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们乍见到身穿喜袍的姬安,虽然惊讶,但也什么都没问。年纪稍长的那些,很快就调整到寻常表情。看得出来,他们在以前的行医经历中想必见过不少奇事。 只是,这么多人无法一下全进到卧房里去,还得一批批轮流着,没轮到的只能在外间等。 姬安看他们犹豫着要不要问候自己的样子,不想他们难办,就找了小厮来问有没有别的房间给自己吃饭。 于是被领到另一间清静的房里。 姬安一边吃,一边回想起刚才那个“医生等着给病人看病”的阵仗,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上官钧有多得圣宠。 上官钧此人,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皇帝近两三年身体不适,甚少过问朝政,如今政令皆出于大司马府,上官钧可谓大盛第一大权臣。 姬安想起住了十名皇子的皇子宫,想起原主宫宇里不到二十之数的伺候宦官,无声地叹了口气。 事实上,上官钧才是皇帝真正培养起来的继承人,也是皇帝真正想收养的儿子。 上官钧是去年仙逝的上官皇后的侄子,也是上官家唯一还在世的人。 当初皇帝夺嫡之时异常凶险,上官家为了保护皇帝,一家十几口人齐齐牺牲,就只留下尚在襁褓的上官钧这一点骨血。 因此,从那时起,上官钧就被帝后两人带在身边抚养长大。 偏偏就这么巧,皇帝始终没有孩子,便一直对上官钧视若亲子。 据说当年皇帝和大臣、宗室斗了许久,就为了能把上官钧过继到膝下,将来继任大统。 可惜没斗得过,皇帝迫于无奈之下,才选了十名宗室子过继。 斗输的皇帝自然憋着气,因此皇子们的待遇一直都不好,也一直处于被放养的状态,连学习都是朝臣和宗室给争取和安排的。 对于上官钧,皇帝更是毫不保留地极尽宠爱。 上官钧的食邑,达到实封的万户。 据说他从十岁起,就跟着皇帝一同上朝,陪着批奏摺。十五岁起就参与政事,朝中各要害部门都待过一段时间。 待他十八岁提早加冠后,皇帝还强硬地重新设置前朝就已经不再设的大司马一职,让上官钧总领枢密院与六部,也就是军政大权都握于手中。 明晃晃地告诉世人:以后皇子继位又如何,还不是得看大司马眼色。 想到这里,姬安都忍不住暗自嘀咕——上官钧这都不反,果然是小说。
第4章 重生 上官钧被一群大夫围着瞧,其中五六个给他切了脉。等进来的三波大夫都出到外间商量,王晦也跟出去听,卧房里才清静下来。 府里的总管事黄义端着水,再次给上官钧喂了一点,轻声问:“二郎可要用些吃食?” 上官钧其实不太能感觉到饥饿,但也知道得吃东西身体才能好得快,就道:“先看大夫怎么说。” 黄义见他疲惫地闭上眼,便说:“那二郎好好歇着。等大夫们商量完,奴送义父回宫。” 上官钧没应声。 黄义等过一会儿,轻手轻脚地起身,准备退出去。 不过,刚退开一步,又听见上官钧问:“姬安在哪里。” 黄义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姬安”是四皇子的名字,连忙回道:“现在偏屋用膳。今日一早,四皇子的人把他的东西从皇子宫搬过来,奴暂且将他们安排在春和院。只是义父交代过,要让四皇子和您一块住。” 上官钧:“等王晦回了宫,你就领姬安去春和院。他的一应用度,都参照我,他若有什么要求,能办就给他办。” 黄义应声“是”,想了想,又问:“那冲喜的事……” 上官钧:“不用瞒着。包括外头要是有人问,让下面都照实说。” 黄义再次应声“是”。 两人刚说过这几句,门口就响起脚步声。 黄义抬头看去,见是王晦和尚药奉御、以及一名中年大夫一同进来,有些诧异——前几日那些大夫每回都要商量许久,才能确定治疗方法,怎么今日这么快。 奉御走到床边,见上官钧闭着眼,以为他睡了,便小声对黄义说:“黄总管,方才老夫已让人熬粥,待大司马醒了可用一些,再让杨大夫行针。” 黄义听完,看向上官钧。 上官钧睁开眼转过视线:“我醒着,奉御请说吧,我现在怎么样。不用多说医理,直接讲我能听懂的。” 奉御见此,便说:“那让杨大夫一边为大司马行针,老夫一边慢慢与大司马说。” 上官钧看一眼上前行礼的中年大夫:“济世堂的杨行和大夫?久仰。” 杨行和客气地道声“不敢”,将药箱放在床边凳上,俯身为上官钧做治疗。 奉御缓缓道:“大司马坠楼,身上有几处撞伤,但最紧要的,还是颅内淤血。杨大夫有一套家传针法,对散淤颇有效用,这几日一直是他在为大司马行针。 “我等原也斟酌出几个治疗调理的药方,这几日都在根据大司马的脉象做调整。原本依我等的看法,大约月余,大司马便可醒来。但方才探大司马的脉,竟比昨日好上许多,想来该是血块消了不少。” 王晦在旁边说:“前几日都说进展甚微,今日就好上许多。还得是四皇子来冲喜的效用。” 奉御沉默片刻,才感叹道:“我等也想不透其中关窍,约摸只能是如此了。