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觉得什么,现在发现还是处处都有危险啊。 在出了正月之后,徐县令飞快的给儿子定下了丁家的二闺女。 但是在下聘礼的时候,丁田也跟徐县令说了:“以你现在的政绩,调任知府估计是肯定的了,你家还要定下我二堂妹吗?” “订!”徐县令苦笑道:“不说我们是患难见真情的关系,就是我那儿子,也对丁二小姐很满意。” “嗯?”丁田眼睛一亮:“他见过我妹妹?” “见过,还见过不止一次。”徐县令摸了摸鼻子:“你也知道,咱们这里不那么讲究,犬子见过好几次,尤其是丁二小姐没有那些大家闺秀的矫揉做作,犬子很喜欢。” 这里是边陲之地,加上丁家这一代也才起来,大家闺秀什么的不要想了,丁家的二闺女,平时还带着人去县城里买东西,自己会去布庄挑布匹,会去绣庄买绣线。 家里是不需要她做绣活贴补家用了,但是她也不闲着,给家里人做衣服,针线越发的好了,还绣一些小东西,给自己准备嫁妆。 平时也不是什么都不干,就知道臭美,家里有人伺候,她也会做一些活儿,偶尔会下厨给家里人做一顿饭。 总之,是个很普通农家女孩子。 守得住清贫,也享得了富贵。 丁田没想到徐大公子对自家二堂妹的评价还挺高。 双方顺利地在丁田离开丁家村,回到京中之前,成了亲。 丁田亲自给二堂妹添的嫁妆,比起大堂妹那会儿,这次添的更多,王佐作为宁王,给写了一条横幅:佳儿佳妇,宜室宜家。 另外还给了添妆,是一套内务府出品的赤金镶宝的头面首饰。 以及成对的玉镯、玉佩和一对金镶玉如意。 看着这样的添妆,大堂妹的婆婆都眼热了:“这可比你那个时候,贵重多了。” “娘,你说什么呢?”不等媳妇儿说什么,胡彪先不高兴了:“二堂妹嫁的是什么人家?我们家是什么样的人家?我要是个县令,大堂哥给的添妆也不会简薄。” 这一点,胡彪比他母亲要看的更清楚,他当时娶媳妇儿的时候,才是个秀才而已。 就算是他现在举人的功名,在人家宁王殿下面前,算个什么? 宁王殿下家里估计刷马桶的都比举子高人一等。 母亲被那个表妹带坏了,虽然那个表妹被嫁了出去,可到底是有影响的,不由得严肃的道:“还是您觉得,您儿媳妇哪儿不好?是没给我胡家生儿育女,还是没孝顺公婆?连我那两个妹妹出嫁的嫁妆,有一半都是她给的添妆!” 媳妇儿嫁妆丰厚,比起自家来还要有钱,每年田里的出息,铺子的租子,从来都是贴补家用的,跟娘家走礼也是有来有往,岳父岳母家更有钱,都不用他们贴补,反而是媳妇儿每次回去,都能带一些东西回来,是岳父岳母心疼女儿,给她的一些东西,也是帮衬亲家的意思,这样的媳妇儿,上哪找去? 何况,两个弟弟成亲的时候,媳妇儿可是偷偷的给了他二百两银子,一个弟弟一百两银子的“私房钱”,充分体现了他这个当大哥的不忘兄弟之情,即便是分家了,两个弟弟也经常来往,对他这个当大哥的很是信服。 不就是分家的时候,公平的分了家产,私底下又有了补贴,日子过好了,两个弟弟更是被他搓去了学堂,不求能跟他一样考个举人,成为一个秀才也好啊! “我……我就是那么一说。”胡老太太有点害怕了:“儿媳妇你千万别介意,哎,最近猪油吃多了,有些蒙了心。” 胡家村里,谁不羡慕他们家娶了个金娃娃回来? 儿媳妇一进门就生了个男娃,后来又有了身孕,生儿育女,且从不怠慢他们,在家里的家务也是一把抓,虽然有陪嫁过来的丫鬟婆子伺候,家里人也都跟着享福。 “没关系,婆婆,我们去那边坐吧,一会儿就要送二妹妹出门了,以前我们家啊,全都是小子,就我们俩姐妹是女娃儿……。”丁桂花扶着丫鬟的手,一边陪着婆婆走,一边说起小时候的事情,将话题岔开了。 不给婆婆难堪,也不让丈夫难做。 胡彪打心里喜欢这个媳妇儿,敬重她,当然也要爱护她。 等送嫁过后,丁田有些患得患失:“又一个妹妹出嫁了。” “三日之后回门,回门过了我们就启程回京。”王佐道:“孩子大了终究是要成家立业的嘛。” 王佐除了一个弟弟王佑之外,就没什么兄弟姐妹了,堂兄弟姐妹都断了关系。 他可跟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关系不太好。 所以无法体会到丁田的那种不舍。