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有些担忧,价格定这么高会不会卖不出去,可事实立刻让他惊呆了。
第8章 想不出来
姜子延的烧饼不仅卖的出去,而且卖的还很快。
本来定这么高的价就不是为了卖给普通老百姓的,镇子上有钱的人家谁不想吃点好吃的,他们可不嫌价格高,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况且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这些有钱的人家里已经有财了,自然不会吝啬吃食,而且尝过之后肯定会喜欢的,何愁卖不出去。
姜子延对这个市场把握的很准确,他的饼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令他没想到的是,鸡蛋灌饼竟然比烧饼还要受欢迎。
到集市不过一个时辰就收摊了,这是令二人没想到的,姜子延数了数钱袋里的铜板,一个铜板一文钱,五十个烧饼,十个鸡蛋灌饼,一共卖了六百五十文,而这相当于林昭三四天的猎物。
这个结果让两个人十分惊喜。
姜子延并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带着林昭去了镇子上逛了逛,他又去了那家布店,只是这次不再是买衣服了,而是直接花钱买了两床被子。
他们现在住的那个房子四处漏风,一下雨屋顶有的地方还漏水,都是拿盆在下面接着。马上十月就过完了,晚上实在是冷,姜子延好几次都被冻醒,所以这次赚了钱之后他立马就买了两床被子。
被子当然不是什么好布料做的,被里儿都是一些粗布,好在里面是软软的棉花,应该会暖和不少。
六百多文钱买了两床被子后便没剩多少了,姜子延又去买了些芝麻。这里的芝麻因为收成不太好,而且这里的食用油基本都是用芝麻做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芝麻价格也十分高。
时间还早,跟村里赶牛车的刘大爷约定的时间还没到,而且已经是晌午了,姜子延便拉着林昭到一个小摊位面前吃饭,俩人要了两碗面,还有一笼包子。
林昭以前来镇上时都是卖完东西就回去,从来不舍得在镇上吃饭,那都是要花钱的,这是姨母去世后他第一次在镇上吃饭。
两人吃完后将包子打包给林星带了一份,又等了一会儿到了约定的时间,两人坐着牛车回去了。
回家之后林星看到新被子开心极了,由于上次那帮熊孩子被林昭教训了一顿,已经好几天不敢出门来这里闹事了。
晚上,姜子延将剩余的五十文钱交给了林昭保管,林昭很惊讶,姜子延解释道:“我不能在你这里白吃白住,我现在是个无家可归的人,想在你这长期住下去,我每个月给你付钱就当做是住在这里的报酬,你看行吗?”
林昭听到他说以后想在这里住下去,脑袋有点蒙蒙的,他说的是真的吗,以后就住在这里了,和他们一起生活,他不走了……心里顿时涌上了一股欣喜。
姜子延看他没反应,以为是嫌钱少,又解释道:“那个,今天钱都被我花了,剩下的确实有点少,不过以后我会补上的。”
“不是的、你不用补,也不是,你不用给我钱,我很开心你愿意留下来,所以不用给钱。”
姜子延不论怎么说他都不肯收下,只能道:“那你先帮我保管吧,你看我花钱这么快,这钱到了我手里根本存不住,还是放在你这里好一点。”
林昭闻言将钱收下了,这话说得有道理,他先帮他存着,而且他也有私心,以后若是他想走了没钱可走不了。
晚上吃过饭后姜子延早早就睡下了,毕竟明天他还得早起做烧饼。
第二天姜子延早早起来做烧饼,林昭也起的很早,姜子延觉得总是上山打猎也很危险,现在又即将入冬,山里外围出来活动的动物已经很少了,就没让他去,让他跟他一起去镇上卖烧饼。
他昨天只是试试水,没敢做太多。看昨天卖得好,所以今天做的烧饼是昨天的两倍,鸡蛋灌饼也多做了几个,只是家里的鸡蛋不够了,上次跟李大婶换的鸡蛋用完了,所以鸡蛋灌饼总共也不过三十个左右,那么多东西,他一个人可扛不动。
烧饼是用竹筐装的,竹筐里姜子延塞了厚厚的一层棉被保暖,昨天买被子的时候特地加了点钱跟店主要的,就为了烧饼能保温好一点。
到了镇上,他们还没摆上摊位,面前已经稀稀拉拉站了好几个人了。
小翠是其中之一,她是镇上赵员外最受宠爱的小老婆的丫头,昨天她在镇上买东西时瞧见了新奇的烧饼,而且味道真的很香,她就借花献佛买了一个烧饼一个鸡蛋灌饼回去给她家夫人,结果夫人很喜欢,还赏了她一个镯子,今天让她早早就来排队买了。
今天的烧饼上姜子延还撒了一些芝麻,闻起来更香,摊位前不一会儿就排了好多人。
后面的人眼看就快要排到了,然后听见最前面那个小丫头道:“这些我全要了。”
这下子后面的人不愿意了,排了好久的队竟然说没就没了,一时之间吵闹不已。
倒是那个小丫头,一点都不怯场,反而十分泼辣,“你们知道我家老爷夫人是谁吗?那可是赵员外最爱的小夫人,你们要是耽误了我家夫人的吃食,当心你们好看!”
