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顾满金是村的里正,更是顾氏一族的族长;老二顾满银娶了自带酿酒手艺的媳妇;老三顾满仓又是个杀猪宰羊的,三兄弟日子都过得不错。 现在顾文承最凶险的一关挺过去了,可算让人松了一口气。 “翠芝,文承现在都醒了,明日还成婚吗?”一个圆脸的妇人问顾母,她是里正顾满金的妻子。 顾母此时突然想到,儿子醒过来的时候,正是自己家定了姜家二房姜余的时候。 说不定,前几天儿子没醒,是自家没定对人的关系。 顾母想了想,还是把心里的猜想和大嫂说了。 “大嫂,虽然那姜余是个男孩,但是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金大嫂一拍大腿,“哎呦,这是好事啊,你想想看,为啥文承偏偏就那时候醒了,不正是那姜家的姜余把文承的命拴住了吗?否则之前定那姜家大姑娘的时候,文承咋没动静?” 顾母越想越觉得大嫂说的有道理,“这换人,是换对了?” 金嫂子拍了拍妯娌的手,“把姜余娶回来,说不定到时候文承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呢。” 顾母听完这句话,顿时感觉压在心头的石头移开了,“没错,大嫂你说的对。走,咱们去准备明天要用的东西。” … 第二日,一大早的小河村十分热闹,因为大家都知道姜家要嫁女儿了。 再加上前些日子村里传的沸沸扬扬冲喜的事,让村里不少人都十分好奇,因此很多人都来看热闹。 但是等村里人来到姜大牛家以后,纷纷都被震惊了。 这些年太平盛世的,农家日子也跟着好过。尤其这些年宁隆县也没什么大灾,县令又是个爱民日子的好官,小河村的日子也跟着好过,就连到冬天,村里饿死冻死的人也少了些。 虽然农户成婚不像是县城富户那么讲究,但红布红烛还是有的。众人奇怪,这姜大牛家怎么一点喜庆的颜色也没有。 等众人再看到,嫁人的竟然不是姜家大姑娘,而是姜余的时候,就更震惊的了。 这姜家不是要嫁女儿吗,怎么突然变成往外聘男子了。 姜余此时坐在堂屋的凳子上,身上穿着不合适的喜服,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沉默的低着头。 大伯母王桂花全程拉着一张脸,逢人就说自己给了姜余十两银子做陪嫁。 一边的喜婆全程打圆场活跃气氛,但是要嫁人的姜余低头不说话,作为娘家主事人的王桂花拉着一张脸嘴里念叨十两银子的事。 喜婆在一旁说的口干舌燥,屋子里的氛围愣是没热闹起来。 当喜婆又在王桂花身上碰了个硬钉子以后,索性也不说吉利话了,反正丢人的又不是自己。 这次但凡来的,谁不知道这场婚事是怎么来的,说是往外聘哥儿,其实就是把人卖了冲喜。 喜婆坐在小凳子上,拿帕子擦了擦嘴角,心想这姜家也忒抠门了,桌子上连个茶水都没准备。 村里人也好奇,前两天村里都传疯了,结果今天一变,嫁人的变成姜余了,大家就更好奇了。 “这是要把姜余嫁出去啊,这顾家能同意娶一个小子?” “聘个契弟而已,这十里八乡的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听说顾家已经同意了。”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王桂花就这么好心,她能给姜余十两银子的陪嫁?” 那人翻了一个白眼,“想也不可能,要是王桂花乐意给姜余十两陪嫁,还用全程拉着张脸吗。” “你说这王桂花可真狠,姜大牛和姜老太也不管管,姜余好歹是姜大牛亲弟弟唯一的独苗,就这么舍得把姜余卖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王桂花在家里可是管事的,这姜家上下谁能降的住她。” 周围人闻言又是一顿唏嘘,一边觉得王桂花心狠,一边又觉得姜余小小年纪的太可怜了些。 很快接亲的喇叭声传来,让村里众人没想到的是,顾屠子把接亲的场面弄的实在是敞亮。 前面是十来个穿着喜庆红衣吹锣打鼓的,紧接着就是抬轿的六个汉子。 后面跟着长长一队的驴车和牛车,车上坐着来接亲的顾家人,浩浩荡荡的一个队伍。 顾文承身体不好没法来,顾屠子夫妻二人便清了老二顾满银家,年仅十四的顾文华来接亲。 本朝习俗,成亲的女子,脚不能落地,虽然姜余是男子,但是他要嫁出去,便也得遵从规矩,于是便由顾文华背着姜余上花轿。 姜余顺顺当当的上了花轿,一路听着吹吹打打的声音,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子。 … 顾文承今天早上被吵醒以后,才得知自己要成婚的消息。 他有些懵,后面听说是为了给他冲喜才结的亲事,就更懵了。 作为一个活了二十九年,且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年轻轻轻就做了一个名牌大学副教授的人来说,冲喜完全是封建糟粕,本来就不应该存在。 但是,他已经没法拒绝了,因为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了。 顾母看着顾文承脸上的气色明显比昨天好了不少,都要开心疯了。 她给儿子熬了鸡汤,眼看着顾文承喝下去,脸上的笑意就更灿烂了。 “你放心,娘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不用你干什么。接亲的事也安排给文华了。