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明国人管它叫火炮。 很快,城外的征倭军第一军炮兵师,各师炮兵团,各团炮兵营,便一起开火! 请小西桑品尝这威力一般,不如大筒的千炮齐发! 惊天动地的炮声中,城头都被震得在摇晃。 小西行长等人纷纷跌坐地上,脑袋嗡嗡作响,呆呆看着无数的炮弹雨点般砸落下来。 日寇之前就没打过炮,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提防。傻愣愣站在那里,当场就被打死了大片! 而且正因为他们没有火炮,所以炮兵师的火炮大胆抵近到了三百米内,这样可以发射榴弹和开花弹…… 尽管榴弹的爆炸率感人,但架不住量大啊!数百上千枚炮弹落下,总有一小半爆炸的。城墙上下登时爆炸声连成一片,强大的爆炸冲击波和破碎的单片横飞,将日本兵炸到天上,撕成碎片…… 就是不炸的炮弹,也能像实心弹一样在城头跳来跳去,只要血肉之躯碰到便非死即伤…… 几轮炮击之后,城头黑烟滚滚,四处起火,满地残肢断体,日寇死伤枕籍。就连小西行长也被弹片击伤。 在被扶下去包扎之前,被李朝伪劣仿品带歪了见识的小西桑愤懑大喊道:“假冒伪劣害死人啊!” 但日寇虽然伤亡惨重,却并未丧失抵抗。 有一说一,他们对死亡的承受力确实很高。在武士们的带领下,日本兵很快在城墙根下重新组织起来,准备等大规模炮击停止再登城。 虽然之前没打过炮,这些身经百战的家伙已经敏锐意识到,炮弹不长眼!对敌我都一样—— 所以炮击的时候可以躲起来,等明军不开炮了再上城头不迟。 总之一句话,炮弹没办法,但人不能上来。 他们的想法不能说不正确。如果碰到的是明军,这种战法应该可以奏效。 但现在攻城的不是明军啊!而是足以碾压这个时代一切军队的中国征倭军! 当然也包括明军在内了。 而日寇又被明军碾压,那么碰到能碾压明军的征倭军,结果只有一个——不是日军不努力,奈何对面有高达啊! 是的,高达和他姐夫已经光荣入伍,成为第一军炮兵师的装填兵…… 明军根本没想过要人肉攻城。既然城墙挡路,把它轰塌了就是。 平壤城墙十分低矮单薄,还不如大明一些的县城水平。 倒不只是为了避免逾制,而是朝鲜烧砖技术极差,只能延续高句丽百济时代以石筑城的传统,但这样成本就太高了。在没有迫切军事需求的情况下,意思意思得了,那么认真干嘛。 而且平壤作为旧都,不可避免的年久失修…… 更丧心病狂的是,炮兵师还装备了最新式的成化大炮! 这是一种前装线膛炮,发射的是钢质锥形弹头。威力比滑膛炮大三倍,缺点是射程太远,而且炮弹威力过大,反而很难形成跳蛋,杀伤力反而不如滑膛球形弹…… 但用来攻城就再合适不过了。 只一炮轰上去,平壤城墙上就开了个大洞! 三炮之后,城墙塌了一截。把在城墙下躲藏的日军压死了大片。 别说小西桑了,就是骑兵师的李宁等人也看得魂飞胆丧。这么大的差距,哪里还是战争啊?根本就是一场屠杀…… ‘誓死效忠,绝不背叛……’辽东将领们齐刷刷的默念起来。 他们万没想到,看人家打一场炮,自己就转化成了忠心不二的人民战士。 炮手们也意识到,从此以后,自己将成为战争的主角。一个个愈发兴奋起来,拿出最高水平,炮无虚发,一通狂轰,就把西北两面的城墙,各轰塌了一里多长! 炮声终于停止了,滴滴答滴答的冲锋号响起! 抢来先锋任务的独立团,便山呼海啸着冲了上去! 挥舞着倭刀的日本武士,拼命驱赶想要堵上缺口,却被远处的子弟兵狙击手纷纷狙杀。 这下缺口处的日军,哪还能挡得住下山猛虎似的戚家军? 几个回合就丢盔弃甲,全线崩溃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日寇闻我名无不丧胆 脑袋包成个粽子的小西行长,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预料明军会主攻城门,所以提前命人用石头把城门洞都堆死了。 可谁想到,人家居然不走门,直接破墙呢? 如此坚固的城墙……至少比起日本的干砌石城墙要坚固,怎么会像纸糊的一样被轻易捅得千疮百孔呢? 但他想到太阁下的殷殷期望,赶忙又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派人重新集合退下来的部队,占据城内的险要位置,准备打巷战。 “倭寇果然还是一根筋啊,这又不是保家卫国,打个屁的巷战呀?”可惜他不知道,对面是对倭专家戚继光,早就料到了他们会这么干。 而且戚继光还知道,整个平壤城的建筑都是木结构,茅屋顶的…… 他多年和倭寇作战的经验就是,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因为小日本在战术细节上准备的认真细致,你落进对方的节奏里,很可能会处处受制。 那么怎么办呢?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只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日寇应变能力差的缺陷便暴露无遗。 于是他下令全军拆房子。将士们每人扛一捆柴草,一捆木头。日寇在哪里据守,就往哪里扔。 然后嗖得一发‘织田市改醮’,而且是添加了化学燃料的那种……熊熊大火冲天而起,征倭军将士赶紧拼命添柴禾。 