大家一听是赵员外,有许多人都不吭声了,还要那么两三个依旧叫嚷,只是声音小了一些,“即便是赵小夫人想吃,那一次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确实是吃不了那么多,可小翠哪能告诉他们是自家夫人想讨老爷欢心所以让她多买些的。
姜子延听出来了,来买烧饼的这个小丫头是赵员外家的,而这个赵员外在这镇上很有钱,一般人得罪不起。
最后还是这丫头占了上风,而且直接给了一锭银子,将剩下的烧饼和鸡蛋灌饼都包了。
只是若是这样长此以往不太好,他是想让更多人吃到这个烧饼,然后替他宣传一下呢,于是第三天姜子延便挂了个牌子出了个限购的规定。
每人最多只能购买两个烧饼和一个鸡蛋灌饼,多的话就不卖了。姜子延也不怕卖不出去,若是到了下午还没卖完,剩下的肯定已经僵硬了,那他就打折卖出去。热一热虽然味道不如早上刚出锅时的,但依然比其他的饼好吃许多,况且他还加了糖水和芝麻,味道自是很好。
这一日收摊时自是又将东西都卖完了,姜子延收拾东西准备去转转。他忍不住想若是京中的老侯爷知道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竟然沦落到在街头卖烧饼不知道要心疼成什么样,可惜他的小孙子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是他姜子延。
第9章 读书
因为鸡蛋灌饼比烧饼还要受欢迎,姜子延准备多做点。然而这并不是只要有面就可以的,还要有鸡蛋才行。林昭家里以前还养了几只鸡,只是姨母刚去世那两年家里日子过得格外艰难,所以他把鸡都卖了,后来再也没养过。
这个年头基本上家家都会养鸡,鸡蛋也有很多,也有一些人家会攒一点把鸡蛋拿到集市上卖,只是鸡蛋容易碎,不好携带,所以卖鸡蛋的也很少。
姜子延稍微想了一下,去找了林昭,让他在村子里放出消息,他们家大量收购鸡蛋,一个鸡蛋三文钱。
这消息一出,村里好多人家都不相信,后来有的人忍不住去尝试了,用篮子装了一篮鸡蛋上门,发现林昭家里真的收购鸡蛋,而且直接就把账结清了。
于是村子里家里养鸡的人家纷纷都带了鸡蛋来,有的人家鸡养的多,鸡蛋吃得慢,就越攒越多,林昭家的院子里一时间闹哄哄的,都在排队等着卖鸡蛋,生怕卖的晚了人家就不收了。
他们这些天也都知道秀才家来了个有能耐的人,做出来的饼很好吃,每天带的满满的东西去镇上,回来的时候东西都卖光了,很会赚钱。
而且这次收购鸡蛋,不仅省去了村里人去镇上的精力,价格也公道,大家也能多卖点钱,于是村子里的人们渐渐对林昭家里不那么抵触了,反而都说姜子延的好,他们平安村来了个福星。
姜子延没想到上门来卖鸡蛋的村民们这么多,几乎家家都贡献了一篮,这就导致家里的鸡蛋收过量了。
可是光做鸡蛋灌饼可用不了这么多,他有些发愁剩下那么多鸡蛋该怎么办。
姜子延忍不住想,若是能开个超市就好了,东西摆在超市里卖,还省事。
这个想法一出来,姜子延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等他赚够了本金,可以试试,到时候先在镇上开个小点的试营业,如果效果好的话以后就开连锁。
只是现在他的本钱还不够,现在还是想想这么多鸡蛋怎么办吧。
因为一时间收购了太多鸡蛋,导致这段时间姜子延刚攒的钱又花的精光。
当晚,姜子延做了好几个菜,里面都有鸡蛋,可以说是鸡蛋全席,什么鸡蛋煎饼,鸡蛋羹、炒蛋、蛋花汤……他做了好几样,毫无意外都得到了林昭和林星的喜爱,尤其是那碗鸡蛋羹,林星很喜欢喝。
可是像羹汤类的不易携带,不能拿到镇上去卖,所以他就在每日的烧饼摊子上加了一项煎饼。如今他这个摊位上的东西可谓是紧俏的很,一有新品就会被抢购一空。
如此一个月下来,鸡蛋也被吃的差不多了,而他每天起早贪黑折腾的也很累,不过好在已经积累了一笔钱,他要好好想想用这笔钱来干什么。
每天去镇上卖烧饼太累了,而且赚钱还是太慢,他得想点别的法子。
他想了一下,准备去跟林昭商量商量,刚敲门进来发现林昭在看书。油灯是新换的,光线比之前好多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林昭看书的样子,有些微微的惊讶。
不过转头一想也是,这个朝代读书人地位是很高的,村子里出个秀才都不得了,林昭如今也才十三岁,放在前世才刚刚读初中。
“你在看什么书啊?”姜子延走近后看了一眼,上面的字和前世的繁体字很像。
林昭见他过来,往旁边挪了一下让出了个空位,“孝经。”
姜子延凑近看了一下,书上的字都是竖版的,这让他看惯了横版简体字的人觉得特别不适应,索性也不再看,而是关心了一下林昭的学习情况。
林昭的字是以前秀才教的,他认字快,在学习上很有天资,只是没钱交不起束脩,一直耽误着。这一点姜子延在让他背了一遍书后对他的天资有了深刻的认知。
因为不仅是孝经,就连秀才留下的其他书他都背的异常熟练,而且姜子延随便写一首诗出来他都能过目不忘。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