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身体越来越差,他的动作便急切起来,只想尽快扫清奸佞,给太子留下晴朗的态势。 照常理推算,姚瑜应该与瑶山关守将交上手了。五万对八万,人数上没有优势,再加上瑶山关地势险要,要想完全拖住那八万人是不可能了,但要牵制一半的兵力硬是没什么问题的。 “咳咳咳……”向来沉着冷静的皇帝眉目间生出急色,“瑶山关那边可有战报。” “回陛下,尚未收到战报。” 皇帝手指研磨着腕上的手珠,努力去压制心头的燥意,却终是没压住,一时竟咳出血来。 侍奉的人急切的叫了太医。 但此刻他已然顾不得许多了,拭掉唇角的血,皇帝即刻召见了林尽。 如今林尽已然放在了明面上,所以他也不必过于避讳。 此次召见林尽,目的明确。 “刘氏最近异动频频,恐怕是坐不住了,爱卿须得提前布局以作防范。” 林尽一脸难色,他道出自己的为难之处:“陛下,若现在动手,臣无必胜的把握。如今虽说臣已经兵权在握,可几乎各家族都有子弟在军中任职,官职或大或小。 臣虽然拿到了兵权,可是根基不稳,若真的动作起来,尚不知是否堪用。” 那些人,许多也都是官家子弟,他们应当是不会拿着刀对着自己家人的。 他所说的皇帝岂能不知。 就是因为知道这些,他才会在建国初期就大量重用那些没有根基的书生。 就是因为知道这些,他才会在建朝后一步步走到了这些人的对立面。 这些人都是些陪他推翻前朝暴政的功臣,他们陪自己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打下来这样一片江山。而如今,这些人成了他们曾经想推到的人。他们成了国家的病灶,抢夺了大部分的财富与机会,他们甚至还觉得不够,仍想不断壮大下去,占尽天下好事,让其他人再无出头之日……有朝一日,若是继续发展下去,或许那日很快,很快便又成了前朝的样子。 所以,他明知很难,可他还是义无反顾。 皇帝看了眼林尽,说着最坏的可能,“若是京军真不能为我所用,但朕希望京军至少也不会成为朕的阻碍。” 林尽心头一凛,陛下这意思,是让战斗在京军内部解决? 那陛下所能倚仗的便只有禁卫军了……禁卫军就那么点兵力,这岂不是太危险了! “至于其他……”皇帝微微一笑,“不管京城输赢,刘氏都输了。” 只要姚瑜能拖住瑶山关守军一二。 …… 姚瑜那天走后,到今天已经六天了,一直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宋凉心头沉甸甸的,总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他连县城都不想去了,每日在家里抓着善善读书练武。 然后便是等姚瑜。 赵氏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姚瑜走的那样匆忙,宋凉整日的愁容满面,她也受了影响,这几日都不出门闲逛了。 “听说了吗?瑶山关打起来了,死了不少人,附近弥漫着血气,打猎的都不让靠近了。” 这个消息姚瑜无意封锁,所以很快便在周围县城间传开了。 宋凉心里怦怦跳。 “姚瑜是不是也去了?”赵氏声音发抖。 宋凉也这样觉得,不然他想不到姚瑜为何那般急切。 眼下,周围似乎只发生了这么一件大事,也只有这件大事值得姚瑜不顾老村长的寿宴,提前离席。 听到风声之后,姚家自此紧闭大门,门口的护卫巡逻的也更频繁了。 …… 刘文武本该在两日后动手的,可是期间他收到了曾顺的信,曾顺告知他,再有四日便能率领瑶山关守军抵达京城。 刘文武大喜过望。 考虑到皇帝手里的禁卫军,刘文武还是保守的决定将起事之日再往后延一天。 头一天起事,先与势均力敌的皇上斗个七七八八,顺势摸清皇帝的底牌,第二天曾顺便能携大军来援。对方若是弱势,曾顺来也算锦上添花,若是对方还有留手,曾顺晚一天来也来得及弥补。 不管皇帝是否占优势,届时大军压上,京城尽他他手。 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八万瑶山关守军会折在风高州那“三万”人手里。 …… 借曾顺之手给刘文武写了数封信安抚。 姚瑜只盼刘文武看到信之后能再等一等,不要轻举妄动。 “大人,何必这般着急,如今瑶山关守军已经被剿灭,刘文武独木难支,就算在京城闹起来,也成不了气候。” 姚瑜闭嘴不言,只是坚持急行军。 他该怎么告诉别人,京中的陛下以身做局,抱着玉石俱焚的打算策划了这么一场大戏。 若是正常布局,不该是现在这样:禁卫军在京中与那些大家族之人对峙,风高守军与瑶山关对峙,此两处主打就是消耗,待将刘氏极其党羽势力消耗殆尽,禁卫军和风高守军也恐将不复存在。 而秦征手下将士及太子则是按兵不动……以逸待劳。 身为臣子,以身报国是应当应份的事,那么朝中的陛下呢? “吩咐下去,再加把劲儿,务必在天黑之前,再行军二十里。” 他能猜透皇帝的心思,若只是斗赢了,朝廷还不能将这些人彻底清除。 