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不该这么量。”术业有专攻,何英先量鞋跟的高度,再量长度,估算出尺码,“41或者42码。” 重案组的同事惊讶:“她身高少说得有175吧。” 李鹤薇见多识广:“不一定,脚大的女生也不在少数。” 那边秋琬拿到修理店半个月的监控,远远望见她们在低头交谈,走近一些才打招呼:“李队,这是录像,希望有收获。”她问何英,“何姐,发现什么?” 附近荒凉,鲜少行人来往,而且这枚鞋印比较新,何英判断:“高跟鞋鞋印,凶手大概是女性。” “有没有其他鞋印?”秋琬问重案组的同事。 “老大,这儿也有。” “还有这儿!” 树林深处,陆续有人发现鞋印。 何英量尺寸:“都是同一人。” 她们跟随鞋印的路线走,行至另一边没有监控的路口。 重案组的同事咬牙切齿:“狡猾,我们刚才拿到的录像看来用处不大。” “说明她知道什么地方有监控。”秋琬叮嘱身侧的民警,“小廖,你去把修理店三个月的监控都调出来。” “行,我这就去。” “李队,你去哪儿?”秋琬紧跟李鹤薇的脚步。 “你看前面,小卖部。” 秋琬摇头:“问过,没有监控。” “细节呢?我们现在知道凶手或许是女性。” 秋琬微扬,接话:“所以任何可能目击现场的人都将成为我们询问的对象。” 李鹤薇点头,从包里掏出两块钱,加快步伐:“大姐,买瓶水。”她把钱递给对方,朝秋琬使眼色,“秋队,你来。” 她不想多费口舌,这些活确实属于重案组。 秋琬出示警官证:“大姐,我是蒲辰市公安局重案中队的警察,向你打听一些事。” 妇人颔首:“警官,您说。” “你在这里开店,每天光顾的人多吗?” “不多,路人一般买水或者方便面。”她转身,指着不远处的瓦房,“还有背后几户人家偶尔买点盐,味精等生活用品。” 秋琬帮她回忆:“你最近有没有目睹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比如一个女人拖着编织袋进前面的树林。” “啊,有,有,她好高啊,我就多看了两眼。” 秋琬惊喜,打开录音笔:“什么时候的事?” “过去好多天咯,至少一周吧,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妇人比划着,“警官,她看着和你差不多高。” 秋琬记录重点,身高175左右。 李鹤薇拿出画板,问:“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淡黄色的长裙。” “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 妇人摆手:“她戴着帽子和口罩呢,我看不清。” “眼睛呢?” “没特别印象。” “短发还是长发?” “长发,戴帽子,*看着乱糟糟。” “有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走路算不算特殊?她拖着东西,走路好奇怪。” “怎么奇怪?” “一瘸一拐,真怕她摔跤。” 李鹤薇偏头:“秋队,可能编织袋装的东西重,她拖着有点费劲。” 秋琬认同。 李鹤薇继续问:“大姐,她戴首饰吗?例如耳环,项链。” 妇人连连摇头。 李鹤薇收起画板。 “大姐,辛苦了,你后续如果想起什么,可以打这个电话。”秋琬留下一张纸条。 她写字的时候,妇人无意中瞟见她腕间的手表,拍手道:“哦,她戴手表,还镶着钻,亮闪闪的,肯定有钱。” 秋琬连忙发问:“钻长什么样?有几颗?在上边还是下边?” “唔,警官,大概两三颗,具体在哪儿,我记不得。” “你看。”李鹤薇速写手表,让妇人判断。 妇人指着钻石分布在右上角的图片:“好像这块。” “非常感谢。” 她们告辞,李鹤薇将画板递给她:“大概这样。” “果然神速。”李鹤薇的本事,秋琬早有耳闻,蜀州电视台曾经报道她仅凭两段模糊的录像就帮警方锁定凶手。 李鹤薇明白秋琬是基于队原主的了解而夸赞她,语气平淡,不疾不徐道:“还需要一些面部特征。” “但愿录像能帮到我们。” “嗯,尸源呢?我看社区警务信息平台已经发出寻尸启事,有接到电话吗?”寻尸启事会通过不同渠道发布,电视台只是其中之一。 说来也巧,话音刚落,秋琬衣兜里放着的手机轻轻抖动。她摸出手机,接听。 “喂,你好,蒲辰公安局重案组。” 话筒传出清晰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警官,你们下午发的寻尸启示,死者好像我的男朋友。” 第11章 非常不错,再接再厉 技术中队实验室,从柳岷河驱车回来的李鹤薇推门而入。她长腿迈得急,两三步走至安妤身后,双手搭着椅背,目光扫视电脑界面的信息,问身前的安妤:“什么时候出结果?” “最多20分钟。” 声称死者可能是她男友的女人家住公安局附近,30分钟前带着一位中年妇女前来认尸。只是尸体发泡,呈巨人观的缘故,她们无法辨认其面目。当时中年妇女坚持眼前的死者是她儿子,安妤照规矩,让她抽血化验。 “好,辛苦。”李鹤薇转身出去,瞧见解剖室门外的长椅上,依偎着两个女人。年轻女人不断安慰身旁六神无主的年长者:“阿姨,也许不是他呢?” “就是小光,我认得。” “杨光以前也经常出差,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 “这次不一样,他不回消息,不接电话。” 李鹤薇无意间听进去两耳朵,结合先前通过电话了解的情况,他们年龄,身高,失踪时间都完全吻合,凭经验推断,应该八九不离十。她移步办公室,静候消息。 15分钟后,安妤发来私信:【薇姐,DNA鉴定结果显示,他们确实为生物学母子关系。】 【嗯,我过去。】 李鹤薇即刻安排:“晓婷,你把消息告知家属,负责安慰她们。” “好,薇姐放心交给我。” 李鹤薇前脚进实验室,秋琬后脚紧随而来,掩住房门,隔绝外面哀痛欲绝的哭声。她发自内心赞叹:“还得靠你,死者女友说画像和杨光本人有六七分相似,她们因为画像才选择报警。” 死者杨光,29岁,苑宏旅行社导游,长期在外奔波,所以家属没有及时发现异常。 李鹤薇客套:“你们也劳累两天,找到抛尸点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走吧,开个短会。” 重案组内部会议叫她做什么?李鹤薇讶异:“嗯?” 秋琬解释:“针对此次凶案的会议,我知道何姐她们在忙,你代表技术中队。” “行吧。” 秋琬边走边说:“我发觉你讨厌开会?” “将心比心,谁会喜欢?”李鹤薇停掉周会,改成隔日早会,每日清晨,她会将昨天的警情和案件进展在工作群做简单汇报。 秋琬唇边不由地泄出笑意:“我也不喜欢,所以如非必要都在群里发通知,一般不会集中开会。” 李鹤薇忽然奇怪,同事都说秋琬性子冷,铁面无情,但相处下来,反而觉得异常亲切。而且对方爱笑,至少比陶聆在她面前展现的笑容多。 然而开会的时候,她瞬间被打脸。会议持续15分钟,坐在中间的秋琬神情严肃,不管是分析案情,还是鼓励同事,都与方才的温和判若两人。李鹤薇事后特意观察,茅塞顿开,谁和一大群男人待在一起能够喜笑颜开? 更何况,她取向与自己相同,亲近女性也理所当然。 结束会议,家属情绪稍微稳定,秋琬将死者女友请去询问室做笔录,李鹤薇闲来无事,通过监控录像旁观。 “周小姐,你和杨光最后一次联系在什么时候?” 周琳回忆:“上个礼拜六,25号,他说26号会带团去疆城,团期13天。”她把手机递给秋琬。 秋琬浏览聊天记录,确认对方所言非虚。 周琳分别在26号夜晚21点13分,27号下午13点27分,28号早晨8点09分给杨光发微信,打语音电话,28号下午15点46分收到对方回信。 【我在忙。】 三个字,秋琬合理推测这是凶手拿死者的手机编辑信息,混淆视听。 周琳和杨光爱情长跑7年,本来打算年底结婚,怎料杨光突遭横祸。 做完笔录,秋琬让她签字。李鹤薇早已漫步走回办公室,刚坐到工位,饭盒出现在眼前。 她抬头,赵晓婷笑容满面:“薇姐,陶聆买的饭,让我先带上来给你。” 警局食堂早中晚都备着饭菜,所以不会存在小说中常见的民警忙碌,只能在办公室吃泡面,啃面包的场景,除非她们自己嘴馋。 “哦,谢谢。”李鹤薇掀开盒盖,取出备用的饭勺,开始慢吞吞进食。 赵晓婷也端起饭盒,趁着大家都休息,绘声绘色地描述杨光和周琳故事。 “我跟你们说,杨光绝对是渣男。” 安妤笑她:“你又打听到什么?” “七年啊,谈七年都不结婚,隔壁重案组和杨光的同事取得联系,都说他一而再再而三拖延婚期,好像私生活特别混乱。” 何英洗完饭盒,拿纸擦着水:“私生活混乱?你这是添油加醋吧。” “哪有,廖警官说杨光每天和五个女人频繁联系,周琳只是其中之一。” 李鹤薇不自觉蹙眉。 “我猜他夜路走太多,终于栽跟头。” 陶聆这时抱着两个饭盒进来,安妤迎过去:“谢谢你。” “不谢。” 李鹤薇顺口说:“陶聆,谢谢。” 蜀州菜系偏辣口,而李鹤薇生长于深圳,吃不得辣。陶聆细心,昨晚见她不夹重口味的菜,都选择清淡的炖汤下筷,以为她喜好改变,因此特意让食堂的阿姨添鱼香肉丝和炒素菜。 陶聆回以微笑:“不谢。” 赵晓婷忙不迭道:“那我继续说啊。” 李鹤薇喝水解渴:“你说。” “指不定就是哪个对象知道他花心,一气之下把人噶了。” “嗯,秋队说凶手身高在175左右,但减去鞋跟的高度,估计只有172。”何英让她们看挂钟底下的黑板,“这是我和小孟找重案组做的实验,小孟171,体重59公斤的鞋印;重案组小廖172,体重70公斤的鞋印,由此推出,凶手的体重至少在68公斤。” “身高172,体重68公斤的女生,挺普遍啊。” “确实,你不是说杨光和五名女性频繁联系吗?秋队应该会排查。”何英乐呵,“我们分析案件的精神,越来越像隔壁重案组。”
福书网:www.fushutxt.org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9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