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独断大明

时间:2023-03-24 12:01:52  状态:完结  作者:官笙

他好奇抽开看,只见里面是一把匕首,非常小,非常精致的匕首!
周应秋猛地脸色苍白,瘫软在椅子上,双眼无神,浑身颤抖个不停。
班房里就他一个人,不知道坐了多久,他脸色苍白,双眼无神,颤巍巍地拿起笔,摊开纸,写上三个大字:请罪书。
他一笔一划,无比认真的写着,足足写了千言,这才放下笔,闭着眼,表情痛苦,而后拿起那把小匕首,缓缓的吞了下去。
周应秋双眼大睁,满脸痛苦,浑身挣扎,但双手还是硬生生的按了进去!
乾清宫。
朱栩看着孙传庭递过来的这封信,面无表情。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周应秋原本是阉党,后来魏忠贤被朱栩打压,周应秋识时务的切割,投入到了当时惠王的朱栩门下,这些年都跟着朱栩。
但是魏忠贤还是掌握着周应秋的一些致命把柄,这些把柄后来落到了骆养性手里,骆养性逼着周应秋做了许多事,其中一些十分的大逆不道,比如出卖朱栩的行程,泄露朝廷的改革计划,挪用大笔款项,倒入了骆养性口袋。
即便当年骆养性入狱,也没有将周应秋供出来,让他活到了现在。
朱栩将信放在茶桌上,淡淡道:“你觉得是谁做的?”
孙传庭抬着手,道:“谁做的不要紧,关键是可能不止这一封信。”
朱栩手在这封信上拍了拍,道:“只诛首恶,不株连其他。”
也就是说,只论周应秋的罪,不株连他的家人以及门生故吏,亲朋好友。
这也算是朱栩给周应秋这么多年的辛苦的一个恩典了。
孙传庭对这个决定不意外,道:“是,臣来安排。”
朱栩摆了摆手,等孙传庭走了又摇了摇头,自语道:“又是何苦啊……”
孙传庭回到内阁,正准备处置周应秋,却被禀报周应秋已经自杀身亡了。
孙传庭来到周应秋班房,看着他的请罪书,叹息一口气,道:“让刑狱司来处理,会同督政院,查封周府,清查任何的可疑线索。”
尽管不株连,但一些事情还是要弄清楚。
这件事,由赵晗主理,赵晗带着人,迅速围了周府,抄家,清查一切。
周应秋的自杀以及周府被查,迅速震动了整个京城,不少人惶恐,争先自首。
其中一个是吏部郎中黄少怜,他给赵晗递送了一份名单,是这些年周应秋暗中照拂的人,名单里赫然有傅昌宗的亲族,包括一个族弟,三个族孙。
这些人被安排进了政院,在政院的大考,也就是科举中,被‘酌情’加分,得以入仕,平步青云!
这里面涉及到卖官鬻爵,权臣勾结,私相授受。
这份名单并没有瞒住,迅速在朝野间传播,甚至还上了朝报,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道多大声音,要求彻查傅昌宗!
起初内阁,乾清宫等并没有在意,没有什么反应,但随后激起的浪潮越来越大,一些封疆大吏,比如陕西巡抚郑酬庸,山东巡抚冯江峰等相继上书,言称‘防微杜渐,不当有川,国社在前,亲疏在后’云云。
随着他们的开口,更多的弹劾奏本涌入内阁,司礼监。
不过三天,甚至致仕、离开皇宫很久的曹化淳都给朱栩写信,言称‘人言可畏,玷污圣德’。
最后,张太后都与朱栩说“再不让你舅舅走,你想保都保不住。”
景正十三年,九月十六,傅昌宗上书辞官,接受调查。
朱栩三拒,但傅昌宗辞官坚决,辞去内阁等一切职务,回府接受内阁的调查。
不足半个月,帝党两大领袖,一个自杀,一个辞官,震动了整个大明朝野,无数人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又过三天,内阁右次辅,大元帅府元帅,秦良玉病故,乾清宫下旨,罢朝十日,全国哀悼三日,以示对老将军逝世的哀思。
与此同时,大元帅府副元帅曹文诏顺位晋升为大元帅府元帅,不入阁。
两天后,九月二十一,内阁排名第三的阁臣,督政院院正,靖王以年老体衰为由,上疏辞官,乾清宫慰留不得,只能放他离去,信王世子朱慈烺继任督政院院正,不再兼任内阁阁臣。
九月二十五,内阁东阁大学士赵晗被查出与傅昌宗,周应秋卖官鬻爵,徇私舞弊一案有牵连,被迫辞官。
二十七日,旨意下,五部尚书,李邦华,张国维,吕大器,周霖烔等顺位入阁,方孔炤晋升为左次辅,兼任议会议长。
在短短一个月内,内阁,帅府大变,震惊得大明朝野说不出话来。
别说当今以来,即便是整个大明朝都没有如此激烈的人事变动,让所有人,盯着朝廷一举一动。
三十日,来自代州的一行人,突兀的出现在大明皇宫门口,举着一份份血书,跪地高呼。
代州,孙传庭的老家,这份血书,字字都是对孙传庭的讨伐,指责他欺凌宗亲,强买强卖宗里土地,不敬父母无视祖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孙传庭当日便入宫,递上乞骸书,请求辞官归里。
朱栩再三挽留,孙传庭去意已决,挽留不得。
十月十一,乾清宫下旨,赐孙传庭太子太傅衔,一等勇国公,世袭三世,永业田一千二百亩,并由太子亲自护送回乡。
朱栩的一连串旨意,几乎每隔半个时辰就一道,足足二十多道,由此可见乾清宫对孙传庭的重视以及保护之意。
还没有掀起的弹劾孙传庭大潮,就被朱栩压了下去。
景正十三年,十月二十,景正朝第二任首辅,任职七年的孙传庭,辞官回乡,由太子亲率两千禁卫,鸣锣开道,荣归故里。
沿路出现了极其奇怪的场景,当官相迎送的寥寥无几,反而是百姓们夹道欢迎,绵延几十里,高呼‘圣人’,连日不绝。
而一个月前还是内阁最末的方孔炤,一跃成为内阁首辅。
他的第一道改革,就是对内阁进行拆分,比如督政院,大理寺,帅府都从内阁独立出去,与内阁一样,隶属于议会,成为一种‘平级’机构。
景正十三年,最后的三个月,大明高层天翻地覆,内阁五部几乎完全替换!
天下为之震惊!


