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子人虽然小,但是很有脾气的,这么点点大就不要乳母抱着了,自己满地熘达不说,翊坤宫的花花草草可是遭了秧。 他在丁田家里习惯了扯个大葱捞个香菜的,还会扯豆角下来做菜,回宫之后,就习惯了,到处扯东西要做吃的,逗得皇贵妃哈哈大笑,乳母们更是哭笑不得。 偏偏他这小胳膊小腿儿是越来越有劲儿,蹬蹬蹬跑的也越来越顺遂。 看着这个儿子在院子里淘气,永庆帝在窗前乘凉,手里拿着的是贡菊茶:“怎么不来点凉的啊?” 贡菊茶,里头放了一点枸杞跟红枣片,冲淡苦味的,不凉不热,竟然是温的。 “这都立秋了,天气虽然热,可是夜里已经有些凉意,不可再贪凉了。”皇贵妃自己也抱了一杯这样的贡菊茶:“臣妾跟您一起喝。” 哄小孩子的口气,偏偏永庆帝就吃这一套,而且贡菊茶并非什么高级茶,一般后宫的妃子喝的都是八宝贡菊茶。 那里的东西可就多了,喝的味道也就没多少菊的苦涩。 这贡菊茶,却有一缕苦味,正好给他撤撤火。 “坤宁宫修得怎么样了?”永庆帝过问了一下坤宁宫的修缮事宜。 “还差一点收尾的事儿,这次是大修,内务府报了快三万两银子的账,花费很大啊!”皇贵妃道:“只是宫里修缮好了,摆设什么的都没挑,还是用原来的吧?都是先皇后的遗物。” 坤宁宫就先皇后住过三年,后来就一直封宫到现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众女眷们只是在坤宁宫前的空地那里跪拜一番而已。 因后宫多年没有皇后,每年的宴会都是各宫各吃各的。 “三万两不多了,上次大修坤宁宫,内务府可是报了五万两的银子呢。”永庆帝还记得第一次大修坤宁宫的时候,是他刚刚登基的时候,现在,一晃已经二十年了啊。 “那臣妾是省了点银子呢!”皇贵妃轻笑出声:“皇上可得赞赏臣妾一番。” “好,赞赏,你呀,那点银子也看得重。”永庆帝含笑看着皇贵妃并不娇媚的面容,只是年轻许多的皇贵妃,穿戴上却很淳朴,换言之,有些老气:“你也做几件鲜亮的衣服穿。” “臣妾的衣服够鲜亮的了。”皇贵妃指了指自己的裙摆:“这可是正宗的松枝绿腰群,上身的可是金黄锦缎呢,以前都没见过这样的好料子。” 她这身打扮,大气十足,但是绝对不鲜亮,其实,只是想尽量跟永庆帝站在一起,看着配对一些。 老夫少妻,总该有个人去适应另一个人,皇上不会去主动适应后妃,那就只有后妃主动去适应皇上。 “朕看丽嫔好像穿了一件粉袖孔雀裙,你见过没有?”永庆帝想了想,记得丽嫔是穿过这么一身。 在御花园里玩来着,他见过一次,印象深刻。 皇贵妃知道,丽嫔自从生了三公主之后,就想着再生一个皇子。 十皇子也已经出生了,生母乃是金美人。 以前是金才人来着,后来生了皇子,才晋封为美人。 宫中有一位皇贵妃,而四妃可以说是都被废了,没被废的也闭宫不出,形同虚设,很多女人的目光,盯上了妃位,甚至是嫔位。 丽嫔家里虽然出身不高,也就四品的京官一个,但是丽嫔进宫之后,她的两个庶妹,都嫁给了商贾,一个是江南的盐商,一个是京城的皇商。 这两家可没少给聘礼,加上要仗着这个大姨姐在宫里撑腰,所以没少通过岳家的手,给宫里送银票。 手里有了钱,要什么没有? 宫里的东西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只是皇贵妃一点都不嫉妒,而是掩嘴偷笑。 “你笑什么?”永庆帝莫名其妙。 “皇上,丽嫔那件裙子再好看,她那腰肢……不勒得慌吗?”皇贵妃低头忍笑,双肩不停的抖动。 “噗!你这个促狭的!”永庆帝没憋住,笑出了声。 丽嫔当初生三公主的时候,因为不懂事儿,补得有些多,幸好她身体底子好,三公主一出生就很壮实,但是她补得太好了,一身的肉都长在了腰腹上,未生孩子之前就非常圆润丰满的丽嫔,生完孩子之后,更是胖墩墩的了。 费了半天劲减肥,折腾的满皇宫的人都知道了,别的地方还好说,腰腹部那里,终究是跟生之前不一样的啊。 且她爱吃啊,嘴馋,管不住,总减不下去。 所以她的衣裙一般都是束胸的那种,而不是束腰的,不过,孔雀裙一般都是束腰的,因为看着漂亮啊。 这俩人好一阵笑,永庆帝心情都好了许多,回头就赏了丽嫔一对儿美人瓶,一个青玉熏香炉。 赏的丽嫔莫名其妙,她干什么了? 倒是德妃那里,听说生的是个女孩儿,一脸的不可置信:“不是都安排好了吗?” “可是,皇上突然让宁王派了禁军去围了果亲王府,那些……都带不进去。”