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老两口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这面朝黄土的农家人也能到京城去。 那可是皇都,天子脚下。而自已的儿子回京后还要面圣。 说起来当今皇后是裴涵知的姑姑,那皇上就是他的姑丈,也就是大儿子的姑丈。 那岂不是他们现在算是皇亲国戚了! 周家老两口一想到此腿都吓软了,拿杯子的手直哆嗦。 他们就是普通百姓,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也就儿子当官才过了几年官夫人官老爷的日子。 就这他们还常常觉得不可思议,生怕哪天一觉醒来发现是一场梦。 过去他们不是不知道裴涵知的身份尊贵,可是一开始他也只是以普通人跟他们相处,时间久了,即便后面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好像也没那么骇人了。 再者,周淮清只是个地方官,听说有的官员一辈子在外任职也去不了京城。 所以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周淮清也大概率如此。 这乍一听见他们马上就要去京城,怎么不胆战心惊! 然而比起爹娘的激动,周遥佳的心情更多的是不安和焦急。 乡试已经过去两个月,即将进入初冬。秋收时节已过,按照脚程,平良县的消息怎么也该到了。 当初说好了,不管是落榜了还是考上了,林朗都会来信告诉她。 其实她并不在意林朗是个一介白衣还是举人老爷,她在意的是林朗他这个人。 他身上的刚毅不屈,为人坚韧真挚。幼年时的悲惨遭遇并没有让他放弃堕落下去,反而能抓住任何机会,拼命迎向属于自已的光。 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吸引着她的目光,让她愿意去帮助他靠近他。 她相信这样的林朗即便没有走向科举也一定是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君子。 只是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但林朗有心走仕途她更不能成为那个阻碍。 是以自八月科举开始,她就扳着手指头数日子。 谁知,林朗的消息还没等到,却先等来了哥哥调任的文书。 京城路途遥远,启程之日将近,她该如何让林朗尽快知道这个消息。 万一林朗此时已在途中,万一他们已经离去,万一他们错过了,那该怎么办? 即便林朗赶上了,她是要跟随家人去京城还是跟林朗回平良县呢。 于情于,好像都是两难境地。 可这些担忧她只能放在心里,毕竟哪有女子去主动提起婚嫁之事,说出去肯定会被母亲指责吧。 就这么日复一日的等待,起身赶往京城的日子终究还是来了。 出发这天,周淮清看了一眼生活了五年的地方。想起刚来此地的萧条景象,再看如今这一片繁荣之貌,感慨万千。 在这里他推行女子经商,为清河县的女子找到一份生机。 在这里他和裴涵知重逢,失而复得的喜悦和激动,仿佛还在昨日。 也是在这里他将他迎娶回家,终于结束了那些迷茫悔恨的日子。 周遥佳已于半月前写信给驿站,这会儿林朗应该已经收到她的信了吧。 再往前走半天就到了分叉路口,之后就再没有能半路遇到的可能。 裴涵知看出了周遥佳不安的情绪,主动去她的马车上陪她说说话。 周家向来节俭,即便来了清河县五年,走的时候收拾东西也并没有比来的时候多多少。 反而是裴涵知的嫁妆、衣物首饰占了好几辆车。 百姓们知道周淮清要走,纷纷出街相送,好些上了年纪的婆子和妇人都忍不住哭起来。 周大人廉政为民,有口皆碑。为官五年,让清河县的百姓对他无不赞扬,怕是往后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父母官了。 告别了夹道相送的百姓,出了城门再行半日,就到了前往京城的岔路口。 周遥佳最后看了眼另一条官道,无奈地放下帘子叹了口气。 “你给他传了信,现在应该已经收到了不会白跑一趟了。”裴涵知拍了拍周遥佳的手安抚道。 “而且如果林朗此次考中,明年定要赶往京城参加春闱。等我们安顿下来,你再写信跟他说我们的住处,到时候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来见你。” “对啊,我怎么忘了还有春闱呢!涵知哥,你真是好人!”周遥佳如梦初醒,一改刚刚的萎靡不振。 “你这丫头,关心则乱。话说回来,你真这么相信林朗,觉得他一定考中?” “那当然,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一个村里一起长大。他那么努力刻苦,他都考不上就没有人能考上了。”提起林朗,周遥佳脸上不自觉地浮起了满脸的骄傲和笑意,看得一旁的裴涵知无奈。 “你啊你!” 安抚好了周遥佳,裴涵知就回了自已和周淮清的马车。 裴涵知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在这个时候赶路对他来说无疑是艰辛的。 出发前周淮清做足了准备,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这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周淮清难得的手足无措,他牢牢注意着裴涵知的一举一动,见夫郎稍稍皱一下眉就紧张得不行。 一路有惊无险的到了京城已经是两个半月的事了,途中经过一段山道时马儿被滚落的散石砸中受了惊,裴涵知差点从车上摔下来。 虽人当时没事,但当夜裴涵知就喊肚子难受,这可把全家吓得够呛。 请来的大夫也说是受了惊,胎象不稳。 周淮清当即决定在客栈里歇息,现在没有比裴涵知更重要的了,如果圣上问责他认罪便是。 休养了七八日,倒是裴涵知先坐不住了。 他觉得自已已经没有问题,更何况年关将近,他可不想和孩子在路上过第一个年。 无法,周淮清只得请来大夫再三确定无碍才再次出发。 进京那日正赶上年前的大市集,人人都穿着华贵美丽的冬衣,姑娘们三三两两化着精致的妆容和姐妹出来游玩。 人流如织,车水马龙,街头巷尾热闹非常。 街两旁的商铺酒楼美轮美奂,鳞次栉比,让第一次进京的周家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便是皇都,最繁华昌盛的都城!
