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傀儡皇帝又又又被人背刺了

时间:2025-03-04 00:00:23  状态:完结  作者:凿一块琉璃当珍珠

  “是。”

  “朕见你要去方向不像是康心殿,又见你行色匆匆,可是出了什么事?”

  “太后伤痕发痒难耐,草民所制的药膏缺了味药,便想去太医署取。”

  “这样啊。”李幼本想再说点什么,后头便有宫人来报,“陛下,孙大人求见。”

  孙珩行四天之内入宫两次,之前从未发生过。

  李幼内心诧异,消了问话的念头,对宋涛道:“那你便去吧。顺带告诉母后一声,朕还有要事,就不去瞧她了。”

  ****

  他们见面仍在政清殿。

  孙珩行手里拿着一个缠枝漆盒,按礼作揖。

  二人共处一室,面对面坐着,不发一言。李幼低着头,两手交叉,指甲轻轻挠着手背,等着孙珩行先开口。

  他等了好一会,对方仍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他忍不住抬起头来瞟了一眼。孙珩行面色如常,一双眼睛定定地注视着自己。

  他不清楚孙珩行入宫想要干嘛,若是有关政事,他除了点头说好,就没多大的用处了。李幼坐了会,腿已经酸麻,他借着宽大的袍子,将手挪到腿侧轻轻捏着,尝试搭话:“孙大人这次入宫所为何事?”

  “没有事就不能入宫见陛下了?”

  “朕没说不能。”李幼讪讪道:“只是有点意外。”

  “臣子入宫面见天子,本就是常有的事,日后君臣常见,陛下不必意外。”

  李幼点点头,“哦,那——啊?你说什么?”

  他这意思就是以后会经常入宫了?

  孙珩行慢慢道:“陛下虽登基四年,但先前未学过治国理政,故而这些年臣一直代陛下处理政事。前日下朝时,听太傅提起陛下为君策论写的不错,字里行间都有明君风范。”

  他将手边的缠枝漆盒推过去,示意打开,“臣想着,既然太傅如此赞誉,想必陛下的书是习的挺好。”

  李幼依言打开,看到盒子里面的东西时忽然愣住了——一枚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底下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正静静地躺在细绒布里,泛着莹润的光泽。

  这是传国玉玺,登基后传国玉玺和虎符一同被孙珩行收走了。

  如今他又还了回来。

  李幼脑子有点凌乱:“等等,你等我捋一下。”

  孙珩行话里话外无非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准许他上朝理政。

  他现在很懵,无论是允许自己上朝还是归还玉玺,这都不符合孙珩行平日的作风。

  一个傀儡皇帝,无权才是最好的。若是还权,他将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他一个小白都清楚的道理,孙珩行怎么可能不知道?

  很反常,非常反常。

  一连串疑问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李幼问:“为什么?”

  “天子理政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孙珩行直起身子,左掌按着案几,空出来的右手扣住李幼的后颈,逼迫他仰头直视自己,“臣是陛下的下属,不能越俎代庖,不然天下该说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爱卿替朕稳固江山,天下人是不会……”后颈的力道重了起来,李幼咽下“有意见的”四个字。他改口道:“朕,朕不会……”

  孙珩行眼神冰冷,语气却柔和。拇指摩挲着李幼颈侧一小块地方,似是安抚,又似胁迫:“我在,陛下就会。”

  ****

  天子恢复亲政的消息上午刚定,下午就就跟燎原的星火一般,火速传遍整个朝堂。

  众人反应不同,各自揣测着这一讯号。

  而做出这一决定的主人却不管外界如何议论。

  出了宫,下了马车,穿过孙府七拐八弯的园林,按着外人看不懂的绕法来到一处依照奇门布置的朱阁。

  朱阁每一根梁柱采用了上等的楠木,檐上铺着昂贵的青色琉璃瓦,雀替与额枋的复杂纹饰皆由工匠耗尽心血一笔笔勾勒而成。

  孙珩行推门而入,里头却不如外头奢华,只是正常的布置。

  “你太急了,容易误事。”一名身穿赤色衣裳的男子合着眼,躺在太师椅道。

  孙珩行走到说话人的身边,顺手拉来一张木凳坐下,“若不这样,怎么能一网打尽?”

  赤衣男子轻哼一声,睁眼倒了杯酒给他,“此时动手,难免让他们生疑。”

  “我需早些杀了他,以绝后患。”

  “若想杀他,当初何故将他赶出洛京?就因为他教李幼不务正业?”

  孙珩行沉默不语。

  赤衣男子重新躺回太师椅,一副无所谓的神态:“你想怎么做都随你,我只在一旁看着。不过,别忘了你身上的责任。”

  “时间还没到,我与那位的赌约就没结束。”

  “那我拭目以待。”

  出了朱阁,孙珩行深深地望了一眼这座传了三代人的朱阁。

  一层又一层的颜色刷在红柱与门户上,颜色红得像凝成了血,若天下到他们这一代仍未定,这朱阁只会更红。

  树影斑驳,抹去他夜色中发寒的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

  论两个脑回路不一样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

  孙珩行握拳,下定决心:好,从今天起就做一个优秀的臣子辅佐他。

  李幼陷入沉思:他是不是想我死?

