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明朝第一国师

时间:2023-03-07 10:41:46  状态:完结  作者:鲈州鱼

  雨虽然停了,但天气一直没有转晴,外面湿冷湿冷的,在草丛里钻来钻去,衣服一会儿就被打湿了,寒气透进手脚,一直沁入肺腑,难受极了。何况,这野外也凶险得紧,昨天的女鬼走没走,谁都不知道,万一迎头撞上了,那还不被鬼把命给勾了去啊?
  “一群没用的东西……”九戒也很冷,但为了抓对头个现形,他却只能坚持,一边轻轻活动着身体,一边幻想。
  一想到成功之后,可以狠狠的折磨小道士,并且向谢公子邀功,他就觉得一股热气从心里往外的发散出来,使得全身都暖洋洋的,如同沐浴在三月里的阳光下一样。
  “咚!咚!咚!”正咧着大嘴傻笑呢,突然撞门声连响,通过门框,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那一阵震颤。
  这小贼回来的倒是真快,只可惜,终究还是你佛爷爷技高一筹,这次看你往哪儿跑!九戒更不迟疑,一手拿开门闩,脚下又是一记飞踹,没等门完全开启,另一手已经将火把丢了出去。
  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乱喊,所有动作都是在沉默中进行的,这样就无论如何也不会打草惊蛇了。
  “咦?人呢?又跑掉了?怎么可能?”他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但结果却跟上次一样,没有得到任何收获,江畔依然悄无人息,既没有匆忙逃窜的身影,草丛中也没有任何动静,只有一片死寂。
  “得,得,得……”牙齿打架声更加响亮了,连立场比较坚定的思过眼中都流露出了祈求之色,九戒知道,大徒弟害怕了,想干脆退回大殿里去算了。
  “那小贼手劲倒大,居然可以从那么远的地方丢东西过来。”九戒自说自话的解释着原因,“无妨,在墙上也放几支火把,本方丈就在门缝后面看着,看他能躲到哪里去。”
  小和尚们,倒没人提反对意见,反正师父的态度这么坚决,他又站在第一线,大家有啥可说的,跟在后面颤抖就是了呗?
  庙里原来一共只有十来个人,因为预期中,寺庙的产业会增加,需要更多的人打理,所以九戒未雨绸缪,提前招募了二三十人,国庆寺因而有了大庙的气象。
  不过,很多事都是有利亦有弊,这些新人都是贪图利益来的,向心力自然比较差,一到关键时刻就退缩了。此刻敢于跟在九戒身边的,就只剩下了思过等寥寥数人,剩下的人都躲得老远,只能看到一堆黑乎乎的影子,连面目都看不清了。
  此刻,九戒也无暇多想,老和尚扒着门缝,死死的盯着庙外那片漆黑,生恐漏过了一丝细节。可他的努力却白费了,只过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就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声响,感受到了同样的震颤。
  “这……到底……”九戒用颤抖着的双手推开了门,和门缝里看到的景物一般无二,外面什么都没有,可耳边回荡的敲门声,却是那样的真切,他的信心开始动摇了。
  除非那小道士会隐身,否则的话……
  “鬼啊!”又是一声凄厉的惨叫,声音发自他的身旁,是思过。还没等九戒有所反应,思慧几人也都惨叫起来,思慧颤巍巍的抬手指着庙外,口齿不清的说道:“师……得……师傅,鬼,是蛇妖!”
  九戒只觉一股冷气从脊梁骨直蹿到了天灵盖,浑身的寒毛都炸起来了,他迟疑转过了头,然后,他看到了一副让他终身难忘的诡异景象。
  无边的黑暗之中,亮起了一点微光,泛着幽蓝的光晕,显得很是诡异。因为光太弱,所以很难分辨出距离,好像就在眼前,又好像远在天边。
  尽管光色很怪异,但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却不是光本身,而是随着火光出现的一缕轻烟,那烟袅袅升起,迟迟不散,在空中慢慢凝聚,最后变成了一个诡异的蛇形!