总之,有好转就是好事。” 随后他又向黄义叮嘱了一些要注意之处,最后说:“大司马多休息,切勿劳累。” 奉御说完,杨行和也下好了针,接话道:“须留针一个时辰,不影响进食。待到了时间,在下再来取针。” 黄义就吩咐小厮送众大夫出去,再找管事的做安排。现在上官钧已经醒来,大夫们也无须再被拘在府中。 王晦看着都安稳了,也起身道:“那老奴便赶紧回宫,将这大好消息告知圣上。若再有什么事,黄义,你随时使人给我传讯。” 黄义躬身应:“是,义父。” 王晦又对上官钧道:“二郎,圣上说,梦中的仙人指示过,你须多与皇子待在一处,方能好得快。你可别把四皇子往外赶,痊愈之前就先委屈下,留他在身边。” 上官钧不置可否,只说:“我记下了。你好好照顾圣上,待我身子好一些,便进宫看他。” 两边道别完,黄义亲自送王晦离开。 * 卧房里终于又恢复清静,只有留守的小厮无声地候着。 上官钧闭上眼,感受着身体的疲倦,和头部的隐痛,回想刚才见过的一个又一个的人。 他终于确定——这不是梦境,不是虚幻,自己真的复生于十年之前。 在他上一世里,坠楼后的确是昏睡了一个月才醒。 待他醒过来时,外头竟然已经改天换日。 当时皇帝身体本就不好,再遭逢上官钧陷入昏迷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皇帝越发思念仙去的皇后,日日到元德殿祈福。 有一日雨天路滑,皇帝行路不慎,身旁宦官又没扶住,摔了一跤。这一跤直接要了皇帝的命,没撑过十日便驾崩。 上官钧醒来后就得知,皇位换了人,八皇子姬含思已登大宝。 不过,虽然外头人人都以为上官钧想坐龙椅,但上官钧其实并没有过那样的奢想。 他对帝后二人情谊深厚,不希望青史上记一笔二人养出个白眼狼,反口夺了姬家江山。他只想大盛国泰民安,对得起待自己如亲子的皇帝一番栽培,也让世人知道皇帝没有看错人。 至于新帝姬含思,上官钧知道他此前没有学习过如何治国理政,但人还年轻,现在学也不迟。只要姬含思有能力,上官钧准备在能够自保的前提下,慢慢将大部分权力交还给他。 但可惜的是,上官钧很快发现,姬含思并不是当皇帝的料。他对政事听不明白,对国事毫不关心,只沉溺于和身旁几人的风月之事。 上官钧观察了三年,就决定彻底放弃姬含思,继续总揽国事。甚至开始考察起宗室里的情况,以防姬含思不愿立后纳妃、开枝散叶。 上一回皇帝过继的宗室子挑得随意,这一回,上官钧要慎重考虑,选出一些好苗子培养,以后才能接好自己传下去的大盛。 这一考察就过去了七年。 姬含思果然是一直后宫空虚,而上官钧也终于选定一个聪慧的孩子。 然而,还没等上官钧将那孩子接进京来,就遭到好友背叛,给他换了毒酒。 上官钧中毒之后,强撑着布置了一些后手。 某日,他感觉自己已到强弩之末。 却没想到,再一睁眼,竟然回到十年前。 上官钧脑海中一一回闪过刚才见到的人,最后思绪停在姬安身上。 他上一世对皇子宫关注不多,依稀记得姬安是死于失足溺水。这一世姬安却没死,还被送来给自己冲喜。 姬安和他,两个极大的变量,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上官钧思考片刻,又放开了。 事情既已发生,不管是谁影响谁都不重要。 现在他提前苏醒,只希望能阻止皇帝那一劫。 再一个嘛…… 既然上一世当了新帝的姬含思只知风月,还使人毒杀自己,那这一世,就换个新皇帝也罢。 * 八珍粥煮好端上来,上官钧虽没食欲,也还是逼着自己喝下一碗粥,再喝了一碗药。 随后针刺时间到,杨行和来取了针,叮嘱上官钧好好休息。 可大概是昏迷的这段日子睡多了,上官钧闭着眼睛却怎么都睡不着,反倒越来越精神。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治疗的效果,先前隐隐的头疼还几乎感觉不到了。 上官钧干脆叫来黄义,点了几个心腹的名字,让他把人都找来。 黄义一听就有点急:“二郎现在该休息,外头的事都不用急,他们自会理会。” 上官钧看向他:“我现在就要见到他们。” 黄义被上官钧这样注视着,不由得心里打突,感觉大司马的威严比昏迷前更盛,只得答应下来。 等了约摸两刻钟,几名心腹欣喜地一同进来,先恭贺上官钧清醒。 上官钧让小厮扶自己起身,靠着软枕坐在床上。 房里的红绸和喜字还没有拆,不过此时没有一人提到,彷佛都没看见这些东西一般。 上官钧开始问起自己昏迷期间的事,众人一件一件事议过去。 开始一段时间,上官钧还觉得自己精神很不错,思维也清楚。 可随着时间过去,疲惫感渐渐涌上。 彷佛来自脑袋深处的隐痛再次出现,并且不断加重。 甚至还出现了眼花和耳鸣。 候在旁边的黄义终于看不过眼,上前劝道:“大司马面色不太好,不如今日先议到这里。”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