等拜堂的时候,就用蒙上红布的大公鸡代替,你就安心躺着。” 顾文承听到“文华”这个名字,从脑海的记忆力,开始匹配顾文华的身份。他的记忆其实有些接受不全,之前原主的记忆则像是被他储存在脑海的记忆宫殿一样,不去努力的回想,是想不起来的。 顾文华是他二伯的小儿子,今年十四,虽然名字叫文华,但是本人却像个野猴子一样,小小年纪就喜欢上山打野兔野鸡,一个月能磨破好几条裤子,气的他二伯母经常那柳条抽他。 顾文承其实最关心的是即将要成为他妻子的那个人,他在现代的时候没结婚,甚至没谈过恋爱,工作和学习已经占据了他所有时间,因此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到底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想法。 现在猛一下就结婚,还真的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顾母笑着道:“和你结亲的是姜家老二的遗孤,叫姜余,今年十五……” 顾文承听到“十五”这个数字,立马开始剧烈的咳嗽,吓了顾母一跳。 顾文承咳嗽停了,确定的又问了一边母亲。 “十五?” 顾母点头,“是啊。”说完看着顾文承的表情解释道:“这姜余是小了点,但是俗话说‘老夫少妻最顶配’,你就放心吧,你们两个肯定能相处到一块。” 顾母一边说着,一边就想到儿子今天都能坐起来喝一整碗鸡汤,外加吃半块白面馒头了,嘴角忍不住扬起一个弧度。 儿子都能起来吃饭了,距离彻底好起来还晚吗?大嫂说的没错,等那余哥儿嫁过来,说不定儿子能好的更快。 顾文承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即将要娶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十五岁还是初中生的年纪就要嫁给自己。 不过,顾文承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好歹的自己要成婚,一生就进行一次的活动,他还是想着自己能完成,而不是让公鸡替自己。 顾母见顾文承要下床,“怎么了 ?” 顾文承站起来,虽然浑身还是有些没力气,但是站起来还是没问题的。 “娘,成亲是大事,我想自己去拜堂,您能帮我穿衣服吗?” “这怎么能行,你身子还没好……” 顾母看着顾文承认真的表情,嘴里的话都没说完,她没忍住红了眼睛,点头答应。 “好,娘给你梳头,再给你找衣服。拜堂的时候,你要是不舒服,就赶紧说,千万别硬撑。” 顾文承其实感觉自己已经好多了,但他还是点头,“娘,我知道了。” 周围有亲戚知道顾文承能下地以后,忍不住透过帘子瞧他,前几天她们还见顾文承不省人事的躺在床上,结果今天就能下地站着了。 此时,众人心里统一的想,这冲喜,还真灵啊。 【作者有话说】 攻::什么!我媳妇今年十五? 这犯法了吧……
第6章 像是做梦一样 姜余被人背下轿子,一直背到了顾家门口。 他抬头看着顾家的房子,果然和村里人说的一样,盖的青砖大瓦房很是气派,这种房子在村里也没几户人家能盖的起。 周围有很多人都在看他,这些人大部分应该都是顾家本族人,都是沾亲带故的,而接下来的路就是要他自己走了。 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响起,一下的热烈了在场的气氛。 姜余深吸一口气,先是迈过门槛,再是跨火盆。 里面堂屋的门大开着,姜余走进大门抬头一眼就能看见堂屋里的人。 然后他在人群里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穿着喜服,身形消瘦、长相清俊,面带病容的男子。 那人在见到他以后微微睁大了眼睛,表情十分诧异。 姜余垂眸继续向前走,耳边是喜婆在说吉祥话。 他心里默默想道:‘这人竟然站起来了,不是说快死了吗?’ 顾文承万万没想到自己娶的竟然是一个男的,不对,准确来说是个男孩。 这小孩看上去只要十二三岁左右,穿着明显不合身的衣服,头发枯黄、瘦瘦小小的,一副长期营养不良的模样。 顾文承恍惚间,竟然还有空想道,这个社会还挺开放,娶男子都能这么光明正大的吗。 而且,这年纪也太小了点吧?他总觉得自己现在不应该站着这里,而是应该蹲在大牢。 二人开始拜堂,顾母和顾屠子二人坐在前面的椅子上,接受小两口的拜礼,笑的合不拢嘴。 礼成之后,姜余和他的新相公,被一起送进旁边的西侧屋里。 因为顾文承身体不好,因此也没人闹他们,顾母和几个伯母关切的问了问顾文承的身体,又和姜余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出去招呼客人。 姜余终于有空打量这个房间,房间很大,而且很“豪华”,他依稀还可以闻见一些药味,可能这就是“相公”原本生活的房间。 靠墙的一侧有张架子床,床头处摆着一个箱子,床尾放着两个衣柜。 靠窗那边放着一个长桌子,另一侧靠墙的位置,是一个大书架,房间的中央还摆着一个四方的桌子,放在桌子上竹制编盘里放着花生红枣核桃等干果。 顾文承嗓子有些痒,没忍住咳嗽一声。 姜余听见声音转头看过去,就见“相公”坐在床上咳嗽,那床上也被人放着不少干果。 姜余微微抿了抿嘴,走回去,手脚麻利的收拾好床上的东西,把两个枕头叠放在床头,然后扶着顾文承靠躺在枕头上。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