  “真的是……”九戒的胆气,来自于他的推测,现在推测落了空,又看到了这么可怕的景象,他的勇气不翼而飞。
  蛇形灯烟持续的时间并不很长,但众僧却感觉过了有千百年之久,直到那蛇影向空中飞蹿,渐渐消失,庙里才恢复了点生机,至少有了点喘气声,看到蛇影的那一刹那,和尚们的呼吸都停住了。
  “你们以为这么轻松就能过关吗?想的美,看道爷的鬼火迷踪!”默念一声,刘同寿将手中粉末一扬,楚楚配合默契,举起扇子一扇,下一刻,和尚们彻底陷入了恐慌。
  简单的两个动作,带来的却是非常可怕的景象。
  随着蛇影的消散,旷野中突然升起了一片蓝绿色的火焰,若隐若现,飘忽不定,星星点点的散布在空中,缓缓向国庆寺飘来。
  “蛇妖杀过来了,快逃命啊!”也不知是谁喊的第一声,千年古刹一下就炸了窝。
  和尚心里转的念头都差不多,纠缠国庆寺的妖怪是蛇妖没错了,昨天看到的那个女鬼不是没有身子,而是她长了个蛇身。她的舌头那么长,不是蛇妖又能是啥?再说,今天晚上不是有人被蛇咬了么?那就是蛇妖派遣来的小妖!
  现在蛇妖亲身杀过来了,不逃命还待怎地?
  “噗通!噗通!”生在江南,水性多半都不错,国庆寺依山傍水,后门就是曹娥江,水性好的和尚都去投江了,不是为了救父,而是为了逃命。妖怪是冲着国庆寺来的,离这座庙越远就越安全。
  “咣!”不会水的只好做缩头乌龟了,九戒等人关上了大门,然后一群人全都缩到大雄宝殿去了,抱着佛像拼命念经,想着佛祖大慈大悲,出手救人。
  也不知是不是佛祖显了灵,那妖怪最终还是被挡在了门外,却又不肯走,不停的撞着门,让和尚们的心一直悬在嗓子眼里,生怕佛祖挡不住妖怪,让对方冲进来大开杀戒。
  从未有那一刻,九戒是如此的盼望着光明,他的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听思过的话,避开了才是。佛祖慈悲,只消保佑弟子避过今夜的劫难,日后弟子一定多做善事,多供奉香火!
  ……
  另一边,草丛里站起了一个身影,小道士拍了拍手,轻松写意的笑道:“搞定了,师妹,走,收工回家。”


第34章 天意人心
  国庆寺的和尚们熬过了第二个不眠之夜,造成惨剧的罪魁祸首刘同寿这一觉却睡得香甜,要不是观外太过喧哗,说不定他会再次睡到傍晚。
  “怎么又这么吵?不会是那些和尚杀过来了吧?”刘同寿揉揉眼睛,坐起身来。被连续骚扰之后,和尚们会有什么反应很难说,抱头鼠窜的离开国庆寺是一种可能,恼羞成怒的杀上门来,也同样在情理之中。
  “同寿贤弟,你竟然还在高卧,岂不知外间事急,祸患临头啊。”韩应龙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到刘同寿睡眼惺忪的模样,不由大急。
  “出什么事了?”
  “雨停了已经有两天了,水灾却迟迟未起,如今四乡百姓已经怨声载道,县衙那边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外面围了好多人,都说要找你讨个说法,这,这……”韩应龙急得团团乱转。
  “没水灾不是好事吗?难道汝化兄你一直盼着水漫江南?”