第111章 番外二叶庭 要说最近叶家村哪家风头正劲,那自然是非叶老三家不可了。 自从叶庭十八岁之后,来叶家说亲的媒婆都快把叶家门槛踏平了。 叶老三家这大儿子可真真是个有本事的,镇上那个铺子都开了第三家了,听说开业那天县令大人还送来了贺礼。 在场来看热闹的众人齐齐惊掉了下巴,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乡下来的居然认识这平良县的父母官。 不仅认识,这裴大人居然还主动送贺礼,这是何等的荣誉和尊礼! 那些之前背地里瞧不上泥腿子叶稚和林晋逐的那些人都暗暗庆幸,庆幸自已平时管住了自已的嘴,还没来得及得罪人。 而那些本来就和他们交好的心里更是暗喜,还好他们慧眼识人,就知道林家小两口不是简单的。 开业那天何其热闹,叶家村的人自然也在其中。 回来后他们就将在镇上看到的添油加醋传遍了全村,这下可炸开了锅,村里人一闲下来就去叶家打探消息。 其实叶老家一家并不比他们知道的多,倒是听稚哥儿提起过西岭村来了个长得极好看,跟仙子一样的人身份尊贵,还是县令大人的亲弟弟。 叶老三虽惊讶但也识,不该问的不要问,他们就是普通老百姓过好自已的日子就行。 村民们见从叶老三嘴里问不到只字片语,时间久了便觉得无趣。 总之他们现在算是知道了,这叶家人他们现在是惹不起咯! 谁知又过了几天,十里八村的媒婆一个又一个上门要给叶庭说亲。 现在谁不知道叶家发达了,大儿子开铺子开了一家又一家,有关系有银子住大宅子。 别的不说,就去年叶老三寿宴,办得那叫一个体面风光。 那大女婿还出钱给他们建大院子,说是给叶庭娶新媳妇儿用。 半年不到,宽敞的大青瓦房就建成了,叶家过去日子也不错只是在猎户多的叶家村还不算太突出。 这宅子一建成,俨然成了村里最显眼的。 这下子,还未婚配的叶庭可不就成了媒婆眼里的香饽饽,谁不想住大宅子过好日子呢。 只要有适龄女子的人家都想去探探口风,这孩子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人品没问题又长得周正,家底丰厚。 叶庭性子温和,说话做事稳妥靠谱,即便没有那些外在条件,叶庭本人也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 正因如此,张巧娥对小儿子的婚事尤为费神。 村里知根知底的还好,其他村子里的媒婆把每一位姑娘都吹得天花乱坠,根本不可能一一证实。 这日,张巧娥给两个外孙做了几件厚实的冬衣,让叶庭拿去试试,不合适了还能再改改。 上次见小外孙女的时候已经会牙牙学语了,一想到惜言那可爱乖萌的样子,张巧娥个心都被装得满满当当。 看着大儿子都儿女双全了,心里对小儿子的婚事就越发着急,等她的孙子孙女也出世她的人生还有什么不圆满的! 叶庭去了大哥家送衣服,跟小侄女玩了好半天又留下吃了饭才走。 谁知叶庭大包小包的来,又大包小包的走。要不说亲母子呢,叶稚闲来在家也给娘家人缝制了几件袄子。 外面卖的成衣用料差不说还看不见棉花的好赖,还是自已做实在,暖和又结实。 不巧的是林晋逐驾车出去了,叶稚打算出门找辆车载弟弟一程。 “哥,你快回去吧,惜言还在家呢,我走到城门口去找车就行。” “那好,你路上慢些,天色尚早不急着赶路。” 叶庭这两年跟着叶老三和林晋逐学了不少本事,自已又特别注意强身健体。 所以表面看着文静温润,实际上一身力气,普通人还真伤不了他。 出了城门,叶庭见没有路过的车辆干脆也不等了,几件衣服也不重。 如今已经入冬,山上各类动物早早地躲回了洞穴冬眠,忙碌奔波了一年总算可以歇歇脚。 大哥和大哥夫给他们修了宅子,他自是感激不尽,来年也准备养点兔子和鸡鸭给铺子供货。 之前大哥夫说他知道一处蛇窝,活的蛇胆越毒越昂贵,不过哥夫说这事不能让哥知道不然回去要挨批的。 捕蛇本就是件危险的事情,更何况那深山处的还是毒蛇,哥夫一年也去不了两次。 自从哥给家里盖了宅子,叶庭心里就有些羞愧,他都十八岁了村里不少汉子在他这个岁数孩子都有了。 而自已,打猎技术远没有爹和哥夫精湛,每次遇到大型猎物都要和其他老猎户合力,分下来的银子就更少了。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7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