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峙:“谁?” 沈建设:“还记得塑料厂家属院杀人案案发那天,我们为了锁定犯罪嫌疑人,把五栋的住户全都集结了起来,询问他们四栋的住户里,谁跟蒋富贵关系比较好,又跟他们不太对付的时候,有一个五栋的住户说,四栋有个住户的四个孩子长得都跟他有点像,因为这,四栋的那个住户天天找他的麻烦的事情吗?” 连峙想起来了:“那个住户还说,他其实根本就没怎么见过四栋那个住户的老婆,而且他早就结扎了。” 沈建设:“没错,那个住户就是向军,那天我们离开的时候,不是正好又碰到他了吗,你当时还建议他去查一下,看看四栋的那个住户一家跟他家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听到这里,连峙的思绪忍不住往外飘了飘。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不会去多管这些闲事的。 沈建设:“一开始的时候,向军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四栋那个住户夫妻俩跟他就没有一丁点相像的地方。” “但是前天他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去拜祖宗去晦气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就想起了这件事情,然后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妈,没想到他妈听完之后,直接就大哭了起来。” “原来她以前还生过一个女儿,不过那个女儿很小的时候就丢了,她怀疑是她大嫂干的。” “不仅仅是因为她和她大嫂平时就不太对付,更因为当年她和她大嫂一起怀上的孩子,她生了个女孩,她大嫂生了个男孩,她大嫂觉得自己给向家传承了香火,居功至伟,向家上下都应该供着她。” “结果因为她娘家三天两头的给她送补品,还托关系把她丈夫塞进了塑料厂当临时工,而她大嫂娘家不仅从来没有给她大嫂送过补品,反而三天两头找她大嫂借钱,所以向家长辈对她比对她大嫂还要好一点。” “然后她大嫂心里就不平衡了,到她女儿丢了的时候,她大嫂几乎天天都要跟她们吵上一架。” “但是她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她女儿丢了的事情是她大嫂做的,所以这件事情最后只是以她们一家和她大嫂一家分了家作为结果结束了。” “她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第一时间跟着向军回了塑料厂,她还记得她丢了的女儿的左手手臂上有个胎记,所以他们找到四栋的那个住户的老婆一看,真相直接就大白了。” “四栋那个住户的老婆还真就是向军他亲姐姐,向燕。” 说到这里,沈建设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说:“她已经不记得她在向家时的经历了,但她记得她养父母从小对她就非打即骂,也从来没有让她去上过学,她十一岁的时候,她养父母就把她卖给了一个老鳏夫做老婆……她和她现在的丈夫是三婚,她五年生了四个孩子,她现在的丈夫还一直怀疑她和向军有染,三天两头跟她吵架。” “所以今天一大早,向军一家就过来报案了。” 好在这件案子并不难办。 毕竟犯罪嫌疑人都是现成的。 所以两天后,第一支队那边就把这件案子破了。 但是沈建设从第一支队打听完消息回来,脸色却有点难看。 连峙:“怎么了?” 沈建设:“向燕从小遭受的欺辱,远不止她说的那些。” “她的第一个丈夫,不是个普通的鳏夫,而是她养母的一个堂弟,那个家伙之所以守鳏,是因为他酗酒,而且喝醉了之后,就喜欢打老婆,他上一个老婆,就是被他活生生打死的,所以没人愿意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给了向燕的养母五十块钱彩礼钱,向燕的养母就把向燕嫁给了他。” “好在向燕嫁过去没过两年,一天晚上,他喝大了,摔进水库里淹死了。” “她的第二个丈夫,也不是其他人,是她养母的一个表弟,向燕的养母问他要了三十块钱的彩礼,就把刚刚守寡不到两个月的向燕又嫁给了他。” “他虽然没有酗酒的毛病,但他不举,还不承认,反而把脏水往向燕身上泼,说是向燕的肚子不争气,怀不上孩子,导致他父母没少作践向燕。” “好在没过几年,他也病死了。” “但是向燕也因此背上了黑寡妇的骂名,又被婆家赶了回去。” “她的第三任丈夫也就是现在的这个,是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一听说娶向燕只要十块钱彩礼,就直接定下了向燕。” “他对向燕其实也不能算太差,至少他从来都没有对向燕动过手,也没有短过她吃穿,还带着向燕跟她养父母断绝了往来。” “就这,向燕的养父母还咬死了向燕就是他们的亲生孩子,大骂向燕不孝,嫁进了城里之后,就不认亲生父母了。” “后来还是第一支队的人诈他们说,他们那个村子里已经有不少人站出来给向燕作证了,如果他们不想牢底坐穿,就老老实实把卖给他们孩子的人供出来,争取立功减刑,他们这才松了口。” “而把向燕卖给他们的人,就是向军妈妈的大嫂的二哥。” 说到这里,沈建设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你们知道当年他们买向燕花了多少钱吗?” “十块钱!” 连峙也皱紧了眉头。 要知道向燕被拐卖的时候,才三个月不到,到他们一家团聚的时候,她已经快四十岁了,一双手甚至比向军妈妈的手还要粗糙。 而向家这些年据说一直在往上走,向军是塑料厂的正式工,弟弟是大学生,妹妹是老师。 可想而知,如果她当年没有被拐卖,她将会有一个多么美好的人生。 可是最后,这些刽子手只用了十块钱,就几乎买断了她的大半辈子。 