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日,特种大队副大队长高武阳率领三千特种大队战士,潜行至真定府外围藏于山中,并且与城中赵赞取得联系。 高武阳和赵赞互相约定,于二月十八日夜间特种在队先进行偷营,然后城内赵赞率领四万多大军出城野战。
…… …… 真定府西边,辽军大营三里外一处荒草密布的小山上,特种大队一名侦察兵在用望远镜观察着辽军大营布防、粮草和马厩所在等情报。这名侦察兵周围还有两名队员,他们趴在荒草之中,身上盖着一块枯黄色的伪装布,头上的帽子上插了一些干枯的枝叶。 “粮草全部集中在大营最中间,战马主要集中在东西南北四侧。” 这名侦察兵一边说,旁边一个队员用铅笔在一个册子上不停记着,甚至画成一个眼前这部分辽军大营的示意图。 类似于这样的侦察小组,今天高武阳派出了十二组,因为辽军在真定府外的大营便分成十二块。每块五千人左右。 …… …… 夜,子时,又名中夜或者半夜,是十二时辰中第一个时辰。也是人类睡眠最沉的时候。真定府城外辽军十二个大营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相比这些天在外围与黄秋率领的大军进行野战的辽军,真定府外的辽军这二个多月以来一直攻打真定府,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事情,而在这个期间,城内赵赞又从未派人出城偷袭,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些辽军晚上的警戒懈怠了不少,不过毕竟是在战时,辽军大将还是比较谨慎的,每个大营光是外围哨兵都布了两层,营地中还有游动哨,营地布局也很合理,粮草在最中间,宿营帐篷在外围环绕,战马在四周,利于随时上马向外发起冲锋。 然而,这要的警戒对于经过三年多训练,特别是实战磨炼的特种大队战士来说,却已经不算什么。 外围两层警戒线,总计七十一名哨兵被无声无息的捂嘴割喉,没有发出丝毫声音。高武阳派给潜入每一个辽军大营中的人其实并不多,甚至只有十五人,按照分工四周四个马厩每个两个人,而中间粮草则是七个人。 十二个大营,便是十二组,总共才一百八十来人,但这一百八十人却是特种大队轻功夜行最为出色的一百八十人,他们都是一身特制夜行衣,在月光之下不会有丝毫反光,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背包,里面装着他们完成此次任务的关键物品。 很快大营中的游动哨也已经全部无声无息的杀死,十五人成功潜入到各自的目标点。 十五人快速的打开背包,在马厩中和粮草边上放置了一个个超大级的火药包,然后又拿出燃油包,然后依次倒在了辽军大营中处,最后点燃了距离火药包较远的粮草或者帐蓬,以及马厩。 …… …… “敌袭!” “着火了。” “完蛋了,粮草着火了。” 等到这十五人悄无声息飞快离开至宿营地边缘时,辽军火势已经很大,终于惊动了辽军,所有的辽军怒吼着衣衫不整的跑了出来,有军官喊着救火,也有喊着杀敌。也有无头苍翼乱跑的。 这一幕几乎在真定府外十二个辽军大营中同时发生。 不过,总体来说,十二个辽军大营还是反应很快,将官的军官也组织很有效。一部分在外围警戒的,但大部分在救火。 然而几乎就在这边着火的同时,真定府四个城门同时大开,各有一万宋军在各自两千骑兵的带领下,对辽军发起了冲锋。辽军大惊,留下一部分人救火的同时,组织部分人马准备上马,拦截宋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藏在粮草里、马厩中的火药包爆炸了。这种火药包是祥符国装备部出产的最大型号火药包,重达三十斤。可想而知爆炸的威力。 最后的结果是参与救火的辽军被炸死三四百人,炸伤两三百人,但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所有战马受到了极大的惊吓,陷入了惊慌失措的状态之中。 这样的一幕,虽然大同小异,但几乎同一时间,也在另外十一个辽军大营中运发生。 大营被夜袭,粮草和营帐被烧,战马受惊乱跑,辽军没能在宋军夜袭之时将战马稳住,且高武阳将人马分成十二份,两三百人每个人带领四枚手雷弹,纵马从外围奔来,也不冲营,在距离足够近时,便将手雷弹一股脑扔进辽军大营之中,可想而知结果如何。 赵赞本来以为能够借机突围而走不错了,却没有想到竟然大败辽军,辽军夜晚火光之中,被杀死三分之一,便彻底溃败。赵赞顾忌现在真定府地面上辽军势大,再加上又是夜晚,不好控兵,便没有继续追赶,而是带人开始灭辽军大营的火,抢救出近半辽军大营中的粮草,在天亮之前全部搬回到了真定府城中。 …… …… 开封城中,对于国号的问题,朝廷上下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和争论。 按照叶尘的意思,特别是因为叶尘对赵匡胤颇为尊敬,所以在曹彬和李继勋的恳求之下,在皇家宗庙之中开国皇帝仍然摆设赵匡胤的灵位。但原祥行国一众臣子则坚决不同意,这对他们这些极为看重香火传承的古人来说,是一块难以忍受的心病。叶尘之所以答应,却是因为他来自于后世,他对这些虚无缥缈的名份并不是很看重。但是这样的话,“宋”这个国号势必要继续延用下去。 此外,若是叶尘能够延用大宋这个国号,曹彬、李继勋、赵赞等跟着赵匡胤打下天下的老臣,以及一部分天下士子来说,却是大为感激。