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那么第三个就容易的多了。 朱栩背着手,心里转动着,自言自语道:“李家归附,要好好利用……” 曹化淳看着朱栩低语,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李小姐的母亲,出自戚家。” 朱栩怔了半晌,然后才轻吁了口气,有种恍然大悟:“难怪,老太妃会这么上心。” 戚继光镇守蓟州多年,威望远胜于李成梁,虽然戚家军已经没落,但影响力依旧在。相比于李成梁,戚继光对东南沿海的影响力就更大了,现在南方很多少数民族,还供奉戚家军,誓死效忠。 若是有李家,戚家人帮忙,安抚各地因为军改的反对声,应该会有很大帮助啊。 “看来,朕得好好照顾这位李小姐了。”朱栩眼神放光的嘀咕道。 李解语被安排在景阳宫的偏宫内,倒是娴静,定时过来给朱栩“问安”,简单闲聊几句,然后便去慈宁宫,仁寿殿,偶尔也会去御花园,但都不会与朱栩碰撞。 随着李解语的到来,朱栩的注意力也都全部转移向辽东,各方面的情报也陆陆续续的报到了他这里。 李家祖地在铁岭,随着李成梁发迹,大部分都迁了出来,当年铁岭一役,李家战死了大半,李思忠收拢了铁岭李家残余投靠了努尔哈赤,现在是一个“牛录额真”,不大不小的官,在后金并不显眼。 倒是李家在与辽东当地的汉人,亦或者被劫掠过去的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要是李家能够归附,倒是个大事情,或许是一块隐藏着的多骨米诺牌……” 书房内,朱栩一边翻着情报奏本,一边思忖着。 “皇上,戚继光,李成梁,俞大猷,谭纶四人的旧部、后人已经查清了。” 曹化淳手里拿着一个奏本,递给朱栩道。 朱栩接过来,一边翻看,一边心里暗叹,老太妃确实是人老成精。他表面上看拥有近三十万大军,实则上根基不稳,尤其对地方上,近乎普遍的反对。 但借助万历年间的名宿老将的余望,将大大有助于他稳定地方,收拢人心,继续推动改革。
第285章 孙承宗入宫 借着即将登基,年关的关口,朱栩开启了疯狂模式。 从王公勋贵,三少三太,六部九卿,到各路督抚,科道,近乎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员,朱栩都见了个遍。 然后就是参与各种文会,拜会杏林大佬,文坛名家,尤其是在野的曾经德高望重的朝堂高官重臣。 紧接着派出内侍分头出京,带着圣旨,赏赐各地在官在野,有影响力的军政两界的大人物。 景阳宫内,朱栩躺在藤椅上,闭着眼,胸口起伏,整个人,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曹化淳端过来一杯茶,笑着道:“皇上,还是有些效果的,不少人都给皇上说了好话,安抚人心很有成效。” 朱栩哼哼了两声,深吸了口气,道:“给朕?只怕是给信王的吧?” 朱由检这一阵子也没有闲着,别说是新皇登基改元,哪怕只是普通年关,也是要大肆赏赐,感谢朝臣们过去一年的辛劳。作为总理大臣,他自然也责无旁贷。 相比于朱栩的小毛孩,尤其是之前的“胡闹”经历,朝野上下更喜欢信王。相比于朱栩的假惺惺,信王也更喜欢清流,尤其是东林人,你有情我有意,一拍即合。 有了东林的帮忙与造势,一时间,朱由检威望盛隆。 曹化淳对朱栩已经很了解,听着他的话也没有在意,道:“皇上,孙大人预计明天就要到京了,奴婢已经安排了人,孙大人一进城就接进宫来。” 朱栩费力的点了下头,道:“嗯,再传旨四川,命秦良明率军出川。行军要秘密,另外以将帅不合,调袁崇焕进京。” 曹化淳愣了愣,点头道:“遵旨。” 门外一个内侍走进来,道:“皇上,李小姐来了。” 朱栩睁开眼看过去,想了想道:“让她进来吧。” 李解语进来,行礼后道:“皇上。” 李解语一如往常,稳妥安静,不急不缓。 朱栩一点都不想动,还是坐起来,笑着道:“李小姐,有什么事吗?” 李解语看着一脸疲惫的朱栩,心里也暗感疑惑,外界对新皇,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妖魔”,没有什么事情是朱栩干不出来的,但这几天相处在宫里,她发现并没有外界传说那么不堪。 她微微躬身,道:“皇上,宫里可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民女做的?” 朱栩抬头看着她,心里微动,笑道:“是不是觉得宫里无聊?” 李解语抬头看了眼朱栩,又微低着头,道:“民女不是无聊,只是想为皇上分忧。” 朱栩笑了笑,转头看向曹化淳,道:“太医院有女官吗?” 曹化淳一怔,回忆了一阵,道:“以前有,现在没有了。” 朱栩点头,看向李解语道:“李小姐,冬天,宫里生病的人太多,有些病啊,只能女太医看,有没有兴趣学学医?” 李解语看着朱栩,表情呆了呆。 她想过很多种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栩会给她安排太医院。 她只是呆了下,然后躬身道:“民女遵旨。” 朱栩笑着点头,摆了摆手。 曹化淳会意,对着李解语道:“李小姐,请跟我来。” 李解语对朱栩微微一拜,跟着曹化淳转身出去。