第10章 放权亲政2(修)

  李幼直至坐上那把龙椅时,都感觉魂在飘。朝堂之下,文官与武将分成两列站好,参拜完毕后谁都没吱声。都在等第一个开口的人。

  即便太监说了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仍是没人吭声。果然,没人会信孙氏会还政给天子。就连天子本人也不大相信。最后还是孙珩行开了口,鸦雀无声的朝堂上才陆续有人出来说话。李幼表面看似在听着,实际上已经走神了。

  眼前的人群和说话声忽近忽远,渐渐所有东西都消失不见,视野里只剩一个虚幻的点,散发着白色的光。直至有人高喝一声陛下,他的注意力才收回来。

  底下一名清瘦的绯衣官员站出队,问:“陛下认为此事如何行事才好?”

  一点都没听的李幼下意识瞟向站在首位的孙珩行。

  他们对视几秒。孙珩行率先挪开视线,意思再明显不过。

  李幼只好硬着头皮问那绯衣官员,“朕刚刚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那绯衣官员噎了下,道:“宗正少勤儿子当街纵马撞死两名百姓,被巡城卫拿下后,送入京兆府审理。此人不仅在公堂上伤了京兆尹,还扬言无人敢动他半分。京兆尹迫于宗正的淫威,不得不放了其人。由此可见,少勤之子目无王法,骄纵跋扈。而少勤身为其子之父,未尽教导之责,甚至徇私枉法,纵容过度。”

  他说着,撩开衣袍跪了下来,“臣认为应该革去少勤之职,贬为长沙宗师,其子应使剐刑,以此来平息民生怒火。”

  话音刚落,与其争论的同级官员突然冷哼一声:“南何,如此酷刑也亏你想得出。”

  南何斜眼回道:“若不严刑处置,岂能彰显出我朝威严?”

  “酷刑之下必落定残暴之名,你莫非想让朝廷、让陛下失去民心?”

  “你!”两顶罪名的帽子扣下来,南何叩头喊冤:“陛下,臣绝无此心啊!臣俱是依法行事,绝非凌楠所言!!”

  凌楠紧接跪下,不甘示弱:“臣认为南何之言过于残忍,还请陛下三思!”

  二人吵吵闹闹,李幼头都大了。

  他伸出食指揉了揉太阳穴,再瞅了一眼孙珩行,见其完全没有要插手的意思,于是收回目光,绝了询问的心思。

  据他所知,南何曾和班飞赫交好,后割袍断义,分道扬镳,只身入了孙氏门下。

  此人虽为孙氏一党,但行为处事都与班飞赫一般秉公办事,瞧不起争权斗势的腌臜手段。

  李幼斟酌一番过后,道:“宗正少勤何在?”

  宗正丞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少宗正偶感风寒,正歇在府里。”他掏出一封陈罪书,继续道:“少宗正自知教子无方,辜负君恩,故写了请罪书呈给陛下。”

  喜宝下去接过信递给李幼。

  “少宗正说‘愿和犬子担一切罪责,还请陛下莫降罪府上家眷’。”

  李幼展开陈罪书,信上内容真情实意,字字恳切,就差以血替墨,剖心言明了。

  他将陈罪书合上,再三思考过后,“宗正少勤教子无方,徇私枉法,本应严刑惩戒,但念其自动认罪的份上,降为内官长。其子纵马误害两名百姓,便交由廷尉按晟朝法律处理。另,让少勤府上安葬好死者,并赔偿黄金百两给死者家属。二位大人觉得如何?”

  宗正之事不过试探天子是否真有权干涉朝政的事情。

  既然试探完了,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就没有谁会在意一个废棋的存在。

  凌楠率先道:“陛下圣明。”

  南何和百官接着附和。

  一片附和声之中,垂旒遮着李幼的视线,看不清台下之人的神色。

  ****

  下了朝,李幼换了身墨色常服,用过膳后,来到了政清殿。

  孙珩行仍旧在里头,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

  “陛下今日做的不错。”

  李幼道:“是太傅教得好。”

  “陛下悟性也高。”孙珩行双手拍掌,就有人将一沓包好的奏折送到李幼桌前。

  “这是……”

  “陛下亲政之后,日后批奏折是免不了的。这是部分奏折,陛下拿着练手,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臣,臣定当为陛下解惑。”

  李幼拆开包裹,从中取了数本奏折。翻看一阵后,确定了这些都是各州郡写的折子。

  眉心渐渐蹙起,孙珩行接二连三的行为无一不表明出他要还政的讯号,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解释。

  可他实在不能理解,把握了数年朝政的权臣,为何突然要把权力还给他?是当腻了,还是另有谋算?

  那日的话他没信,孙珩行或许知他没信,却仍然用忠臣的话语搪塞。

  他心知,即使再问一遍,得到的答案还是一样。摩挲着些许粗糙的奏折封皮,他没有问出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三个字,点头道:“既如此,那朕便多谢孙丞相了。”

  有了处理政事的权力,百官的态度悄然发生变化。从早朝只汇报一两件小事,再到各方要事、急报等,局面与从前形成天壤之别。

  随着政事增多,李幼逐渐焦头烂额。

  他虽在书中学过理政之要,但书中所学终究纸上谈兵,真处理起来还须老手在旁指点帮忙。身为一国丞相的孙珩行自然有义务进宫中辅佐天子。

  李幼天资不足,常在一些要紧事上犯糊涂。

  孙珩行时常看得头疼,有时候气急了会把奏折上的朱笔字划去,再扔到李幼面前,寒声为其解释提点。

  等人明白后,再让他重新批字。但最让他头痛的是,在他每次讲解纵横之术与谋权政策时,李幼坐的像私塾里的学子,一副认真听讲却懵懵懂懂的样子,重新提笔写完之后总怯生生地问他“这样可以了吗?”,令他一口气堵在胸膛中不上不下的。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