这样一来,必然能够使叶尘更快的得到民心的归附和各地将领、官员们的拥戴,大大缩短因改朝换代而带来的国家动荡的时间段。 但对于祥符国一众心腹臣子想成为真正的开国功臣,名传万代的一些私心,叶尘也不能不在乎,但这些人也没有继续采用“祥符”这个国号,而是在研究商讨过之后,竭力进言要改国号为“祥”。最后叶尘提出了一个别开生面,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从未想过的办法来决定这件事情。 叶尘决定让开封百万百姓代天下黎明百姓投票决定国号,在叶尘仔细交待之后,开封府发动开封二十多万成年百姓,进行了投票。结果却是在意料之中,但也在意料之外——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竟然选择国号为“祥”,叶尘让人打听了百姓为何选择“祥”为国号的原因之后,却是有些啼笑皆非。百姓之所以选择“祥”为国号,因为他们认为“祥”字多吉利,而“宋”字因为刚刚经历了波及数路的大灾,百姓普遍认为不吉利。 这样的结果自然让原祥符国一众官员欣喜无比,但曹彬、李继勋和赵赞等老臣苦笑之余却不好再说什么,所谓民意难为,民心所向,他们却不好去违背。 至此,国号为祥,史称大祥帝国,叶尘年号则为天符。 …… …… 大祥国,天符一年,三月十五日。 文武百官皆着官礼服袍带朝贺,叶尘着天子冠带,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九马,备五辆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佾,登坛受禅,接诏、策,玺,公卿、列侯、诸将万余人陪同,燎祭天地、五岳、四渎,大赦天下,正式宣称立大祥国,为大祥国开国大帝,史称祥符大帝。
第1138章 史无前例的大战 禅让仪式之后,又举行了燎成礼仪,燃柴火以祭山川,庆贺叶尘受禅为帝。叶尘下诏为亡父母加封帝后号,册封玉道香为皇后,韩可儿和喻清妍为贵妃,以及自己女儿为公主,儿子为皇子。 另外,叶尘特意在这一天,下旨定开封、洛阳、长安、夏京为四都,他却是已经做好了在不久的将军迁都于长安的打算。 随后就是对百官的安抚和对逊位之帝的优待,册封逊帝赵牧为宋王,行宋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又有原赵匡胤的皇后,赵德昭的太后尊号、待遇皆从旧例,不做削减。 随即便是对百官的正式任命,叶尘正式将他在祥符国已经极为熟练健全的官制搬了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将左右宰相制度,改成了内阁制。 曹彬、韩熙载、马文韬、李君浩、杨继业入内阁,官至一品。至于封爵,按照叶尘的意思等打败辽国,收回江南,以及西南被大理国和交趾国占领的地盘之后再说。 尽管在叶尘再三要求之下,已经极为精简,但是禅让和登基大典一整套程序弄完,依然整整用了两天时间,让叶尘烦躁的不行,特别是当曹彬在他面前也开始恭敬的以臣子自居的时候,这种烦躁越发强烈,更何况当开封这边事情定下之后,他的心思便已经放在了河北辽军上面。 “陛下,要不要马上让杨延定护送皇后和两位贵妃娘娘,及皇子、公主到开封来。”御书房中,马文韬说道。 叶尘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不急,眼下首要之事却是要将河北十五万辽军铁骑驱赶出去。而杨延定的三万天卫大军还有大用,他们可是要担负起一路大军的作用。” 马文韬愣了一下,说道:“陛下刚刚立国登基,宋国文武百官中十有七八被接收过来,虽然有张东和曹公他们替陛下梳理辨别,但是不经历一些事情,看上一段时间,能力如何,是否真正对陛下忠心,都真正的难看辨别清楚。所以,以臣之见此时陛下当以稳定朝廷局势为重。” 叶尘摇了摇头,说道:“马爱卿难道不认为将辽军驱逐出去,是利用外部压力,彻底稳定天下和朝堂的契机。而且是朕彻底控制宋国军队的契机。所以,不但要立刻出兵,且朕要御驾亲征。” 马文韬、韩熙载、杨继业、李君浩、曹彬等人闻言之后,不由若有所思。 叶尘在御驾亲征之前,水儿突然出现,并且将上官冰云送了过来,当着叶尘的面,水儿用叶尘的一滴血,炼制了一个血蛊,种于上官冰云身体之内,上官冰云从此彻底被叶尘所控,且叶尘身死之时,上官冰云也随之死去。 叶尘在验证水儿所言果然不假之后,鉴于上官冰云的心智手段实在是统领安全部的最佳人选,所以依然让上官冰云统管安全部,而张东和唐兴武则是上官冰云的副手。 …… …… 大祥国,天符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叶尘御驾亲征。 不过,叶尘除了让曹玮从新组建的华夏军团中抽调了一万大军随行之外,并没有再继续带领更多的大军前往河北,因为河北的兵力已经够多的了,再多的话,朝廷中粮草便真的难以为继了。 四月一日,河北西路邢州万盐滩,大祥国如今在河北地面上的各路大军在此处会师,可谓是大军云集。 祥符国这边,一个个骑兵旅、步兵旅,一个个抛石机连、弩枪连、百发弩连,队列整齐,旌旗鲜明。叶尘一身特制戎服,端坐在高高的指挥台之上,杨继业、黄东秋、展熊武、拓跋格鲁、折御勋、李光顺、李继勋、曹玮等虎将云集,将他簇拥在最中央。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4 首页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