不对,向燕的养父母后来又卖了向燕三次,卖了九十块钱。 所以他们在毁了向燕的人生之后,还倒赚八十块钱。 按照华国的刑法,拐卖儿童,一般情节,主犯最多也就是判个六七年,从犯最多也就是判个三四年,买家甚至可能只需要进去蹲上个一两年就能出来了。 等等。 这里可是1994年,刑法还没有修改,最主要的是,严打刚刚结束没多久,各地法院在审理拐卖案件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会参考严打期间的量刑标准,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向燕的这个案子,主犯至少得进去十年,从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除非向家人突然犯蠢,去给那些刽子手写谅解书。 想到这里,连峙皱紧的眉头顿时就又松开了。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连峙等人再次见到了向军。 一看到他们进来,向军带着他的家人就直接跪了下去:“连公安,多亏了你的提醒,要不然我们一家恐怕这辈子都等不到团圆的那一天了。” “还有彭大队长……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家这辈子都会铭记在心的。” 对此,连峙的第一反应是,看来向家人应该不会突然犯蠢了。 沈建设第一时间伸手去扶向家人:“别这样,别这样,现在是新社会了,可不兴这一套了。” 第一支队的彭大队长也说道:“更何况我们只是做了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即便是这样,向家人也还是坚持给他们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 然后他们直接展开了一面锦旗,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敬业正直,为民解忧’八个大字。 程局长随后说道:“要说我们之中,谁最有资格代表我们长市公安局接过这一面锦旗,那一定是连同志。”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看向了连峙。 连峙不禁有些愣神。 沈建设第一时间推了他一把。 他这才上前接过了那面锦旗。 一旁的记者随后举起了手中的相机,紧跟着,热烈的掌声就响了起来。 连峙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竟然,收到了一面锦旗? 第9章 两天后,连峙他们才知道,向家人找来的那个记者,竟然是戊省省报的记者。 而他拍下的那些照片,自然也就和他的新闻稿一起,刊登在了戊省省报上面。 这下子,只要是个戊省人,都知道长市公安局来了个连……都知道长市塑料厂家属院有一栋楼的住户,喝了五天的尸水了。 连峙:“……” 沈建设:“……” 如果他们不是当事人的话,看到这个新闻的话,关注点肯定也都会放在这一点上。 所以这件事情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好像也很正常。 不过好在食堂大婶还是很英明的,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早上,连峙他们都能吃到一碗盛的满满的绿豆饭。 吃完饭,连峙去了趟洗手间,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杨毅然已经帮他把装备都整理好了。 因为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太过迅速,这段时间,社会上的乱象也又多了起来,再加上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每天都有几万人涌进市里,为了威慑住一些泼皮流氓,防止他们趁机作案,最近整个长市公安局,只要手里面没有案子要处理的,每天都要出去巡逻。 跟连峙他们一组的,还有跟他们同办公室的另外两名年轻公安。 见连峙穿好了防弹衣,拿上了子弹带和冲锋/枪,沈建设就说道:“好了,走吧。” 他们负责的区域是中远街,这条街是最近这几年兴起的,前半段售卖衣服,后半段售卖建材,建筑风格已经很接近现代小县城了。 这条街从头到尾一共五里,正常情况下,连峙他们每隔一个小时,就能走个来回。 只有一点,那就是今天的太阳有点大。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带过来的水就都喝完了。 正好,附近就有一家小卖部。 沈建设:“走,我请大家吃冰棍。” 杨毅然的眼睛当即就亮了:“沈叔大气。” 八分钱一根的盐水冰棍,味道算不上好,但对于热到头发都开始冒烟了的连峙等人来说,不亚于是天降甘霖。 只可惜的是,所以他们得速战速决。 毕竟他们还要巡逻。 所以吮了几口之后,他们就三下五除二的将冰棍全都咬碎咽进了肚子里。 杨毅然:“我去扔垃圾。” 众人便把剩下的小木棍都交给了他。 杨毅然拿着木棍就朝着不远处的垃圾桶走了过去。 但没想到的是,他刚一走到垃圾桶旁边,一辆桑塔纳就朝着他冲了过去。 杨毅然连忙往旁边一躲,这才勉强躲过那辆桑塔纳。 连峙等人连忙冲了上去,拉着他就检查了起来:“你没事吧?” 杨毅然惊魂未定:“还,还好。” 就是左腿膝盖好像被擦了一下。 沈建设随后转头看向前方,那辆桑塔纳在差点撞到人之后,不仅没有停下来道歉,反而已经冲出去几十米远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6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