “有。”老板从柜台里取出一包,“不过甜瓜现在都上市了,要种得明年了。” 于洲顿了顿,放弃:“那算了,不要了。” 不合时宜的东西,哪怕再好、再喜欢,也失去了意义。 奶奶却接过那包种子说:“先拿着,你再看看别的。” 于洲无所谓:“那就这个吧。” “那这包就送你们了。”老板给他们结账,“再抹个零,给整数就行。” 于洲掏出手机付钱。 听见老板在奶奶面前夸自己:“还是你家小洲好,学历高,工作好,人又孝顺。不像我家那个讨债鬼,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着,考公也没考上。” “我说他专业就没选好,让他像小洲一样考个研究生,他非不听。” 奶奶笑着说:“都好,都好。你家小勇也是好孩子,又能干,走哪条路都能有出息。” 老板也不是真瞧不上自己孩子,只是嘴上谦虚:“谁知道他,以后能有你家小洲一半有出息就不错了。” 于洲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他才没什么出息,而且越来越擅长逃避:“伯伯,你说甜瓜现在上市了,哪有卖啊?” 老板说:“就前面路口那个水果摊就有。” “那行,我们去买点,不打扰您做生意了。”于洲挽起奶奶的手,逃离农资店。 * 夏季的白天很长,哪怕太阳落山后,天也要好一会儿才会黑。 傍晚,奶奶拉着于洲在菜园子里忙活。 先给晒了一天的菜浇水,再除除草,看看有没有哪里长虫。有些菜可以收了,收完空出一垄地,用来种新买的菜种。 于洲把那包甜瓜种子拿出来放在一边,奶奶却又拿了过来,说:“奶奶给你想点办法,先把苗育出来试试,万一种成了呢。” 于洲想说不用麻烦,奶奶却道:“你打小就喜欢吃甜瓜,吃不到还闹脾气呢。” “我哪有?您别污蔑我。” 于洲不承认,仿佛一下午吃了三个甜瓜的人不是他。身体却很诚实地蹲在菜地里,看着奶奶给他种甜瓜。 夜晚,月明星稀。 于洲在父亲的书房里找书,打算挑两本带去疗养院,读给父亲听。 父亲的书很多,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学到人际交往,什么都有。 于洲曾经怀疑父亲是否真的都读过这些书,但随便抽出一本,都能看到父亲夹的书签,或者折了角的某一页,亦或是圈圈画画留下的笔迹。 不过有些书父亲也没看完,还在某本书所夹的书签上写了“不好看”三个字做标记。 那字迹还有些潦草,可见父亲当时对这本“成功学”有多么不喜。 于洲最后被季羡林先生所著的一本书吸引了视线,《心安即是归处》,光书名这句话就让他看了好一会。 他把书拿回房间,打算今晚好好看看。 这时手机响起,叔叔给他打来语音电话:“小洲。” “嗯?” 于建民:“你不在家吗?傅总说要上你家拿衬衫,我看他在你家门口的池塘边坐了一个小时了。” 于洲一愣,走到落地窗前往下看,正好和院门外的傅敬言对上视线。 于洲皱起眉头,疑惑道:“他不是回市里了吗?” 大半夜来取一件衬衫,不是有病就是有鬼。 那头于建民说:“我也不晓得,李书记说考察团今晚都住在市里的酒店,就他一个人刚刚打车过来,还在我这订了一周的房间。” 于洲:“???” 于建民继续道:“他估计是晚上应酬喝了酒,你在家的话赶紧把衬衫拿给他,不然我就叫他先回来休息,明天再说,可别一不小心掉池塘里了。” 于洲:“……” 淹死他算了。 于洲心里恶狠狠地想,但又不希望自己家门口的池塘被污染,还是答复叔叔:“知道了,我下去看看。” 傍晚奶奶将傅敬言的衬衫收进来,挂在了客房的衣帽架上,于洲把它拿上,打开院门。 傅敬言听见动静抬起头。 他还是早晨那身衬衫、西裤,孤零零地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眼角因饮酒微微发红,眼神失焦,莫名有些可怜。 