你们尽情巷战,我们只负责烧烤,再间或放几个烟花调剂一下。看咱们谁先撑不住。 平壤城中,到处燃起了大火,弥漫着肉烤焦的气味,还有倭寇鬼哭狼嚎的惨叫声。估计撑不住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狙击手也没闲着。这些大男孩沉迷于比数量的幼稚游戏不可自拔。看这样子,今天起码破百才有望夺魁…… 然而日寇的坚韧程度超乎想象,居然没有一个投降的。 当然也可能是将士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所致。毕竟丰臣秀吉都让手下不学中国话,难道还要中国士兵学日本话‘投降’怎么说? 语言不通,只能把小鬼子的话一律判定为在骂人……他敢骂我,我给他一枪没毛病吗? 结果将士们放了整整一夜的火,到天亮才忽然发现。咦,好像高处的日寇很久没开枪了哎……
后来大火熄灭后,派人进去一看,好家伙,所有东西皆面目全非,全都变成了黑色。 那几百具扭曲的,手脚缠在一起的,摆出各种姿势的人形黑炭,应该就是被烧死的倭寇了。 是每一个据点里几百具,而全城这样烧成灰的据点,足有几十个。 史称‘焦臭冲天,秽闻十里’。 那些还没来得及起火的据点中,日寇也终于崩溃了。他们再不怕死,也不能就这么眼睁睁让人烧死啊…… 便纷纷逃出平壤城去。 眼下只有东城还在他们手中,于是日军都往东边城门跑去。 这很正常,所谓‘围师必阙’嘛,围城的时候得留个口子。但戚继光为什么留了东边呢? 等倭寇跑出去就知道了,因为城外就是大同江…… 还有恭候多时的骑兵第一师。 看到日寇蜂拥而出,李宁抽出马刀,高声吼道: “骑兵师,进攻!” “骑兵师,进攻!” 数千辽东铁骑高声应和,纷纷策动战马,卷起滚滚烟尘掩杀上去。 小西行长还想顶一顶,但勉强组织起的阵势被骑枪一通射就乱了套。 骑兵们将骑枪挂在马鞍山,抽出雪亮的马刀,开始连砍带撞屠杀起来。 日寇完全抵挡不住,唯有继续溃逃,只恨爹妈给生得腿太短。 却被辽东铁骑有意识的驱赶到了河边,只能下饺子似的纷纷跳河…… 七月的大同江,江水滔滔,那是人能游过去的么? 结果最后只有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靠着会泅渡忍术的忍者,爬上了河对面。 其余日寇就没那么好运了,被滚滚江水裹挟而去,转眼就不见了影子。 待到将最后一个倭寇撵到跳河,骑兵师们高举着带血的马刀欢呼起来。 然后他们看到了一幕奇景,大同江上游的河水居然也变红了,接着漂下许许多多的日寇尸体来…… “我操,这咋回事儿?”将士们揉揉眼睛,看那毛茸茸的小短腿,还有狗啃的一样发型,确实是日寇无疑。 “还能咋回事儿。”李宁看向北方道:“第三师那边也开打了呗。” …… 大同江上游的平城,是从东北方的咸镜道通往平壤的必经之路。 第三师八千名将士,正在面对日寇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近五万大军的围攻。 收到明军要进攻平壤的消息,正在屠戮海西女直的黑田长政、岛津义弘、福岛正则三人,唯恐平壤有失,后路被断,便赶紧撤兵了。 这时他们有两个选择,要么沿着朝鲜东海岸直接南下,就能逃回汉城去。 要么往西南斜插沿着大同江到平壤支援第一军和第二军。 这三个军团的话事人,乃第三军军长黑田长政。 集团收集的情报显示,他在日本被称为‘兵法大家’。以日本人起外号不要脸的程度,他这个外号算是很谦虚了。 他其实是个二代,他爹是丰臣秀吉的两大军师之一,大名鼎鼎的黑田官兵卫,号称日本智谋第一…… 此外,他爹对他的评价是优柔寡断。 知子莫若父,到底去不去平壤,果然让黑田太君犯了难。一直犹犹豫豫,举棋不定。 直到他们通过朝奸和忍者探听到,明军只有不到一万兵力在平城,防止他们救援平壤时。 黑田长政终于拿定了主意,以三个军,五万人的兵力,吃下这八千人。 那样不管救不救平壤,太阁下那里都有交代了。 于是五万大军一路向西南狼奔豸突。终于在平城南面,大同江河畔的平原上,把那八千中国军队团团围住。 殊不知,征倭军的参谋们,已经预判了他的预判。知道在平城阻击的兵力多了,会吓得他直接开溜的。 所以只安排了一个师,来引他上钩。 一个师对三个军,八千对五万,优势在我! 日本人显然不知道几个月前,在大明国内,那个叫郑一鸾的家伙凭借拼凑起来的八千兵马,干爆了大明的三大营。 子弟兵第一军第三师,可是清一水正规军。虽然没有内卫支队精锐,但绝对比安保支队和民兵强得多。 而日本这三个军,显然没法跟三大营相提并论。不光兵力少一半,还没有火炮,骑兵也很少……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此时此刻,又还不如彼时彼刻。 炮火隆隆,浓烟滚滚,榴弹,开花弹,霰弹,在四面八方的日寇头上不断炸开! 而且第一军是野战军,不像内卫支队那样的轻步兵,他们还携带了手摇转管炮。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46 首页 上一页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