莲儿也一脸的苦相。 本来因为二皇子那边的喜讯,他们这里有了点起色,没有继续被人磋磨,可是那边生了个女儿之后,这边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今天的膳,就是糯米鸭子、肉末豆腐、凉拌卷心菜这样的稀碎饭菜,谁知道都是什么人吃剩下的? 唯一看的过眼的就是对虾干炒玉兰片儿。 可是秋收的时候,吃这种干菜,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厨房来不及做,或者不给做,拿个东西凑个数而已。 一大碗油腻的红烧肉端上来,娘娘都犯恶心了。 “真是一群废物,早养在府邸里不行吗?”德妃有些歇斯底里了:“到时候一起生,谁生谁就是皇长孙。” 莲儿都要哭了,那是果亲王府,你在王府里养俩孕妇算怎么回事?真当果亲王府是自己家吗? 作者闲话:元宵节快乐!不能出去赏灯了,那就在家看看电视,瞅瞅电脑,嗯,最主要的是,要看看江湖的新文《成了传奇之白泽》,谢谢O(∩_∩)O
第四百三十九章 荣归故里 莲儿不仅有了想离开德妃的心思,这里注定是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了。 德妃还不知道自己的宫女儿有了想离开的心思,反而一直在想,哪儿出了问题呢? 为何会如此? 明明安排的很好,如果世孙夫人要是生了个男孩儿,皆大欢喜! 生了个女孩儿,那就换一下。 多简单点事儿啊?为什么就办不成呢? 德妃的心情更不好了,宫里伺候的人本来就不多,这一折腾,更加见少,伺候的人不尽心,德妃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却无可奈何。 永庆帝没有去掉她的尊号,没有撤走她的妃位,只是让她闭宫不出,门口守着禁军呢。 这一方天地,就是她老死之处。 她还不如贵妃,起码贵妃是去英华殿了,那里是佛堂。 李成思的妻子生了个女儿,本来有些浮动的人心,一下子就安定了,谁也不找事儿了,李成思也不整日出门交际应酬会友了,媳妇儿刚生了孩子,正在坐月子,根本不可能跟他滚床单造小人儿,李成思倒是想要个嫡子,却也要等媳妇儿出了月子,养好了身子才行,老果亲王想要个曾孙子,可李成思不要小老婆,他觉得小妾生的孩子,血脉不纯,不贵重。 他自己就算是个庶子出身了,当然想要一个嫡出的孩子,才能给自己增加分量。 这外面消停了,秋天也来了,秋收开始,秋收是大事情,朝廷都要为此祭天祈福,甚至连刀兵都不兴,全力抢收田地里的粮食。 随后在中秋晚宴上,永庆帝宣了一道旨意,他要立后了! 人选就是皇贵妃,进为皇后,着礼部准备封后大典。 皇帝娶老婆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娶老婆,皇帝喜欢小老婆也未必是真的喜欢小老婆的人,一句话,皇帝娶妻娶的是一家子,喜欢小妾也是喜欢小妾的一家子。 这几年皇帝一直尚武,大臣们心里都在犯嘀咕,一个皇帝,穷兵黩武是要不得的,且天下承平已久,擅动刀兵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索性这几年皇帝的决定都是正确的,边境也一直在打胜仗,一打胜仗就朝敌方要“战争赔偿”,以至于国库丰盈,皇上连不住人的坤宁宫都修缮了,现在再也不怕天下哪儿哪儿有灾祸了,因为国库有钱了啊,户部尚书每日再也不是愁眉苦脸的怕人来户部要钱了。 每年北方蛮族的各种牛羊进献,京城的牛肉价格都降了不少。 大冬天的连牢房里都有羊汤给犯人们喝了,驱寒气效果怎么样不知道,反正犯人有的喝就行了。 谁知道这会儿竟然要立后。 如果林婉儿没有孩子,大家还不觉得什么,后宫后位空悬近二十年,有了皇后自然是好的,但是皇贵妃有一个儿子,这要是成了皇后,那孩子就是嫡子。 储位人选也不用多想,就是九皇子了。 永庆帝立后,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是朝廷的大事,后宫要有女主人了。 而且他竟然立的是一位文官的女儿,他们以为就算是立后,也得找个武将家的闺女呢。 后来知道是皇贵妃,众人还挺惊讶。 不过细想想,皇贵妃也挺好,起码一个翰林家的闺女,总比一个武将家的闺女强啊。 