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坐在官椅上,淡淡说道:“本官召见你们两个,是要说明本官的方针政策的!” “本官在范家庄的治理,想来你们也听说过,那是一视同仁不容污垢的。所以范家庄短短半年,便有今日的繁华。” “二位在各自屯堡的作为,本官也全部知道。说句大实话,本官要是追查,二位的官也就不用当下去了。” 听到这句话,两个百户都额头冒汗,紧张起来。李植在范家庄的治理大家看在眼里,仗着巡抚的威风断人财路又有谁敢反抗?如果他发起飙来抓两个百户的小辫子,就是兵备道和参将也保不住两个人。 “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本官也不准备刁难两位!”李植对两位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就是以后吃相好看些!如果领地上无事,本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如果吃相太难看激起兵变民变,本官绝对会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雷霆手段!” “第二、就是以后每年的屯田子粒,只能多不能少!” “知道了么?” 屯田子粒就是军户屯田的赋税。明末卫所兵失去战斗力,每年缴纳的屯田子粒就成为考核卫所官员的重要事项。范家庄的屯田子粒份额很少,就算今年缺少了一点,李植花几十两银子买些米就交差了。但这两个百户的份额,李植可不想掏自己的腰包为他们补。 明末军户逃亡严重,卫所屯田荒废的多,李植也不要求两个百户足额交纳,只要求他们从此只多不少就够了。 听到李植的话,两个百户是既惊又喜。惊得是这李植不好糊弄,似乎对自己的事情门清的。喜的是李植并不准备断两人的财路,只要两人不闹出事情,只要交纳足够的屯田子粒就不插手两人的屯堡,这是天大的喜讯。 两人听到这话,又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 “大人英明,小的绝不为大人添麻烦!” “小的一定打理好,交纳足够的屯田子粒,屯堡里绝不会出事!” 听到这两人的话,李植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知道便好!” 看到李植的姿态,两个百户知道该滚了。两人等了一个月才等到李植召见,见了李植还不到一盏茶时间就被赶走,这新任防守还真是难打交道啊。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两人哪里敢反抗?两人屁颠屁颠爬起来,便拱手告辞了。 “小的不敢叨扰大人,就此告辞!” “小的告辞!” 李植点了点头,挥挥手让两个大明朝的蛀虫走了。
第0077章 铁坯铸炮技术 李植升为防守官后,范家庄的兵额也提高了。原先范家庄庄兵兵额只有五十七人,现在有一百二十人了。 按道理来说,有这种么多的兵额,每个月就能领到相应的月饷。不过明末财政紧张,朝廷经常发不出兵饷。再加上明末官场腐败,军饷发下来雁过拔毛层层克扣,发到手就极少了。范家庄一百二十人按天津镇的标准本该每月有二百四十两军饷,但到了二月中旬第一次发军饷时候,李植从卫指挥使司拿到手的军饷只有七十二两,平均一个兵七钱银子都不到。 看到这样惨淡的军饷,李植暗道大明的基层武官也贪不了多少钱。即便是吃空饷,也吃不了多少。 拿不足月饷的士兵是没有士气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的,最终养出来的军队只能是弱兵。范家庄本来有二十七个老弱庄兵,其中四人应募转入了李植的选锋团,还余二十三人。发下来的军饷这么少,李植不可能募满一百二十人,只能再募集十三人。 这三十一个庄兵李植每个月给二两月饷,刚好把上面发下来的月饷全部用光。平时李植让他们每日训练城墙防守,到时候可以稍微协助选锋团守城。其他时候这支部队就在城内巡逻,充任类似武警的角色。 发下来军饷这么少,兵额不足的问题李植也没有办法。如果上官来检查时候,李植找一百多选锋团士兵来凑数就是了。 忙完了这些事情,李植便去盐山俘虏的五个炮匠那里看了看。 回城一个月了,李植让这五个炮匠在城内建一个火炮作坊,不知道如今建得如何。 等李植走到城东的火炮作坊里,发现熔炉已经建好,五个铁匠正忙着制造铸炮泥型。 看到李植过来,五个炮匠赶紧跪下:“见过防守大人!” 李植说道:“免礼!你们的进展怎么样了?” 五个炮匠答道:“工具和熔炉已经打造好,正在制造泥型准备制造第一门铜炮。许久没有造炮了,第一门炮准备铸一门小的。” 李植想了想,问道:“你们用泥型铸炮,那泥土里的水气怎么办?那么高温度的铜水一浇进去,泥型里只要有一丝水分就会立即蒸发在铜炮里形成气泡。这气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导致炮壁脆弱导致炸镗!” 五个炮匠没想到李植还知道这么专业的问题,互相看了一眼,由匠头曹余说道:“大人高明!泥型确实容易藏水,所以我们做好泥型后都要风干一个月才使用。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免不了有些微水气使铜炮形成马蜂窝,平均铸十门炮才有一门炮堪用!” “十门炮才有一门堪用?那要做多少无用功?”李植笑了笑,想起自己在后世了解过的铸炮方法,说道:“如果不用泥型,而是用铸铁做铸模呢!铸铁里面没有水,不会形成气泡,成品率会极大提高!