但他看见于洲后,眼神一定,神色瞬间恢复清明,起身朝他走过来。 于洲就知道不存在什么可怜,一切都只是傅敬言的手段罢了。 他将衬衫递过去,“傅总是来取衬衫的吧?给——” “于洲。”傅敬言伸出手,却没接衬衫,而是握住了他的手腕。 “我很抱歉。”男人嗓音微哑,“我不知道你父亲他——” “不重要了。”于洲挣开他的手,别开脸,“我们已经分手了。” “重要。”傅敬言却神色郑重地看着他,“我欠你一个解释和道歉,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于洲收紧下颚,深吸一口气吐出,重新看向他:“行,你解释。” 傅敬言:“在你看来,我在惹你生气之后,以及叔叔出事那两天,没有一句交待就失联。但是,这并不是我的主观意志。” “我那天遇到了一些意外,手机坏了没办法与你联系。我借其他人的手机给你打过电话,但是没接通。” 于洲听到这皱眉。 傅敬言继续解释:“后来我换上新手机,准备联系你,却先收到你说要分手的消息,随后再也联系不上你。” “这么说还怪我了?”于洲抱起胳膊冷笑,“借口编得这么巧,你自己信吗?” 傅敬言一怔,皱起眉头。 他猜到于洲不会相信自己的解释,但以为对方至少会相信一部分,然后再追问他细节和原因。 没料到会在对方脸上看到如此轻蔑地不信任。 “于洲,”傅敬言语气诚恳,“我并没有撒谎。” “是吗?”于洲面无表情地看向他,“可是那天,我在你朋友的朋友圈看到了你的照片。” 傅敬言怔住,不解:“什么照片?” “你自己心里有数。” 于洲将衬衫塞他怀里,冷冷地丢下这句话,转身关上院门。 第6章 误会 你男朋友——不,前男友 院门外,傅敬言接住衬衫,仅有的几分酒意褪去,眉头紧紧蹙起。 他拿出手机,点开微信,里头联系人不多,都是国内的亲友,偶尔才联系一回。和于洲在一起之后,他使用微信的频率才提高起来。 他和于洲有一位共同好友,是傅敬言的朋友,中国人,同在国外工作。傅敬言曾介绍于洲与这位好友认识,当时两人加了微信。 点开这位好友的朋友圈,显示三天可见,并无其他内容。 傅敬言给这位朋友打电话,拨出后才想起国外如今是清晨,这位夜生活丰富的朋友很大概率还没醒。 果不其然,电话没接通。 傅敬言不知道对方当时的朋友圈是什么内容,但于洲既然说看到了他的照片,他基本也能猜到大概了。 傅敬言抬眸看向于洲家的三层小楼,二楼于洲的卧室迟迟没有亮起灯。 仿佛只要他站在这,于洲就连一盏灯都不肯亮给他看见。 * 傅敬言那位好友回电话过来时,这边已是凌晨。 “你怎么突然关心起我的朋友圈了?”好友道,“13号是吧,我看看——” “哦,我那天发了品酒会的照片,我截图发你。” 傅敬言眉头皱起:“品酒会不是12号吗?” 好友顿了下,笑道:“我喝多了嘛,朋友圈是第二天晚上才发的。” 傅敬言点开他发过来的朋友圈截图——照片中间是好友与他人合影,左边傅敬言的身影入镜,只见他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着手机,一手端着酒杯与身旁的人碰杯。 纯色手机壳与于洲的是同款,旁人不知道,但于洲应当一眼就能看出来。 傅敬言疲惫地撑住额头,太阳穴隐隐作痛。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好友不解地问。 傅敬言提起一口气,想说问题大了。 他12号参加品酒会事出有因,但那天他惹于洲生气也是事实。随后于洲父亲出车祸,一直到13号都在抢救,于洲联系不上他,却在共同好友的朋友圈看到他参加品酒会的照片——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