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四百四十九章 晋为镇国将军 “小的时候啊,二堂妹就跟大堂妹一起,照顾我……。”他还记得刚来的那会儿,二堂妹吃一口肉都跟过年似的,女孩子在农家不太受重视,不过,他觉得女孩子要富养,所以他对两个堂妹是非常舍得花钱的,倒是对堂弟们要求严格,读书识字,种地干活一样都不能少。 王佐忍不住笑了:“反正是你妹子,等下次有机会,我们再回来,还能看到的,何况那个徐大公子,是不是要会试?到时候,你可以邀请他们去京里,住在你府上,让你二堂妹一起去不就成了?照顾夫婿嘛!” “对啊!”丁田大乐:“还有大堂妹!” 他立刻就举一反三了:“让他们跟舅舅一起,还有舅妈,嗯,还有小表弟……他们太小了点……。” 这就低谷期来没完了,但是那股子伤感也不见了。 一想到他们能去京中,住在自己的府上,丁田就开心。 三日之后,二堂妹回门,跟二堂妹夫俩人看着可亲热,而且二堂妹很果敢的告诉丁田:“大堂哥,不用担心我,我们俩说好了,只要我能生,他就不纳妾,您给我陪嫁过去的丫鬟,也说了,她不给姑爷作妾,已经跟姑爷身边的小厮看对了眼儿,日后是要嫁给小厮,小厮也是要历练的,历练出来了,可以当个铺子的管事什么的,反正不要爬床!” 丁茶花是有这个底气的,她堂哥是丁田。 而且徐家家风清正,徐县令的夫人,也不爱儿子宠妾灭妻,也讨厌一些妖娆的女子往儿子跟前凑。 所以丁茶花才会答应下嫁,不然的话,求娶她的人家里,还有比徐县令家更好的人家,只不过,丁家找人问过了,那些人家无一不是冲着丁田去的,家里三妻四妾,通房丫鬟一个不缺。 “那就好。”二堂妹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不过丁田还是问了家里的几个亲戚,要不要去京中会试? 几个亲戚商量了一晚上,还是没点头,自觉才疏学浅,胡家舅舅更是想先去游学一番,他家里现在有了孩子,也算是有了后,妻子在家带孩子,他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或许,会试的时候,我也到了京城,到时候再去你那里,下场一试。” “舅舅若是想游学的话,最好带着妹夫跟堂弟他们,好歹人多有个照应。”丁田叮嘱道:“如果真有不开眼的就报我的名号,别的不说,天牢的典狱,我见万岁一面还是很轻松的。” 这年头,资讯不发达,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给他一个辅国将军面子,但是天牢不一样,他要是上个奏折什么的,那是直通御案,谁都不用过手,想给戳落奏折都戳落不了。 “好,舅舅记住了。”胡伟乐了:“到时候一定跟别人说,我外甥是在天牢当差。” 他这外甥可比他爹强多了。 不过,王佐后来还是私下里派了王富贵,给胡伟这个“舅舅”留了一面玉做的令牌,上面有宁王府的标志,给他防身用,这东西,宁王府的几个幕僚都有,关键时刻,可以代表宁王府说话。 这些弯弯绕的丁田并不知道,不然他也给舅舅他那辅国将军府的令牌了。 丁田再不想走也不行了,时间到了,于是跟亲人们惜别,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往京中赶路。 因为春天了,天气暖和了许多,他们一路上走的很顺利。 回到京中,丁田跟着王佐就要进宫陛见。 不过没直接去,而是第二天,俩人穿戴了官服,去上朝了。 上早朝起得早啊! 幸好昨日睡得早。 王佐算好了时间,他们是下午进的京城,晚上才收拾妥当,这个时候宫门都要下钥了,不方便进去,所以晚饭吃过之后,遛食遛弯,洗漱一番,躺炕上,等头发干了,就早早的睡了,第二天起早好有精神。 大殿之上,众人都知道了新年的时候的捷报,对于丁田也很佩服,能当机立断,临战不乱,他已经受到了所有大臣的认同,起码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如此。 而永庆帝则是给王佐的封赏还是老样子,钱,珍宝,还有牛羊。 给丁田的就非常有意思了,第一就是丁田的爵位,从辅国将军,上升了一级,镇国将军。 本来还有御史上奏说不太合适,不过永庆帝就说了:“怎么不合适了呢?