而且铸铁做铸模产出的铜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可以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 听到李植的话,五个炮匠都愣住了,他们用泥型做了十年的大炮,却没想过用铸铁来做铁型。 不过他们毕竟是经验丰富的铸造师,李植一点拨他们立即反应过来,都觉得用铸铁来做铸模确实有很大的好处。 没有了气泡,铸造的火炮岂不是每门都能用?再不会有那么多废品! 这防守大人,怎么什么都懂? 摸了摸后脑袋,曹余笑着问道:“防守大人,如果用铸铁做铸模,这铸模和铜炮到时候如何分开呢?” 李植就知道这炮匠会问这个问题,稍微回忆一下自己在后世了解的铸造知识,李植说道:“用铁模铸造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浇入铜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得到成品。” 听到李植的话,五个铸炮匠都陷入了沉默,仔细思考着李植的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使用铁模铸造采用双层涂料等,也是传统铸造的常规技艺,五个炮匠之前也听说过。此时李植一点拨,他们立即就想通了。 想了半分钟,曹余想明白了,说道: “大人高明!这铸造方法实在是高!” 李植笑着接受了炮匠的恭维,又给炮匠们详细解释道: “首先按铜炮大小,分五节作出泥炮。然后按泥炮节数分制铁模泥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泥型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注时和铁模铸成一体。” “用泥型翻铸铁模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烘干后,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然后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合的整套铁模。” 听了李植的这段解释,便是其他四个铁匠也想明白了。他们对李植的办法惊为天人,看向李植的目光除了敬畏,又带上了一丝崇拜。 我大明朝居然还有这样的武官! 李植又说道:“你们先按我说的办法造铜炮,成功了以后,我们再造铁芯铜体大炮。铁芯铜体的大炮更坚固,更轻便!” 还有更好的技术? 这防守大人比当初孙元化大人麾下的弗朗机铸炮师懂得还要多啊! 曹余听到这话眼睛发亮,把匠人对技术的崇拜展露无遗。
第0078章 铁芯铜体大炮 火炮作坊失败了几次,最后在李植的指导下,用了二十天时间摸索出了技术,成功使用铁坯造出了铜炮。这种新方法造出的铜炮炮身上没有蜂窝气孔,质量要远远好于泥坯铸造的铜炮,不但提高了铸炮的成功率,而且降低了成品炮的炸镗概率。
而且用铁坯铸炮铁坯可以重复使用,省却了铸模时间,铸炮速度大大加快了,三天就能铸造一门铜炮。 不过李植不满足于此,李植又让匠人们铸造铁芯铜体大炮。所谓铁芯铜体大炮就是先用生铁铸造炮芯,待炮芯冷却后用铸模包裹炮芯,在铸模中炮芯外面浇铸一层青铜。 这种造炮方法是明末中国的一项发明,可惜在原先的历史上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明末中国的铸造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明廷和后金长期的战争中产生了对先进武器的需求,铁芯铜体大炮便应运而生。这种新式火炮能以较少的材料承受较高的膛压,降低了火炮的重量。同时生铁熔点较高耐磨性较好,因此这种技术提高了火炮的寿命。不仅如此,因为青铜较为昂贵,铁芯铜体炮节约了用铜,还降低了铸炮成本。 李植让炮匠们按这种方法摸索、制造火炮。 李植选择的第一种野战火炮是这个年代的米宁轻型长炮,这是一种84毫米口径,使用六磅炮弹,炮身长两米的前膛炮。这种火炮的直射距离是四百米,最大抛射射程三千二百米,标准炮重九百斤。不过李植使用铁芯铜体技术铸炮,炮重可能可以下降不少。 选择这种火炮的原因是火炮的重量和口径都比较适合。李植以后面对的战斗大多数都是和步兵骑兵混合的敌人进行野战。无论是东北的后金还是西北的流贼都擅长野战,较少在坚城中死守。李植不需要能够摧毁敌人要塞的重炮,而是需要能够配合步枪兵野战的轻型火炮。 这样的需求下,六磅炮就比较适合了。 九百斤的火炮还能用铁芯铜体技术改造得更轻一些,这样可以用马车拖拉,运输也比较方便。 炮匠们要进行各种试验制造,到造出符合李植要求的成品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李植又去天津雇佣了五个铁匠到范家庄,让他们给五个炮匠打下手,做学徒。然后李植就把任务交给炮匠们,自己则去忙别的事情了。 崇祯八年一月十一日,范家庄新城的夯土城墙完工。 新城墙周长三千米,包裹着整个范家庄新城。城墙高五米,底宽四米,顶宽三米,每二十米筑有向外突出三米的马面一个。城墙外有护城河,护城河宽五米,深三米。 城墙内外包砖,外围设有雉堞垛口,不过这些目前还没有修好。城墙上设有十六座重炮炮台,每一面城墙上各有四座。这些炮台上需要的重炮,就等待铸炮作坊以后生产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2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