可若是让这些人背负了弑君之名,秦征与太子在后发制人,必能将这些人连根拔起。 届时,太子便能将这些人这些年掠夺的财富用之于民,朝堂少说也能因此能清朗数十年。 关于这点,姚瑜与皇帝的想法是不同的,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若那些老家族都倒了,也会有新的家族起来,人心是贪的,若是无人制衡,无序发展扩张是必然的事。 就是这群人倒下了,总会有新的势力起来,做着同样的事。 要想世事澄明,必须要长长久久的与之斗争下去。 …… 姚瑜有忠心,但不多。 之所以不想皇帝死,是因为他算个好皇帝,他活着,百姓能过的好。 姚瑜纵然当官多年,但仍不习惯将自己放在当官的角度来看问题。他仍觉得自己还是小小山村的小小农户,他的根永远在村里在田里,而不在朝堂。 所以今次,他会拼尽全力,以身入局。 只为像村长、许叔、江恒……和自己这样的无数的普通百姓。 …… 两天后,曾顺仍没有抵京。 但这期间刘文武不断收到曾顺报告行军进度的书信,知晓他就算没来也快了,当夜便提前动手了。 京军是最能影响局势的一股力量,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刘文武,都知会过京军。 而两方都动的结果就是都按兵不动,但都严防死守,若对方一动手,便立刻后发制人。 因而,主战场就放在了离军营二十里的京城。 刘氏一党早有反心,所以他们早早就豢养了私军。 而禁卫军虽然在皇帝手里,但毕竟是在京中,早有大族渗透其中。 那夜皇帝没睡,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书房,也难得没有看奏折,只是闭目在那里等着。 “陛下,这可如何是好?”倒是内侍王寿泉在外面急的跺脚,时不时的进来跟皇帝汇报,“都打到宫门口了。” “无妨,等着看吧。”到了这种时候,皇帝心中反而无比的平静。 “哎呦……”陛下这心可真大。 然而皇帝这么久的布局也不是白布的,直到天空渐白,叛军都没有打进来。 见外面的动静小了,王寿泉松了口气,“陛下,抵挡住了……” 可言罢,他又发起愁来了,今日是挡住了,那么明日后日呢? 禁卫军就这么一点,早晚会拼完的,也不知秦将军知道了会不会从东南赶回来勤王救驾。 可那会儿还来得及吗? 而外面的叛军虽然停止进攻了,但并没有退兵,他们强攻不成,便开始攻心。 “我劝众位还是不要抵抗了,瑶山关三万将士已经在城外,很快便进京了,你们剩下几千人能干什么?不如识时务一些,缴械投降。” “陛下,这可怎么办?”王寿泉又急了。 而冷静了一晚上的皇帝终于睁开了眼睛,“没想到还是来了,拖了这么久,姚爱卿也算是尽力了……” 而且瑶山关守军只剩三万了,那场战斗一定很惨烈吧? “陛下……”王寿泉听他这么说,心里有点怕。 皇帝轻笑一下,“叛军马上就要打进来了,若是怕死,就自行逃命去吧。” 王寿泉颤抖着腿跪下,能看得出他很是心动,他在宫中也算经营许久了,他若想跑也能跑。可匍匐在地上许久,他还是站起来,“陛下茶凉了,奴婢给陛下添点茶水。” 皇帝又是轻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不知在笑谁。 等天彻底大亮,皇帝没有一直在殿中坐着,他穿戴齐整,走到了宫门之前。 隔着宫门,他看着不久前亲封的丞相,眸中一片冰凉。 而刘文武也看到他了。 也许是胜券在握了,刘文武看起来很从容不迫,还施施朝皇帝行了君臣大礼。 皇帝冷笑,“刘爱卿还认我这个陛下?” “陛下是君,文武是臣,刘某乃至刘家无人不敢不认。” “既如此,刘卿今日为何陈兵宫墙之外。” 刘文武拱手,表面看起来忠厚老实,“臣也是被逼无奈,陛下被奸臣环饲,甚至还听信谗言,残害忠良。 臣不敢有半点不臣之心,只是今日君侧必须要清,不然满朝忠心耿耿的大臣无法安枕。” 刘文武的心思皇帝不难摸清。 秦征虽然现在不在京城,但只要他在那里,刘家便会忌惮于他。 若是刘家篡位,秦征毋庸置疑是要杀回来的。 可若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扶持四皇子,那明面上还是名正言顺的,他秦征就算再不满,可师出无名,他也只能憋着,除非他想做乱臣贼子。 皇帝心中通透,忍不住嗤笑一声,“依刘爱卿看,朕身边何人是爱卿口中的奸佞?” 他一摊手,此刻的他,早已是孤家寡人了。 可这些刘文武哪里不知? 他就是造也要造出这样一个人来。 更何况皇帝身边还明晃晃的站着一个王寿泉。 “便是此人。”刘文武随手一指。 皇帝气笑了。 他未想到,刘文武竟这般不要脸。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0 首页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