丁田临危不惧,组织村民殊死抵抗,丁氏一族全员战斗,朕听说,连村长家的大儿子都受了伤,但是敌人都被俘虏了,战马更是有一千多匹,可怜他们为了竖壁清野,连家里的牛羊都杀了,为了不让人冻死,羊汤更是一锅接一锅的熬煮,大人孩子齐上阵,连妇人都拿起了粪叉,你觉得,这样的丁氏一族,还不能出一个镇国将军?” 那御史被说的哑口无言。 其实御史只是习惯性的要反对一下皇帝的决定,忠言逆耳嘛。 真没硬来的意思,但是这会儿被问到了脸上,才发现自己孟浪了,别人都不来当这个出头鸟,就他傻缺的站了起来。 丁田的“战绩辉煌”,最主要的是,丁家村非是军中,而是平民百姓,如果北地的平民百姓都能打赢那些蛮族骑兵,朝廷还有什么可怕的? 与其说是奖励丁田,不如说是宣传给天下人看。 只要能打仗,只要能对抗敌人,哪怕是平民百姓,朝廷也一样有奖赏。 何况丁田的战绩还不止这些,要不是为了保护丁田,他肯定给他封个郡王。 但是现在嘛,最多能封个国公了,但是丁田还年轻,要是现在就给他封公候的话,日后可就封无可封了。 所以,他要慢慢来,不能骤然给高位,那样不是喜欢丁田,而是害了丁田。 当皇家封无可封的时候,就该举起屠刀了。 “臣……臣……。”那个御史哆嗦着跪了下去。 “好了,下次想清楚了再开口说话,遇事三思而后行,还用朕来教你们吗?”永庆帝趁机发了个火,然后美滋滋的当堂提了丁田的爵位,镇国将军哎。 除此之外,还赐了丁田一座皇庄。 一年产出不说多少,起码这个皇庄的名字就够一般人忌惮的了。 那可是皇室的东西,而且这个皇庄是内务府主管的,也就是说,收益归丁田,平时还不用操心的那种好地方。 其次是绫罗绸缎各十匹,全都是贡品级别的好东西。 紫檀木的摆件一对、赤金镶宝如意两对,金如意两对,白玉如意一对。 另外特别赏赐“镇山河屏风”一扇、四君子屏风一套。 金子一千两,银子一万两。 更有宫中内务府送去的肉牛十头、肉羊百头、鸡鸭鹅各四笼。 嗯,每笼里是十只。 后宫的皇后也跟着赏了十匣子的八件点心,一百担的龙须面。 算是荣宠至极了。 不过更重要的荣宠在后面。 丁田跟王佐下了朝,去了天牢那里休息了一下,又睡了一觉,中午没吃饭就被永庆帝叫去了御膳厅,一起用膳。 “你现在是镇国将军了,但是此次遇险也的确是让朕担心。”永庆帝一边吃饭一边道:“朕决定赐你一总旗的人马,归你调度,护卫你的安全。” 一小旗人马是十二个人。 一个总旗是十个小旗,也就是一百二十个人。 加上一个总旗,俩副总,一共一百五十个人。 “这个,不太合适吧?”丁田咽下了嘴里的饭:“臣这个爵位虽然提升了,但是领兵还是不行的,何况……。” “何况什么?”永庆帝喝了一口汤:“说。” 难道是不想自己派人监视他?不能够啊!那鲁侍卫回话说,他们在丁田身边,待的可好了。 丁田也什么事情都不瞒着他们的……。 “何况臣家里也没那么大地方,没那么多月钱,养这一百五十个人。”丁田一咬牙就说了,他的钱虽然多,养活全家已经是很勉强了,其余的都让他拿来贴补天牢了。 天牢不像是刑部大牢,还能有一点额外的补助,自己也能赚一点钱,劳动改造赚来的钱,足够大牢的开销了。 但是天牢不同,天牢里的犯人,轻易的连见人都见不到,何况是要他们做活儿了。 所以只能是偶尔贴补一下,如果丁田心狠一些,可以克扣宫女太监的那点钱,但是他不是那样的人。 不能开源节流,只好自掏腰包了,幸好一年到头皇帝总有赏赐给他,他也就都贴补到了天牢那里,尤其是那里还养着一个李庶人呢。 再一个就是这走礼的问题。 丁田是烦透了,每年光是礼品上的花销就是一大笔。 不走不行,这就是个人情社会,法理还不外乎人情呢。 “你小子想什么呢?”永庆帝乐了:“那是朕的禁军里出去的人,平时下了差,就驻扎在皇宫前头左大营那临时驻地里,不在你家住,也不拿你的俸禄,禁卫大营里出;他们的家人也都让人迁去了朕刚赏你的那个皇庄上了,都是你名下的产业,他们等于是你的佃户,免得有人用他们的家人威胁他们,对你不利。”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4 首页 上一页 311 312 313 3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