番外二
景正十六年,四月,缅甸集合兵力三十万,三百头象军,分三路大军,一路沿着怒江北上,兵犯木邦,一路从缅甸国都阿瓦出,径直北上,一路沿着锡箔江北上,大军分三路,直逼明朝边境!
木邦十多年前已经被明朝收复,经营多年,驻兵二千,加上军情处,锦衣卫对缅甸的监视,在缅王集合兵力的时候,明朝已经知道。
南方战区大都督,一面上呈帅府,一面结合兵力,五万大军集结,越过澜沧江,向着顶宛进发,驰援木邦。
曹文诏得到消息,请旨乾清宫。
随后,朱栩下旨,命帅府总督,南方战区大都督卢象升为统帅,调集大军十二万,征讨缅甸。
第二日,朝报发布内阁征讨令,严厉斥责缅甸不尊中华,破坏天道秩序,宣布征讨缅甸。
在朝报发布内阁征讨令的前夕,乾清宫。
十七岁的朱慈煊,已经有朱栩一般高了,长得风姿挺拔,精神奕奕,一身的黑色甲胄,手握长枪。
他单膝跪地在朱栩身前,沉声道:“父皇,儿臣此去,定然扫平缅甸,让所有番邦都知道,父皇天威不可犯,我大明天道秩序不容亵渎!”
朱栩笑着点头,背着手,道:“嗯,父皇相信你,万事小心谨慎。”
朱栩对这个儿子很满意,从小到大都渴望驰骋疆场,做一代名将,名垂青史。
现在,机会来了。
海兰珠站在朱栩身旁,万分舍不得,抹着泪,却不敢说一句话。
朱慈煊对着朱栩重重点头,又看向海兰珠,道:“母妃放心,儿臣此去,必然大胜而归,论功行赏,儿臣必然是第一人!”
海兰珠连连点头,想上前又不敢,只好忍着泪又哭又笑。
朱栩没有在意这些,沉吟一声,神色肃然道:“你永宁皇姐在木邦,一定要想办法保她无恙。”
永宁在三年前,下嫁给了一个榜眼,名叫盛宣仪,本来他入仕是一个县丞,后来是知县,或许是忍受不了皇亲国戚的流言蜚语,主动请调去了偏远的木邦。
永宁嫁鸡随鸡,自然也跟了去。
为此张太后没少在朱栩面前数落,想念女儿是夜夜垂泪。
盛宣仪已经去了大半年,朱栩正想在明年初调他回京,没想到缅甸突然入侵。
朱慈煊也是被永宁带过的,自小在宫里很是相熟,他看着朱栩,沉色道:“父皇放心,儿臣以性命担保,保证将永宁皇姐平平安安的带回皇宫。”
朱栩微笑着点头,心里也有不安与不舍,但孩子长大了,他的翅膀已经遮不住了。
从廊坊出发,刘文阗的皇家军团第一军,在几百辆马车的运送下,沿着官道,滚滚的向着南方驰去。
这是一个混合军团,有炮兵,步兵,骑兵,也有二皇子所统帅的独立团,这是由皇家军院的童子军组成,是朱慈煊一直统领的,大部分二十岁上下,是一支年轻的军队。
大明上下对缅甸入侵自然是义愤填膺,一些人不断上书,请求朝廷不要浅尝辄止,彻底消除缅甸之患。
顶宛,卢象升的五万大军已经到了。
他身前站着三个总兵,来自云南,福建,广西,他们各统帅本地驻军一万,外加南方大营两万。
都督马祥麟站在卢象升身前,沉色道:“大都督,我们来得太快,后方粮草还没有跟上来,不宜再进了。”
离木邦还有三百多里,若是匆匆与缅军交战,又没有后勤支援,五万大军很可能会不战自溃。
福建总兵姚德晟道:“大人,永宁公主与驸马就在木邦,虽然皇上信中没有提及,但皇上乃张太后抚养长大,最是宠溺永宁公主,若是公主与驸马出事,太后,皇上,怕是会……很伤心。”
姚德晟没有说清楚,但在场的十分明了。
公主与驸马若是出事,即便他们有大功,怕也要被问罪。
卢象升之弟,卢象同沉思一阵,道:“大都督,不如我帅三千人驰援,或许能救出公主与驸马。”
众人皆皱眉,没有说话。
他们从昆明集结,再赶过来,虽然是最快的速度,但远没有缅军的快,按照时间推算,缅军离木邦已经不远了。
救之不及!
卢象升面无表情,等他们说完,沉声道:“卢象同听令!”
卢象同猛地出列,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卢象升拿过一道令签,道:“命你率一万人,绕过木邦,沿锡箔江南下!”
卢象同没有任何质疑,道:“遵命!”
他接过令签,大步出了大帐。
卢象升看向姚德晟,沉声道:“姚德晟听令!”
姚德晟上前,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命你率一万五千人,沿怒江南下!”卢象升道。
“末将遵命!”姚德晟道。
“马祥麟听命!”
“末将在!”
“命你率一万五千人,径直南下,支援木邦,便宜行事!”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