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学子都是柏盛人才,殿试题目很简单,就以女子入学为考题。”萧钰道。 “这......” 这算什么考题? 众人面面相觑,女子参加科考已属荒唐,再让女子入学,岂不是要乱了套。 何止大臣心有不满,三十名考生,除了两名女子,皆是犹豫。 殿试开始前,宫人们搬来案几摆在大殿之上,三十名考生按顺序入座,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三暑九夏,即便宫人们搬了冰进来,考生依旧大汗淋漓。 一个时辰很快结束,考生离开案几,由宫人将试卷统一收起,再由宫人呈到御案上,三十张试卷整整齐齐摆放好。 萧钰掀开第一张,扫了眼试卷主人,淡淡放在一旁,接着是第二张,第三张...... 三十名考试有二十名考试反对女子入学。 当然不管这二十名考生学识如何,直接便失去了前十甲的资格,与她理念不同,将来办起事来也只会成为阻碍。 剩下十名,萧钰将考卷传到大臣手中,朝中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哪里会不明白,陛下这是摆明了要让女子入学啊。 只是这样一来,对那些持不同意见的考生极其的不公平,学识文采一点不比别人差,只因没按照皇帝的想法来,直接出局。 “陛下,老臣觉得女子入学一事不急于一时。”宋允舟站了起来,走到殿中,拱手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呵~ 又来,这群人除了这样还会干什么? 萧钰没做理会,反问道:“诸卿觉得这几篇文章如何?” 朝堂一时静默。 “本宫觉得这一篇不错,见解独特,文采斐然。”萧沁雅指出其中一篇笑道。 众人视线皆顺着声音看过去。 “哦?”萧钰清了清嗓子。 萧沁雅挑挑眉,把手里的试卷递给宫人,再由宫人呈到皇帝手里。 萧钰展开,心中大悦,这份考卷确实是自己最属意的那份,展颜:“好,大长公主说的不错,确实文采斐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来传下去诸卿也看看。” “……” 皇帝都这样说了,他们能说不好? 礼部尚书看向宋丞相,见他不语,一咬牙接到手里,定睛一瞧,手里的试卷差点扔出去,这分明就是一篇有悖伦理道德的荒谬文章,哪里好了,女子如果能像男子一般入学读书,三纲五常岂不全都乱了套。 这...... 他该如何评价? 他再次把目光投到宋丞相身上,希望他能出来说两句,可惜这回,任他如何眨眼,宋丞相都没反应,最后在他的注视下干脆闭上了眼睛。 这是何意? 难道是让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意思? 他硬着头皮附和:“确实是篇好文章。”说罢冲身边的张阁老点点头,将考卷递给了出去。 “......”这份试卷... 张阁老抽了抽嘴角,余光瞥眼礼部尚书,心道:这个老家伙既然这样说,定是受了宋丞相的意,皇帝又是宋丞相的女婿,他顺着他的话说准没错。 “老臣也觉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一圈走下来,考卷再次回到萧钰手中:“既然诸卿都觉得不错,朕宣布今年状元郎便是时子宁。” “......” 女子? 众人哗然。 萧钰也不独裁,直接将剩下的考卷发了下去:“我朝人才济济,朕实在不知如何抉择,不如就由诸卿帮朕选选如何?” 最后前三甲选出,分别是时子宁,李俊,崔鸣,其中另一名女子林清越只拿了个第八的名次。 萧钰也没急着封赏,殿试结束便让人回去等消息去了。 眼下很多地方需要她安插人手,庆州需要一个刺史,她需要一个帝师,开办女校需要可用之人,朝中也需要支持她的人。 这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何况现在还有一个幕后凶手在虎视眈眈,萧钰一时惆怅,可磨难总不予人喘息的机会,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便又接到地方官员上书来报,江南连日大雨,多县城被雨水淹没,百姓流离失所。 朝廷屯粮开仓放粮,需要赈灾官员,水患需要有人治理。 “陛下,该用膳了,有些事急不得。” 萧钰闻声,抬起头,见她拾阶而上,微微叹了口气,精致的眉眼满是心疼,温柔的望着自己。 “娘子,我吃不下,这两天我在研究治水方案,江南山多,每年下的雨顺流而下,疏通不及时,便会将百姓的良田,村庄冲毁,开通河道是必然的,问题是如今国库空虚,朕去哪里弄银子开通河道?开通河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朕派谁去合适?” 宋落凝放下手里的托盘:“开通河道一朝一夕也完成不了,陛下不如先派人去赈灾,再让人将江南地区的分布绘制下来,再细细研究。” “娘子,可有人选?”萧钰自然的牵住她的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治水的策论考试唯一一篇分析江南地形的便是林清越,派她去? 也不妥,她是寒门出身,如果此时派她去,那些地方官必不会听她行事,有可能还会影响治水,到底派谁去? 萧钰最后将目标锁定在李俊身上,一是他是太后亲侄,又是世家,地方官行事肯定会有顾及,二是太后虽然没开口让自己关照她的侄子,但那天的话犹在耳边。 第83章 再起风波 略一思索,萧钰当即下了圣旨。 “这样也好,毕竟李俊是世家子弟,这回就当一次磨练,李家也没话说。”