李解语一转身,朱栩又有气无力的躺了下去,低声嘀咕着:“要快点学,我要带你去辽东……” 朱栩这一觉直睡到了天亮,直到曹化淳来喊,才浑身酸痛的醒过来。 “皇上,孙阁老已经进宫了,正在换洗。”曹化淳一边看着朱栩梳洗,一边说道。 朱栩点头,道:“嗯,弄点吃的来,朕跟孙阁老一起吃。” 曹化淳答应一声,让人去安排。 朱栩到了偏房,孙承宗已经在等着了。 孙承宗一见,连忙单膝跪地道:“臣孙承宗,叩见皇上。” 朱栩看着他满脸的风尘仆仆,双眼血丝充斥,显然昼夜赶车,急切入京。 朱栩心里微微感慨,这么一心为国的,大明不少,能合他心意的,怕也只有孙承宗了。 “来,坐,一起吃。” 朱栩笑着在桌子边坐下,对着孙承宗招呼。 孙承宗也是进宫前随便对付了几口,看着朱栩,顿了顿便坐了下来,开口道:“皇上,除了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北方的几个重镇,其他该整编的,都整编的差不多了。” 朱栩笑了笑,待内侍将饭菜上齐,朱栩拿起碗,道:“边吃边说,今天没有君臣,只当同僚。” 孙承宗历任数朝也没有这样的待遇,没有见过这样的皇帝,心里激荡,躬着身,却没有吃,继续说道:“皇上,整编差不多完成了,西南诸省还好,有秦总兵压阵,各地还算稳定。不过其他地方,尤其沿海更省,湖广,广西,不论是地方政务,还是军心都不够稳定,臣担心会出事。军改,太急,太快……” 朱栩自然明白,点头道:“这个朕知道,最近朕也在忙着安抚,恩威并用,争取两三年内稳定下来……” 这个其实是朱栩乐观估计,按照他的改革步伐,根本不会那么快,很有可能会激起更大的反弹。 不过朱栩也无奈,危机迫在眉睫,大明又病入膏肓,不下重药根本没有效果,若不是有所顾忌,他甚至还想再激烈几分。 孙承宗还不知道京城最近的大小事情,但却知道新皇登基,势必要大赏天下,确实是一个安抚人心,消减反弹声音的好机会。 “皇上,想要稳住地方,首先要稳住军心。” 孙承宗看着朱栩,斟酌着道:“臣认为,除了官位,银响之外,还要有功勋,以此笼络军心,外加严苛训练,优胜劣汰,训练出一支强军,只要军队稳住,地方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朱栩一边吃着米粥,一边点头。 先军后政是他的战略,现在军制改革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要稳住军心,强兵强将。 孙承宗的话,很显然也是知道他不懂军,说的都是认为他能理解的。 不过对于军队,朱栩除了信任兵部,领军的将帅,在军队内部也安插了他的人,还有锦衣卫暗中盯着,并不担心有大乱子出来。 孙承宗见朱栩听的认真,开始将沿海各省,尤其西南重镇的改制细细汇报。 朱栩虽然通过锦衣卫,军政学院各方面都有了解,还是没有孙承宗说的详细,直观。 朱栩吃完了,孙承宗还在说,事情太多,太复杂,哪怕孙承宗已经简明扼要,还是说了大半个时辰。 “皇上,建奴的国书来了。” 突然间,刘时敏领着孙传庭,快步走了进来。
第286章 小爽一把 刘时敏话音一落,孙承宗就脸色微变。 他久在外面,还不知道黄太吉的事情,看着刘时敏进来,慌忙站了起来。 孙传庭快步走进来,沉声道:“皇上,贼酋送来了国书,说是要与我大明结兄弟之邦,永世和善。” 孙承宗眉头皱了皱,目中也一片肃然。 建奴这么做,很显然是有了一种底气,要与大明平起平坐,其中透露的讯息,就是建奴的实力膨胀,开始有更大的野心了。 朱栩有预料,可是听着孙传庭的话,心里还是一沉。 他看向孙传庭,断然道:“孙大人,兵部责任重大,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尽快稳定各军,加强训练,随时支援辽东!” 孙传庭一拜,道:“臣遵旨!” 朱栩又看向孙承宗,冷声道:“朕已经调集了一百门红夷大炮给辽东,同时明旨调袁崇焕回京,过年后,朕会再明旨撤换熊廷弼,到时候,朕要你带着他们两人悄悄返回辽东,必须加紧布置,要将宁锦防线打造的铜墙铁壁,朕,绝不允许宁锦防线有失!” 孙承宗一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暗暗吐了口气,看向曹化淳又道:“再给辽东拨两百,不,五百万两!传旨给六部,要他们全力配合!” “遵旨!” 曹化淳躬身答应道。 小小偏房里,谁都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压抑。 国书是一件小事,背后蕴藏的却是件大事,不论是朱栩还是兵部都不敢耽搁,朱栩在内阁,将兵部尚书,侍郎全都给招来。 孙承宗还挂着内阁首辅的名头,军事会议自然有他主持,朱栩旁听。 这个会议涉及太多,简直是新朝以来,第一次正式的军事大会,虽然只有五个人。 开完军事会议,朱栩又破例的将六部尚书给招到了御书房,认认真真的吩咐了一番。 此时,大明朝局还是一如往常,各路言官弹劾不停,但不论是六部尚书还是侍郎都是朱栩安排的人,朱由检动不了,关内关外的将帅,那更是朱栩的禁地,朱由检不敢涉足。 加上朱栩停了朝议,虽然言官们越发的疯狂,但明朝的政局,难得的出现了平静,除了开始的慌乱,渐渐的也稳定下来,真正用心做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东西不自觉的进入正轨。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4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