  “当然……不是。”韩应龙被搞得一愣,想了想,才哭笑不得的说道:“愚兄又非丧心病狂之人,怎地会期盼水灾横行,生灵涂炭?可是,贤弟你以此为由,号召全县上下抢收防灾,如今,如今……”
  他跺了跺脚,压低声音,“董员外派人送来了消息,谢家派人拜访了上虞的各大世家,准备联名上疏,治你妖言惑众,误农害民之罪!贤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韩应龙真急了,谢家的串联行动,几乎和刘同寿同时开始的。相信刘同寿的,多是普通百姓,那些大户人家却都将信将疑,有了谢家的领头,他们摇摆的就更加厉害了,抢收时心存观望,找后账却一个赛一个的有精神。
  这些人联合起来的声势,别说知府衙门,就算布政司衙门也得慎重以待,再加上因为抢收带来的减产,以及对秋赋的影响,处境堪虞,远非他举人的功名,又或是刘同寿在民间的威望所能抗得住的。
  况且刘同寿的威望到底靠不靠得住还是个问题呢。前几天他确实一呼百诺,威望十足,可此一时彼一时。雨停之后,连东山镇的镇民都无法淡定了,要不还有齐成、赵屠那几个铁杆在,单凭门口那块不着调的牌子,又能拦得住谁?
  董家的消息中说的明白,要不是前几天到处乱逛那些和尚突然没了动静,场面很可能已经不可收拾了。他能理解百姓们的心情,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搁谁身上也不好受。
  他只能将希望放在了刘同寿身上,盼着小道士能再次展现他神鬼莫测的手段,力挽狂澜。可谁想到小道士竟是这副没心没肺的模样,让他六神无主。
  “也罢,事已至此,就让愚兄一力当之,也算是略报贤弟的恩德。”韩应龙咬了咬牙,面露决然之色,“冯知府委任上虞民政与我,令出我手,须攀扯不到贤弟身上,待我出去与父老们解释清楚,然后便赴布政司衙门出首!家母就拜托贤弟了……”
  “……”半梦半醒听了这一大通,刘同寿算是彻底清醒了,他又是感动,又是郁闷。
  天灾的事固然是被他用来提高名声的,但未尝不是一片好意,现在被人当做了驴肝肺,甚至起了反效果,当然令他很不爽。不过,做过好事之后,还是有人感恩的,韩应龙分明就是拼了前程性命不要,想替自己顶罪呢。
  伸手拦住韩应龙,刘同寿正色道:“韩兄,你先别急,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
  “可是……”
  外面的喧哗声越来越高了,显然有更多的人聚集了过来,韩应龙忧心忡忡的说道:“莫非贤弟你要出面相劝?可依愚兄看来,如今群情汹汹,贤弟你出面怕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你出面又说些什么?若是继续坚持水灾论调,恐怕……”
  “我现在的确不能出面,该做的已经都做过了,接下来只有静观待变才是上策。”
  “静观……待变?”韩应龙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下不下雨,只能看老天爷的意思,转机不在于向人辩解,而是天意,“可外间那些……”
  刘同寿微微一笑,“外面就交给齐大叔和赵大叔他们吧,他们说话比我说话更有效果。”
  外面的嘈杂声虽响,但却压不住齐胖子尖锐的嗓音,以及赵屠夫瓮声瓮气的大嗓门,以这二人为首,越来越多的东山镇民加入了为刘同寿辩护的行列。韩应龙来时心急如焚,对外间情形未加留意,此时凝神一听,却略略放下了心。
  有这些人在,至少不会闹出乱子了,但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他点点头,又摇摇头,声音暗哑,“眼下无忧,可日后又当如何,若是真的雨过天晴,那……”
  “这件事,我已经委托李兄去办了……”
  “东壁?”韩应龙一愣,“他能做些什么?”
  “去沿海的村镇走访呗。”刘同寿解释道:“沿海的渔民和老农,对天气变化都很有心得,李兄说的那些谚语,就是前人根据他们的经验编出来的……这种事虽然没人能够断言,但是,只要将种种迹象结合起来,还是能推断个八九不离十的。”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