丁田回家后开始翻箱倒柜,王佐看到他这样乐了:“你找什么呢?” “恭贺皇后,是不是得送礼啊?这每年送礼送的我都要吐了。”丁田以前小人物一个,送点礼物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每次送礼都千挑万选,幸好有老王管家给他看着。 “到时候你跟我一起送就行了,我那边有准备。”王佐家大业大,宁王府富贵滔天,不差那点送礼的东西,主要是丁田这家底在京中根本不够看的,每年的礼物都是东墙补西墙,这家的送那家,他自己留下的东西少。 “哎,封了后,是不是就消停了?”丁田道:“一连两年都是不着消停,各种震荡。” 京中风起云涌,无数勋贵落马,丁田就算不在刑部大牢那里上差了,也有刑部大牢的人来往,消息他知道,那里不少人家都被判了刑,其实他们也不冤枉,只是量刑太重了,一家子人,统统流放。 女眷哭哭啼啼,没了高官庇护,漂亮的女人下场没几个好的。 现在也该平静了吧? “应该是了,只要东宫再一立,齐活儿了。”王佐一甩袖子:“到时候啊,这天下就太平喽!” 丁田乐了,笑容干净而清爽。 立后大典只有几日的时间,但是办的很隆重,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可能是未来的太后。 永庆帝看着一身凤冠霞帔的林婉儿,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初嫁给他的那个女人,也是这样的年轻貌美,也是这样的温柔娴静。 他扶起林婉儿:“以后你就是朕的妻子,后宫交给你,朕放心。” “皇上您放心,婉儿知道该怎么做。”林婉儿温柔一笑:“宫里您不用操心,有事情婉儿会跟您说。” 她很明白,当皇后不是最终目的,她还是那个谨小慎微的女人,后宫女子的一生荣辱,都在皇上的心念之间。 “后宫交给婉儿,朕放心了。”永庆帝从一旁的盒子里,拿出来一支非常漂亮的五凤朝阳挂珠簪花,亲手戴在了皇后的头上。 因为后宫有了皇后,朝中也跟着一片清净,各地上报的粮食都是大丰收,这一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了。 但是,北边战事又起来,蛮族已经有些受不了了每年的贡献,他们每年要给朝廷进贡五十万头牛,五百万头羊。 整个蛮族被勒索了三年,可以说每一年给的都肉疼的厉害,他们养的这点东西,最后都进贡了,他们倒是能吃饱穿暖了,但是其他的富裕就没了。 加上今年北方早早的就下了大雪,好像是有点雪灾的样子,蛮族本来就容易冲动,这会儿忍不了了,就起了刺儿,直接来找中原王朝的人……讲道理了! “噗!”王佐当时就喷了口里的茶:“讲道理?” “是,蛮王的使者说,这一年一年的东西进贡的太多了,他们有些承受不了,能不能少点?”礼部尚书也是哭笑不得:“边疆的人因为他们是有使者的名头,不敢擅作主张,就将人留在边关外面,不让进,也没给回话。” “他们还学会讲理了?以前不是都用拳头说话么?”永庆帝都乐了:“变聪明了吗?” “是拳头没有咱们的大,现在不得不屈服。”王佐太知道那些蛮族的尿性了:“不同意他们减少贡品的请求就好,据臣所知,他们往南打不过咱们,可以往北打么,那些罗刹鬼子,富裕着呢。” 蛮族的草原跟北方的罗刹国是接壤的,他们打不过大青,可以去攻打罗刹国。 君臣一阵调笑,但是谁都没有同意蛮族的请求。 可奇怪的是,边疆那边的消息一直不太稳定,当然,一直是打胜仗的,但是这胜仗时间长了,也有些不对,功勋是有了,可是蛮族哪儿来的那么多人? 据说他们的大部队没有动弹,可边关的战斗一直都是小规模的那种,加上火药一爆炸,尸骨无存的,都不知道杀了多少敌人。 但是赏赐还是要给的,永庆帝如今国库丰盈,并不吝啬。 只是终究搞不清楚边关的情况,也不太安心,王佐就说他去一趟吧:“三年前臣去过一次,如今再去一次不过是旧地重游而已。” “也好,你去一趟朕也放心,带上火器局的人。”永庆帝道:“正好亲眼看一下那火器的威力。” “是,不过,臣想带一个人去。”王佐抬头,乐呵呵的样子,一脸的甜蜜。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4 首页 上一页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