宋落凝弯唇,轻柔一笑。 萧钰握紧她的手:“娘子说的是,不过李俊到底是世家子弟......” 她不是很想用世家子弟,可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世家在京城盘根交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绊倒的,这次考试也给她提了个醒,前十甲除了林清越竟然都是世家子弟,可见这些世家中是很看重家族教育的,如果想要从寒门选拔人才,开办学校势在必得。 只是如果她太冒进势必会遭到世家反对,甚至打压,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例子。 做皇帝真是难啊! 做没有实权的皇帝更难! 萧钰微微叹了口气,靠在宋落凝肩上。 “陛下怎得还叹气了?”宋落凝柔声道。 这个人一向是乐观的,如今却在为这些事烦心,宋落凝心揪着,心疼的看着她,她闭着眼睛,清秀的脸上写满了疲惫。 宋落凝微微失神,抬手轻轻抚在她的背上。 良久,耳边传来低低的声音:“娘子,我听说那些读书人又闹了起来,还有人专门写了篇文章批判我,说我无亲伦,不忠不孝,不配做皇帝。” 要说上回只是京城中的读书人闹腾,如今变成了天下读书人...... 萧钰心里是失望的,她一心想做个好皇帝,除了大小姐,却无一人理解她。 闻言,宋落凝心口一紧,手上的动作顿了下,而后轻轻拍着她。 知道她难,作为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更难,百姓不理解她,朝臣处处为难她。 可这天下...... 真的能不管吗? 此时,宋落凝是迷茫的,从小在爹爹身边,耳濡目染,说的讲的都是为百姓谋福祉,可是看着这个登徒子为难,自己竟然动摇了,甚至想就此不管好了,她们可以离开京城,回临阳县,过着平淡的生活。 若真有这么一天该多好。 想到这里,她眼眶红了,忙偏开脸,*担心被她看到。 好在那人依旧闭着眼睛,并未察觉,宋落凝松了口气,弯了弯唇角,心里暗暗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与她同进退。 萧钰并没有被这件事打击到,缓过来后,便又下了道圣旨,命林清越跟随赈灾队伍一同去江南,将江南形貌地势绘制出来。 朝廷开仓放粮,拨银都是大事,国库早就因为萧承安挥霍掉半数,又经历叛乱,即便后来抄了昌王府,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赈灾也是困难的。 萧钰无法,只得先命人将粮草押送去灾区,银两之事只得再做打算。 从下属官员呈上来的奏折来看,北方干旱,就算征税也征不出多少,还会闹得民怨沸腾。 即便收税,也不现实,等税收上来,再送到江南,来回也得一月之久,灾民如何等得了? 一连几日,萧钰不曾睡过一次好觉,天一亮又得召见大臣商议,大臣们唾沫横飞,对出钱一事又绝口不提。 萧钰扫视众臣,深知要让他们出钱是不可能的,当即心沉了沉,这些人中有多少贪官污吏,家中银两比国库都要丰盈。 萧钰有心让他们出点银钱便算了,奈何大臣们却一心只想置身事外。 正当僵持之际,宫人来报:“陛下,太后娘娘驾到。” 话音刚落,前殿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四名宫人抬了两个红木质的木箱从外面进来,在百官注视下放在大殿正中央。 太后与伺候的嬷嬷紧跟其后走了进来,她对身边嬷嬷使眼色,嬷嬷立刻上前将两个木箱全部打开,一排排码放整齐的银元宝,整整一箱,而另一个箱子里装的则是金银首饰,不难看出是太后平时用的。 萧钰登时便知太后用意,刚要开口,又有宫人进来,萧钰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大小姐,心中一喜,根本坐不住,忙从龙椅上下来:“皇后怎得也来了?” 宋落凝目光轻柔:“陛下跟大臣们议论国事,臣妾本不该来打扰的,但一想到江南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中,陛下忧心,太后挂怀陛下,特与臣妾一起为陛下筹了些灾款,希望能为陛下分忧。” 萧钰听出来了,大小姐这样说分明是来打大臣们脸的,身为朝廷命官的觉悟竟然还不如深宫妇人,她笑了笑,转过身冲太后行:“有劳太后了。” 太后摆摆手,视线在众臣身上扫了一圈:“都是后宫妇人的一点心意,皇帝不必记在心上,遇事多想着一些百姓,不懂的也多跟诸位大臣商议商议,在场的都是柏盛的肱骨大臣,皇帝可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不可一意孤行。” 她故意把肱骨大臣咬的极重,使得朝臣一阵脸红。 “是,多谢太后提醒。”萧钰恭敬道。 “好了,你们继续,哀家跟皇后就先回去了,不打扰你们议事了。”说罢,抬起手,身边嬷嬷立刻扶了上去。 “恭送太后。”萧钰抬袖。 大臣们也忙跪地:“恭送太后。” 太后摆了摆手,转身之际对上宋丞相的视线,状似无意道:“不知宋相这回捐了多少银子?瞧哀家这脑子,宋相不仅是柏盛的丞相,还是皇帝的岳丈,自然不会捐的少了。” “......” “好了,都起来了。”不等众臣反应,人已经由嬷嬷扶着出了大殿。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7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